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混世王-第3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腥这么解气的场面了。朝廷终于又杀人了,而且一杀就是这么多,还差不多的都是女人。
江彬以前是何等威风,是皇上跟前说一不二的人呐!可是他竟然得了这样一个下场。据说是因为想造反,唉!这朝廷上的事情很多时候是说不清楚的。不过像是江彬这样的鱼肉百姓,骄横跋扈的人的确该杀。
他死了,这京城便是少了一个大祸害,这天下就要安定几年了。
可是现在朝廷里还没有皇上,不知道新皇上将会何时登基?
民间百姓们关心的事情自然是朝臣们更加关心的。就在处置了江彬的当天下午,张太后便又是召集了一众老臣在坤宁宫商讨未来皇帝的事。
这一次在场的人和商量处置江彬时候的人员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是新添了一个人,那就是朝廷的正四品官,现在还挂着河间知府名头的秦厉。
秦厉就坐在最末尾,一副老僧入定之态。
当官也有些日子了,练就的在官场上那种宠辱不惊之态虽然欠些火候,但也是像模像样了。
此时秦厉切实感觉到众人朝他看来的那无比仇视的目光。那些老臣们的目光个个像是利剑一样,恨不得要穿透秦厉的架势。秦厉心下暗道,他娘的,小爷不就是坐在了最下面吗?你们有什么大惊小怪的。难道允许你们在上面坐着,小爷就不能坐在下面吗?商议未来皇帝的事情,难道小爷就没有资格参加吗?
的确,小爷只是个四品的小官,但小官也是有权利的,也是最尊严的。这是太后不允许,若是允许的话,小爷必须要建议这样的议事会还要增加人。把在京城的所有官员都应该叫来。朝廷嘛,就应该是一个群策群力的地方。征询大多数人的意见,搞搞民主,然后再由太后来个集中,那应该有多好呀。
太后在最上面坐着,她还没有说话,礼部尚书王琼却是率先说道,“太后,今日议事应该是新皇的人选问题,这应该是我朝的大事吧?”
“不错,正是新皇人选之事,这件事情拖延很久了,也应该定下来了。怎么了王大人,莫非你心里早有人选了?”太后问道。
“不是,太后,老臣是说既然这样的大事,理应由我朝众臣合计才是,可是老臣却是发现这里坐着一个不合规矩的人呐!老臣作为礼部尚书,此事涉及礼仪之事,所以老臣就要说出来了。”老王琼皱着眉头冷冷的说道。
乖乖隆地咚!这老家伙明显是直接向秦厉开炮了。上次因为处置江彬的事情让他弄了个很没面子。他把一切怨气都记在了秦厉身上,此时终于有了机会。
王琼的话音刚落,兵部尚书陆完也是说道,“刚才王大人所言甚是,秦厉不应该在这里。这次商议的是朝廷大事,一个小小的四品官在这里成何体统。太后呐,老臣斗胆提议让他出去吧!”
这老家伙和王琼本来不是一个派别的,上次因为处置江彬的事情两人闹得势如水火,针锋相对。可此时在对待秦厉上却是出奇的一致。
随后,又是几位老臣也是发表了意见。都是不同意秦厉在场。
秦厉坐在那里纹丝不动。心里暗暗想到,小爷真是倒霉呐,小爷只是安安静静的坐在这里,招你惹你们了吗?你们都是齐齐的向我开炮。哼!真是一群老朽,今日议事没有开始就先整起没用的了。唉!大明朝廷有这样一群老顽固,一群不可理喻之人,这朝廷还真是很难有起色呐。
其实在朝臣里面还真是有不那么厌烦秦厉之人。他们认为秦厉在场也无可厚非,毕竟秦厉在江彬造反中功劳甚大。这几个人就是内阁首辅杨廷和,内阁次辅夏言,还有工部尚书王嬘。
不过他们都是官场上的老狐狸了,此时断然不会说话。要知道真要是说出话来,那可是要直接得罪一大帮人呐。毕竟在他们看来秦厉在场并不是那么重要。
杨廷和虽然是秦厉的老丈人,他心里是偏袒秦厉的。可此时却更不能说话。要知道他可是内阁首辅,凡事儿一定要公平公正,不能存在半点儿私心呐。呵呵!即使有私心也是要隐藏的很深,不能让人看出来。
他此时真若是支持了秦厉,反对了大家,那他杨廷和的位置恐怕就在今日便是岌岌可危。
老臣们的声音越来越大,让张太后都是不禁皱起了眉头。怎么办?难道就这样把秦厉赶出去?要知道秦厉可是她非常看重的人呐。而且秦厉和那个人的关系也非同一般,没有他在场,恐怕这新皇之事还真的不好定下了。
可是不让秦厉出去,这朝臣们怎么办?看他们的架势显然大有秦厉在场,他们就断然不议事的趋向。唉!朝政,这就是朝政,千头万绪,一点儿想不周到便是有乱子发生。也难怪我那死去的儿子正德皇帝是那么讨厌这帮老臣,那么讨厌朝政。
一时间,张太后思前想后还是举棋不定,她陷入了两难境地。
正在这时候,秦厉却是陡然站起,挺拔着胸膛说道,“各位大人先暂停下,先听下官说上两句。
各位老大人,可曾还记得皇宫之乱时大家没有主意,慌乱不堪吗?还曾记得江彬就在府上,可是我们却无能为力抓捕他吗?还曾记得京城之外那五万外四军虎视眈眈吗?
