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混世王-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天只能是弄个水饱。时不时的还要弄点儿观音土填填肚子,这谁能受得了呀?
保定府库没有了余粮,高金眼看着众多的饥民齐齐向京城而去,眼看着众多的饥民死在了途中。作为知府的高金一颗心在滴血,可是滴血也是毫无用处,朝廷就是没人管。
秦厉他们看到的这一股流民大约有五六百人之众。显然这是一群很瘦弱,几乎没有力气向前走的百姓。他们应该是保定府逃难的饥民中最后一批了。
说来自从秦厉穿越大明之后,还从来没遇到过处在如此困苦中的百姓。秦厉虽然落魄过,虽然潦倒过,但怎么说那时候隔三差五还是能混上一顿饱饭的。可是眼前的流民却是不知道有多少天没有吃饭了。
天空阴阴的,好像随时准备有一场暴雨要下。秦厉和高忠,以及黄天、周帆等说来都是心善之人,看到眼前的流民,他们便是纷纷下马,将身上带的为数不多的干粮全部给了他们。
僧多肉少,干粮给谁呢?秦厉自然是挑选那些极为瘦弱的孩童。毕竟孩子才是未来,才是希望,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他们需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呀!这幼小的生命岂能就这样过早的凋零呀。
只是施舍了少许干粮,那些得到干粮的孩童爹娘便是跪下给他们咚咚的磕响头。
“谢谢大爷,谢谢几位大爷,若是有来生的话,我们愿意做牛做马伺候大爷!”百姓凄凄惨惨,可怜巴巴的声音。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最淳朴,最善良的是百姓。你只要给他们一点点的好,他们便是要把你牢记于心,一辈子感恩戴德。
穿越大明秦厉的伟大理想便是能娇妻美妾,荣华富贵的过一生。可是自己的生活美好了,眼看着众多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其心何安呀?所以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要为百姓做事。
今日百姓的跪拜没有让秦厉感到一丝一毫虚荣心的满足,以前那种受到百姓膜拜,沾沾自喜的心情却是化作了无比的沉重。
这么多流民,若是再不赈济的话,恐怕他们就都将死了。即使不死,也很有可能会出现暴乱。历史上每一次的暴乱不是因为流民的兴起,不是因为有人抓住机会煽风点火呀?
这样的念头只是在秦厉脑海中稍稍闪现便是逝去。此时秦厉还没有那么崇高,崇高到去为大明的未来操心,去为大明的国运操心。
“小厉子,咱听说你老家不就是保定府吗?这次遭灾了,咱是不是去看看呀?”高忠也是心情很沉重。
当然了,高忠深深知道京城的情况。京城现在无人主事。甭说是出了流民,就是出了暴乱,恐怕朝廷也是无暇顾及呐!
之所以劝说秦厉,完全是因为高忠很是看好秦厉。在他看来秦厉这人很有眼光,这样的人是说什么也不能得罪的。虽然说皇上现在很急着见秦厉,但适当安慰一下秦厉,跟随秦厉去老家看看也算是聊表心意呀,这不是拉近两人关系的重要手段么。
听高忠说完,秦厉顿时一愣,这才想起这具躯壳的主人是保定府人。好在秦厉是融合了两个人的记忆。他只是稍稍愣怔便是说道,“呵呵!小忠子,真是难为你了,你还记得我的家乡。保定府的确是我家乡,唉!说来话长呀。我祖上本来是很有家财的,可竟是被族长陆续吞并了。弄得我只好天下游荡,远赴了扬州。
说起过去的那些日子,那真叫一个苦呀。”
秦厉这样一说,高忠顿时脸色微红,说道,“咱还真是不知道小厉子受了那么多苦呐!哼!你们那族长也是太可恶了吧,小厉子,咱家看你更应该去家里看看了,不为别的,最少也要好好整治收拾一下你那族长不是?”
高忠毕竟是太监,说起来心胸还是狭窄,便是谄媚的怂恿秦厉道。
他哪里知道秦厉根本就是不在乎他自己的过往,至于原来的族长确实是欺侮了这具躯壳原来的主人。但事情终归是都过去了。
秦厉只是个穿越者,哪里有心思去寻那族长的晦气?要知道,别看秦厉官不大,但见过的官那可就大了。皇上、王爷、娘娘啥的,秦厉都是见过了。此时他哪里还会把一个小小的族长放在眼里?
况且保定府现在是遭了灾,说不准族长家也是日子不好过呐!
