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仕妖娆 >

第204章

宋仕妖娆-第204章

小说: 宋仕妖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要脸!”文浅墨怒瞪自家官人。

李凤梧哈哈大小,伸手拂了一把浅墨的脸,又轻轻拉住文淑臻的手,“静虚宫里已经被我烙下痕迹,以后就是我的人了,也别去问道什么的啦,娘子,你说可好?”

文淑臻很是不自然的抽回了手,忽然笑笑,“奴家说的话依然作数哟。”

李凤梧和文浅墨愕然。

“你若对不出,我便不出嫁!”文淑臻哼了一声,极其认真。

叫你欺负我!

李凤梧苦笑,文浅墨浅笑。

长姐这是耍脾气呢。

真难得,长这么大,很少看见性格温婉的姐姐耍什么女儿脾气呢。

但又感觉长姐话里语气认真的成分居多。

若是真的,那……李家官人活该!

李凤梧仰天长叹,想娶个媳妇就这么难吗?

不管怎么说,这件事算是尘埃落定。

就等浅墨及笄了。

就算正如大娘子所言,对不出那个“夏风秋月冬雪迎春”的对子她就不出嫁,但到了现在这个地步,这个对子对自己而言算不得拦路虎。

都是有婚约的人了,又抱过、亲过、摸过。

实在对不出,自己还不会霸王硬上弓么……到时候她总不能将自己送进县衙大牢的罢。

不过话说回来,李凤梧发现个问题,好像自己有御姐控啊……

除了文浅墨。

文淑臻比自己大四岁,朱唤儿比自己大一岁,耶律弥勒比自己大十岁……嗯,夏暖滟倒是和自己一般大。

不过管他呢。

别看耶律弥勒比自己大十岁,天下男人羡慕自己的不要太多。

解决了文淑臻一事,时间也差不多。

是时候去临安了。

恐怕此刻官家的御书桌上,御史台参自己的奏呈都有好几本了。

也不知道赵昚那货怎么想。

想来应该不至于雷霆万钧,否则早有旨意传来建康了,但是估计吧……又特么要被罚薪了!(未完待续。)

第七十四章天子门生的特权

此次赴任临安,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大概不会外任。

是以李凤梧不仅带了李巨鹿,朱唤儿和耶律弥勒也一起前往临安,男人嘛,身边总得有几个女人,否则夜夜宿青楼成何体统。

不对,现在已经不敢夜宿青楼了。

毕竟是宣德郎,从五品的秘书少监。

这要是还敢狎妓,御史台赵惇和赵愭的势力,不把自己弹劾得飞起。

所以一个耶律弥勒怎么够,加个朱唤儿也略显单薄,家里还是得养一些歌姬。

这个光荣而重大的任务,到了临安之后就交给耶律弥勒和朱唤儿去操劳罢。

她俩应该能识大体……的吧?

李凤梧并不是很确定。

耶律弥勒应该没问题,就是朱唤儿怕不会这么老好。

这丫头还吃过夏暖滟的醋呢。

说起夏暖滟,貌似有点想念荡舟西湖,雪白双腿夹腰,眼前隐现英雄冢,姑娘屈腰挺胸发沾水的异常刺激啊……

回到临安,周清丰一家出城迎接。

同来的还有张观。

如今张观负责青云书社,短短三五个月,青云书社进展不算大,也不算小。

回到梧桐公社,休憩了一天,然后去吏部报了道,领了秘书少监的朝服等一应事物。

在去吏部报道后的第二天早晨,吃过早食后,李凤梧正准备去青云书社,和张观仔细谈一下青云书社的现状,大内却来了位小太监,说官家有召。

李凤梧忍不住有些得意,看来赵昚还是很惦记我这个大宋雏凤嘛。

话说回来,谁叫自己是秘书监的负责人哇。

唐代官制,秘书省设秘书监一人,从三品,秘书少监两人从四品。

而宋代官制,秘书省改监,只设秘书少监,从五品,但却是秘书监的负责人。

在晋代,秘书省并入中书省。

宋依晋制,但其后又重置,降省为秘书监。

是个稍微有点偏,但是油水又会有的部门,不会给人吃白饭的感觉,说直白点就是国家图书馆,李凤梧的职责主要是负责管理国家藏书、修史什么的。

秘书省是专门管理国家藏书的中央机构,从东汉后期设立秘书监起,到南北朝升为秘书省,金元时期再降为秘书监,至明初被撤销,其历史长达一千二百余年之久。

秦始皇焚书后,天下藏书几为一尽,再加上手抄方式和简帛载体的限制,对于普通人来说,图书是至为珍贵的物品,西汉以来,朝廷曾多次下诏求书,藏于宫内秘府,等闲人难得一见,“秘书”一词即由此而来。

