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唐 >

第314章

权唐-第314章

小说: 权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国公主按捺住自己激动的情绪,缓缓拍了拍纪国公主的瘦弱的香肩,正要抬步向车驾之上行去,突然,她眼角滑落两颗晶莹的泪珠儿,她陡然甩开纪国的手,向前行了两步,当着李豫和满朝文武百官以及长安百姓的面,面向大明宫的方向盈盈跪拜了下去。

宁国公主清幽而隐含颤抖的声音虽然不高,却清晰地传进每一个人的耳中:“父皇,女儿就要西行漠北了,自此之后,女儿想必再无回返大唐和长安城的一日。请恕女儿不孝,无法在父皇膝下承欢,还请父皇保重龙体,早日完成光复大唐天下的大业!”

“各位大人,长安城的父老乡亲,宁国身为女子,不能上阵杀敌为国尽忠,更不能辅佐父皇料理国事,但宁国却有一颗对我大唐的赤诚之心,只要大唐能强盛万年,为了家国天下的安定,宁国就是舍弃此身又能如何?!”

“永别了,我的家国天下!请你们记住我,宁国哪怕是在异域他乡,也会遥祝大唐国泰民安!”宁国放声痛哭,压抑了多时的悲苦和无助瞬间爆发起来,她伏地不起,身形颤抖。

纪国公主也哭成了一个泪人儿,倒在了宫女的怀中。

李豫缓缓闭上眼睛,心内微微起了一丝波澜。

李泌杜鸿渐这些文武大臣和长安权贵心下唏嘘,各自掩面抹了一把同情之泪。

道路两侧拥挤的长安百姓商贾见状也情绪激动起来,有不少人哭喊着跪拜在地,“请公主殿下一路走好,大唐子民不会永远都不会忘记公主和亲回纥的功绩!”

孔晟轻叹一声,他翻身下马,大步上前,俯身扶起梨花带雨情绪难以自持的宁国公主,柔声道:“公主殿下,且不要过于伤怀,请保重身体,孔晟当竭尽全力护得公主周全!”

孔晟心里非常不忍。将一个国家的巨大责任压在一个女子身上,将她推向了道德和正义的祭坛上,不允许她后退半步,这种冷漠和无情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宁国公主几乎是半靠在孔晟的身上,上了车驾,旋即命人放下了车帘。她在车驾上渐渐恢复了平静,抽泣声渐渐止息。纪国公主在车驾之后泪流满面,因为不舍和担心,她几乎要当场晕厥过去。

孔晟缓缓上马,在马上扫了李豫等众人一眼,手里的方天画戟遥遥指向天际,断喝一声道:“公主起驾!”

……

宁国公主的和亲队伍已经离开城十余里,孔晟耳边还回荡着长安城百姓此起彼伏的哭喊声和纪国公主柔弱尖细痛苦的声音。他不由心内一叹,纪国的身体本来就伤了元气,又连番受到惊吓,今天又因为伤离别,恐怕对她的健康大为不利。

但孔晟也顾不上这么多了,这支队伍连禁军和仆从以及各种能工巧匠、杂役,差不多有七八千人,数百辆大车,这么庞大的队伍,衣食住行和安全防卫都要他来管,由不得他又半点懈怠。

出了长安城之外,宁国公主一直窝在马车上保持着异样的沉默,一直到了黄昏日暮时分,孔晟准备在长安城通往雍州的官道一侧的一处驿馆扎营,宁国公主都没有说半句话。

哀莫大于心死。孔晟知道这个女子的心其实已经随着离开长安而陷入死寂,从现在开始,她在回纥那种地方哪怕是活着,都是一具行尸走肉罢了。

说是驿馆,其实只能容纳公主和其少数几个侍女住下,包括孔晟在内的大多数人只能露天安营扎寨。

漫天红霞,微凉的风送爽。

宁国公主在两个宫女的搀扶下离开车马队伍,缓缓向驿馆行去。只要她入住驿馆,孔晟就会让禁军围着驿馆安营,保护她的安全。

清风吹拂起宁国华丽曳地的霓裳长裙,她探手扶住自己被风吹起的玉冠,慢慢停下脚步,扭头向孔晟幽幽道:“此去回纥,天高路遥、山高水长,凶险无数,麻烦长安候了!”

孔晟笑了笑,抱拳道:“公主客气了!这是孔某的责任。”

宁国勉强一笑,点点头:“那么,本宫就先去安歇了,辛苦长安候和诸位禁军儿郎了!”

