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时空之门1619 >

第61章

时空之门1619-第61章

小说: 时空之门161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张问达正处于有可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的关键时刻。或者是阁老或者是吏部天官,这两个职位对于张问达来说都很有希望。虽然张问达没有儿子,只有一个侄子作为传人。可是,别说是侄子,就是亲儿子的事情,又哪有自己加官进爵的事情重要呢。更何况,在张问达想来,一个偏远小县的郡王,根本不需要他亲自动手处理,自己的侄子应该完全能够应付的了。

虽然后世的自然科学已经明确的证明了,至少在政治能力和经济能力上,遗传基因并不能起到决定作用。可是,无论是在明王朝这个封建社会,还是在后世的工业社会里,很多人仍然觉得血统论在一切范围内都可以应用。

自然而然的,作为高级衙内,资深官二代。张天禄也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自己天然的应该享受种种特权和优待。虽然,张天禄面对着私盐生意的大面积萎缩,盐业收入急剧减少的现实。不过,因为张问达的仕途,在两代皇帝接连死亡的严重政治变化中,仍然处于上扬趋势。所以,整个湖广地区的官僚集团都对张氏家族进行了相应的,大规模的,整治投资。所以,从总体上,张天禄没有感受到私盐生意萎缩带来的对经济收入的冲击。

作为一个资深衙内,生意上的事情,只不过是张天禄生活中占有比例很小的一部分内容。因为最近一段时间自己的叔叔行情看涨,张天禄把更多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和湖广官场的迎来送往上。而迎来送往这种官场上的事情,是古今相通的。金银财宝等现金往来是一个部分,纵情声色则是另一个更加重要的部分。

肖文龙在荆州府张家已经呆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除了不停履行自己的医生职责,给张天禄张大少爷配置了不少强腰补肾的药物之外,他始终关注着枝江县的事情。前不久,张天禄派遣锦衣卫去打探枝江王府的事情,还是张天禄在肖文龙的强烈推荐下才去做的。只是,没想到锦衣卫并没有肖文龙想象中的那么灵光。半个月都过去了,居然连个屁大的动静都没传回来。

一方面焦急的等待着锦衣卫的消息,一方面对张天禄每日间沉迷于声色犬马感到失望。可以想象,肖文龙处于怎样一种煎熬之中。就在肖文龙即将陷入绝望的时候,张天禄突然召见了他。

在大堂中看到张天禄的时候,肖文龙心里是相当的不屑的。脸上苍白,眼底发青,肖文龙一看张天禄,就知道这段时间的纵情声色对张天禄的身体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不过,他还是没有说那些没有意义的废话,只是老老实实的站在下面等着张天禄发话。

张天禄最近接到了自己的叔叔张问达的来信。在信中,张问达告诉张天禄,自己吏部尚书的职位基本上被确定了下来。他告诉张天禄,马上结束荆州的事情,准备搬到京师去。

就张天禄本人来说,搬到京师这件事情并不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在荆州府,甚至在整个湖广地区,即使把藩王算在内,能够让张天禄这个中央委员、财政部长的子弟感到忌惮的人,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在整个湖广地区,张天禄可以做到,说什么就能做到什么,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不仅没人会阻拦,还会有大批的人主动帮忙的地步。

可是,张天禄就是再怎么踹寡妇门,挖绝户坟,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的无恶不作。他也知道,到了京师,自己只不过是众多官二代中的一个,众多衙内里的一头而已。对于到了京师就要装三孙子、扮乖儿子这一点,张天禄是完全知道的。

在接到叔叔的信之后,张天禄先是纵情玩乐了一段时间。眼看着离开的日子越来越近,他才想起要把自己手里的生意归拢一下了。看到最近半年的账册之后,张天禄才发现,自己的整个私盐生意,基本上已经关门大吉了。最近半年,私盐买卖基本是处于持平状态中,既不赚钱也不赔钱而已。

张天禄就是虹猫说的那种“上上下下都会认为,对他们有利的道理就是天下的道理”的已经彻底腐朽了的世家子弟。在他眼中,私盐生意是他在张氏家族中最大的一个成绩。虽然无论是具体的采购、运输、贩卖等等环节,都是由张家的家奴配合湖广各地官员完成的。但是,张天禄仍然觉得,这项工作既然是他作为名义上的领导的,取得的成绩就全部都是他的。

