草根石布衣-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明明是男人追姑娘的场景,她描述起来就自己向往非常呢?
石涧仁反思了一下,对方绝对是说了不会跟自己处对象,那么不夹杂男女之情的话,单看这样的场景,这个看起来希望有人陪着的女高中生教自己外语,自己……
纪若棠还生怕他不同意:“你也在教我做人的道理,对不对?这几天我都觉得学到很多了,还可以教我诗词歌赋,嗯,书法,不是说你书法很厉害么?”
石涧仁笑起来点头:“那好,其实是我得了大好处,这份好处我记在心头了,但我不能一直陪着你,还是要去看老王,而且我那边店里的事情也要照顾的。”
纪若棠这时候才好奇:“那……真的我相信你有奶茶店,有公司有朋友,还有书法,可听起来连警察都说你做过……嘻嘻,模特,那你为什么还要做棒棒,我是说我看见你的时候,你已经有这些了,为什么还要做棒棒?”
石涧仁只能简单解释:“爱好,就跟你……你有什么爱好没?”
女高中生笑而不语的恍然大悟,让石涧仁明天带上自己的爱好。
第145章 你们城里人真会玩儿
重新回到医院大楼,站在病房窗外,看见王希庭躺在旁边陪护床上呼呼大睡,石涧仁又站了半小时才悄然离去,叮嘱护士有任何情况都给自己打电话。
移动电话真是个好东西。
回到家,本应被翻得一团乱的场面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很显然林岳娜是个优秀而恰当的人才,石涧仁蜷在竹板床上平静的听着水声入睡,就是夏季污水沟边蚊子有点多,晚上被咬醒了好几回。
第二天一早先去奶茶店和画室分别看了看,杨德光正在指挥人买菜炒菜,暑假就不用送盒饭了,现在是在做练习准备,石涧仁才搭他的车去了纪家的高档小区,杨德光带着几个女店员过去,说大家都尽量在现场帮忙,而林岳娜家就在江州大学那个区,中午以后再一起过来。
石涧仁从自己整理出来的周边工地里列出一张清单:“这五六家建筑工地,你们先去三四个人,带着耿妹子做的那个饮料车过去卖饮料和几十个盒饭试试,看哪家的态度更好更友善一些,我们接下来就选哪家开始去大量供应盒饭!”
杨德光喜笑颜开的接过去:“好的,我们一定做好!”
独自一人走进高档小区的石涧仁果然不需要盘查身份,保安对他真的是记录过:“石先生好!”
小布衣点头致意还算平静,因为等石先生再出来的时候就远没有进去时那么平静了……
哈哈,因为纪若棠揣着衣兜出门来,就只用英语跟他对话了!
这让十八岁的少女笑得在后座前俯后仰,特别是看着一贯老神在在的石涧仁满脸懵逼的模样,女高中生开心极了。
没错,这就是纪若棠的英语教授方式,并不是从教abc或者背单词研究语法开始,而是先对话,回归最简单的语言环境,用一口纯正的英语对话起码在车厢里营造出两个人的英语环境。
其实每个婴儿牙牙学语的时候,不就是这样么,从完全听不懂周围的人在说什么,迫切的希望能沟通,慢慢听懂某些日常用语,然后才能开始打下烙印痕迹。
石涧仁试着:“哈罗……是你好的意思?”
纪若棠还用俚语:“吔!我们去……”一长串英文娴熟而晕头。
石涧仁是真聪明,用手指外面:“左边,还是右边?”
纪若棠:“left……”
一路上重点就是训练这两个词,快点,慢点之类的方位词也频繁出现,小布衣吃力的捕捉其中能熟悉起来的单词。
最后把车停在一片灰白色现代建筑前面的时候,就算做过出租车司机,石涧仁依旧累得满头大汗。
但显然,这时候让他说两句沿着左边还是右边的英语,他已经能勉强发音了。
纪若棠还是英语,自顾自的说自己到这里来干嘛,用手势指挥石涧仁打开后备箱,取出里面一口大箱子提着跟上,如果撇开周围逐渐增多的各种年轻人,石涧仁真的好像随着纪若棠来到了国外,面对一个完全的英语环境。
他当然能领会“小老师”的这番苦心,绝口不问不听周围的汉语,坚持用结结巴巴的英语词句回应,哪怕只有一两个单词,他也基本上不用汉语了,纪若棠笑得欢快,脚步更轻快的跳进去。
石涧仁看着今天已经换成一身黑色加三条白杠运动服的纪若棠,再仰头看看建筑大门上拉开的横幅“江州市动漫嘉年华会”,完全感觉到了另一个世界,码头上根本接触不到的新世界,动漫是什么,嘉年华又是什么,这样的词语对他来说都是全新的。
还好他就喜欢接触新世界。
到处都是色彩艳丽的招贴宣传画,热闹非凡,建筑前广场上按照国内习惯飘扬起来的红色大气球下挂着一条条红底黄字宣传语,在经过了半小时的英语突袭以后,石涧仁居然觉得这些文字非常亲切,特别扎了个简单马尾的女高中生在前面对他挥挥手,已经有一大群同龄人亲热的跟她站在一起,第一次见过的闺蜜晓雯自然也在其中,远远的就对石涧仁招呼:“大叔……”纪若棠连忙拉住她嬉笑着耳语,眼色异闪的晓雯捂着嘴笑以后果然变成喊安可!