凡事儿不可做绝,留下一线日后好见面嘛、所以秦厉轻轻摇头道,“小忠子,我还是不去家里了,反正家里现在是要啥没啥,说不准整个家族早就把我秦厉这一号忘了呐!
小忠子,现在是流民遍地,不若我等便是稍稍耽搁一下,见一见保定知府,看具体是个什么原因让百姓的赈灾粮还没发下来。”(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一章秦世瑞
保定府衙后宅,高金的会客厅。
高金坐在主位,高忠和秦厉则是坐在客位上。
高金四十岁上下的年纪,年龄虽然不大,但可能是岁月的沧桑,也可能是保定府的现实情况,真是让他愁白了头发。他的头发已经花白,一双眼睛虽然炯炯有神,但也难以掩饰住眼底深处的忧伤。
高金对高忠还是听说过的,怎么说高忠也是皇上身边的太监,是皇上的红人。而且现在又是提督锦衣卫,可谓位高权重。对这样的人物,高金自然是不敢得罪,只好百般尊敬。
高金对秦厉也是听说过的。秦厉创立的分年级,分学科教学,高金很是赞同。在保定府还真是推行了这样的教学模式。在高金心里早已感觉秦厉是个非常聪明,而且有远见卓识之人。虽然他现在的位置不高,但在高金看来,秦厉的前途应该不可限量。
呵呵!若这么说的话,秦厉的名声还是很大的哩。
高金听说过自己,秦厉心下就很是得意。
但随后秦厉便是一脸凝重的详细问清楚了保定府的现实情况。保定府现在是十室九空,就是十家里面剩下的一家,也是苟延残喘,眼看着也要远赴他乡去讨饭了。
保定府的富户们虽然很有钱,但钱有时候并不是万能的。再他娘的有钱也是买不来粮食不是?保定府附近的粮食可以说到了今天算是全都没了。所以很多富户的日子现在也很是不好过,他们便是打算举家搬迁了。
高金已经向朝廷上了四道奏折,每一张奏折都是倍言保定府的灾情十万火急,急盼着朝廷救援呐!怎奈一连四道奏折都已经发出去七八天了,却都是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秦厉听了,暗暗想到,内阁首辅杨廷和可是杨绮梦的老爹呀,这位杨大人说来最后终归是我的老丈人哩。他是内阁首辅,这保定府的巨大灾情难道他就不知道?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且早就听闻这位杨大人乃是一个清官,一个很为百姓办事的官呐!可是他为什么要眼看着保定府的灾民一股股的威逼京城呢?
难道这里面会有什么隐情?
秦厉心里是这样想,嘴上自然没有说出来。再有,高忠其实是很清楚朝廷的现实情况,但具体的情况高忠还是没有和秦厉说起。怎么说呢,很简单的原因,高忠是正德身边的太监。因为有前几次的太监乱政,当今张太后在很多时候是不允许太监妄议朝政的。
反正秦厉进京后一切都会知晓,所以平常很是多嘴多舌,说起话来从来没完没了的高忠却是对秦厉隐瞒了京城的事情。
高金脸色阴郁,沉声说道,“高公公,秦大人,说来我高金虽然是保定知府,是朝廷的正四品官。但在很多时候我高金还是要倚仗高公公和秦大人这样的皇上身边的人呐!”
不得不说高金说的实情,地方的知府甭说是一年,就是多年见不到皇上的那是大有人在呀。你想呀,连皇上的面都没见过,皇上从哪里去认识你呀?皇上不认识你,自然就不会想着你了。
高金便是这样的人,正德出行按理说是经过保定了。可是保定因为距离京城太近,正德这位仁兄为了躲开朝廷中的那些老家伙,干脆并没进保定府,只是偷偷路过。
正德并且严厉下旨不允许在保定停留,不让保定府搞任何接待。
正德出行本来玩乐的性质很大,高金又是一个一心为民,非常刚正的官员,自然对正德的出行不屑一顾。所以这正是和了他的意愿,根本就不去见皇上。
当时没见皇上是省事了,也省银子了。可现在要用到皇上了,皇上哪里会想起他呀?
