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于归 >

第139章

于归-第139章

小说: 于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夫人见上面也写有自己的名字,便拆了封,上面,卫希夷将诸事交待详细——好大一卷的竹简。读完了,夏夫人喜极而泣:“往后便是一家人啦!哈哈哈哈!”
    庚也放下心来,难得腼腆地道:“嗯。”
    夏夫人又说:“那咱们得好好合计合计了,可不能吃了亏!那个唐公,怎么回事?!我看他在天邑的时候,不怎么像样子嘛!”
    庚斟酌着措词:“也许,许多事情能自己做主了,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夏夫人道:“哼,没见到老夫人,他且要耗着呢。哎呀,老翁真是个好人呀!”这位老翁,自然说的是屠维了。
    “是。”
    “希夷要很久才能回来吗?你与我说实话。”
    “三、两年总是要的,南方人少,做活或许不如人多的快,却也省了很多的麻烦。一总干起来,反而比北方快。耽误时间,还在荆国。只盼五年内能成事。”
    “荆国也不小了罢……五年,会不会来不及?哎呀,我都等不及了呢!”
    庚笑了,夏夫人往日对她可没这般亲近,人生的际遇真是有趣极了:“事情有了大模样,便能抽空回来了呀。”
    夏夫人又想笑,还要压抑住了:“那多累呀……”
    两人继而互通了消息,夏夫人将太叔玉嘱咐过要告知庚的事情,悉数告知。庚也自己斟酌,将适合告诉夏夫人的事,一一告明。其中,更涉及了太叔玉认母一事,夏夫人听得尤其仔细。
    庚道:“我君将献土于王,王必会承认我君,我会请王为我君正明,则要上溯父母家史……”
    夏夫人喜道:“我就说你从小就有办法,就这样!不着痕迹!也是天意!”她更打起主意,要与父亲夏伯通个气儿,务必将此事办妥。再次提醒庚,关于女媤的事情,必会有人问起,一定要慎重,不要将卫希夷拖进这潭浑水里。庚问道:“夫人的意思呢?”
    “帮了她,以后与此有关的事儿,都要被记恨。”
    “好,我知道了。”
    车进了城,夏夫人与他们分开:“好了,我就不去了,说的事儿你都记住了。夫君也在宫中,有事,他会提醒你们的。”
    庚道:“有劳夫人。”
    【有礼貌了呀……咦?旁边那个小子,叫阿梃是吧?】夏夫人好奇得要命,这个阿梃,看起来,有点意思哎~不对,现在得回去,准备好酒好菜,夫君知道这个消息,一定会很高兴的,一定要庆祝一番。只是阿涅那里,咳咳,要让他认清现实还要花些功夫。
    夏夫人很好说话,只要不跟太叔玉作对,那就不是个坏人。虞公涅改邪归正了,她也会顾及一下对方的感受。
    夏夫人回家咬手指头想办法,庚顺顺当当进入了宫城。这一回,阿梃再没有发表什么没见过世面的言论,端端正正跟在她的后面,俨然一个忠诚可靠的副使。
    ————————————————————————————————
    每次回天邑,她的身份都要再高一层,这一回,因卫希夷确定将白牛城与了她,她便不止是越君的使者,也是一城之主君了。这样的变化,令从颊上烙痕认出她的申王,感慨万千。
    “原来是你。”
    庚规规矩矩行了礼,站在阶下不在多言。阿梃却趁机将这殿上殿下打量了一番,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有,最亮眼的是一个不太好差别年纪的男子,原来,男人也能用“漂亮好看”来形容啊!
    申王也对这个副使表现出了兴趣:“哈哈哈哈,又一个看阿玉看呆了的!”
    【太叔玉!完了……】阿梃一阵紧张,原来他就是国君的哥哥呀!
    阿梃道:“没呆,就是没见过这么好看的男人。”
    太叔玉:“……”妹,你怎么派了这么个人来?
    申王笑道:“怎么,唐公也在南方,据说与越君在一起,唐公不好看吗?”
