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替明 >

第43章

替明-第43章

小说: 替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求求大人,要是没了这份驿站的活,家里就要挨饿的,求求……”

这个声音有点低沉,显然是一位成年男子的声音,带着哀求在说好话。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之前的声音打断了:“哼,朝廷正要裁减驿站人员,谁让你丢失了信件,要不是刚才的张捕快过来核实,本官还真愁裁谁好呢!”

“大人,我可是给了孝敬的啊,大人……”

“跪下也没用,去,快给本官滚。要不是看在孝敬的份上,都不用张捕快过来,本官就让你滚蛋了!眼下是你自己渎职,就怨不得我了,快滚!”

“大人,求求……”

这话还没有说完,就听到驿站的门打开,一个东西被扔了出来。随后又有一个大个子被两人架着拖了出来,扔在了门外就转身回去了。

黄泥地早已冻得很硬,也很冷。那人丢那,趴在地上好久没起来。

胡广把他们大声说话的内容都听在耳里,暗自摇了摇头,也不打算管这事,驱马走近后准备远去。

可就在他们要经过地上那男子时,突然听到他一声撕心裂肺的吼声,充满了无尽的绝望。

这一下,让一行人都纷纷转头向他看了过去。

胡广刚好到了这人边上,见他脸上甚至还挂着泪珠,便勒住马对他说道:“你这汉子,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像个娘们一样哭泣算啥!”

那人抬头看去,发现是个锦衣公子,骑着高头大马,还带着一伙手下,一看就知道非富即贵。

他缓缓地站起来,捡过地上扔着的包裹,意志消沉地说道:“你们有钱人家知道什么,这么冷的天,要再找一份工有多难!”

说完之后,他把包裹搭在肩头,转头看了眼驿站。

自己把仅有的钱都拿出来孝敬了,以为能保住这份工,谁知延安府的捕快一到,使得这钱打了水漂。

眼下突然被赶出来,身无分文,又如何向娘子交代!

他步履沉重地往前走去,一边用充满了愁意的腔调叹道:“我家里婆娘有了身孕,要是没了我这份收入,也不知道以后怎么活,还能不能见到我那未出世的孩子!”

胡广一听,不由得沉默了,或者自己刚才说得话是有点过了。

他驱马赶了几步,和那汉子并肩而走,柔和了语气,友好地问道:“汉子,你是本地人么?”

那汉子转头看了他一眼,马上又转了回去,开口的意向都没有,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那好,我在米脂县城要待两天,找两个人。你帮我跑腿的话,一天一两银子!”

胡广这话刚说完,那人就豁然转身,满脸的惊喜,用不确定的语气吃惊地问道:“一天一两银子?”

胡广微笑地点点头,他对财物看得并不重。开出了一天一两的天价,其实就是帮这汉子而已。

这人一看胡广点头,当即跪下来磕头,那脸上的喜悦,就仿佛读书人高中状元一般。

王黑子在边上见到了,不由得暗自埋怨,这小诸葛真不把钱当钱了,这种天气,没收入的人大把,几文钱就能让一堆人争着跑腿。

不过他虽然如此想着,却也不敢表现出来。

而刘大能见了,心中则很无奈,胡家小兄弟的慈悲之心又发作了。

倒是胡汉三见了,心中对胡广愈发佩服的紧。因为那一天,当自己绝望的时候,是胡广用自己的功劳相抵,救下了他们。

眼下这汉子的绝望,他能理解。这个时候胡广伸手拉了他一把,这喜悦绝对能感同身受。

“无需磕头,这只是你的报酬而已。”胡广微笑着伸手做了个扶的姿势,同时开口说道。

那汉子还是连磕了三个头,然后才一咕噜爬下来,动作利落得很。

“公子,不知道您要找谁。只要是我们米脂人,就算是挖地三尺,小人都能给您找出来。”

这汉子说完,感觉到北风呼啸,就又向前一伸手道:“公子,您继续走,耽搁在这野地里冻得慌。”

胡广点点头,开始驱马前行,不过控制着马速,就怕这汉子跟不上。

谁知这汉子明白胡广的用意,马上又笑着对胡广说道:“公子,您尽管驱马前行便是,小人走惯了,能赶得上!”

