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侯门纪事 >

第422章

侯门纪事-第422章

小说: 侯门纪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情,这就欢乐一些。在这个时候,红花插上一句:“舅老爷等下到了,心里头可就好点了吧。”

    一个丫头也知道辅国公嫁女不会心情好,那龙二姑娘竟然从不想。宝珠摇头,这个人果然是可怜不得的,带上丫头来见家人。

    蜜合色绣竹叶梅花的门帘子是厚的,但宝珠走到台阶下面,发现也没挡住里面的笑声。笑声听上去清脆,宝珠不敢相信地猜测道:“不是祖母在笑,是二婶儿和三婶儿在笑?”

    “是二太太和三太太。”家里以前只有宝珠一个年青奶奶,并不难区分。但最近和国公府常相来往,加上宝珠有九个奶奶,全家人对邵氏张氏改口称“太太”,免得弄错。

    宝珠眼睛滴溜溜的转,同样的一方天空,这边是凌姨娘的住处,让人窒息。这边是自己家,就有无数欢乐。

    她需要这欢乐从头洗到脚,就先不进去,在门外隔帘薰染。耳朵里又出来邵氏的笑声,勾得宝珠心痒难搔,这就发现自己是有点儿不聪明。

    在家里不管见到谁,都是开开心心。自己刚才不早跟着袁训回来,一定要去把说亲的事办到度,果然,人太老实就吃亏很多。

    调侃着自己,宝珠不再犹豫,揭帘进去。她一出现,让房中的人更是合不拢嘴,老太太凡事儿不肯后与别人,这疼爱孙女儿更不会让人。先招手道:“宝珠快来,我们偏了你,先拿到好东西。”

    在她话中,她把个手亮出来,邵氏张氏喜滋滋,一起亮给宝珠看。见三个人手上,各有一枚白玉雕成的戒指,玉质洁白,老太太的是优昙花,邵氏是宝相花,张氏是佛前灯式样。

    宝珠还没有把恍然大悟表露明显,外面笑声哈哈,辅国公走进来。

    辅国公一进来,就遇到几双眼光的洗礼。

    袁夫人,袁训和宝珠三个人,都关切地对辅国公望了望。北风天气里,房里温暖如春并不奇怪。但这眼光一加上来,辅国公更有温暖一生一世之感。

    他会意,也就不能让关心自己的人担心。抚须含笑:“说给我好东西,我想问一问,我能不能先挑,等我挑下来的,再给别人行不行?”

    随着他的话,老太太又去关注盘子里几枚扳指。女眷们给的是戒指,宝珠袁夫人老太太邵氏张氏郡王妃,又多出来两枚,老太太并不在意。

    但扳指呢,除去国公,除去老侯,除去陈留郡王,除去袁训自己,还余下两枚。这是给谁的?安老太太把两枚戒指和两枚扳指看一看,以前的疑惑又浮上心头。

    袁家还有什么要紧的亲戚,是我不知道的?

 第二百四十七章摆谱

    要说安家老太太,随着日子的一天一天行进,对自己养老孙女儿的亲事,一天比一天满意。

    她扪心自问,在亲戚里面数一数,没有第二个人有她得意。

    这里面也有她一点儿好处,如宝珠是她亲手挑选的,托疼爱她一生的兄长南安侯为宝珠说亲事。

    肯动用南安侯,安老太太也是着重于宝珠,过于另外两个孙女儿。

    她当时挑宝珠的原因,是宝珠性子柔和,凡事儿可以商议。将来老太太老在床上不能动的时候,她有把握宝珠不会不管她。

    大孙女儿掌珠的性子是刚强不折的,虽然自私,也可以算作年幼无知——这是从家人的角度上来看,从外人的角度上,太自私没有人要和你相处。

    这种个性是众人传说中轰轰烈烈,鲜花着锦般热闹。但给谁家里放个这样的人,愿意去扛?

    玉珠儿的性子倒是不争的,可老太太真怕她迷在书里,床前咬文嚼字。当人老的时候,床前面要的,不过是点儿家常话罢了。

    就像现在,不管是谁在说话,都句句是家常。这聊家常的人,又还不是一般的人。从左往右看上一看。

    一个是公爵。

    以前没往山西来的时候,就听说外省的爵封王侯们过得舒坦。首先和在京里相比,先就自立为王。

    到山西以后,住郡王府如上宾,和老太太往来的是老王妃。到大同以后,把国公当邻居。老太太早就暗对袁夫人翘大拇指。

    人家这才真的叫见识,真的叫有身份。在京里的亲戚们,哪一个能想到她在山西有一大摊子的富贵?

