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将军的农门妻 >

第212章

大将军的农门妻-第212章

小说: 大将军的农门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说着,再次磕下头去。
    成泰帝神色莫名,其实心里却已经恼了,恼大皇子敢做不敢当,恼月梅不够安份,也恼大皇子妃居然就这么求上了门。
    “他自己怎么不来说?”他冷声道,“遇事让你一个女人冲在前头,他就连这么点担当也没有啊?”
    大皇子妃便是为了儿子,也不敢叫成泰帝恼了大皇子,闻言忙道:“父皇息怒,殿下还不知道这事,是儿臣偷偷来求了父皇的。”
    成泰帝就更是生气了,一个男人,连自己妻子都看不住,就让她在眼皮子底下做出这种事,他还能有什么本事?
    “好了,你回去吧,朕考虑一下再给你答复。”他说道,已经不愿再多看大皇子妃一眼了。
    大皇子妃只得被大嬷嬷扶着退下。
    该说的已经说了,能做的也都做了,一切,就看命了。
    她没有留在宫里歇一会儿,直接就出了宫,大皇子虽然已经成亲十年,然而至今没有封王,于是出宫那漫长的路,大皇子妃只能靠着大嬷嬷,一步一步冒雪走出去。
    在宫门口的时候,大皇子妃和大皇子迎面碰上了,大皇子妃的脸色被冻得青白,嘴唇也发乌,然而她屈膝给大皇子行礼的时候,大皇子却是气得看都不看她,大步就从她身边走过了。
    匆匆进了御书房,大皇子跪下后,成泰帝久久都没叫起来。
    直到把桌上的折子都看完批完,成泰帝才没再晾着他,而是叫了起,淡淡的道:“你娶了个好媳妇啊,自己病着怕是时日无多了,今儿还记得来给你求个恩典,你可知道她求的是什么恩典啊?”
    大皇子刚刚站起来,闻言立刻又跪下去了。
    “父皇,儿子,儿子……”他竟是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否认吗,那不是让父皇恼了妻子了?就算妻子做的不对,此刻他也不能揭穿,两个儿子毕竟是她生的。
    “你真是和福安,两情相悦了?”成泰帝问道,“什么时候的事情,朕怎么没有得到消息?”
    大皇子立刻道:“没有的事。是儿子欣赏喜欢她,但是她却对儿子没有其他意思,只把儿子当个哥哥罢了。”
    “哦?”成泰帝看向他,两个人说法倒是不一样啊。
    大皇子道:“儿子那媳妇糊涂,她这不是正好病了么,容易乱想。其实儿子和福安什么都没有的,不过福安从前长在民间,倒是生了颗悲悯之心,儿子瞧她做的也是好事,只是她到底没那股子皇家公主的底气,于是帮了她一些小忙。怕是儿子那糊涂媳妇,就是因着这事儿,才会多想了的。”
    大皇子的一句长在民间,叫成泰帝心里生出了几分唏嘘,他不耐烦的摆了摆手,道:“行了,滚吧,既然知道你媳妇糊涂,你就好好教教!”
    大皇子一身汗的出了御书房。
    “殿下,皇妃她……薨了!”苏公公迎上来说道。
    