胡广一听,有点好奇,微微提高了马速。侧头看去,却见这人大步流星地往前走着,并没有落后。

这种天气,就算再提高马速,也快不起来的。因此,这汉子才有把握如此一说。

“公子,不知道您要找谁,如若可以,不妨先告知要找的人姓啥名谁,或者住什么地方?”

胡广一听,便侧头看着他,带着点期望问他道:“我要找的两个人,只知道他们的姓名,其他吗,应该个子比较高大,二三十岁左右。”

那个汉子一听胡广开口,当即侧耳倾听,很是专注。

“一个叫李自成,另外一个叫张献忠,不知道你认不认识这两个人?”

本来从府谷去安塞,再去延安府,完全可以不经过米脂的。就是因为胡广记得明末两个最著名的农民军领袖李自成,张献忠都是出自米脂。

因此才想着过来一趟,看看这两个最著名的农民军领袖如何,是否有合作的可能性。

他说完之后,看着那汉子,见他脸上显出一丝迷惑之意,不由得心中咯噔一声,怕是他不认识。

果然,这汉子脸上显出惭愧之色,之前听到一两银子一天的兴奋劲一下降落了下去,有点不甘地回答道:“小人真是米脂本地人,可公子要找的这两个人,却是从未听说过。或者公子先去歇着,小人再去细细打探下,说不定会有好消息。”

他说话小心,脸上努力挤出笑脸,就怕胡广不高兴,就不雇他了。

胡广虽然有点失望,却不会泯了帮他之心,当即点点头说道:“好的,那就麻烦你帮忙打听一下,我在米脂最多只能待两天。”

说到这里,他想起什么,问这汉子道:“对了,我还没问你叫什么名字呢?”

“小人贱姓李,名鸿基。”

90李鸿基

“哦,李鸿基是吧,我想起来了,还有一个信息,或者对你找人有帮助。”

胡广就记得明末起义军领袖叫李自成,李闯王,却不知道李自成的本名叫李鸿基。

他要找的人明明就在眼前,却因为这个原因,相识不相认。

李鸿基自然也不知道胡广要找的李自成,其实就是他。此时的他,马上又变得一脸的专注,侧耳细听,只希望能从胡广的补充信息中得到一丝蛛丝马迹,佛祖保佑能找到这位贵公子要找的人。

“他以前好像和你一样,也是做驿卒的。不过我不清楚,他现在还有没有在做这份工。”

胡广补充了这么一个信息,却让李鸿基更为迷惑了。做过驿卒的话,不管是否已经离开,自己应该都知道才对。可为什么这个叫李自成的名字,却是从未听说过呢!

他很想问胡广,是不是他记错了,但又有点不敢问,就怕自己质疑这位贵公子,会惹恼了他。

李鸿基那纠结的表情,被胡广看在眼里,就宽容地问道:“是不是还是没听说过这名字?”

李鸿基惭愧地摇摇头,反正到这地步了,他咬咬牙,抬头问胡广道:“公子,您是否记错了?要是做过驿卒的话,小人不可能不知道的。”

胡广的眉头皱了起来,按道理来说,应该不会有错。可这人也是驿卒,他说没有的话,可能真的没有了。

难道是历史记载有误?还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胡广也不敢确定了,他摇了摇头说道:“可能吧,那这李自成回头你再想想,不用局限于当过驿卒这事。”

李鸿基一见胡广并没有生气,当即连连点头,非常地感激胡广的宽宏大量。

胡广转头看了下身后,由四个护卫一人一个带着的小孩,看到他们都在好奇地看着这边。

就冲他们微微一笑后,才转回头,问李鸿基道:“另外一个叫张献忠的,我没有更多的信息了,现在怕说了,又说错误导了你。你回头仔细帮忙找找,两个人,哪怕找到其中之一都可以。”

李鸿基自然连连点头,连声应着。

过了一会,他又好奇起来,声音稍微低点问道:“敢问公子,您找他们是恩是怨,小人明白了也好对应着找人,不敢怠慢也不敢任由他们听到公子来了而逃跑!”

胡广听了,抬头望着前方,米脂县城已远远在望。他出神了一会,正当李鸿基以为胡广不方便说的时候,他开口了:“应该是无冤无仇,无恩无义,只是听说他们是个英雄……嗯,也可以说是枭雄,就是有本事的人,因此特意想见上一见而已。”

李鸿基一听,心中就又有了一个方向,当即点头,也不怕风大,顺势恭维着胡广,说些英雄惜英雄,胡广就是英雄之类的话。

而刘大能和胡汉三等人,也是到了这时,才知道胡广专门来米脂,原来是为了见这两个人。

刘大能有点奇怪,根据他的了解,胡广貌似根本就没出过府谷县。自己都没听说过的人物,他怎么就听说了呢?

