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仕妖娆 >

第394章

宋仕妖娆-第394章

小说: 宋仕妖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能确保不会被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承诺。

赵惇虽然有点神经质了,但智商并没有下降,看见了密室众人,已然明白,自己的王妃李凤娘早就把事情安排妥当。

今日聚会,并不是让自己来指定起事的策略——这种事情,当然是军功卓著的李道来操刀。

真正的目的,是自己给李家,给林宗棠一个承诺。

赵惇想到了很多。

想到了父皇的绝情,想到了赵恺的小人得志,想到了李凤梧的可恨之处,想到了自己黯然临安的凄凉,想到了……很多。

是的,赵惇想得很多,他还想到了,如果那一日来到,自己不仅要杀了赵恺,还要他永世背上一个黑锅。

至于李凤梧,当然要杀,而且先要让他生不如死,自己要他看着自己,将耶律弥勒、文浅墨、文淑臻以及魏蔚、耶律观音等一众女人带进后宫,夜夜玩弄,腻了之后丢进官营妓楼,供万千男人肆意亵玩。

还要李凤梧看着自己,将他的女儿李梦华养大,然后成为永世不得翻身的营妓!

是的,我赵惇要复仇。

我要让嘲笑过我的人,全部付出代价!

赵惇忽然释怀了。

反正自己都失去了所有。

拼搏一次,若是输了,也只是再失去一些而已,但若成了,不就是让李道一家,和林宗棠平步青云……而自己却能得到江山!

更能报得深仇大恨!

想到这笑了。

依然有点神经质,但却很是郑重的看着李道说道:“若得那一日,吾主大庆殿,愿与李家共治天下!”

又看着林宗棠,“林大使当为枢相,生前封王,子孙世代世袭罔替,极度富贵,不亚李家!”

李道和林宗棠互视一眼。

大喜。

如此,大善。

如此,则孤注一掷,博个千秋万世的荣华富贵!

赵、李共治天下。

林家世代封王,岂非是人生最美之愿也!

第四百八十一章造反了!

乾道六年仲夏的临安。

很热。

天气燥热,人心更热。

深居皇宫的赵昚,随着乾道盛世的风光无限,心里北上的野望无法压抑,情绪逐渐高涨,储备的人才都在这位中兴之主有计划的运作下,逐渐显耀于朝堂、军伍。

退休后居住在德寿宫的上皇赵构,在道士皇甫坦的怂恿下,越来越不喜欢赵恺。

暗暗想着,若是有机会,不如帮助一下赵惇。

心里也很燥热。

重新封王,加开府仪同三司的庆王赵恺,心里也很热。

明日就是自己立储,入主东宫的大日子,如今大内、东宫那边早就忙得热火朝天。

但赵恺心里有点失落。

不知道出于什么缘故,自确定自己将要入主东宫之后,李凤梧逐渐疏远自己——当然,这种疏远是有分寸的。

后来在父皇的提点下,赵恺才明白。

立储之后,李凤梧就不再是自己的谋臣——虽然父皇提议,让李凤梧到东宫权兼一个属官,但父皇说的很清楚,李凤梧他自己也很清楚。

如今的李凤梧,不再专属于任何一个皇子。

哪怕是将为储君的自己。

李凤梧,将只忠心于大宋的官家。

如今的官家是父皇,那么他就只是父皇的臣子。

等自己登基之后,他就只是自己的臣子。

这一点,让赵恺既是难过,又是高兴——难过的是,好像自己失去了什么,高兴的是,李凤梧这样的人,才是大宋真正的脊梁。

父皇能重用,等自己将来登基,也可以重用。

好在李凤梧虽然疏远了自己,可还是会偶尔来王府找自己喝酒——也许在李凤梧的眼里,自己不再是储君和皇子。

而只是他的一个朋友。

这样的局面,赵恺心中的失落很快一扫而空。

宁友不臣。

吾之幸也。

赵昚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也很是欣慰,至少在李凤梧这个人上面,自己从来没有看走眼,虽然其间他做过不少差点触及甚至已经触及自己底线的事情,但他始终是自己的大宋雏凤。