  ☆、第237章

大皇子妃薨了。
    还不到三十岁的人,就这么没了,死在了从皇宫回府的路上,死之前还拖着病体进宫,就因着不放心大皇子,去跟皇上求恩典了。
    求什么恩典呢?
    求一个,她死后给大皇子娶正妃的恩典。大皇子成亲十多年了,虽然有一正妃一侧妃另外也还有几个美人,但这么多年了,却只生了两个儿子,都是出自大皇子妃的肚子。
    这样说来,大皇子对大皇子妃那是真好,所以大皇子妃都病得起不来了,还挂念着大皇子,叫下人给扶着进了宫,就是因为不放心啊。
    大皇子妃如此贤良,那真真是万里挑一的,不嫉不妒,知道大皇子和福安公主在她病着的时候两情相悦,她也半点不介意,还为了能叫福安公主嫁与大皇子做正妃,特特大度的去宫里求了情。
    一时之间,满京城谁不赞大皇子妃一声贤惠,当然了,私下里也也有人在心里说大皇子不是个东西的。男人三妻四妾是常事,家花开着野花采着也不是不行,可大皇子妃到底是陪了他十年啊,还给他生了两个儿子啊,这样的情分可不轻啊。可是他呢,愣是在大皇子妃病重的时候,在外头瞧上了旁的女人,还是个身份地位都高于大皇子妃的女人。
    这就叫满京城的女人都看不上福安公主了,这就是个小妖精啊,只怕大皇子妃这么年轻就去了,十成里也有五成是被她气得吧!怪不得和威远侯和离了呢,敢情是在望着大皇子呢,想以后做皇后娘娘吗?
    想得可真美啊!
    谣言像是长了翅膀一样,眨眼功夫就飞满了京城。
    可是大皇子府里,却是一片的哀戚。
    就像大皇子妃猜测的那样,人死如灯灭,在宫里得知她死了的那一瞬间,大皇子的腿就软了。后来被送回了府上,就饭也咽不下,水也喝不进,只想着过去的点点滴滴,把她这段时间干的事儿全都给忘记了,就连她进宫乱来的事也给压住,不跟她计较了。
    还计较什么呢,人都没了啊。
    因为太突然了,接下来的一日他像是捂了耳朵般,听不进外面的消息,只把自己关在屋里闷着,撑天了也就傍晚的时候才同意了两个儿子进屋去。
    府中的侧妃却是坐不住了。
    正妃死了,这丧事得办吧,就算礼部会有人来主持,可这家里也不能不出人啊。按理,那就该是她和大皇子都站出来,一面招待女眷一面招待男客才行的。
    可是现在倒好,大皇子妃死了,大皇子只顾着伤心去了。
    “走,我们去见殿下。”侧妃穿了白色的素裙,头上耳上首饰全都取掉了,就连穿的鞋子都换成了素面素色的。
    贴身嬷嬷担心道:“殿下谁也不见呢,咱们去了,会不会惹得殿下生气啊。”
    侧妃冷哼一声,道:“谁也不见,就任着家里这样吗?他还难过,也不瞧瞧那女人是怎么对他的,临到死了给自己求一个大大的贤名,却是把殿下置于什么样的境地了?她也不想想,她这么往殿下头上泼脏水,殿下不好了,她的两个儿子又能好了?这么蠢又这么狠,殿下居然还那么在意她……”
    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
    贴身嬷嬷就不敢说话了,这正如周瑜打黄盖,大皇子妃是那周瑜,大皇子是那黄盖。他们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旁人又能说什么呢,说了也没用啊。
    侧妃却是知道,大皇子虽然看重大皇子妃,但是这事涉及到他的名声,涉及到他日后登上高位时能不能身上没有污点,现在去说了,大皇子绝对不会什么都不管的。毕竟,大皇子妃临死之前可是绝情的很呢。
    进府快十年了,终于叫她等到这一天了。
    那女人本是一手的好牌,临到死了,她却非要出这一个烂招。沉寂了快十年,如今,终于是她好好出头的日子了。
    侧妃迈出自己的院门,眼圈就红了,一路走到大皇子妃昔日的住处,眼泪就已经挂在了脸颊上,她抬手揉了揉眼睛,却是没管那脸上的泪痕,跟着守在门口的苏公公说,她要求见大皇子。
    苏公公一脸的为难,“殿下说谁也不见,奴婢也不敢去回禀啊。”
    现在他是真不敢,大皇子心情正坏着,他去说了,能有他的好吗。
    侧妃却很果断,她说道:“好,你既然不敢去回禀,那你就躲一边去。我亲自去叫门,你不许拦着。”
    大皇子妃死了,这以后要娶正妃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没有正妃,府里可不就是侧妃打理了,苏公公立刻识时务的站到了一边。
    侧妃敲了敲门里面没声音,她干脆就推门走了进去,留在外头的苏公公和她的贴身嬷嬷听见大皇子怒吼“滚”都吓得跪了下去,可侧妃却抬头看着大皇子,不卑不亢的道:“殿下,外面都翻天了,您还不管管,只顾着在府里伤心吗?”
    外面都翻天了?