宁国其实属于那种身材修长且略有些丰腴的体型,正符合这个时代最顶尖的审美观。但她这么缓缓行去,风吹起她的衣裙纷飞,留给孔晟的竟然是一个柔弱无比的背影。

孔晟忍不住再次发出轻叹,摇摇头,转身行去。

按照车马的缓慢速度,抵达灵武起码要有半月时间。而从灵武起行,如果回纥顺利退军,宁国和亲队伍出灵武前往漠北,又起码要有大半个月的时间。

这一路上的风餐露宿车马劳顿,加上宁国情绪低沉,孔晟实在是担心她的身体撑不住,怕到不了漠北回纥牙帐就要病倒不起。

但孔晟能说什么呢?任何的安慰都是那么苍白无力,宁国的命运早已注定,等待着她的其实是一条不归路。无论她接受还是不接受,结果都不会有任何改变。

去回纥和亲是悲惨命运,可要抗命返回长安,同样也活不了。同时,还要承担上破坏大唐与回纥友好盟约的千古骂名,这个女子根本无法承受。

孔晟命令禁军围着驿馆安营扎寨,其他杂役仆从人员则在禁军的外围。这不是要让这些人当牺牲品,而是这批人中的大多数来自民间,虽然经过官方筛选,但也难免鱼龙混杂,孔晟担心会有变数,才做这种安排。

到了晚间,孔晟窝在自己的帐幕中挑灯夜读。他最近迷上南宫望推荐的一些风水望气、奇门六甲之类杂学,越是往深里阅读,孔晟就越加觉得这些东西绝对不是简单的封建迷信,放在此刻的社会语境下,更是有着玄奥的精髓所在。

穆长风也随行,只是穆长风隐在幕后,除了保护孔晟的个人安全之外,一概不管。

这些日子与穆长风深谈之下,孔晟也大抵了解了这个时代的武力其实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武功,门派众多、各有传承和流派,所谓十八般武艺各有不同。学习武功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被称之为武林高手或者江湖高手,一如穆长风这种。而在江湖上行走的、老百姓能见到的也就是穆长风这种。

还有一个层次是武学。对于武学的层次,穆长风也不是太了解,只能说个大概。用孔晟个人的理解,这大概更接近修炼的层次了,修炼的武学比普通俗世的武功更加玄奥复杂,当然修炼的效果也不一般。妮娜这些人就是例证。

这种层次的人很少在江湖上和俗世中抛头露面。偶尔有几个行走人世,就会留下剑客或者剑侠的美名,依托于一段神奇的逸闻传奇,久久为世人所传颂。如传奇中的空空儿精精儿红线女等等。

而司马承祯应该属于这一类。否则,司马承祯焉能活了这么久。

这么看起来,司马承祯传授给他的内功之术,绝不简单,可惜没有司马承祯的耳提指点,靠孔晟一个人摸索修炼,恐怕还没有真正进入门径。

或者,司马承祯当初的目的也无非是让孔晟有点自保的本事,本就没有打算让孔晟修炼入门到高深境界。(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一章权衡利弊

第五百三十一章权衡利弊

南勇在孔晟的帐幕之外,犹豫良久,还是命守卫去禀报,说自己有要事求见长安候。

孔晟听闻南勇来见,有些惊讶。

南勇是一个很有分寸且恪守礼节规制的年轻人,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他不会夤夜来打扰自己。想到这里,孔晟赶紧吩咐护军让南勇进帐。

南勇匆忙进帐,在孔晟面前拜了下去:“末将见过大将军!”

孔晟笑了笑,扫了南勇一眼,轻轻道:“南勇,你连夜来见我,怕是有要紧事?”

南勇深吸了一口气:“大将军,末将刚刚得到消息,史思明归顺朝廷,消息今天刚到京城,陛下龙颜大悦,在含元殿大宴群臣,还下诏命册封史思明为归义王、范阳长史兼河北节度使。末将得到军报,不敢怠慢,特来禀报大将军!”

史思明是当前大唐朝廷的心腹大患,某种意义上说比安庆绪还要让皇帝头疼。按照原本历史的走向,这个时候,史思明早就杀了安庆绪自立为大燕皇帝了,可如今却才第一次归顺朝廷,历史前进的车轮似乎延迟了一些,不过大的走向还是未变的。

孔晟安之若素,并没有南勇想象中的大吃一惊的神态。

孔晟比谁都清楚,史思明此人反复无常,他这次归顺大唐不过是权宜之计或者说是虚晃一枪,用不了多久,他就会再次反叛,取安庆绪而代之。

而且,史思明的死期不远了。此人最终会死无葬身之地,留下千古骂名。对于史思明,孔晟根本没有太放在心上,对于孔晟来说,面对一个注定要死亡和遗臭万年的人,他根本提不起半点兴趣来。