    “那不一样,”阿梃摇摇头,“不一样。说不出来。”
    申王大笑,笑完,对庚道:“唐公与我说治水,我原以为是孩子话,没想到他居然已经与越君开始做了。”
    庚道:“不知唐公有些议,我君得城之后,不忍百姓苦于水患,便动手了。”
    一旁女息终于忍不住了:“妄自称君,又不来朝,是真的走不开吗?”其中虽有私怨,却也是许多人,包括申王,共同的疑惑。人一旦有了自己的力量,腰杆硬了,反叛太常见了。这不是太叔玉为卫希夷辩解几句就能够解决了的,何况,女莹也没有回来,姜先也没有回来。从天邑讨了不少补给走,如今一点回报也还没见着呢!
    庚不冷不热地加了一句:“我君热心,见不得人受苦,施以援手时,从不顾虑自身。”字字有力,她自己就是明证。
    女息被堵了回去。
    庚挑挑眉,还没说什么,阿梃便将话接一过去:“阿庚,正事儿还没说呢,别跟闲人拌嘴。”
    女息:……真的要气死了。
    庚懵了一下,重复道:“正事?”
    阿梃道:“对啊,地图!”
    庚剜了他一眼,不是你打岔我早想起来了。眼见着一场谒见,从严肃变成了搞笑,庚无可奈何地顺着这股风气往下走,双手奉上了地图,将姜先、卫希夷、女莹三人对申王进献的土地指与申王来看。
    申王对南方地理不算十分熟悉,却也有些印象,展图一看,见三人给他划分之处连成一片,以南方多山之地,半是肥沃半是贫瘠,也不是搪塞。他先以为姜先能索得三、五城池,便不算无能,分与自己一、二,便是有良心,女莹更是放虎归山,也是他无力再管南方,至于卫希夷更是上天入地,不在计划之内。现今三人数城,地方三百里,一个不算小的国家,就这么出来了。
    申王大力赞同道:“好,很好。”
    庚趁势请申王为卫希夷正名,正式承认她为越君。申王笑道:“怎么?有南君承认还不够吗?”
    庚道:“您要觉得够了,那就算了。”
    申王也被堵了,有心与她赌气,想想还是忍了:“还是这样不会说话!怎么派了你来做使者了?我要与你一般见识,你这事便办砸了!越君自己,很好说话的!”
    “都是实话,好听不好听,那就没办法了。”
    不不不,我一点也不想再听了,你请走吧!
    庚还没完:“那您是答应了吗?”
    “答应了答应了!”
    庚便请求申王,为卫希夷颁下命令来,承认某人,顶好是细数家史,父系如何辉煌,母系如何荣耀。如果数不出来,那就只好夸自己,固然骄傲,总有些……缺憾。
    申王一口答应了!
    为他执笔的,却是姜节。
    都是自己人呐!
    此事不须立时便要出文颁行天下,申王得了土地,总要庆祝一番,鼓鼓士气人心。再者,申王还有一个心思——既然女莹献土,即代表着还活着的南君他对女媤等人并不绝情,申王有心,将幼王封于南方。两封册书同出,局面一定很好,申王想。
    这便给了庚串连的时间。
    夏夫人已经见过了,晚间再去太叔府上即可,出了宫门,便直奔姜节家。
    姜节对申王的感情略复杂,闻说卫希夷给他献了不少土地,一面为申王疆域的扩大而高兴,一面又有些埋怨:“怎么给了这么多?她自己还过不过日子了?”庚慢吞吞地又摸出一份地图来:“那献给风师的,还给不给了?”
    姜节:……这是什么熊孩子?!
    有了姜节这个内应,许多难题便迎刃而解了。这也在庚的算计之内,申王收了卫希夷的好处,当然要给她大开方便之门。比起尚未曝光关系的太叔玉,姜节与卫希夷师出同门,让他去夸奖卫希夷,即便夸错了,也是他们自己的恩怨。
    姜节也不客气,庚一讲,他便全明白了。装作十分尽力的样子,跑了许多地方,然后有一天夜里,驾着车,以一种逃命的姿态闯进了太叔玉的家里。然后便听到府里一片混乱之声,祁叔玉与夏夫人连夜入宫,求见申王。
    再然后,关于“祁叔与越君原来是兄妹”的消息,便不胫而走了。
    也不是什么隐秘的事情,盖因太叔玉第二天便派人去了龙首城。原本他自己要亲自动身的,却因申王阻拦,改而派了心腹之人前往。那一厢,夏夫人也跑到娘家老人那里,询问旧时之事,又寻找昔年瓠城遗族、虞王宫中旧人一类。
    到得夏初,女杼便亲自到了龙首城,同行的还有风昊、风巽与卫应,太叔玉早早得到消息,与夏夫人携着儿子们亲自迎接出城。甫一见面,太叔玉便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拜倒在地。夏夫人搂着两个儿子,哭作一团。
    女杼是最能撑得住了,捧着太叔玉的脑袋,轻轻地说:“转过头去。”
    太叔玉不明就里,依旧听话照做。女杼拇指轻抚他的耳下颈侧,那里一道微微变形的长弧。夏夫人泪眼朦胧里,张大了嘴巴:“这都知道?”
