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时空之门1619 >

第138章

时空之门1619-第138章

小说: 时空之门161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复兴会在松滋地区利用大灾之年的机会,消灭了所有的地主,并对整个松滋县的农业进行了全面的农场化改造。所以,复兴会在松滋地区的银行,没有农村信贷业务。

倒是复兴会的起家之地枝江县,因为复兴会进行土地改革后,只建立了几个农场和养殖场,没有进行全面农场化建设。所以,当地仍旧存在大量的自耕农。枝江县的复兴会银行,除货币兑换和土地置换业务之外,还有一项专门针对自耕农的低息贷款业务。

杨守业进了银行之后,才发现了不识字的坏处。铁丝网墙在复兴区的使用真的是非常的多。松滋银行里也被用铁丝网墙分割成三个部分。虽然每个窗口上都标着文字,但是,杨守业却不知道自己换钱应该到哪个窗口去。

好在,一个负责银行安保工作的复兴军的战士,发觉了杨守业的情况。他主动上前,向杨守业详细的解释了各个窗口的业务。

。。。

第179章杨守业的新生活5

“马铃薯这个原产自南美洲的不起眼作物,在十七世纪二十年代,被聪明的中国人改造成了一种平均亩产两千斤的怪物。就这样,到了十七世纪末,中国的人口从九千万膨胀到三个亿。”

“几百年过去了,现在,从北冰洋到南极洲,从美洲到亚洲,到处可以看到中国农民驾驶着农业机械,耕种和收获着马铃薯。”

“是的,历史上,蒸汽机或者让复兴会统治了中国。但是,马铃薯让中国人统治了世界。”

——1955年·礼约瑟·《马铃薯帝国》

虽然知道这些银元和钢镚很值钱。但是,摸着口袋里的银元和钢镚,杨守业的心里还是有几分忐忑。鬼使神差之下,杨守业就那么走到了一个巨大的却很冷清的建筑门前。

这座巨大的有两层楼高的建筑,是复兴会松滋粮食局。杨守业在毛二毛的指点下已经知道了,这个像个大衙门一样的建筑,就是负责整个松滋县的粮食管理的单位。整个松滋县的粮食买卖,都必须在这个大衙门里进行。

当然了,目前松滋地区的老百姓,只见过粮食局不断把陈粮发卖给其他的单位,还从来没见过粮食局从什么地方买粮呢。

虽然搞不清楚,生意并不好的粮食局为什么建设的这么庞大。但是,杨守业还是希望看看自己手中的复兴会货币是不是真的能够买到足够的粮食。

粮食局的大厅非常的巨大。规模看起来比杨守业中午去过的松滋食堂还要大一些。不过,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建筑里,只有一个柜台上有人值守。

杨守业一进粮食局,第一眼看到的东西,不是那个有人守着的不起眼的柜台。而是一大排在墙边摆着的,装满了各种粮食的货柜。

那些在杨守业眼里比金子还要宝贵的各种粮食,就那么无人看管的摆在那里。几个妇女正在用布袋子,从那些粮食柜里,盛装着粮食。

说起来也真是凑巧了,正在买粮食的妇女中,有一个刚好是毛二毛的老婆毛张氏。

毛张氏今年四十多岁,也是杭州卫的军户家庭出身。正好是当年毛二毛被调到杨守业祖父的那个新的百户所的时候,她嫁给了变成了正兵的毛二毛的。杨守业很小的时候,就认识这位毛二婶。这个妇女可以说是整个百户所里性情最泼辣的妇人了。

当年,因为百户所发不出正兵的粮饷来,这位毛二婶可是先后的骂过杨家三代人的。不仅杨守业做了百户的时候,被她指桑骂槐的骂过,就是他的父亲和祖父,也都被这位毛二婶骂过。

不过,因为杨家人虽然是个百户,可是既不能争又不会抢,日子过的比普通军户强点儿也有限。所以,大家倒是也能理解杨家的窝囊和无能。除了这位毛二婶以外,倒还真的没有什么别的人那么明目张胆的骂过他家。

杨守业一发现毛张氏的身影,就下意识的想要躲藏起来。可是他还是被眼光犀利的毛二婶给发现了。

没办法,杨守业只能硬着头皮上前和毛二婶打了声招呼。

从正月到五月,不过是三个月左右的功夫,毛二婶就大变样了。过去那个蓬头垢面张牙舞爪的农妇,如今穿着一身浅灰色的劳动布衣裙,脚上穿着一双同样颜色和布料的布鞋。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洗的干干净净,一副精明强干的样子。