这是高金个人的心思。所以高金一而再,再而三的便是和高忠、秦厉搞好关系,渴望他们能在正德跟前说起保定之事,让朝廷快快赈灾。
说来对于高金的话,高忠自然没有放在心上。他只是个太监,国家大事和他没有半两银子的关系。再有,高忠这人说来毕竟还是自私的。百姓的生活咋样关他屁事?所以他只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罢了。
可秦厉却是不同了。秦厉心里虽然有个人的小九九,小算盘。但看到那么多瘦弱的孩童,奄奄一息的老者,面黄肌瘦的百姓们。秦厉心里的感觉是酸酸的。
怎么说自己也是个穿越者,难道穿越来了大明就不能让大明有所改变,就不能让大明的百姓过上幸福的好日子么?个人享受是必不可少的,但百姓的生活还是要管的。
所以在高金说话的时候,秦厉是非常认真的在听。高金不是傻子,谁重视他他是看的出来的。所以在很大程度他便是倚仗秦厉了。
三人说了好一通,总之都是现在的保定府灾情甚重。高金请求秦厉和高忠务必要把保定府的事情放在心上,务必要和皇上说,和首辅大人说。让赈灾的粮食速速送来。
高忠的表现让秦厉也很是不满,但秦厉转念一想却是想通了高忠的心理。说来这样的事情还真是让高忠一个太监不好说。
反正高金现在是心急如焚,秦厉和高忠此时也是无能相帮,在了解了保定灾民的些许情况和保定府库的情况后,秦厉和高金告辞。
自始至终高忠始终是跟在秦厉身边的。在高金把秦厉和高忠送出府衙之时,秦厉突然面色一凝,问道,“高大人,保定府的秦家现在怎么样了?”
说来秦家是保定府的大户,族长秦世瑞在保定府也是个知名人物。高金顿时一愣,而后便是恍然大悟,哎呦,秦厉,秦世瑞,乖乖隆地咚!原来他们是一秦家呀!
这……这……刚才的话看来真是白说了。
高金想起保定府的秦世瑞,那张脸不禁在刹那间便是阴沉下来。想起秦厉和秦世瑞是本家,开始时候高金对秦厉本来是和颜悦色,很有好感的。可此时他明显是冷冷的看着秦厉,那一双充满忧郁的眼睛里充满了痛恨。
秦厉其实只是随口一问,但见高金陡然色变,不禁好奇心起。哼!想来这秦世瑞定然还是原来的德行,行!小爷我既然来了保定,不去会会秦世瑞也确实有点儿说不过去了。
不过,在去会秦世瑞之前,秦厉却是向高金耳语一通,听的高金先是皱眉不语,犹豫不决,而后却是喜笑颜开。(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二章不堪回首的过去
秦厉和高金耳语之后,很快几骑快马便是出了保定府,一路向南而去。
秦厉和高金耳语之时,虽然是背着高忠的,但高忠那是何等聪明之人?自然很快明白了怎么回事。高忠暗暗叹息道,唉!这个小厉子,真是不知道咋搞的了,难道兴王就是那么靠谱吗?保定府出了这么大灾情,隔着千山万水先是向湖广安陆的兴王去求救了。
那兴王真若是救下了保定还是可以的。可是兴王他本身就是个穷王爷,再有,他偏安一隅会和谁有什么交往呀?就是他想让别人帮助他,恐怕都是找不到人哩。
此时向朝廷求救不靠谱,靠兴王安陆兴王求救更不靠谱呐!
真不知道小厉子是怎么了,蛮聪明伶俐的一个人咋就一根筋背上了呢。
高忠转念又是一想,不过小厉子这家伙从来判断力都是非常准确的。莫非将来的政权更迭那远在安陆的兴王真会分上一杯羹?这以后咱高忠还要小心行事,越是这关键时候越是不能看轻了所有人,搞不准就会不知道从哪里蹦跶出来一匹黑马主宰了大明的命运呐!
将来真若是兴王一脉,这秦厉可就更加神奇,更加了不起了。所谓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呀!
不得不说高忠是很聪明的。但他的判断也不是完全准确。
秦厉让保定知府高金派出去的这几骑快马确实是奔了胡广安路。不过在去安陆之前是要去扬州一趟的。扬州府知府蒋瑶和秦厉是忘年之交,这时候既然朝廷总是不赈灾,那只有自救了。
自救怎么救?向别人借粮呗。
秦厉就是想看看蒋瑶看在自己的面子上能否帮保定府一把。当然了,秦厉也知道单纯依靠一个扬州府来挽救保定府数十万条人命,那是绝无可能的。
但在这种情况下,能想点儿办法便是想点儿办法嘛。反正秦厉自忖只要是他自己进了京城,恐怕京城里皇上,太后,甚至朝廷的那些大佬都会把眼睛盯在自己身上的那张龙脉地图身上。恐怕到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