现在我请问各位大人,这一切是谁摆平了呀?这一切都是我秦厉。哼!不知道那时候你们在哪里?
现在需要议事了,你们却是说些无用之事,全都不顾及太后在场,难道这大明朝廷只有你们吗?
秦厉这样说,全然没有邀功的想法,只想告诉大家,朝廷是大家的朝廷,是百姓的朝廷,其实对新皇的人选,人人是可以参与的。”
什么?人人可以参与,这秦厉是不是在说疯话,一时间众人更是乱糟糟的议论起来。(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五章山东鲁王
礼部尚书王琼首先发难,他站起身来,须发喷张,怒喝道,“你这崽子,真是无知,无知之甚呐!歪理,狗屁的歪理邪说。亏得太后她老人家如此看重于你。你这样说话,如何对得起太后,如何对得起大明朝廷?哼!”
这老家伙说完用一双吃人的老眼死死盯着秦厉,似乎秦厉在场,他当即就会死掉的模样。
其他众人也是纷纷站起,用一双非常冷酷的眼睛看着秦厉。
唯有太后却是无动于衷,旋即她脸上微微一笑,道,“王大人,坐,你们都坐。刚才小厉所说本宫都是听到了,小厉虽然言辞很有不当。但他的内心却是好的,却是一心想着朝廷的。各位请想,若是这件事情人人可以参与,说来对皇权似乎有些影响,但也似乎体现出我大明朝廷的开明。
说到底,无论是多少人参与,到头来拿出准确意见的还不是本宫和你们这些老臣吗?”
张太后说话虽然仍是那样平声静气,不过在人听来此时却是威严十足,很有些霸道的味道。
对于张太后这样的表现,众老臣包括杨廷和在内都是很吃惊。不过他们更是清楚看到了秦厉在太后心中的地位。秦厉的地位无人能及,无人可以撼动。
乖乖隆地咚!不知何时秦厉竟成了这样子,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时候若是再去惹秦厉,那就绝对是给太后面子不好过了。在座的老臣说到底都是大明的官员,他们对太后还是无比敬重的。
也难怪了,此时朝廷就是张太后说了算,如果这时候得罪了张太后,彻底惹的太后生心了,不高兴了。那未来是个什么样子,说不定自己的官位就可能不保了。退一步讲,即使保住了官位,那最后的结果也是渐渐被朝廷冷落,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
都是官场上的老狐狸了,都知道什么叫适可而止。这是一个火候的问题,在官场上要随时把握住这个火候。
此时大家都知道了秦厉说出来那般不靠谱的话,太后都是偏袒他。再拿这件事情闹下去,那就属于不开眼了。
呵呵!就是老王琼也是无可奈何的摇摇脑袋,闷声不响的坐下了。
众人又都是坐下,秦厉仍然是坐在了最末尾。没有人再怂恿太后把他赶出去。不过秦厉心里却是一点儿也没有喜悦之情。他反倒是心情越发沉重了。
在大明要想推行**********,恐怕还要有好长的一段路要走呐。这些老顽固绝对是最大的阻力,他娘的,有了他们,小爷想在大明做点儿事情,让大明社会进步的快一些,看来还是很难呐。
不过秦厉就是有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越是感觉困难的事情反倒越是激发了他的积极热情。他娘的,小爷从今日起就和你们这些老顽固正是拉开战斗的序幕。小爷倒是要看看你们最后一个个弄的鼻青脸肿才好。
秦厉嘴角微微扬起,流露一丝轻蔑的微笑。一双虎目重新又是半睁半闭,陷入先前的那种老僧入定之态。
场面得到了控制,太后心里也很满意。说来她这个太后在百官心里的威望还是足够高的。朝政最终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过她也是越发感觉有些难以支撑了。朝臣们都是厉害角色,我一个老太婆总是这样把持着,终归是难于为继的。新皇必须要在今日定下来。年前必须要让新皇帝登基。