换言之,唐朝最终都会平息叛乱,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孔晟甚至无法理解,史思明向大唐朝廷投降有什么好值得南勇大惊小怪的。这就是他作为穿越者洞悉历史走向与时下局中人的一个差别了。

对于南勇来说,史思明作为安氏叛乱的主要魁首之一,史思明的归顺对于朝廷来说意义重大。而且,南勇想要向孔晟回报的还不仅仅是这个,还有朝廷因为史思明归顺而带来的一系列后续权力格局的无形变化。

南勇见孔晟反应平静,仿佛一起都尽在掌握之中,忍不住暗暗倒吸了一口凉气。随着时间的推移,孔晟在南勇心目中的地位越加提升,同时也越加神秘。在孔晟平静的面孔背后,不知道蕴藏着多少深不可测的波澜,南勇不知道,也不敢去想。如果连史思明的归顺朝廷,都在大将军的预判之中,那么……除了用神人来形容,还怎么说?

“南勇,史思明其人狡诈阴险,反复无常,此人虽然此刻归顺朝廷,但将来……将来的事情还很难说。”孔晟笑了笑,却没有说透,跟南勇说这些其实也没什么用,说太多他也理解不了,所以孔晟的话只说了半截。

但孔晟的意思却很明显——史思明此人根本靠不住,史思明所谓的归顺,对于大唐朝廷来说,未必是什么大好事。皇帝和满朝文武大臣高兴得似乎有些太早了——这是孔晟的神色、表情和一番话给南勇的直接感受。

但既然孔晟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南勇自然不敢追问下去,更不敢妄言,因为事关朝廷大事,不是他一个小小的禁军中层将领所能非议的。

“大将军,末将还得到消息,陛下正在考虑将赵王李系抽调回京,委派太子殿下统率朝廷兵马前往河东,接管史思明的地盘,尔后荡平安庆绪的余孽,还大唐一个朗朗乾坤!”南勇轻轻道。

孔晟心头猛然一跳,这回明显有些震惊了:“陛下要将赵王抽调回京?换太子统兵?进驻范阳荡平安庆绪余孽?”

孔晟一连追问,其实是在自言自语。这些重大命题,岂能是南勇所能回答的。

孔晟心里浮起一种不祥的预感,他不知道短短一日之间,皇帝的表现变化为何这么大。他才离开京城,皇帝就改变初衷,要重新扶植太子起来?前番好不容易才煞费苦心将皇太子李豫打压下去,如今一旦再次赋予李豫兵权,那么,整个大唐朝野上下,包括皇帝在内,将无人能制衡李豫。

这一点,皇帝不懂吗?他是昏了头还是被什么人蛊惑所致?

赵王李系一旦被解除兵权,在与李豫的抗争中再无半点优势。但赵王的个人遭遇与整个天下大势相比,孔晟更看重后者。

对于大局来说,李豫统兵倒也不是一件坏事。只是李豫多少有些急功近利,此番重掌兵权,一定会贪功冒进,史思明本就是诈降,一旦李豫率主力盲目进驻范阳,一个搞不好就要堕入史思明的阴谋陷阱之中。

南勇仔细观察着孔晟的神色变化。他见孔晟如此吃惊,还以为是孔晟为赵王的兵权被夺感到不安,因为孔晟与赵王的关系紧密朝野皆知。在很多人看来,孔晟是站在赵王这一边的——或许只有孔晟自己才明白,从始至终,他就没想过要参与皇子之间的夺嫡,只是被动被卷了进去,与冷漠寡情的李豫相比,他更愿意与重情重义的赵王走在一起。

但即便是如此,要让孔晟为赵王夺位充当马前卒,也是万万不能的。朋友是朋友的,但不代表孔晟会无条件支持赵王去争夺皇位。只是这种问题只能隐藏在内心深处,不能捅破最后的窗户纸。

孔晟与李豫的对立,一半是情势使然,一半是出于自身考虑。但对于孔晟来说,赵王或者李豫都不是他最好的选择,保持目前的现状、让李亨继续君临天下,才符合他的政治利益。

所以,孔晟从根本上来说,只是与皇帝站在了同一立场上。

孔晟思前想后,觉得恐怕还是因为史思明的骤然归顺,让皇帝大喜过望、有些昏了头,他着急平定天下完成自己光复李唐江山的大业,这才决定冒险舍弃赵王而选择更有统兵能力的李豫,让李豫再次统兵,取李系而代之,代替皇帝前往河东范阳,接管史思明的地盘。只要史思明的地盘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