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仕妖娆-第2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侂胄认真的思考了许久,才坐回来,“善。”
心中大喜。
终究还是自己的命重要点,此次出使,如果李小鸟真要阴死自己,还真有可能。
李凤梧也心中大喜,又忽悠了这小子。
公平竞争的话,自己貌似没有输的可能,但韩侂胄若是搬出上皇和太后,自己铁定要输,说不得还真得想办法把这小子留在大理呆个三五年。
这事翻篇,韩侂胄又问道:“你方才在担心什么?”
李凤梧知晓韩侂胄算得上赵惇的人,不过并没有隐瞒他,“有点担心,某些人坐不住,会对你那个侄儿下手。”
韩侂胄眼睛一翻白,“算起来三个人都是我侄儿。”
这当然只能私下说,明面上可不敢如此自恃,甚至这种关系若非皇子们主动提起,韩侂胄说都不能说,君重臣轻,皇子亦是如此。
李凤梧点头,“你知晓的。”
韩侂胄撇嘴,“我就不明白你为什么会看上赵恺,他能争得赢赵惇?侄儿媳妇一家的势力,虽然不在朝中,但绝对比赵恺强大多了,再加上我父亲和兄长的话……”
李凤梧看了韩侂胄一眼,将篮子里最后一块糕点丢入嘴里,说了一句:“远水近火,赵惇并没有赵愭来得有威胁。”
嗯,魏蔚的手艺不错。
酥软可口。
如果赵愭打败赵惇入主东宫,李道和韩诚还敢兵谏不成?
这不是晚唐。
这是大宋。
韩侂胄沉思了一阵,然后伸手拍了拍李凤梧的肩膀,“李小鸟,你说的有道理,要不我们来个联盟,先搞倒大皇子?”
李凤梧一巴掌拍开,“滚蛋,我是天子门生,不参与争储。”
韩侂胄一脸鄙弃,“虚伪。”
李凤梧哈哈一笑,忽然问了个意外的话,“你和李凤娘关系不错,可知晓她还恨我不?”
韩侂胄一脸奇怪,“我就纳闷了,为何侄儿媳妇这么恨你,曾对我说过,要是以后你落在她手里,保准让你生不如死。”
李凤梧略有尴尬。
韩侂胄又大气的拍了拍李凤梧肩膀,“放心吧李小鸟,看在咱俩的关系上,真要到了那一天,我不能保你生,但给你个痛快留你个全尸还是能做到的。”
李凤梧哭笑不得,这尼玛有意思?
韩侂胄忽然压低声音,“李小鸟,你老实交代,你是不是吃了我侄儿媳妇的豆腐,有好几次和我私下提起你的时候,我那侄儿媳妇都脸红的紧。”
李凤梧心中一凛,“滚蛋,莫要搬弄是非。”
韩侂胄脸上浮起一层戏虐,“话说回来,侄儿媳妇真是国色天香,不输你那两位神仙姐姐,若能得此佳丽,万里江山不要又何妨。”
李凤梧哈哈大笑,“所以你只能当个短命相公。”
韩侂胄愕然,“短命相公?”
李凤梧自知失言,顾左右而言其他。
最后说到正事,“李小鸟,此次出使大理,有几成把握能达到官家的意图?”
李凤梧笑了笑,“你觉得呢?”
韩侂胄皱眉,“如果官家能配合使团,让川陕,夔州路兵马调动,大兵压境潼川路、成都府路,有五成把握,仅靠咱们使团的嘴皮子的话,最多三成。”
李凤梧哈哈一笑,“还有呢?”
“如果能搞定大理相国、中国公高寿昌,则有八成把握。”
李凤梧挑眉,“你倒是看得清楚。”
韩侂胄哈哈一笑,“不看看我是谁,话说,那几位使节知道么?”
李凤梧点头,“你都能看出来大理局势,他们又怎么会看不出?”