嗯,如今已不再是雏凤。

是真正的大宋之凤。

李凤梧的心也很热……任谁家里有两个正妻两个平妻,再有一众小妾,而且这些女人都是倾国倾城的姿色,在燥热的夏天,是个男人都冷静不了。

不知道是不是新婚开的头,结婚之后的魏蔚两姐妹,习惯了一同侍寝。

李凤梧很是喜欢。

按说,家里七个女人,文浅墨、文淑臻、耶律弥勒、朱唤儿、夏暖滟、魏蔚、耶律观音,如何安排房事是个麻烦事情。

但大娘子和耶律弥勒持家有方,根据妻妾的身体状况,除掉每个月例假来的那几天,制定出了一张表格。

耶律弥勒因为有了身孕,近期不再和李凤梧睡觉。

大娘子文淑臻自生了梦华之后,对房事的兴趣也下降了许多。

夏暖滟还是喜欢在西湖那个院子里,呆在花船上开始新书的创作,李凤梧不去找她,她也很少回梧桐公社。

这就辛苦了文浅墨和魏蔚两姐妹。

好在李凤梧也不是铁打的金刚,日子就这么不咸不淡的幸福着。

父亲李老三还是喜欢建康多一点。

带着母亲叶绘,二娘周月娥,顺便将李梦华、李长生、铁木真接回建康去呆一段日子——上了年纪嘛,总是喜欢小孩子多一点。

如今的铁木真,俨然成了李家人。

当然武艺没有落下。

而和铁木真有了诚挚的师徒之情的寇成,大骂了一番李凤梧后,也背井离乡,去了建康李府,坚持要教导他认为将来必然不输汉张良的铁木真兵法策略。

李家当然不敢怠慢了这位老将军。

铁木真正是童真时代,倒是怨气大的很,总说老将军耽误了他和李长生青梅竹马的快乐时光,对此老将军气得胡子一翘一翘的。

却又高兴的很,铁木真这小子有点李凤梧的风采了啊。

这么小就开始勾搭女子了。

倒是奇怪,李凤梧似乎并不反对他妹妹李长生和铁木真在一起,甚至隐然让人有种错觉,李凤梧似乎很是乐于见到这种局面。

李凤梧当然乐意,青马竹马真情实意,而且铁木真对待初恋,可专情着呐。

家事皆安。

兵部的公事也不繁忙,立储仪式也轮不到自己。

等这一日繁华的立储仪式结束,赵恺终于成为太子入主东宫后,李凤梧很是惬意的从公事房离开,今夜准备去西湖夜宿。

不能冷落了夏暖滟啊……

只是刚走出兵部公事房,东宫太监已在外候着,“李太中,太子殿下说您若是下班,请您去东宫喝喝小酒。”

喝喝小酒?

李凤梧笑了,这个说辞,摆明了就是叙旧,朋友之间的关系。

而非君臣关系。

点头,“那去罢。”

东宫之中,新太子赵恺按说应该穿一身华袍,但出乎意料的是,赵恺穿了便服——李凤梧忍不住叹了口气,明白了赵恺的用心。

也有些感动,至少自己这么多年没有白白付出。

他还懂得感恩。

这套便服,正是当年建康时候,赵恺第一次来见自己穿的那套便服。

隆兴、乾道年间,所有的争储事件,都起于那一夜啊。

两人对坐,浅斟……

太子妃,华国夫人韦氏,温柔的坐在一旁,担任了侍女的角色,亲自为两人倒酒——从始至终,韦氏就清楚李凤梧的角色。

从来没有拿他当外人看过……甚至很有点想法,反正李凤梧都这么多女人,要不把自己那刚及笄的小妹也嫁给他得了……

多一个不嫌多么。

三人皆不说话,气氛却很微暖。

垂拱殿里,知晓了情况的赵昚暗暗点头。

太子还懂得进退,李凤梧更是知晓进退,着实是对让人放心的君臣,如此的李凤梧,待李凤梧资历够了,不如让他担任太子少师,主东宫诸事罢。

只是赵昚没有高兴多久。

片刻后,已经从禁军殿前副都指挥使升任殿前都指挥使的赵珲心慌气乱的冲进垂拱殿,“官家,大事不好了!”

赵昚瞪了他一眼,却也知道,绝对是发生了大事。

否则赵珲不至于如此失态。

只是赵珲接下来的话,让赵昚骤然觉得如坠深渊:“恭安郡王殿下,起兵造反了!”