拖着箱子过去的石涧仁试着用哈罗回应,他也真是有颗学习的心。
可纪若棠能带领他学习的东西就太多了。
顺着宽大热闹的正门进入这家展览馆,里面琳琅满目的各种动漫书籍、游戏甚至电子产品的展台让石涧仁目不暇接,叽叽喳喳的高中生们比他更兴奋,纪若棠接过了箱子用英语示意让他在这里等待,就快步跟同伴们进了旁边临时搭建的更衣室。
试着往里面展台走了几步,石涧仁就发现密密麻麻的人流正在进入展场,思忖一下如果光用英语自己真的可能会跟老师失散找不到定位,就乖乖的回退几步站在大门附近的空地边,观察热情发放宣传单的工作人员,其中还不乏很多青春靓丽的showgirl,八月的天气,正是她们胸衣短裙贴满广告的模样,引来不少拿着相机拍照的记者跟摄影爱好者。
已经能娴熟操作单反相机的石涧仁还是第一回看见这样很多摄影者的场景,好奇的专注观看,刚接过几张宣传单打算了解这什么嘉年华是啥意思,却忽然觉得有什么在牵扯自己的裤脚。
以为是纪若棠出来招呼自己的石涧仁低头一看,竟然是一条白色的小狗,哧哧哧的盘旋在自己脚下,偶尔仰头看向他的眼神……嗯,不知道观相师有没有观狗这个分支,反正石涧仁看到的就是惶恐不安,也许周围这么多人的场面吓着了这小东西,笑着蹲下去试试伸手抱起来,的确感到那小身躯在不停的瑟瑟发抖,就干脆把小狗抱在怀里,朝周围看了看,却没找到丢失者。
等到耳中听见清脆的安可声转头时候,那小狗已经趴在石涧仁的肩头亲热的拱来拱去,紧接着石涧仁目瞪口呆的同时,几个女生发出震耳欲聋一样的尖叫,就在周围人齐刷刷的视线中,朝石涧仁扑过来,毫不顾忌的伸手:“呀!小狗,好可爱……”
连纪若棠都忍不住先叫了声小狗,才忙不迭的换成英语:“多哥……多哥……”
但石涧仁这个时候明显惊讶的是这帮女高中生的穿着,怪不得之前一般都穿着裙装的纪若棠今天会变成运动服,还一个个都带了箱子背包,原来她们到更衣室折腾这么一阵,身上竟然变成了各种艳丽又奇怪的服饰,就说纪若棠这身上吧,一改她往日的清新雅致,竟然是一套露出大半个肩膀,满身金灿灿胸衣和毛茸茸短裙加金色长靴,头上不但戴了个极为夸张的金色蟠龙盔,还顶了一头粉紫色的假发!
手里提着一根裹满了银色锡箔纸的长棍,端头还有个透明的水晶球,石涧仁刚觉得那棍子长度有点似曾相识,又陡然发现同样顶着蓝色长发的晓雯竟然穿着一身红色的女仆装,那款式隐约又跟自己奶茶店的店员服类似,但是胸口露出得也太多了吧!
再加上后面陆续出来一个个拿着巨大长剑斧头的妖魔鬼怪造型,石涧仁对新时代青少年的暑假活动完全感到难以理解!
这都是什么鬼啊!
难道这才是纪若棠的爱好?
你们城里人真会玩儿!
第146章 真的只是多双筷子?