毛张氏是今年二月末乘坐蒸汽船到的松滋县。一进了工厂给毛二毛分的三居室的屋子,毛张氏就大骂毛二毛没良心。说毛二毛自己在松滋过着皇帝老儿似的好日子,却让老婆和孩子在杭州卫那个活地狱里苦熬。

毛二毛的三个孩子,最大的才十九岁,被分配到工业学校读书。二儿子和小儿子被安排到正规学校里念小学。毛张氏经过一个月的培训和学习,被安排到服装厂上班,专门用缝纫机制作各种劳动布的衣服。

复兴会所有的学校都是封闭式的。学生每个月只有一天的探亲假。而复兴会的工厂,每天为工人提供两顿饭,午饭和晚饭。因为早上起来还有一个军操的环节,所以即使是自家做的早饭,也必须丰盛些。

毛张氏就是因为家里的粮食吃光了,这才赶着休息日到粮食局来买粮食,刚好碰到了杨守业。

复兴会的企业,全部都是那种从摇篮到坟墓式的现代中国前三十年的那种国有企业模式。管吃饭,管穿衣,管住房,管看病,管上学,管养老,管下葬。虽然因为目前复兴会的工人还都只是第一代工人,养老和下葬的还没有几个。可是,衣食住行,看病上学这些,复兴会的企业已经全面的管了起来了。

不过,刚刚到松滋县几个月的毛二婶,对于这种吃饭穿衣都由企业来管,连回家睡觉之前的洗澡也有人看着的生活,还不是非常的适应。对于给自己家买粮食,她还非常的热衷。其实,大部分人家的早饭,都是在量大廉价,方便快捷的大食堂里解决的。

女人一旦能够赚钱了,对于她的整个人的改变是非常巨大的。现在毛二婶每个月能赚两个银元的工资。虽然不到自己老公的一半儿,可是毛二婶的做事为人的底气也变得非常的充足了。

比如说,对于杨守业这个前大明朝的六品武官。以前的时候,她虽然敢于指桑骂槐的骂他,可是在面对面的时候,即使杨守业被革职了,她还是不敢和他高声说话的。现在,挣了工资的毛二婶就不再对杨守业有着任何的畏惧心理了。她一口一个杨家侄子,叫的那叫一个响亮坚定。

看到已经大变样的毛二婶虽然意气风发,但是丝毫没有对他撒泼的意思,对待他还非常的热情,杨守业一方面松了一口气,一方面正好借机向毛二婶请教粮食该怎么买才好。

毛二婶带着杨守业,开始对他详细的讲解复兴会粮食局的粮食价格。

“这个玩意叫做土豆,这玩意叫做地瓜。这两个东西的产量,我听农场的人说,产量是最高的。一亩地最少也能收个千八百斤。所以,这两个玩意最便宜。一个钢镚就卖十斤。”

毛二婶对杨守业介绍道:“你别看这玩意样子不好看,不过味道还算可以。当粮食吃也行,当菜吃也行。弄好了的话,存半年也不会坏。我们在工厂里,晚饭的时候吃的就是这玩意做的土豆泥。我吃着还顺口。”

走到下一个粮柜处,毛二婶继续对杨守业说道:“这个黄橙橙的,是长杆番麦。我们这里叫玉米。农场的人说,这东西的产量也不低,一亩地出个六七百斤倒是轻松。一钢镚就能买六斤。这东西打碎了和白米一起蒸蒸,味道也不错。还能磨成面做馒头。单位里吃的馒头都是这玩意和白面在一起蒸出来的。”

走到第三的粮柜前,毛二婶说道:“这些东西你应该就都认识了。这个是精白面,这个是精米。我听有的老人家说,这么好的米面,过去都是供应官家才有的东西。这些东西价钱就贵了。一斤就要十个钢镚。”

指了指另一个方向的粮柜,毛二婶说道:“倒是那边我刚才看的那些没脱壳儿的谷子价格便宜。那种谷子,一个钢镚就能买二斤。不过还得花钱到磨坊去打壳儿。可是啊,总比直接买那精米便宜不是。”

毛二婶介绍完了所有的粮食,仔细的看了看杨守业,琢磨了一会儿才对他说道:“我们家你毛二叔过去干过那些混账事儿,你知道吧。他以前就傻乎乎的买过不少的粮食,最后全都糟蹋了。你现在还没进复兴会的厂子。粮食的话,你用的临时身份证,每天最多只能买二斤。你住在旅馆里,又没有什么做饭的家什,买粮食做什么。”

