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仕妖娆 >

第244章

宋仕妖娆-第244章

小说: 宋仕妖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凤梧叹了口气,“事情是挺多,又被贬了官。”

夏暖滟啊的一声捂嘴惊呼。

李凤梧忙道:“没你想的那么严重,只不过阶官降了,依然在秘书监任职。”

夏暖滟这才松了口气,媚眼儿水汪汪的,“公务繁忙劳累,奴家在金婆子那里学了推拿按摩之法,不如让奴家为小官人按摩推拿一番,也能解解困顿。”

如今夏暖滟不接客,金婆子便成了管家兼奴仆等一应事宜。

李凤梧一想也好,于是上楼。

夏暖滟是有小心思的,可不曾想为李家小官人按摩着,片刻功夫,就听见了轻微的鼾声,不由得愣了下。

也真是够累啊,也幸亏他年轻身体好呢。

其实这倒是夏暖滟想多了,李凤梧并不是很累,只是夏暖滟的手法确实不错。

也不知道睡了多久。

李凤梧睁眼,没发现房间里有人,起身来到那个迷你书房里,便见夏暖滟正在奋笔疾书,不由得暗笑,这女子真是个勤劳的小蜜蜂。

貌似自己捡到宝了。

上前从后环抱着腰身,“不用这么急的。”

夏暖滟放下鹅毛笔,淡笑道:“奴家想早些写出来。”

等书刊刻印载好,就能赚钱,自己就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也不用再用李家小官人的钱。

如今吃用都是李家小官人出资,夏暖滟心中终究是有些难安。

李凤梧哈哈一笑,“那你先让我在你身上画一幅美人图。”

世上大概是没有不偷腥的男人,有句话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家花没有野花香,男人是个喜欢追求刺激和新鲜的动物。

这些日子一直没拿下朱唤儿,便只有耶律弥勒暖床。

虽然也是个极品女子,可山珍海味天天吃也要腻啊,况且耶律弥勒虽然在床上妩媚,但终究不是赵飞燕那种依靠床技就能让帝王不早朝的狐狸精。

是以李凤梧抱着夏暖滟时,心里很快荡漾起来,有些想念这娇俏身躯带给自己的那种一树梨花压海棠摧之即折的销魂感觉。

夏暖滟乖巧的嗯了声。

李凤梧拦腰抱起这美人儿,带到圆床上,有些猴急的将衣衫尽除,正准备直捣黄龙时,夏暖滟轻轻推着自己,“别呢,还没湿。”

李凤梧哈哈一笑,于是轻拢慢捻抹复挑,剑指如龙探幽径。

一曲终了。

夏暖滟又乖巧的给李凤梧来了个回味无穷……这一招李凤梧是知晓的,听老司机说过。

很是享受。

正惬意间,花船外传来有些熟悉有些稚气的声音,“李小鸟,你在不在这里?”

李凤梧愕然。

称呼自己为李小鸟的人不多,仅一人耳。

夏暖滟从李凤梧小腹下抬起头,嘴角犹有春痕,一脸询问。

李凤梧无奈的道:“就这样吧,有人来了,还说来个梅花三弄呢……”

夏暖滟便妩媚轻笑,开起了玩笑,“晚上可以留宿的,奴家不收钱。”

李凤梧哈哈大笑,“有的是机会。”

起身穿好衣衫,来到一楼看着舢板外的少年,捉狭的道:“怎的了,想通了,不和我计较了?”

正是当初被自己当枪使过的韩侂胄。

从那日被自己利用,用来对付了钱端礼和汤思退,离开大内后,这货很长一段时间没再来骚扰自己。

今儿个怎的来了?

韩侂胄大袖一挥,“某宰相肚里能撑船,就不和你计较了,船上有酒乎,有美人否?”

倒是没说谎,若是没有自己,这货确实是要当相公的人。

只是下场凄凉了些。

李凤梧哈哈一笑,“上来罢,都有。”

虽然不知道韩侂胄为什么又要接近自己,但李凤梧大概知晓,这货怕是听了李凤娘的话,又来当细作了——这段日子,李凤梧也已知晓,韩侂胄和李凤娘关系相当的好。

韩侂胄上船之后,立即皱起鼻子,一脸郁闷,“卧槽,什么气味……”

李凤梧顿时无比尴尬。

这二货是狗鼻子啊,自己和夏暖滟在二楼颠鸾倒凤,虽然门窗紧闭,但他在一楼也能闻出气味,这嗅觉也是没有谁了。

韩侂胄坐下,认真的道:“李小鸟,我是青云书社的一分子吧?”