在张问达调离湖广巡抚的位置成为户部尚书之后。张天禄名义上领导着的私盐生意,给整个张家带来了巨额的收入。原本那些对于张天禄作为张问达的继承人,有着颇多质疑的张氏族人,也因为这笔巨额的收入,对张天禄的能力表示了认同。这还是张天禄第一次感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实现呢。

张天禄绝对不能允许自己的事业失败。他命令手下对湖广盐业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很快他就发现,种种迹象表明,挤垮张天禄私盐买卖的,就是枝江王府。

张天禄听到这个消息是比较诧异的。他并没有想到,挑战自己私盐利润的不是南京的权贵们,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刚刚恢复王爵不久的郡王。枝江王朱由梓他自然是听说过的。先后死去的两代帝王,据说对这个新晋藩王的印象不错。可是,那又怎么样呢。

张天禄想来,别说那两个帝王已经死了。即使他们没有死去,一个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的藩王,又怎么敢于挑战炙手可热的新任吏部天官呢。

不过枝江王的名字,又让张天禄觉得非常的熟悉。在转动了那个因为酒色侵蚀有些生锈的脑袋很久之后,张天禄才想起来,枝江王他并不怎么熟悉,他熟悉的是枝江王的女婿,一个姓王的仪宾。

据说这个就是仪宾,把一个自己并不怎么重视的,极为外围的狗腿子给弄死了。自己好像还为此伤过一段时间的脑筋呢。

全面回忆起来的张天禄记得,因为当时万历天子的驾崩导致的朝政不稳,自己的叔叔专门告诫自己不要生事。正是这个原因,让张天禄才把这件事情完全忘在了脑后。

正是因为想到这里,张天禄才立即召见了肖文龙。

看到肖文龙之后,张天禄正经的一阵恍惚。他已经不太记得肖文龙的身份了。好在站在他旁边的管家小声的提醒了他,他才记起肖文龙的事情。

“肖先生,本公子最近事务繁忙,有些怠慢先生了。”张天禄毕竟是个世家子弟,基本的礼貌他还是具备的。

不等肖文龙答话,张天禄就继续说道,“我记得肖先生是枝江县马县丞的好友吧。”

肖文龙闻言点了点头。

张天禄看到这个之后就继续说到,“既然如此,枝江的事情肖先生想必是都了解的。我已经遣人到卫所里调了兵。烦请先生和我的家人一同前往枝江,将那个王书辉请到荆州府一谈。”

第89章荆州张家的覆灭4

朱元璋说:“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明王朝建立的卫所制度,从客观上讲,绝对是杜绝兵为将有、武将专权的一种有效手段。甚至可以说,明王朝的卫所制度,是一种很先进的,武装力量由国家直接掌控的优秀制度。

但是,在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下,在没有现代通讯技术的支持下,想要保证一种制度从上到下的贯彻和从下到上的反馈,都是做不到的。既然在封建社会的落后生产力水平下,是以人治为主,而不是以先进制度为主来管理相关的事务的。那么,无论多么先进和完善的制度,在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完善的人的治理下,就一定会出现问题。

实际上,从洪熙皇帝之后,正统年间开始,因为军官对卫所士兵田地的侵占,和明王朝武人地位的下降,明王朝的卫所制度就已经开始崩坏了。

卫所制度的实质,其实就是军屯制度。朱元璋原本的设想是很好的。士兵处于军屯状态中,无战时种地自足,有战时军粮军费兵器都有国家调配。

但是,朱元璋没有意识到的是,在封建社会里,土地这种资本,对于人的吸引力有多么巨大。两百多年来,卫所的军官们,不断的侵吞自己名下士兵的田产,把士兵变为自己的农奴。在落后的人性的促使下,整个明王朝的卫所制度,在正德年间彻底崩溃。这就是为什么在嘉靖皇帝时期,江南地区空有大军,但是在几个倭寇海匪的进攻下无有不败的原因。

从嘉靖年间开始,卫所制度就不再是明王朝的主要军事制度了。从戚继光建立戚家军开始,明王朝的主要武装力量就是募兵了。与此同时,明王朝的武装力量,也开始从国家所有,重新退化成了兵为将有的模式。