    这亲家夫人硬是过得自在如寻常人。

    再来一个是大将军。

    老太太眯着眼笑,这是她的好孙婿,引以为傲,仕途亨通,有他做孙婿,是老太太活这一辈子最得意的事情。

    袁训最让老太太满意的,就是他抱着加寿不松手,没事儿对着女儿能笑半天,加寿所以最近喜欢他,见到他也就认得,总喜欢要他抱着。

    头胎生女儿也是皆大欢喜,老太太想这孙婿倒有多难寻难得——当然这样的人也就不少,自家人总带上偏心<;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由这公爵和将军来推断,那余下的两枚扳指和两枚戒指的所有者,也不会太差。但老太太又疑惑,郡王都已经是亲戚,还能有人比郡王还要好吗?

    而见国公,把所有扳指握在手中。

    在请来国公以前,房中只有一个男人是袁训。袁训是主人,自然是别人挑剩下来的,他捡最后那一个,这就六个扳指全到辅国公手中。

    辅国公眯起眼,笑得开怀,仔细的来比较这六个扳指。

    袁夫人嗔道:“这全是一块玉壁上削下来的,还挑什么?”袁训却笑对母亲道:“给舅父先挑吧,舅父养我一场,就是先挑了,也都能明白。”

    他们兄妹母子语气真挚,邵氏是由不得的笑谈道:“四姑爷这话在理儿,头一个,四姑爷是不会先挑的,自然是舅老爷先挑。再来,郡王是晚辈,又哪里敢占住舅老爷的先儿?就是老侯常说国公以前多么照顾他,老侯也会尽让国公的才是。”

    邵氏同老侯的关系,较辅国公为近,邵氏语气中,就为老侯谦让。而且邵氏也有不明白的地方,她才这样的说。

    如果邵氏知道那两枚是给太子殿下,另一枚又是给当今的,不知道她还会不会这样的说。

    没有掌珠和玉珠的,却有当今的。这里面总有些亲情上的远疏,却是感激中的心情。邵氏张氏现在这里,就有她们的,不曾少得一星半点。掌珠玉珠都不在,而且掌珠和玉珠的好东西,也想不到这里是不是?

    给当今的,应该是由太子殿下托词来转呈。探花官职由当今亲点,这是探花的心。说他奉承也好,说他讨好也好,君恩在上,并没有错。

    这种现代的人有成绩后,感激你的平台感激培训你的人,没有区别。

    安老太太和张氏同样也是个不懂的,就对邵氏的话点头称是。

    辅国公笑了,对妹妹道:“你当我真的先挑不成,我这是先挑出来两个好的,给外甥送别人。”说话的功夫,已经挑选出来。

    把一个雕刻云纹半藏着什么的放下,又把另一个刻着山河地理的也放下,余下的四个,辅国公指住道:“这就是我、老侯、瞻载和阿训的,”对袁训慈爱的道:“阿训,这是你得的,给你先挑。”

    “请舅父先挑。”袁训满心里孝敬,自是不肯。安老太太见他们热热闹闹,而宝珠又已回来,对宝珠满面堆笑:“宝珠你快来挑吧,我们都挑得了。”

    老太太心中有点儿不安,国公先挑出两个来,放着留给那从没见过的人。那女眷用的戒指呢,她们婆媳三人已经先挑,不会错了吧?

    就凑近袁夫人悄问:“我们这戒指,是不是也留出好的两个来?”

    老太太婆媳先挑,还是袁夫人让她们挑的。袁夫人就摆手,在老太太耳朵根下面道:“不妨事,都是亲戚,不会说什么。”

    以袁夫人来想,这是袁训头一回出智计大捷,大功之下得到的小王爷赏赐,家里人人有份,中宫只有喜欢的,至于瑞庆小殿下,有她的,她更不会挑剔。

    老太太勉强安下心,欢欢喜喜的来看宝珠挑戒指<;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宝珠看余下的有五个,就知道母亲姐姐中宫和瑞庆,加上自己的。

    戒指是割得一般大小,就是花样不同。有一个是麒麟送子,踏着无数祥云,刀工细腻得丝毫不乱。

    宝珠嫣然:“这个必然是我的。”捡起来戴在手上,送去给长辈们看了一回,又去给加寿父女看,对女儿嫣然:“看母亲这个可好不好?”

