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顾三娘再嫁 >

第75章

顾三娘再嫁-第75章

小说: 顾三娘再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拙带头上折,庆贺皇帝圣诞,往年这个时候,宫中定会大摆宴席,接受朝臣祝贺,今日皇帝已死,宴席时他若不露面,必会引得朝臣怀疑,到时再由太子出面,即可光明正大进宫面圣。
  果不其然,没过两日,一道口喻传来,安妃借着靖文皇帝的名头,说是他的金丹炼到紧要关头,再者今年做寿不是整数,他不肯因此而功亏一篑,只不过他虽不出关,宴席还是要照常如旧。
  这道圣旨一出,宫中的权贵之间开始流传靖文皇帝重病的消息,太子一日三封问安的折子递到御案之前,转眼就被安妃烧掉,只是太子权当不知,问安的拆子一日比一日勤快。
  外面这些扑天盖地的风波,沈拙从来不曾带进蒋府,谁知这几日,忽然有一则传闻,说是靖文皇帝有意要将孀居多年的河阳公主许配给沈拙为妻。
  起先众人只当是谣传,谁知,那河阳郡主忽然奉诏进京,谣言也就真了几分,燕州距离京城甚远,往常河阳公主轻易不得回京,此次靖文皇帝郑重将她请回京城,不是为了再嫁,又是为了甚么?
  说起河阳公主,也是个命运坎坷之人,她与靖文皇帝同辈,母妃出身低微,是以成年后,靖文皇帝就将她嫁给据守燕州的守将陈怙为妻,她嫁过去不到半年,陈怙将军病亡,可怜河阳公主也没留下个一子半女榜身,靖文皇帝又不招她回京,河阳公主便只得留在燕州守寡。
  京城之中都知道沈拙续娶了顾氏为妻,那顾氏虽说出身贫寒,却深得沈拙敬重,如今横□□来一个河阳公主,难不成是要她做沈拙的妾室?可那河阳公主即便不受皇家重视,好歹也有个公主的头衔,要是给人做妾,不说河阳公主本人,就是皇室也不会应允,如此看来,皇帝如若真的有意要将河阳公主下嫁给沈拙,要不就是沈拙休掉顾三娘,要不就是顾三娘退居妾室,无论是哪一种,京里又添一件谈资,各府都在冷眼旁观,看那沈拙如何应对。
  沈拙早知靖文皇帝死了,那么弄出这些事来的,无疑就是安妃,只怕她一来是想离间他们夫妻二人的感情,二来想借着此事,模糊靖文皇帝病重的焦点。
  沈拙原本打着以不变应万变的主意,不想顾三娘听到外头的传言,就先吃起飞醋来了,这顾三娘本在内宅保胎,沈拙又责令家人不许把外头的烦心事说给她听,谁想孙氏听说了这事,唯恐顾三娘被安妃算计了去,急急忙忙就来给顾三娘通风报信。
  孙氏好心办了坏事,被吉昌公主好一顿责骂,沈拙呢,到这个时候,这才发觉他能言善辩的本事,到了顾三娘的面前,竟是一点儿也施展不开。
  顾三娘不吵不闹,只是默默的坐着垂泪不止,沈拙急得冒汗,他劝了半日,顾三娘手帕都打湿了三条,眼泪就是没有停下来。
  沈拙心知顾三娘怀着身孕,难免有些胡思乱想,于是耐着性子劝道:“你难道看不出这是安氏在挑拨我们两人呢,你若是生气,就是上了她的当了。”
  顾三娘擦着眼泪,嘴里赌气说道:“我没生你的气,你不必发恼,我只气自己不中用,身家性命由人不由已,安氏一句话,我也就无可奈何了。”