本宫把这些事情做完了,也就算是对得起死去的儿子正德皇帝,对得起死去的丈夫弘治皇帝,对得起大明朝廷了。
想到此处,张太后轻轻咳嗽了一下便是拉开了这次议事的序幕。
“正德驾崩已有一月有余,现在朝廷一直是本宫在主事。这样下去终归不是个办法。唉!可惜的是我那可怜的儿子无后,但大明朝廷还要继续,现在就劳烦众位卿家想一想,到底是谁接任新皇。”
话说完,便是眼瞅着众位朝臣,最后将目光落在了杨廷和身上。杨廷和因为是秦厉的老丈人,刚才众人那样对待秦厉,杨廷和感觉面子上很不好过。打狗还要看主人呐!说来说去小厉是我的女婿,我杨廷和是内阁首辅,现在可是还在位呢,就成了这般模样,那真有一天老夫若是歇了,他们还不是要翻天吗?
唉!没办法,现在可是没办法了,人老了。中去不中留呐。他对新皇其实是有合适人选的。不过在此之前除了和监察御史王元正沟通过一次,便是再也没有和任何人提起过。对于众朝臣的心思他把握的并不清楚,所以杨廷和便是打算观望一下,先听听众人的说法再说。
“太后,新皇帝的确需要尽快定下来了,这件事情不容再拖。以老臣之见,还是让众位尚书先说说,至于老臣么,自然是心中有人,不过老臣到了现在还是在犹豫不决。”
呵呵!说是犹豫不决,其实不然。杨廷和几乎是想好了要谁来当皇帝。这个是万难更改的。
张太后内心不禁一阵苦笑。老杨呀老杨,连你现在都和本宫玩藏猫猫了,难道非要本宫再次征询秦厉的意见,让众人又都是向他发难吗?怎么说小厉也是你的女婿,杨廷和呀,你这老丈人就是一只老狐狸,难道就算是帮帮你女婿也是不行吗?
她心里虽然有万般不满,但杨廷和怎么说也是内阁首辅,和他搭档配合了多年,这个面子是必须要给的。太后便是淡淡一笑,开玩笑似的说道,“也好,大将压后阵嘛。先是让众位尚书说说吧。”
六部尚书全部在场,老王琼刚才因为秦厉闹了个灰头土脸,此时他决心一定要扳回一局,为自己找回点儿面子。
想到这里,王琼也不客套,沉声说道,“山东鲁王朱辰星是弘治皇帝的叔伯堂侄。鲁王为人一项内敛,乐善好施,为人正派。在山东向来都是颇有贤明,而且他年纪也是不大,正是新皇的不二人选。老臣以为,新皇帝非鲁王朱辰星莫属。”(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六章个个都是老狐狸
王琼说完了,便是眼看着太后。心里想到,太后呐,其实以老臣看来很多人都是看好鲁王,他们都是盼望着鲁王能登基呢。其实放眼大明现在各地的王爷,除了鲁王是纯正血脉,又是贤明之人,离着京城也是非常之近,难道还会有其他人吗?
既然太后给了老夫这次机会,呵呵!老夫终于可以扳回一局,得到太后的欢心了。怎么说太后和鲁王一脉走得很近,就是连驾崩的正德皇帝对鲁王也是十分亲昵。
王琼说完,兵部尚书陆完便是率先支持道,“王大人刚才所言甚是。鲁王是不二人选,其实在新皇登基上不会有别人的。太后呐,无需犹豫了,颁旨吧,让鲁王速速进京,择日登基便是!”
陆完其实是个非常谨慎的人,此时他却是侃侃而谈,大有逼宫之势。让秦厉一直很不理解的是当初在如何处置江彬的问题上,陆完和王琼因为诛九族和诛十族争论的不可开交。而且据秦厉了解的情况是陆完和王琼根本就不是一个派别,他们是断然尿不到一壶的。可是现在却是这样一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虽然当了一阵子的官,但最终还是毛嫩呐。不过秦厉细细一想,稍后便是明白了这其中原委。
王琼和陆完一致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