柳子承若是看不出,也没资格出使大理,钱象祖就算看不出,可有张杓指点,也不会太差,至于王之望,他就是挂个虚职,保驾护航而已。
如今大理国王是段正兴,是段誉的儿子。
没错,就是天龙八部里那个段誉,这货现在还活着,应该在电视剧中的天龙寺里出家为僧。
若是有机会,倒想见见历史上真正的段誉。(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九章大理
第一百七十章各司其职
第一百七十一章大理第一人
第一百七十二章原汁原味孔雀舞
第一百七十三章家姬
第一百七十四章太湖石换马
第一百七十五章傲娇的中国公
第一百七十六章苍山洱海见段誉
第一百七十七章观音不观音
第一百七十八章大理两天子
第一百七十九章敲诈太上皇
第一百八十章夜谈
第一百八十一章美色难辞
第一百八十二章大理乱局
第一百八十三章站队的棋子
第一百八十四章有人活,就得有人死
第一百八十五章步步为营
第一百八十六章大理皇室的中兴之心
第一百八十七章滇马之歧
第一百八十八章必杀李凤梧
这就是大宋和大理的关系。
双方不可能彻底撕破脸,一者大理需要和大宋的贸易刺激、发展经济,一者大宋需要大理的滇马来补充、扩展规模可怜的骑军。
再者,便是地理天险了。
大宋要不顾一切的攻打大理,可以,但会给金国机会南侵。
大理要侵占大宋的疆土也可以,但也会给越李朝等邻国机会掠夺。
所以两国只能交好。
思念及此,段正严对谍子道:“你速速回皇宫,告诉兴儿,王之望之事无关紧要,待今夜事定之后我们将重掌主动,到时再遣人和大宋使团重启商贸谈判。”
谍子应诺,转身出门。
房间里只剩下段正严和怒目金刚。
段正严沉思了许久,才对怒目金刚道:“你去接应段昭平,务必保证大军在今夜抵达洱海,如此,方能确保兴儿安危。”
仅有天阙军两千,段正严还是不能放心。
怒目金刚犹豫了下,“那您?”
段正严哈哈一笑,“这些年高家派来崇圣寺的人不少,又有几个是和你交手了的?”
大凡刺客,都被崇圣寺的武僧解决了。
根本近不了自己的身。
怒目金刚一想也是,转身出门而去。
段正严透过禅房的窗户,看着崇圣寺三塔,陷入沉思,若是有人看见,只会以为这是个垂暮的老僧。
那曾想得到。
就是这位老僧,如今正在运筹帷幄掌控大理局势。
将要一手推动出大理的大血案。
只是这位表面如枯木,内心意气风华的老人怎么也没想到,刚从他禅房里出来的两个谍子骑上快马,奔出不到一里地,便被人拦了下来。
忠心于大理段氏的谍子,身手不错,也有忠心。
到死也没有说一个字。
所以这两个谍子都死了,其后,拦下碟子的四个大宋精壮汉子草草处理了尸体,悄无声息的摸向崇圣寺。
大宋神卫军,每一个都是可以以一当十的精锐。
这是帝国与王国的差距。
……
……
国宾馆,从高观音隆府邸回来的柳子承和钱象祖相对而坐。
没有茶水。
两人虽然短暂联手,但毕竟阵营不同。
依然是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也寒碜,若不是共同敌人李凤梧,两人怎么也不可能联手。
柳子承话不多。
钱象祖话不少,“此次若是成了,那便要恭喜柳朝请了。”
出使之前,官家将柳子承擢升为朝请郎。
柳子承面无表情,“钱录事,同喜同喜。”
钱象祖在出使前,也被官家升为中书省录事。
钱象祖也无多少窃喜,只是淡淡的道:“高观音隆真能如你我所愿,鸠占鹊巢成为中国公,继而同意咱们的约定,每年七千五百匹滇马入大宋?”
柳子承想了想,“高观音隆应该不至于骗我们,大理段氏能拿出六千五百匹滇马,高观音隆每年拿出一千匹,这是他目前的实力,如果登上国公位,大概不只这个数。”
顿了一下道:“咱们只是让李睿率五百神卫军助他,就能换来每年一千匹滇马,回到临安,官家会如何?”
当然是欣喜若狂。
钱象祖却有担心,“就怕……”
柳子承摇摇头,“没有什么可怕的,高观音隆就算失败,依然是高寿昌掌权,和目前的局势没有差距,使团依然能完成任务,我们有什么损失?”
钱象祖不做声,却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妥。
李凤梧会这么老实?
再说,柳子承会不会还有其他算盘?
当初高观音隆来国宾馆求见,被李凤梧和王之望拒绝后,自己就是被柳子承忽悠去见高观音隆的,以柳子承这人平素的风评,他可不是这种愿意分享功劳的人吧?