  说起顾三娘的脾性,沈拙是再清楚不过的,她倔强固执,不管受多大的苦也能咬牙撑住,往常不爱流泪的人,这陡然哭了起来,就是他也慌了神。
  “胡说八道,你嫁给我了,就由我来做主,看谁敢来要你的强!”
  顾三娘泪眼望着他,说道:“你别哄我了,我知道,人家公主都到京城来了,你有心想护着我,抵得过皇帝一张圣旨么!”
  沈拙见她苦劝不听,于是绷着脸从墙上取下宝剑,并看着顾三娘,郑重的说道:“你说得倒有几分道理,既然如此,我这就去杀了河阳公主,看那个皇帝还敢不敢乱点鸳鸯谱!”
  说着,他抬脚就要往外走,顾三娘急了,哪里还顾得上甚么皇帝公主,她喊道:“嗳,你站住!”
  沈拙停下脚步,转头望着顾三娘,顾三娘看他满脸狠绝的样子,只以为他当真要去杀河阳公主,便说道:“我何曾要你去杀公主了,你不要命,难道我和几个孩子也不要命了!”
  沈拙看了顾三娘,为难的说道:“那就难办了,我一心只认你做妻子,却又不能抗旨不遵,你倒说说我该怎么办!”
  顾三娘收了眼泪,只是眼眶还是红红的,她说道:“皇帝的圣旨又没有下来,我与你是合情合理的夫妇,他就是皇上,总不能逼着我们和离罢。”
  说到一半,顾三娘看到沈拙唇边带着笑意,知道自己被他哄住了,她瞪着他,哭又不是,笑又不是,于是躺了下来,背对着沈拙不理他。
  沈拙放下手里的宝剑,他走到床榻边推了推顾三娘,柔声说道:“你是个聪明通透的人,难道还看不出我对你的心思。”
  顾三娘耳边听着沈拙温柔的声音,心里有些羞赧,她也心知她是在无理取闹,只是听说皇帝要给沈拙赐婚,这眼泪就再也止不住,要是放在先前,她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自己何时变得这般脆弱。
  “我和你也算经了一些磨难,你不信我,却要去信外头的流言蜚语,难道就不怕伤了我的心?”
  说完这句话,沈拙就不作声了,顾三娘闭眼躺了半晌,她半日没有听到沈拙的声音,还以为他走了,正翻身扭头望去,就见沈拙站在床榻旁边,两眼直勾勾的望着她。
  两人四目相接,顾三娘脸上一红,就不好意思再跟他置气了。
  沈拙深深叹了一口气,他看着顾三娘的眼睛,说道:“我也不知怎就遇见了你,想来这便是书里说的缘份,只要看到你就满心欣喜,没看到你就惦记不已。”
  顾三娘脸上越发臊得通红,沈拙的情话这样动听,她都舍不得打断他,顾三娘看着他深情的目光,也想说些甚么,然而张了张嘴,又不知该说些甚么,其实她心里想着,莫说赐婚的事情只是传言,就算皇上真要给沈拙下旨,她也绝技不会把他让给别的女人,这是她的男人,谁也不能夺走!
  平白闹了一场,添拙和顾三娘各自生了许多闲气,好在他二人事后还是和和睦睦的。哪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赐婚的传言还没平息,安妃又降下一道谕旨,此次靖文皇帝的寿宴就设在三日之后,京城之中,但凡五品以上的命妇都需入宫参拜,为表皇恩浩荡,安妃还邀请各府未成年的公子小姐入宫赴宴,不光顾三娘接到谕旨,就连沈御和小叶子也一并受邀。