被所有高中生称为安可的阿仁大叔收获的几乎都是友善。
哪怕有几个明显对纪若棠有点意思的男生,对这个安可都很热情,也许辈分上的差距就天然抵消了这种敌意,反而是他们几个之间不停攀比和展现,就跟使劲抖尾巴的孔雀开屏一样青涩好笑,这种年轻人求偶的自然行为,看得石涧仁也是津津有味。
当然他的反应也是最讨人喜欢的,一直安静的帮忙拿东西,举高各种背景板,特别是某次大家合影的时候,临时找他来按快门,却发现他能操作那台男生从家里带出来的单反相机,后来就干脆请他一直给大家拍照了,回报就是在纪若棠的提议下,所有高中生都用英语对话。
外国语学校的年轻人们在石涧仁周围又营造出一个外语环境。
这就是石涧仁的态度,他并不抗拒现实,现实对外交流需要懂外语,那就积极的去学习,但学习外语的目的并不是完全否定自己的语言跟历史啊。
当然这个时候他充满理解跟好奇的开放态度,才是高中生们喜欢他的原因。
满脸胡茬的“大叔”对他们颇有些奇装异服的爱好相当包容,哪怕好些过路的成年人都用看怪物的眼神来打量他们,石涧仁依旧乐呵呵的仔细观察并协助他们改进这些服装,只是那些话要让他用英语表达就太难了,只能全程指手画脚的比划。
这一天,石涧仁听到最多的就是cosplay这个单词,对于这些年轻的动漫爱好者来说,表达对作品喜爱的最佳方式就是将自己变成其中的角色,这就是cosplay,石涧仁随便在展会上找到书摊翻了几本有代表性的角色作品,就发现其中大多推崇的是热血、坚持、拼搏等品质,就自己掏钱把各种各样都买了一两本,准备回家钻研。
当古时候的书生们只能读四书五经,他们就会成为儒家思想的坚定传承者,而现在的年轻人热衷于看这样的书籍,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力,真的就取决于这些书籍的内容。
同样被高中生们热烈欢迎的就是那条白色绒毛还带着尖嘴的小狗,纪若棠灵机一动的从自己短裙上摘下一条不知道什么白毛毛缠在狗尾巴上,居然就冒充这是条白狐!
尖叫欢欣的年轻人们轮流抱着莫名其妙的小白狗拍照。
参加动漫展的游客也大多是中小学生,川流不息的年轻人们很热衷于跟这些熟悉的角色形象拍照,看起来cosplay扮演者的成就感也就体现在这里了?
等到午休时候,精疲力竭的高中生们开始三三两两的靠在墙角的廉价地毯边休息,石涧仁抱着刚吃了盒饭心满意足在自己怀里翻着肚皮睡觉的小白狗盘坐在地上,脑子却在思索年轻人们的行为模式。
纪若棠也疲惫的摇摆着过来,一上午她基本上是被邀请合影最多的那个,据说是扮演的什么妖精,化了点淡妆的笑眼少女更显电力十足,这会儿就跟电池耗尽一样,坐下就随意的靠在石涧仁的背上呓声:“累……死了……英语都说不出来了……”
同样的年纪,耿海燕她们得为了生存打拼,也有些孩子在故作深沉的放纵堕落抽烟喝酒打架生事,这些高中生却能按照自己的兴趣消耗精力,真是幸福得太多了。
没听见他的回音,女高中生不满:“干嘛,安慰我呀!”
石涧仁笑着说自己刚才想的,纪若棠就轻轻张开点小嘴,停顿两秒:“其他的同龄人……他们都怎么过的呢?”
石涧仁笑容更宽厚了,也许这就是区别,有些人在这时根本不屑一顾,但这小姑娘却有一颗开阔的心:“我是在山里长大的,通常一个村是没法有学校的,而大山里一个乡几十座大山才有一所完小,也就是完整的小学,我知道有些孩子每天都要步行爬山二三十公里去上学,可他们接受的教育也只能是到识字而已,因为很多老师不愿到那里教书……”当初老头子也带石涧仁去看过,最终还是决定全部自己来,他们住得最偏远,每天花费三五个小时在路上实在是不划算,也没必要。
接着是县里面的孩子,那种流里流气自以为成熟的混社会,农村历经各种艰难考进城里中学,希望考上大学跃出农门的,这些石涧仁都有见识过,最后才是码头上耿海燕她们那样的同龄人……
不知不觉,本来靠在他身后的女高中生就把头枕在他的大腿上了,而另一边大腿就趴着被占据半边位置的小白狗,石涧仁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