这件事,主要是靠李睿。
而李睿又是恭王赵惇的小舅子,怎么看,都用不着自己。
柳子承知晓钱象祖在担心什么,也不点破,只是说了句“参木之处,藤蔓绕身。”
钱象祖沉默了。
柳子承的意思就是说,就算是参天巨木,也会有很多的旁枝错节,他这样做的意图,不过是为未来留一条路。
将来若是赵愭登上太子位,自己也会念在今日之事上,对他网开一面。
当然,柳子承也是在提醒自己。
若是自己全力配合他,假若一日是赵惇登上太子位,他也会就今日之事,在将来的仕途上对自己网开一面。
想到这钱象祖暗暗惊心,这柳子承真是未雨绸缪得让人可怕。
不过两人的目的一致:就是不让李凤梧获功。
如今的李凤梧都快要压不住了,若是使大理再获大功,那就真的只有相公才能压制他了,如此的话,其后的赵恺很可能会在争储中取得优势。
这是赵惇和赵愭都不愿意看见的局面。
所以作为马前卒的自己和柳子承,不得不兵行险着。
那么,此刻李凤梧在干嘛呢?
钱象祖问了一声,柳子承咳嗽一声,“方才有人来报过,李凤梧和王之望在酒楼喝酒,其后王之望去了皇宫求见段正兴,李凤梧依然在酒楼。”
这是钱象祖的悲哀。
柳子承为何能成为主战势力,因为他有李睿留给他的人手。
而自己没有。
赵愭虽然在朝堂势力更多,可是在军界,却不如赵惇。
这也是钱象祖的一个忧心。
不解的问道:“没有其他举动?”
柳子承也有些奇怪,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钱象祖说,“确实有些奇怪,李凤梧这个时节都还没反应过来,那也太说不过去了,但若只有王之望这一招,似乎根本无关大局。”
钱象祖点头,“是有点不同寻常,连那高寿昌的反应也不同寻常。”
柳子承陷入沉思。
是啊,高寿昌按说不可能不知晓高观音隆的异动,为何直到现在也没有反击的迹象,似乎就准备接受今晚的命运?
这真的是大理第一人?
感觉脆弱得不堪一击。
不过柳子承从来不会轻视人,尤其是这人还是大理第一人,总觉得高寿昌应该有杀招。
不过目前局势是全部按照己方的计划,一切都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钱象祖忽然压低声音,“人都已经准备好,高观音隆给的那些人能成功?”
柳子承点头,“放心。”
今夜不仅要立下大功,还要取那个曾经把河西柳家颜面摁在地上摩擦的建康纨绔的人头,万事俱备,只等入夜!
钱象祖有些不确定,“可还有李巨鹿啊。”
柳子承笑了笑,阴笑。
先不说有高观音隆给的那些人中有高手,就算这些人失败,只要李睿能够助高观音隆斩杀高寿昌,调转马头,五百神卫军还杀不了李凤梧?
退一万步,高寿昌胜了,李睿为什么就不能继续杀李凤梧?
反正是兵变,死一个使节多正常的事情。
无论成不成功,都必杀李凤梧。(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九章尴尬的神卫军
皇宫里,已过不惑但面目却比实际年龄更苍老的段正兴坐卧不安。
一旦想起今夜之大事,这位登上地位十六七年的大理皇帝,平日养气功夫甚是了得,从登上帝位到如今,历经三个相国。
从高量成、高贞寿、高寿昌。
高量成因拥戴之功,其张扬跋扈不见皇帝放在眼里,这是整个大理朝野都知晓的事情。
其侄儿高贞寿也不遑多让,甚至在行事作风上更强势,否则怎么逼迫高量成退位,将国共位让给他,而不是高量成的亲生儿子。
反倒是高寿昌,行事温和,于春风化雨中蕴含着雷霆万钧的霸道。
但至少让段正兴觉得有了面子。
心里也舒坦不少。
不过,大理段氏不仅要面子,也要里子。
父亲执政三十九年,其间策划多次要将高家势力一网打尽,然而那段时间的高家却是整个大理都无法动摇的巅峰世家。
父亲之败情有可原。
所以十几年前,父亲心灰意冷,又日夜担惊受怕,便“禅位”自己去崇圣寺修佛了。
想到这段正兴苦笑。
父亲的禅位,不正是自己和高量成一手缔造的么。
一念及此,段正兴猛然出了一声冷汗,好像几个儿子,和高家都走得比较亲近——这就是大理段氏的悲剧。
想要彻底掌控王国,就要灭高氏。
而皇子想要登上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