在这种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秘书省自然备受重视,享有较高的地位,唐宋以后,印刷出版技术逐步成熟起来,图书数量越来越多,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官府和私人设立的书院、藏书楼等,即使在中央,藏书机构也不仅限于秘书一府了。

秘书省渐渐没落。

是以大战之后李凤梧升任秘书少监,看起来好像是个从五品的不得了的官职,实际上就是个吃闲饭的,就算赴任也是整日没事干的那种。

秘书监工作,几乎不涉及朝政。

要不然李凤梧怎么敢在建康呆那么久,赵昚又怎么会如此放纵他。

在耶律弥勒的伺候下换了对应品秩的冠服配饰,前往大内。

依然在垂拱殿。

兴许是刚刚退朝不久的缘故,赵昚依然穿着上朝的皇袍。

看见行礼后一脸老神在在的秘书少监,笑里藏刀的说道:“在建康和家人可还好?”

李凤梧心里不屑的笑了笑,想给我来个下马威么?

昂然大声道:“家有慈父,自然惬意,哪似襄阳终日面对金人兵锋之威,家有娇妻,自然抒怀,不用恐惧金人骑兵之马鸣,家有厚衾,自然舒爽,不用整日尽闻腥血气。”

言下之意,我在襄阳受了那么多苦,回家休养一两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皇帝老儿你就别叽叽歪歪了。

一旁伺驾的谢盛堂微不可见的笑了笑。

赵昚顿时被噎住,瞪了一眼,“还在怪朕咯?”

李凤梧顿时声音小了些,笑道:“不敢,为君王守社稷,是我大宋臣子之责,亦是我李凤梧之愿。”

赵昚脸色瞬间好了许多。

这小子啊……真心不错,世故圆滑不输朕的几个相公啊。

从桌上拿起四五封奏呈,丢到李凤梧身前,“看看吧,全是御史台弹劾你的奏呈。”

李凤梧弯腰拾起,粗略翻了翻,大抵是说自己罔顾天恩狂妄自大延期不朝的罪名,最终都以目无天子落罪。

都是屁话。

不过李凤梧却将那些名字挨个记住。

这些人必然都是属于赵惇和赵愭的势力。

赵昚撇撇嘴,看李凤梧那目光就知道这货在记住御史台这些官员的名字,其心里在想什么赵昚不用猜就知晓,无奈的道:“别想着事后报复,这本就是御史台的职责。”

要这点事也要报复,御史台还怎么履行职责,朝堂还不乱了套。

李凤梧嘿嘿讪笑,将奏呈递还给谢盛堂。

赵昚往后一躺,“既然御史台有弹劾奏呈,朕也不能装作没看见,所以呢,虽然你守襄阳有功,但朕已经升你为秘书少监,延期不朝还是要处罚的。”

李凤梧顿时苦脸,“官家,我都还没去过秘书监呢。”

言下之意,我都还没享受到从五品官员的威风呢,你这就要降我的官,太让人扫兴了嘛。

赵昚忍不住笑了笑,这货啊……

“既然如此,朕便不贬你的官了吧,你又是朕的第一批天子门生,改为罚薪两年罢!”

本来也没想过要贬这货。

李凤梧闻言,半天没说一句话,谢盛堂咳嗽了一声,才不情不愿的道:“谢官家厚恩。”

你妹,从你赵昚手上赚点养家糊口的工资就这么难?

已经被你罚了两年,如今又罚两年。

这尼玛还能不能愉快的玩了,接下来三年多的时间,自己都从朝廷领不到一石的俸禄,真尼玛蛋疼——至少表面上要表现得很蛋疼。

得给官家面子不是。

否则赵昚发现自己对罚薪俸一点都不担心,岂非很没成就感。

官场啊……就得在自己占了便宜的同时还让对方感到满意。

赵昚笑眯眯的,也看不出他在想什么。(未完待续。)

第七十五章天子近臣

李凤梧弱弱的问道:“官家若是没事,微臣先行告退?”

赵昚正端起茶杯,闻言像没听见一般。

李凤梧那个尴尬啊……

赵昚你大爷的,非得彰显天子之威么。

放下茶杯,赵昚脸色忽然阴云密布,“听说你办了个青云书社,还敢从朕的太学里挖人,把那个张观给挖到你书社里去了?”