第四百八十二章清君侧

宋朝几百年的江山统治中,黎民百姓造反不少。

出名的有宋江方腊。

但藩王造反,却从来没有过……

这主要是从赵光义开始的。

所以为了断绝藩王造反,宋朝的宗室,和历朝皆不一样。

皇子封王者,王爵仅止其身,而子孙无问嫡庶,以其中最长一人,封公,其余子孙不过是承荫入仕,为环卫官,然后以序迁转,与异姓贵官荫子入仕一般,必须历任年深,排资历,方特封以王爵(郡王),而其祖、父所受之爵则不予承袭。

亲王子不封王而只有一人继承公爵,因而在北宋中期一度出现了“宗姓几无一王”的局面。

后来只出现过嗣王的爵位,加上宋代重文轻武的制度,大幅度的压制勋贵武将,以至于宋代王爵没有那种可以积蓄几代之后造反的能力。

八王爷赵德芳本来是有机会的,但因为兵权分散,厢军垃圾,战力过低,禁军又不是王爷搞得定的。

再说宋朝皇子又不多,没有数字军团去拼氛围,朝堂上腐儒特多,就是皇帝也被这群读书人搞得日夜内伤。

何况皇子?

还有一个,宋朝经济发达,王爷活得滋润得很,比如赵惇到了常德府,如果没有李凤娘,恐怕就要夜夜笙箫忘了江山,调戏良家妇女还来不及,哪里会造反?

加上大多封王的皇子造反时候手上没兵。

再有一点宗室之心的皇子王爷,知晓外族虎视眈眈,本来就一烂摊子,更不会给大宋的统治雪上加霜。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赵匡胤黄袍加身后,防备军权,加强中央集权。

这导致了王爷无兵可以造反。

像赵惇这种,一者是刚到地方封王,一者有李道、林宗棠的支持。

所以才会出现。

若是再等个一二十年,赵惇根本没有造反的机会。

然而现在有了……

听到赵珲的话,赵昚心一直往下沉,虽然是仲夏,却感到了遍体寒冷,如置冰窖之中,在自己的任期内,竟然出现了皇子造反!

这是何等的宗室耻辱!

这逆子疯了么!

怒拍书桌,“这逆子以何反?”

赵珲有些讷讷的道:“清君侧。”

赵昚怒极反笑,“哈哈哈哈哈……”

忽然脸一沉,“好一个清君侧,朕身边难道有奸臣祸国不成,如果有,那也是朕瞎了眼,养出了这么一个逆子。”

赵珲犹豫了下,还是说道:“恭安郡王——”

“逆子也配为王?!”

赵昚怒极。

赵珲立即改口,“赵惇扬言天下,当今相公汤思退,是奸相秦桧之党羽,惑乱朝纲陷害忠良,当今临安太中大夫李凤梧玩弄权势,仗着天子宠爱,胆大包天的谋害了庄文太子,官家您是非不分错信奸伶,他还说如奸臣难制,誓以死清君侧。”

说这话的时候,赵珲很惊恐。

深恐被官家迁怒。

赵昚确实愤怒无以抑制,但那是对赵惇的愤怒,赵珲只是转述他得到的消息和那个逆子的话,闻言大笑,连说了三声好。

好一个奸相秦桧之党羽。

当初为了争夺储君,难道和汤思退勾结的人不是你?

好一个玩弄权势的李凤梧谋害了庄文太子。

难道庄文太子不是死在你手上的?

为了江山,逆子竟然已经如此是非不分颠倒黑白了。

倒叫你知晓,这大宋天下,不是你一个逆子说了算……

赵昚怒,却不慌。

毕竟大宋数百年,还没有任何造反成功了的……唯一成功的都是外族入侵,当年声势浩大的宋江方腊起义,不一样被扑灭?

强抑制内心的愤怒,问道:“哪些人造反了,有多少兵力?”

都怪自己。

当初赵惇被贬,恺儿即将入主东宫,自己还为了他的安生着想,故意将他放到李道的地盘上,以确保他不会被赵恺谋害。

没曾想到,他竟然和李道勾结到了一起。

赵昚几乎不用想,赵惇在荆湖南路造反,必然得到了李道的支持。

赵珲有些没底气,“目前得到的消息,仅荆湖南路宣抚使李道,光化军节度使林宗棠,至于有多少兵力,还不清楚。”

赵昚点点头,“叛军如今动向如何?”

赵珲不无担心,“势如破竹,已全力出击,江南西路微薄的兵力阻止不了叛军东进,即将进入江南东路境内,官家,如何应付?”

赵昚冷哼了一声,“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何惧之有。”

回首对谢盛堂道:“着朕旨意,宣相公汤思退、周必大,参知政事虞允文,枢相公蒋芾,同知枢密院事魏杞,六部尚书全数来垂拱殿见驾。”

谢盛堂脸色凝重的应喏,就要下去安排。

却有听得大官说道:“着人去东宫,将太子赵恺,太中大夫李凤梧宣来。”

谢盛堂应喏。

人还没到,赵昚先沉思起来。

这逆子被自己贬到常德府,按说也是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7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