  ☆、第109章

  皇宫宴请群臣,自是成为各家后宅妇人们流传的又一桩新鲜新闻,沈拙还没进府,就听说安妃的谕旨已经传下来了,他回到东院,看到桌上放着一封帖子,便拿起来看了两眼,又随手扔到一边,并对坐在炕上绣鞋面儿的顾三娘说道:“你身子不好,我替你告个假,省得进宫受罪。”
  沈拙前不久刚给顾三娘请封,此次进宫,她不需再像上次那样受人欺辱,只是沈拙怕她看到安妃不自在,这才劝她告病留在家里,横竖她怀着身孕,别人也挑不出理来。
  顾三娘放下手里的针线活儿,她抬头瞅了沈拙一眼,笑着问道:“河阳公主去吗?”
  沈拙满脸无辜,他道:“那我可不知道,男女宴客内外分坐,她就是去了,我也见不着她呀。”
  顾三娘盯着他,脸上笑吟吟的说道:“听你这意思,还想看人家公主?”
  “有你在我面前,别人都入不了我的眼!”沈拙凑趣说道,顾三娘白了他一眼,嘴里哼哼唧唧的说道:“我不待在家里,你去我也去,一个安妃就够我闹心的了,又来一个河阳公主,你呀,就是一块肥肉,我得把你看紧了!”
  她这是醋劲儿还没过呢,沈拙被她说得笑了出来,他一动不动的看着顾三娘,轻声说道:“有你就够了,我哪儿还管得上别人呀。”
  别看顾三娘不曾读过书认过字,但她也懂得夫妻之间相处要讲究一个进退,沈拙吃软不吃硬,他包容她敬重她,顾三娘也付他真心,她吃醋闹别扭,却深信沈拙人品方正,是以说这些话,只是为了打趣他罢了。
  “其实我也不光为你,安妃点名要见御哥儿,孩子只要在京城,迟早都会知道安妃是他生母,不过知道归知道,他现如今喊娘的人是我,安妃就跟他没有干系,这回进宫,我要陪着御哥儿一起去,不能叫别人看他笑话。”
  这也是顾三娘心里想了许久的事,安氏不自重,自己扔下儿子不要,如今又腆着脸回来找他,她不怕被人耻笑,御哥儿长大还要读书做官娶媳妇儿呢,她要堂堂正正的站在御哥儿身边,就是想告诉旁人,她是御哥儿的娘,凭她安妃打的甚么主意,都跟他没干系。
  沈拙摸着她的手,说道:“御哥儿已经知道了。”
  “你说甚么?”顾三娘一惊,她道:“你跟孩子说了?”
  御哥儿一直以为他娘死了,他这么冷不丁的跟孩子说出来,孩子能受得了吗?
  沈拙点了点头,他对顾三娘说道:“就像你说的,御哥儿总会知道的,与其他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还不如我亲口告诉他。”
  顾三娘不吭声了,说是该说,可孩子还这么小,要是知道自己亲娘为了攀高枝儿不要他们父子,他该怎么想?难怪他觉得御哥儿这次回家,不像先前那样活泼了。
  沈拙看到顾三娘脸上带着忧色,说道:“你不用担心他,御哥儿没你想得那么软弱。”
  顾三娘轻轻点头,心思又想到别处去了。
  几日之后,就到了靖文皇帝寿宴的日子,顾三娘既是决定要赴宴,就打发丫鬟们将衣裳首饰一类的东西都清点出来,再加上御哥儿和小叶子,哪些该穿,哪些不该穿的,都要细细查看清楚,以免出了纰漏,叫人抓住错处。
  此次进宫的还有嘉元郡主和吉昌公主,孙氏本来不是命妇之身,不过她是丞相府正经的主子奶奶,娘家也是京里有头有脸的权贵人家,那安妃便邀请了她一同赴宴。
  只说顾三娘穿戴之后,又见两个孩子打扮得齐齐整整,活脱脱像是菩萨身边的一对金童玉女,看到自家孩子出息,她这个当娘的心里也欢喜,顾三娘从针线笸箩里又找出一对荷包,招手叫他俩过来,一人身上挂了一个,并说道:“今日进宫,要好生跟在娘身边,莫要随意走动。”小叶子和御哥儿一起点头,顾三娘又看了御哥儿一眼,心里叹了一口,却甚么话也没说。
  母子三人正坐在屋里时,就见沈拙进来了,他看到顾三娘身穿一袭水绿色的锦衣长裙,正好将浑圆的肚子遮住了,于是叫彩云寻了一领风衣过来,说道:“外面风大,你带着风衣,省得冻病了。”
  自打怀孕之后,顾三娘就比常人更怕热了,都已到了深秋,她还只穿着夹衣,好在她平常也不出门,屋里的丫鬟婆子们这才没有多劝。
  顾三娘露出一笑,她披上风衣,看到眼前的沈拙,他身穿玄色官袍,腰上扣着白色玉带,越发衬得他面如冠玉目若朗星,顾三娘抬手给他抚了抚肩头,那沈拙顺势握着她的手,说道:“走罢,外面还等着呢。”
  沈拙和顾三娘携手带着孩子往正院去了,此时,吉昌公主和蒋锦言夫妇也在,几人刚说了两句话,就听外头传话,说是嘉元郡主来了。
  不一时,就见嘉元郡主的软轿进来了,屋里的几位女眷都站了起来,独有沈拙还坐着。
  自从顾三娘做主停下了嘉元郡主的麻散,经过这些时日的休养,嘉元郡主整个人精神了许多,她进屋后,先扫视一眼,最后落在沈拙身上。
  因着沈拙的出身,嘉元郡主天生就对他带着敌意,沈拙对嘉元郡主同样没有好感,两人虽是住在同一个屋檐,却很少打照面,若不是嘉元郡主顾忌着两个儿子,她是万万不会受制顾三娘,是以嘉元郡主看到顾三娘,也从来没有好脸色。
  嘉元郡主穿着诰命服,她脸上不苟言笑,只有在看到蒋锦言时,唇角才带了一丝笑意。
  屋里的气氛有些低沉,蒋锦言自打被他二哥训斥了一顿,这些日子,他脑子里一边想着书上教的那些三纲五常的道理,一边又想着宗族亲眷和天下百姓,就连嘉元郡主的院子里,他也去得少了。
  看到屋里的这副情形,蒋锦言有些手足无措,他的亲生母亲不待见沈拙,沈拙也对她冷漠疏离,一边是母亲,一边是兄弟,蒋锦言都不知该怎么是好。

  ☆、第110章

  此次宫宴,蒋府正门大开,香车宝马一一出府,打头的是嘉元郡主的银顶红盖八抬舆轿,后面顾三娘乘坐一辆翠盖珠缨八宝车,她带着御哥儿和小叶子两个孩子同乘一车,再往后依次是吉昌公主和孙氏的车马,她二人所乘的车马与顾三娘俱是一色,沈拙与蒋锦言则是骑车护在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