    当众找到了印记,才将事情砸实了。
    女杼轻唤卫应:“阿应,过来,拜见兄长。”
    一番认亲,其乐也融融。庚抱着胳膊偷便地看,自己真是越来越心软了,看到这样的事情,居然觉得感觉了,讨厌!
    ————————————————————————————————
    这一厢其乐融融,王宫中,申王正头疼。女媤听说要将她的儿子封在南方,抱着儿子要投湖。
    申王是真的不明白了,王后都对他冷了好几个月的脸了,他容易吗?为何女媤不能领情?小姑娘家家的,真是……太别扭啦!
    女媤可不吃他板着脸的这一套,只哽咽着说了三个字:“若是你……”
    若你是南君,会放任这样一个“外孙”在眼前蹦跶吗?申王就吃女媤这一套,细细一想,那必须得把这“外孙”给他掐死。留着都是耻辱!所以,给幼子的封地,还得在中土挤!
    也所以,后面的宴会上,申王当众宣布的诏书,便只有一份。
    姜节写好了文稿,请申王过目,申王怏怏地道:“总是听到别人的好消息,你说,你这个师妹,运气是不是太好了些?我让你写份诏文,都能给她找出个哥哥来!为何我的运气却不好?”
    姜节格一格地卷起竹简:“做到了王,运气还不够好吗?”
    “呃,也是……我是气糊涂啦,你说——”姜节是与诸王没有利益纠葛的人,申王对他开了口,下面不能说的抱怨便接踵而来了。从治水诸人不一心,到如今也只是开了个头,姜先已经在南方做出成绩来了。到老年得子,却又面临着封地的问题。
    即便是王,抱怨起来,也与这个年纪的普通老人没有太大的区别。
    姜节默默地听完,问道:“何不召太子商议?”
    太子嘉?
    申王白了他一眼:“他?我已许久不曾见到他了!”
    “王有了新人便忘了旧人,”姜节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无怪许久不曾见太子了。”
    “是他不肯见我!你说,他为何躲我?”
    姜节诚恳地道:“大约是怕您让他主动让贤,让位于幼弟?”
    “胡说!”
    “王心里也是明白的,新夫人不要南方的土地,您就得在中土给他挤出地方来。诸臣之地,如何能轻动?少不得要从自己的国土中分封,分与幼子,太子能得到的便会少。您已经在做损害他的事情了,他如何能喜?”
    “我还没死呢!”
    “那又何必着急?”
    申王有些颓然地道:“我真是糊涂了呀……”
    姜节同情地看了申王一眼:“王的心里,可曾视诸子如一?”
    申王沉默了,他得承认,近来确实很喜欢幼子,但是!“我从来最重太子。”
    “那便让太子知道。”姜节皱皱眉,“王,事到如今,王该想想,什么最重要了。王近来,失于急躁了。”
    “风昊一来,你的话也变得刺人了。”
    “刺醒了吗?”姜节冷静的问。
    “有了靠山的人,就是不一样了。”
    姜节微笑了一下:“醒了吗?”
    “醒了,醒了!”申王没好气地说,“去见你老师吧!哎呀哎呀,有靠山的人了!哎,等等!”申王叫做了姜节,命宫使随姜节同去,押了两车珍玩,送与风昊。
    次日,申王的后宫炸开了锅——申王将尚在襁褓的幼子封在了南方,女媤抱着儿子想跳湖,陈后气得要回娘家。
    陈后是真的生气了,自己儿子打小身体就不好,拼死拼活,好吧,凑了个好姑娘,拿了些城池,拿回来了,申王居然还……拿来封了女媤的儿子!虽然,现在女媤的儿子也是陈后的儿子,申王也确有权处置这片土地,但是,申王这不声不响的,一点招呼也没有打,太欺负人了!
    当然,回娘家之前,她先去了太叔府上,见女杼。她要为儿子求婚!给儿子找个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