侄儿媳妇说的对,自己上次被李凤梧利用栽了跟头,那就要大败李凤梧,男子汉大丈夫,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

我韩侂胄会输给你李凤梧?

笑话,看我怎么玩死你。

李凤梧点头,“怎么,后悔加入青云社了?想退也可以,不过那些书和会子我可不会退给你。”

我还不知道你在想什么?

韩侂胄也不气馁,“我再拿出一批藏书和会子,我要当个管事的。”

反正钱不是我的。

先从折腾垮你青云书社开始。

李凤梧沉默了一阵,出乎韩侂胄的意料,竟然点头,“可以啊,一千贯会子,一千本藏书。”(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五章二度入仕的帝师与相公

韩侂胄这点小心思,或者是李凤娘哪点坏心思,李凤梧焉能不提防。

不过韩侂胄终究是个十二三岁少年。

有张观和史弥大坐镇青云书社,这小伙子日不了天。

反倒是一千贯会子挺实在。

按照当今大宋的物价,一千贯会子,大概能印几千本书了。

随着夏暖滟的书稿进度,刊刻印载《画皮》一事走上日程,并且成为青云书社的重中之重,李凤梧隔三差五便要去青云书社看一看。

当然,营销手段没有落下。

今时的大宋,大战初定之后,国泰民安——至少临安风华如是。

就算是大战中,说书先生在各大瓦子说的《婴宁》也在临安卷起了一阵风潮,何况如今四海升平,没有战事的和平年份。

是以李凤梧没有小气,先前和青云书社的说书先生拿了会子后,近些日子在各大瓦子说书,都会在开头或者结尾,又或者在中间精彩时刻,插上《画皮》的广告。

而近些日子的临安,安静得让人有些不适应。

钱枫两兄弟勾结义平庄作祟临安的案子尘埃落定,钱家一蹶不振之后,临安原本因为参知政事这个职位沸腾了几日,但随着官家请陈康伯出仕,临安又霎时安静了下来。

都在翘首以待,看这位相公会不会重新出来宰执朝堂。

陈康伯若是出仕,以他的资格身份和地位,哪怕只是参知政事,也能和左相汤思退叫板——不过大概没人不清楚,陈康伯若是出仕,那就是奔着制衡西府而来,哪会和汤思退叫板。

虽然临安貌似风平浪静,但三个皇子势力的人却清楚的知道,这不过是表象,在风平浪静的下面,是阵阵暗涌。

隆兴二年的寒冬,过得极快。

在官家旨意去了江西南路半个月后,传来消息。

陈康伯拖着病躯前来临安赴任参知政事。

听到这个消息,临安朝臣中,欣喜者有之,失望者更甚。

陈康伯既主战又主和,但他绝对不会庸附于任何一个皇子,其官场行事,皆为家国大事,无关争储。

这种消息,对赵恺和李凤梧而言,是好事。

对赵惇而言,也是好事。

但对赵愭而言,却是个不小的打击。

原本以为,诸葛瑾我能上参知政事,虽然诸葛瑾我很可能因为其女婿柳子承的缘故倒向赵惇,但他一走自己这方张杓还能得个刑部尚书。

现在好了,不仅丢了个参知政事,连刑部尚书也没拿下。

而随着陈康伯赴任,官家又一纸旨意降下,已经致仕的帝师史浩,知衡州事。

这一下朝野又愕然。

史浩和陈康伯一样,主张富国强兵等待时日恢复中原。

既主战,也主和。

当初就是他俩制衡张浚。

同样的,这位帝师也不会掺和到争储中来。

官家忽然起用这两位,意味深远。

一者是两位确实资格老,二者恐怕官家也是有着敲打三位皇子的意思,朕不给你们不能抢,现在都给我老老实实的当皇子,别为了太子位天天争来争去。

当然,官家并非只起用了帝师史浩和相公陈康伯,在起用史浩时,同时让绍兴二十七年的状元王十朋出知饶州。

王十朋是位主战派。

于此同时,江南两路、淮南两路等州府,皆有不少主站官员赴任。

至于四川和陕西那边,本就是铁板一块,有老将吴璘、虞允文守备,随时都能配合官家,因此倒是没有什么人事变动。

随着朝堂内主和派官员的崛起和主战派制衡,又随着主战派人士纷纷出任边境重要州府的要职,大宋的有识之士大感振奋。

种种迹象表明,官家雄心壮志,如今励精图治,重用主战派,是为北进做准备!