    大皇子微微一愣,不过一日的功夫,能翻什么天?
    侧妃就知道他不知道,她于是就一面流泪一面哀婉的开了口,“姐姐挂念殿下,去宫里帮殿下求恩典的事儿如今已经传遍满京城了,殿下您到底是怎么想的,若是真和福安公主两情相悦,也赶紧采取点措施才好。姐姐虽然是好心,可如今像是好心做了坏事,外面人都在说您负心薄情,而那福安公主是勾人的狐媚子呢。姐姐没了,可也不能叫她带着这么些污糟话走了,她若是知道她做的好事却酿成了这样的结果,她走也走不安心啊。”
    好事?
    还真是好事!
    柳氏,柳氏她……
    大皇子气得脸色铁青,可却还记着两个儿子在屋里,冷声叫外面的下人来把孩子抱下去了,才上前一步狠狠掐住了侧妃的手腕,“谁叫你来编排这些话的?这么些年你的好都是装出来的,她一死,你就来编排她,是认准她不能跟你对峙了是不是?”
    侧妃的眼泪,这下子真是哭得实心实意了,以往人人都说大皇子好,是个长情之人,可是他对着的是柳氏。但是对着她,大皇子才是真正的负心薄情了,就是现在,她说的这些明明都是真的,大皇子自己也知道,可他却还在自己欺骗自己,不想承认。
    “我怎么敢呢,我是知道姐姐是好心的,我怎么会是编排她。就是因为现在外面人在误会她,所以我才想让殿下您赶紧出去解释解释,也免得叫人误会她啊。”她哭道,“姐姐人都不在了,还叫人误会她,我这心里也过意不去。”
    大皇子知道,侧妃说的外面传言都是真的。若是有假他一查就知道,她不敢乱说。
    可是这后面的,却是假话了。
    是啊,人都不在了,人不在了,却还要做出这样的事情来。他们十多年的感情,到了最后,却比不过她一个死后的贤名吗?
    大皇子一甩手,甩开了侧妃,大步出了屋。
    ……
    谣言当然也传到了安平公主府,安平公主愁得都哭了,但月梅却根本无心顾忌这个。
    她担心的事情成了真,大雪没有造成封路的雪灾,但是接连几日,却是压垮了城西好几个胡同里贫民的屋子。
    董怀礼的屋子,就在其中之列。
    珍儿宝儿在董怀礼走后就闹着要他,月梅也知道,这是这段时间相处惯了,他这突然一走,两个孩子接受不了。
    为着孩子,她只好打发人去走一遭,可去的人还没到,那边就已经接二连三出现了倒塌,等到了那边一看,董怀礼和连着的珍儿宝儿的家,全都已经塌了。
    可是董怀礼却不知所踪。
    她现在哪里还能顾忌到那些谣言,董怀礼生死未卜,城西出现这样的自然灾难,失去家人失去家园,太多无家可归的可怜人了。
    京城住所有限,这么多人没了家,大冬天的若是没有地方遮风挡雨,只怕光是冻就得冻死不少人。这么多人,就是附近的寺庙庵堂都不敢开门了,毕竟这不是帮一两个可怜人的事情,帮了一两个,就有一两百个甚至是一两千个扑过去,到时候寺庙庵堂都能被这帮人拆了。
    她倒是有个地方,京郊那边的宅子只差外面的大围墙了,里头本就做的比较大,若是打了地铺住进人,收容个一两千人是没问题的。她这边分担了人,另一头再有寺庙庵堂接济,官府再开设地方,富人再施粥施粮,或许能帮这些可怜人度过这难关。
    月梅赶紧找来谢媛,由着谢媛进宫跟成泰帝提出这个办法,她这边则即刻动身去城西,不管董怀礼这人怎么样,她都不能眼睁睁看着他生死未卜就不管了的。
    谢媛也知道事关重大,如今二皇子被圈禁,大皇子妃又刚刚没了,皇上一共就三个成年皇子,去掉这两个,剩下的三皇子一直默默无闻,她们有这提议,还真的只能去宫里亲自跟皇上说。
    两人商量过后,也顾不得安抚伤心着的安平公主,就坐着马车出府,往两个方向去了。
    成泰帝正在御书房见几位大人,为的就是这城西农房倒塌的问题。几位大人能提出的意见,无非就是让富人施粥施粮施被子衣裳,这些不难,除了做生意的商户,还有世家贵族,这种时候总是要表表善心的。
    可如何安置这些人,他们就犯了难了。

  ☆、第238章

衙门大门自然可以打开收容难民,但地方到底有限,呼啦啦来了一帮子人,压根也装不下啊。
    瞧着下首几位大人一个个的面色犯难,成泰帝的脸色就越来越难看。正在此时,楚公公在外头回禀,说是瑞安郡主来了,有要事回禀。
    瑞安郡主实际上是皇上的亲闺女,还是个皇上心里头觉得有亏欠的亲闺女,这柔嘉公主来了楚公公敢拦,瑞安郡主来了,他还真就不敢拦了。
    果然,成泰帝略一犹豫,便放这几个大人在这商讨着,叫楚公公把谢媛带进来了。
    事情紧急,谢媛也没有什么不敢说的,当着朝中大臣的面,便把自己的建议说了,“宅子当初建的时候就打算一半住人一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