关键是张观又从太学拉了几个学生进入青云书社。

李凤梧早有心理准备,只是没料到赵昚会认真看待这件事。

毕竟只是个太学生张观,还落第不举。

而自己的青云书社貌似也不影响什么,赵昚这么上心作甚。

笑道:“天下读书人,皆为江山社稷,只是分工不同而已,比如黄洽,高中之后出仕地方,比如微臣置身襄阳直面金人兵锋,而张观,也不过是在微臣的青云书社中,尽量为大宋培养人才,最终还是为江山社稷出力,殊途同归。”

赵昚哦了一声,忽然笑容谐谑,“那个夏暖滟又是何许人,能写出《婴宁》这种佳作?”

这事皇城司还是花了大力气才查出来。

李凤梧心里一跳,不动声色,“就是西湖上一船娘耳。”

赵昚很有深意的说了句:“真的只是船娘?”

李凤梧有些尴尬,干脆不说话,言多必失。

赵昚挥挥手,“罢了,我也不追究你青云书社的事情,毕竟此举也能兴盛民间文化,且提醒你一句,休要过界。”

宋金大战这段日子,张观在临安可没闲着。

几乎所有说书人都被青云书社聘了去,在各大瓦子茶楼说书,如今那篇《婴宁》几乎临安人耳熟能详,市面上出现了无数盗版版本。

想到这里,赵昚不着痕迹的移了移两本奏呈,遮住了书桌上那本盗版书。

若是被李凤梧这小子发现自己也在看盗版,怕是要被这小子在心里取笑的,堂堂大宋官家也看盗版,真是让人笑掉大牙的事情。

要知道大宋打击盗版是很严厉的。

可也没办法,谁叫没有正版。

偏生这个故事又如此迷人。

话说回来,倒是有些看不清楚李凤梧这小子办青云书社的意图了。

若是求财,为什么不趁机刊刻,反倒让盗版书商赚了个盆钵满盈。

李凤梧不会傻得告诉官家,我要将青云书社打造成大宋的人民日报,成为自己最强大的宣传工具,那样的话赵昚就会怀疑自己的意图了。

李凤梧只好谢恩。

赵昚忽然长出了口气,“你在建康,可听说过?”

李凤梧一头雾水,“听说过什么?”

赵昚沉吟了片刻,道:“西辽的使团已经进入大宋国境,再有月余,便要抵达临安。”

西辽使宋?

李凤梧略略有些吃惊,不记得隆兴二年西辽使宋了啊。

还是配合官家,“想是我大宋一战,战了赫赫国威,西辽慑服,便遣使臣来朝吧。”

一战之威,当有此效果。

不过这话有点无耻了。

西辽使宋的国书,早在大战之前就已经送到自己面前,况且西辽和大宋不接壤,就算当威势再盛,西辽也不存在慑服。

吐蕃、大理和西夏慑服倒还可以说。

虽然明知李凤梧在拍马屁,赵昚还是通体舒泰。

不过没有忘了今日召见李凤梧的正事,缓声道:“此次西辽使团,通问使是是一位北面官,职礼部,名叫箫朵颜刺……”

赵昚欲言又止。

李凤梧心里一跳,卧槽,这是要给自己找活干的节奏啊。

不过……又不给马儿吃草又要马儿跑,哪有这种好事,“如此,官家可让礼部江君烈等侍郎接待使团。”

赵昚呆了下,旋即领悟过来,这小子是不想干啊。

那可由不得你。

“江侍郎等人朕另有重任,思来想去,朝内还悠闲的人,貌似就只有朕的秘书少监卿家了。”赵昚不得不明说,还真怕这家伙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绝自己。

李凤梧郁闷,“可是……”

“没有可是,魏尚书尚未返临安,使团中有位贵宾,大概是需要魏尚书的千金前往相见,所以和魏尚书千金交好的卿家担接待使最恰当不过。”

赵昚不得不说出顾虑。

李凤梧心里猛然灵犀突至!

好像魏蔚不是魏尚书亲生,大宋某位郡主和亲西辽,魏蔚是那位郡主和西辽某位大人物生的女儿,而且还有个双生姐妹。

难道魏蔚这个姐姐或者妹妹来了?

咦,这个接待使貌似干得。

李凤梧立即谢恩,“微臣愿为官家分忧解愁!”

赵昚无可奈何的苦笑,这小子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愿意接受这个差事,怕是也想着如此能和魏蔚亲近,年轻人啊……真好。

李凤梧又问道:“不知西辽使团到我大宋所谓何事,微臣心里也有个底。”

是来做好事呢还是来做坏事。

如果是做好事,自己就得做好人,如果是来做坏事的,那么自己就不能辱了大宋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7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