对此,主和派官员只能眼睁睁看着。

毕竟第二次宋金大战,大宋是大败了金兵,让人看见了北上的希望。

也正因为第二次宋金大战的惨胜,上皇赵构对儿子赵构励精图治只为北上的态度也软和了许多,当然,内心肯定是不怎么喜好这件事的。

老子任上几十年都没能恢复江山,你这家伙上任几年就恢复汴京,以后的史书怎么评价老子?

这件事间接的为大宋埋下了隐患。

且不说朝堂风云。

夏暖滟写出了六万余字,在秘书监那些掌固、熟纸匠、装潢匠、笔匠的帮助和指点下,在李凤梧的运筹帷幄下,在张观和吴瑞云等人的竭尽配合下,《画皮》终于开始准备刊刻了。

在这之前,李凤梧没有忘记一件事。

要想大火,还差一件事:序。

按说,做序这件事,自己这个大宋雏凤足以胜任,再高端一点,找南宋文坛盟主周必大也足矣,但李凤梧的野心可不止如此。

况且,这本书在经过自己建议后,男欢|女爱方面增添了不少,俨然已是爱情小黄文,为了防止成为禁书,得找个够分量的人来做序。

能让禁书不成为禁书的序,放眼当今大宋,仅两人而。

上皇和官家。

上皇赵构就不去想了,没这个关系人脉。

但是官家可以啊,官家虽然将自己从宣德郎降为儒林郎,但可没去掉自己到垂拱殿求见的资格,见一下官家还是不难的。

是以这一日,李凤梧带着秘书监的公事折子和《画皮》书稿来到垂拱殿求见。

很快小太监出来宣见。

进去行礼之后,官家从折子堆中抬起头,“许久没见你了,大朝会也没怎么见你上朝,秘书监有那么多事情?”

李凤梧暗暗苦笑,又没什么事,我天天在你面前转悠什么,搞得像个奸臣来谄媚天子一般,至于上朝,反正我一个从五品官,在朝堂上也说不上话。

况且本来就没有硬性规定秘书少监必须天天要上早朝啊。

笑道:“近些日子秘书监诸事确实繁忙,前些日子官家批复在全国收取著作管理费一事,秘书监已落实妥当,共收取著作管理费六万八千六百贯贯,请官家批复后,秘书监将上缴三司。”

赵昚愣了下,全国的著作管理费才六万八千六百贯?(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六章请官家做序

旋即心里笑了,好小子,秘书监怕是暗中坑了不少,也罢,反正当初自己同意此事,就是让这小子捞钱的。

况且这小子还算不错,没有捞得太狠。

赵昚太清楚大宋目前的形势了,刚经过大战,国内初定,临安和建康是最繁华,就算全国收取著作管理费,也不会超过10万贯。

按照李凤梧这小子的尿性,大概是收了九万八千六百贯,这给秘书监留了三万贯罢。

秘书监近百人分三万贯,也不算太狠。

笑了笑,“拿来,朕批了罢。”

只是在批的时候,赵昚心里叹了口气,官啊……

古往今来,为何读书人挤破脑袋都想当官,什么报效家国,当然,也有这种因素,但真正的理由,还不是来钱快。

义平庄在临安经营几十年,攒了三百余万贯。

真正的利收何止三百余万贯,恐怕大部分都被钱家掏走了,又被钱家用在维护关系人脉上。

而李凤梧管理秘书监,就这么一个著作管理费,若是他心黑一点,给秘书监众人分给一万贯,他自己独占两万贯,也是没人敢说的。

听说钱端义被自己罢官后,如今的秘书监已被李凤梧整治得服服帖帖,没人敢忤逆这位秘书少监的意思……嗯,当然,这货当初分钱那一手也确实有效。

几十年仕途下来,其所得之款不比义平庄差啊。

批完李凤梧的折子,看见这货还告退,诧异问道:“还有事?”

李凤梧期期艾艾,“不知道官家忙不忙?”

这是私事了,得看官家心情好不好啊。

赵昚瞥见了李凤梧手上拿厚厚的一叠书稿,没好气的道:“有事想求我?”

李凤梧嘿嘿干笑,“小事,小事。”

赵昚无奈的叹气,“说吧。”

谢盛堂此刻不在垂拱殿,也知道去了哪里,李凤梧将书稿递上去,“官家还记得曾经风靡临安的《婴宁》不?这位大家又出了新作,很不凑巧的是,她的新作和微臣的青云书社合作刊刻印载销售事宜,微臣就想,这等佳作,若能有官家做序,必是千古美话一桩。”

赵昚口瞪目呆,你小子想钱想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7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