就目前,西元1620年的荆州卫指挥使司而言。荆州卫指挥使说是一个明王朝的军事将领,名义上掌控者五千六百个士兵的武装力量的头目。但在实际上,他不过是一个拥有几万亩荆州附近土地,掌控着几千个农奴的大地主罢了。

荆州卫名下的五个千户所,名义上归他管制,但实际上,下面的五个世袭千户和他一样,也不过是握有大量土地,驱使着农奴士兵的大地主而已。而且,因为千户极其之下的武职全部都是世袭的,荆州卫指挥使甚至不能直接控制手下的千户们。

荆州府地区作为远离边境的内陆地区,荆州卫已经有上百年的时间,没有真正的动员过武装力量了。最近一次的武装力量动员,还是一百多年前,正德皇帝在位时的宁王之乱时期。不过,即使是那一次,也不过是荆州卫内部的动员,士兵还没操练明白呢,宁王之乱就被平定了。

虽然在嘉靖皇帝在位时期,荆州地区的武装力量经历了大规模的改造,裁撤了旧有的荆州三卫,只留下了一个荆州卫。不过实际上,荆州卫的武装力量的状况并没有因此得到改善。一方面是卫所兵的不断逃散,一方面是卫所本身已经从武装力量团体,完全退化成了军官敛财的工具。所以,整个荆州卫的武装水平是极端的低下的。

从明朝中期开始,武将的地位就开始不断的下滑。到了如今,荆州卫指挥使这样的正三品武官,见到荆州府知府这样的四品文官,连站着的资格都没有,只能是跪拜相迎。一方面,是整个社会环境下的武官地位低贱。另一方面,是本身就已经不再能够掌握强有力的武装力量了(一帮农奴士兵饥寒交迫,有毛武力)。所以,荆州卫指挥使在荆州府里的地位有多么低下,就可以想象的出来了。

苗伟常原本是南直隶张家,也就是张问达家的一个家奴。他原本是张老太爷给张问达配备的一个跟班书童。因为先天的身体条件比较好,又跟着张府的家丁护院学了几手把式。等到张问达做官做到湖广巡抚的时候,就给他谋了个武举人的身份,让他当上了湖广都司七品经历司经历的武职。

苗伟常因为是跟班书童出身,一直跟在少爷身边,耳濡目染之下,他居然也能把三百千学全了。在武人堆里,比他武艺好的没有他认字多,比他认字多的没有他武艺好。更因为他借着湖广巡抚张问达的势力,在短短的几年里,就从正七品的湖广都司经历一路升迁,做到了正三品都指挥佥事。就在不久前,同样是借助了还在户部尚书任上的张问达的威势,他从湖广都指挥佥事转任荆州卫指挥使。

原来在湖广都司里做官的时候,虽然油水也不少,可是因为头上的婆婆太多,主管湖广都司屯田事务的苗伟常,一直深感自己捞的不够多,职位不够肥。所以,他借助老主家的势力转任荆州卫指挥使之后的这几个月里,他的主要工作只有两个。一个是全身心的奉承小主子,也就是张问达的侄子张天禄。另一个,自然就是倾尽全力的捞钱了。

说起来,苗伟常和王书辉两人还有些交集呢。司马峰为王书辉买来的第二批的一千多个矿工,就是从苗伟常手下买的。那一千多个矿工就是苗伟常手下的军户。他们是在苗伟常名下的,荆州府附近的几个煤矿里挖煤的。

原本荆州卫地盘里就有几个产量不小的煤矿。可是历任的荆州卫指挥使,都不觉得那些煤矿有什么用处。还是因为王书辉推广的蒸汽机在湖广地区的普及,以及复兴会工业委员会下属的几个钢铁工厂的建立,才使得整个湖广地区的煤炭价格开始走高。

苗伟常武艺稀松,文化也不过是识字蒙童的水平,可是却长了一副能够侦查商机的眼睛。他看到市场上煤炭价格走高的趋势之后,就立即组织荆州卫下属的农奴士兵,开始采挖煤矿。正是这个原因,让司马峰发现了与他合作的机会。司马峰不仅向苗伟常采购了大量的煤炭,更从苗伟常手里以布匹作为付费手段,买到了一千多个既是农奴又是矿奴的卫所士兵。

现代人可能会觉得,一个家奴出身的人做到一个卫所指挥使,正三品的武官,是个难以想象的事情。不过在明王朝中后期,比较出名的军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