不过想想他也麻木了,以前的时候,又如何料得到胡广现在如此的了得!

这么一行人在寒风中赶路,终于在城门关闭之前进了城,找了个客栈安顿了下来。

这期间,李鸿基作为本地人,一直殷勤地伺候着。还不用说,有他在,少了很多不必要得麻烦。

他一直到胡广他们都安顿下来后,才陪着笑脸说道:“眼下用不着小人了,小人先回去和家里说下,顺便再去找找人,探听下那两名英雄好汉的消息。”

见胡广点点头,他欲走还留,不过最终还是转身要走。

胡广心中一笑,哪有不知道他这是什么意思。

当即喊住了他,掏出早已准备好的一两碎银,丢给他后才让他走。

李鸿基喜出望外,原本他是没资格要这钱的,而且就算要,最多也是要个几文钱,作为预付金之类的。

没想到胡广竟然如此大方,直接先给了一两银子,让他不住地感恩后才离去。

出了门后,他摸摸藏在怀里的银子,心中高兴异常。虽然丢掉了驿卒的活,却总算是有了过冬的钱了。

要知道银子这东西,在南方或者流通较多。但在这西北内地,却是不多见。但朝廷缴税,却又一定要用银子,以至于银价远比南方要贵。

刘大能等李鸿基走了之后,认真地对胡广说道:“公子,你现在就给了他一两银子,要是他明天不来怎么办?”

能捞到一两银子,确实是有可能会搞消失的。因为从之前的迹象看,这人很可能找不到胡广要找的人。

胡广一听,笑了下说道:“来不来都没关系,只是一两银子而已。”

刘大能听了,笑着摇摇头,明白胡广的用意,最多的其实还是帮助人而已。

他不知道,第二天的情况还真被他给说中了。虽然情况有出入,但李鸿基还真得没来。

再说李鸿基在回家的路上,早已打好了腹稿,到时候先怎么怎么说,然后再怎么怎么说,借助这到手的银子,尽量让娘子少受点刺激,以免影响她的心情。

李家要有后,这对他来说,是最大的事!

这时候,夜色已深,李鸿基到了自家门口,伸手便要敲门时,忽然又住了手。要是娘子睡着被惊醒就不好了!

想到这里,他先是轻声喊了几声娘子,果然没有听到动静。便来到半丈多高的围墙边,手搭上去,轻轻一纵身,便翻到了院子里。

李鸿基翻过去的时候,眼睛便看见房子里有灯光,心中一喜,原来娘子还没睡。

可他落地的时候,虽然尽量小心了,但这黑夜很寂静,发出的声音便有点响。

那房子里的灯火一下灭了,同时一个女声传了出来:“谁?”

李鸿基一听,柔声回答道:“娘子,是我。”

自己当了驿卒后,总要隔一段时间才能回家。眼下虽说不当驿卒少了份稳定的收入,却也能回家陪娘子了。

李鸿基想着,便走向房门去,隐隐听到房子里有杂声。

他有点担心,连忙小声说道:“娘子小心,先点亮了火烛再来开门吧!”

里面一下没了动静,李鸿基一推门,发现门被插上门栓了。

就在这时,里面的女人声音又响起,似乎还带着一点慌乱。

91能用钱解决的事儿就不是事儿

“奴家已睡了,天寒地冻地,起来怕冻到孩子,你自己睡柴房去吧!”

李鸿基听了一愣,是啊,这天寒地冻地,睡柴房还不冻死自己!

不过又一想,娘子说得未必就没有道理,要是万一过来开门,受了寒,冻伤了胎儿就不好了。

他想到这里,无奈地应了声“好!”然后转头想走时,里面的女人又说话了,语气中隐含着一丝恼怒:“好好地为什么不在驿站待着,多捞一点钱回来家用,天色这么黑回来干什么?”

李鸿基心道算了,既然娘子问起了,晚说不如早说。

于是,他调整了下语气,尽量陪着小心说道:“娘子,我丢了公文,被延安府一个姓张的捕快给揭发了,因此丢了这驿卒的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