“要我说啊。你快点到劳动局去把名报了。早点参加军训和培训。等你成了正式职工的时候,单位就给你分房子了。你分了房,再娶了媳妇之后,再考虑买粮食的事情吧。现在你买了也只能在旅馆里堆着。复兴会又不许粮食卖给外人,你要是想带着粮食离开,那是不能。”

还真别说,杨守业是个有点小聪明的家伙。他刚才已经大体上弄清了复兴会的粮食有多便宜了。就没脱壳儿的谷子来说,一个钢镚,也就是十个铜子儿,就能买二斤。这粮食简直便宜的骇人听闻了。他刚才就想着,用自己的银元和钢镚买上一大堆的粮食运回杭州去卖,肯定能赚上一大笔的。

所以,听到毛二婶说复兴会不许粮食外卖。杨守业急忙问道:“二婶儿,这粮食不卖给外人是个什么意思?”

毛二婶带着点骄傲的表情对杨守业说:“现如今啊,这松滋县和江对面的枝江县,全都是复兴会的地盘。复兴会说了,在自己的地盘里,必须得让老百姓能吃饱饭。所以啊,只有在复兴会有工作,有复兴区正式身份证的人,才能随便的在复兴会的粮食局里买粮食。”

看了看有些沮丧的杨守业,毛二婶劝他道:“杨家侄子你不要七想八想了。老老实实的到劳动局报名,做个复兴会的工人比什么不好。要我说啊,在复兴会的厂子里当个工人,可比你做那个什么劳什子百户强多了。”

。。。

第180章杨守业的新生活6

“在正常情况下,人口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而生活资料只能按算术级数增长。所以,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不可避免地要导致饥馑、战争和疾病。针对这种情况,想要避免饥馑、战争和疾病,就必须采取果断的措施,遏制人口出生率。”

“不过,我的这个理论有个无法逾越的反例存在。中国的人口增长也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但是,中国的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却是以一种跃进式的方式在进行的。”

“持续掌握世界霸权上千年,并继续领导着世界发展的中国,就是这样的一个特例。似乎所有的规律都在中国发生了失常。这种情况不仅困扰着过去的学者们,同时也困扰着今天的学者们。”

——1798年·马尔萨斯·《人口论序言》

要说杨守业有多么失望,那倒不是的。当然了,这种小聪明和小机灵,杨守业是从来不缺乏。但是,无论在哪种社会环境里,这种小聪明和小机灵,或许能够让人占些小便宜,获得些小利益。可是,这种小聪明和小机灵,都不可能对人的生活产生什么真正的大的影响。

杨守业虽然才二十多岁,但是,从小到大,这些小机灵和小聪明他就发挥过无数次了。相应的,使用这些小机灵和小聪明导致的失望,杨守业也是相当的熟悉的了。所以,他并不会觉得自己真的丢失了一个巨大的赚钱的机会。

在现代中国的改开时期,曾经流行过这样一句话,“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这句话实际上讲述了这样一个道理,就是真的有了能够改变人的命运的机会的时候,往往也只有那些胆子大,不怕失败,有行动力的人才能在丛林法则下生存下去,获得成功。

像杨守业这样的人,他最多也就是有些小聪明。就比如说从复兴会买粮往外卖这件事情吧。其实,他也只是想一想。他是个缺乏行动力的胆小的家伙,就是复兴会不禁止粮食外卖,一想到把粮食从松滋县运到杭州城的麻烦和困难,他也会退缩的。

事实上,无论是复兴会内部,还是复兴会外部,都不是没有那种想撑死的胆大的,具有强烈的行动力的家伙。他们都是非常敏锐的人,全都意识到了,在这个在灾害频发的大明朝里,粮食的价值有多么珍贵。他们全都尝试过,把复兴会的粮食弄倒外地去的做法。

不过,无论是复兴会内部的人,还是复兴会外部的人,他们都无一例外的,都被复兴会整肃委员会和人民代表团判定为人民的敌人。全部都成了绞刑架上的一员。

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虽然对于毛二毛说的那种复兴会的,有些惊悚的规矩非常的畏惧。但是,杨守业也不是个不听劝的人。既然毛二叔和毛二婶都对他详细的介绍了成为复兴会企业工人一员有这样那样的好处,那么,杨守业自然就要听从他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