    加寿眸子愈发的黑亮,认真瞪了瞪,见戒指就在嘴边,张开小嘴儿就要去咬,口水银线似,滴到父亲身上。

    房里的人全笑容满面,袁训笑得最开心:“我的乖乖,这不是吃的。”把加寿放到腿上擦口水,加寿哇地放声大哭起来,委屈地还对着宝珠手指看。

    宝珠忙把戒指拔下收起来,加寿哭得就更凶。袁训即刻心疼起来,抱着女儿站起身:“你还小呢,这不是给你打首饰去了,等你留了头,咱们戴满头的好首饰。”

    张氏对他说的每一个字都喜欢,低低地对邵氏道:“看把四姑爷乐的,这要是再生个儿子,他还不天天顶头上。”

    “他这已经是顶在头上。”邵氏一直用和蔼地眼光注视着袁训父女,对张氏笑出满面的希冀:“我呀,再没有别的盼头,只想看到掌珠女婿也这般的对掌珠,那我才是乐呢。”

    又遗憾一下,悄悄地道:“他们夫妻如胶似漆的,宝珠竟然还没有怀上。”

    “这是缘法儿,再说生过孩子的人都知道,刚有过孩子那一年,特别是奶孩子的人,怀不上的一大把。话说回来,宝珠成亲那年,近一年也没有,后来说有,快得很。”张氏不住点头:“不着急不用着急。”

    又把玉珠想起来:“玉珠倒也没有不是,她来信上说小夫妻好得很,送子娘娘不光顾她,有什么办法。”

    “要来,快呢。”邵氏安慰一下张氏,就见门帘子一动,老侯披风带雪的从外面进来。房中都热情的招呼他,辅国公甚至起身:“老侯啊,有好东西给你,你再不来,我们都说不打算给你了。”

    一盘子白玉饰物,温润水灵,在那里摆放着,不似没有生命的石头,反倒像外面精灵般的雪花落到房中,熠熠有着神采。

    老侯也是识货人,但这位世家公子出身的老侯爷,扫上一眼后就不再看,对着袁训使个眼色:“外面雪不错,你看过没有?”

    “正要看看。”袁训闻言,把加寿给宝珠。宝珠接到怀里,加寿见换了人,啊啊两声,对着父亲张着小手,小眉头颦着,就要哭出来。

    袁训心花怒放:“她现在就认得我,”把手招着,堆出大大的笑脸:“乖宝贝儿,父亲就来,你先陪会儿母亲,你不要母亲,母亲就要哭了,”

    宝珠真的挤出个要哭不哭的模样和女儿脸对脸:“呜,母亲和加寿一样会哭。”加寿怔怔地看着,可能是觉得母亲这面庞更有趣,格格有了一声笑。

    袁训和老侯趁机走出房门,辅国公本就坐着,又因为老侯是有公事才来,倒不好跟出去,难免起疑心。

    也可能国公从袁训的种种表现,一直就有疑心在心里,他只打量他们几眼。

    房外,朔风阵阵,远处银树玉花似琼楼蓬莱,人在其中,陡然生出精神<;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袁训不嫌冷,借着北风抹把脸,笑道:“舒服。”

    “你又想你去年的冰天雪地那时候?”老侯先笑话他,再告诉袁训:“大同附近十几个城镇的混混,全往这里来。”

    袁训并不害怕,反而来了精神,斜眼道:“想作什么?他们想劫狱?”

    将军摩拳擦掌,兴致上来:“我闲得手痒,正想找人试试。”

    “我看是作乱。”老侯是满面郑重,对袁训道:“让你准备的,你全准备的齐全?”袁训耸耸肩头:“我办事情,您只管放心。”

    老侯的兴致这才上来,说道:“好!”再意气风发模样:“有你这正使,老夫我就全力施为。”他微微一笑:“我们商议的那主意,就那样的办。”

    “我是您的后盾,您以后别正使这般称呼打趣我。”袁训在这里满面讨好模样:“我带回来的那玉壁,有您一块,宝珠新开出来的翡翠,也有您的。”

    收钱这东西,没有人不喜欢,老侯乐道:“所以我这人脾气与学生不同,我就爱和权贵打交道。”

    两个人复又进来,让辅国公打趣一句:“雪看完了?晚上该做诗才好。”

    “诗是没有,不过消息我报上一个吧。”老侯拿走自己的扳指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