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仕妖娆-第3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恺被贬了两次,也没见他生出过反心——只是赵昚哪里知道,黑暗的乾道六年,并不是赵惇一手造就,而是李凤娘。
但真正的罪魁祸首,却是他最青睐的臣子。
大宋雏凤李凤梧。
制定了基本策略,东府相公、参知政事和六部尚书都离开,为接下来的大战准备,大宋这个国家机器,迅速运作了起来。
而蒋芾、魏杞、赵恺则等着西府三衙的人前来。
赵昚要亲自布置防御阵线!
赵恺要亲征,自然也要听明白。
而李凤梧,竟然也没走……
赵昚知道他可能还有话要私下和自己说,是以也没有撵他,更没有让他离开,所有的不知都让他参与,李凤梧也确实给了几条建议。
赵昚也采纳了一两条。
随着布置妥当,大军出动,乾道六年的大宋内乱,腥风血雨开始肆虐大地。
PS:不好意思诸位书友,出了个BUG,因为是第一次写历史,之前想当然了就没去查资料,觉得南宋应该有禁军,事实上南宋是没有禁军的,南宋的禁军收编了诸将所辖部队,称为御前军。
但是现在要修改已经来不及,所以只好将北宋的禁军搬到南宋来。
请大家见谅。
第四百八十七章兵锋过处尽地狱
李凤梧最后和赵昚说的,并不是什么大事。
拒绝了赵昚让自己去徽州协助赵恺的意思,而是提议前往毗邻宣城的广德军,去见李睿,看是否能说服他。
赵昚先还有点不同意。
最后李凤梧笑道,臣感谢官家的担心,但为君事,臣当不惜命,若天下都没了,臣要命有何用,顿时把赵昚感动得啊,只差没有当场说卿当为朕之相公了。
赵昚同意了。
但是不放心只有李巨鹿护卫,于是,那个被李凤梧明白了身份的镰一,也就是他的大舅哥魏廷晖被官家派给了李凤梧。
不仅如此,赵镰几乎出动了大部分高手。
目的只有一个。
若是说服不了李睿,那就要确保朕的大宋雏凤能平安退回临安。
李凤梧也挺感动的。
赵昚对待自己,确实好过了一般臣子,甚至得宠多年,一直稳坐相位的汤思退,其待遇也不如自己,所以李凤梧放心的出了临安。
赵昚一日为官家,自己在临安的家人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这一次去见李睿,当然不是即兴的。
事实上,李道和赵惇在一起,渡过鄱阳湖后从江州直入江南东路,而李睿则率领骑军前往徽州东北的宣城,表面上看,这是很正常的军事策略。
但李凤梧却得到了一个让人蛋疼的消息。
李凤娘并没有和赵惇、李道在一起。
这位马背上长大的女子,化身女将军,和李睿一起,率领骑军在徽州以北的长江之畔的宣城。
这样的局面,自己不得不去广德军。
别人不知道,李凤梧却清楚李凤娘出现在这个地方的意思。
就是要逼自己出临安去广德军。
临安、建康、宣城,如一个三角形。
宣城距离建康,骑军最多一日半的时间。
若是李凤娘铁了心,派出死士前往建康,只需一日的功夫,就能潜入建康城取了李老三、母亲叶绘和二娘周月娥的性命。
陆游也肯定想不到,建康那边的兵马驰援还不及,哪会注意到提防李凤娘的死士。
所以李凤梧被李凤娘这一手逼得无奈,只能去广德军所辖的广德城。
去见李凤娘这个疯女人。
李凤梧先知直觉告诉自己,赵惇这个神经质,绝对没有胆量造反。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李凤娘怂恿的。
至于李凤娘为何要造反,李凤梧想得不是很明白,不过有一点很清楚,那肯定是李凤娘对自己的怨恨……
所以她逼自己,自己不得不去见。
而宣城原本并非战略要地,但李凤娘两姐弟却带来了骑军,如果建康的兵马要去临安,就会遭到骑军的冲击……广阔的平原,如果没有相应的骑军抗衡,再牛逼的步军也会被骑军冲撞成一堆狗屎。
而广德军,就在临安前往建康直线上。
然而广德军已没有多少兵马。
全部被调往了临安。
毕竟在赵昚和枢密院三衙的将领看来,天逐军绝对不敢忽略江南大营的中护军薛岭,毕竟那边任有一万近两万的人马,若是被这股势力进入临安汇合,李道他们就很难攻取临安。
所谓的闪电战也便失败了。
……
……
禁军和叛军,两日后正式交锋。
战场死战,先死斥候。
叛军首领之一,武冈军制置使王俊所率之部,声势最为浩大,从蕲州如一支箭一般,射向徽州,而李道和赵惇所率之部,绕过鄱阳湖后,亦如一只箭射向徽州。
无数斥候从这两支箭头上泛散开去,如天女散花。
徽州的禁军斥候,也如烟花绽开,尽数放了出去。
不过赵恺严格听从了李凤梧的计谋,死命斥候,碰见了叛军斥候立即回撤,保存有生力量。
纵然如此,双方也有大批斥候战死。
衢州方向,广南东路宣抚使朱照率领叛军,强势奔袭。
老将虞允文率领禁军驻防之后,选择了和赵恺截然不同的方针,斥候放出去后,只要能将消息带回,其余人若是斩得叛军头颅,皆有重赏。
所以衢州方向的斥候之战,反而更为惨烈。
对于斥候和士兵而言,战争是残酷的。
但更残酷,是对百姓。
南宋官道虽然发达,但在没有火车飞机的古代,要动员一场上万甚至十万的战争,对于任何一位君王或者将军而言,都是一场灾难。
后勤!
禁军这边还好,毕竟背后就是临安,又在江南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以逸待劳。
对于叛军而言,后勤是个巨大的挑战。
好在本就准备了两三个月……而且李道展现了他一代枭雄的果断。
既然是打闪电战,自然不能走寻常路。
在一位谋臣的建议下——当然,也是李道自己的意思,不过是借谋臣的嘴说出来,毕竟若是成功了,他将是世代富贵的王,不能留下这种污点。
叛军采取了以战养战,就地补给的残酷策略。
没有什么怜悯。
叛军的军令便是,行兵至任何地方,抢粮抢草抢房子,不用管任何百姓的生死!
是以叛军过后的江南西路,已经是千疮百孔尸骸遍地,甚至可以用流血漂橹来形容,无家可归者,男子被强征入伍,女子自生自灭——
事实上,大部分年轻女子早就被玷污。
李道的军队,原本纪律严明。
然后就地补给,抢粮抢草就得和百姓接触,就会有人反对,有人反对就得杀……开始还能有点忌惮,等士兵攻下几座必经城池后,隐藏在人心里的杀戮欲望被激发,便再也无法遏制。
甚至出现了屠城!
而且不是一座两座,上高、丰城、临江、筠州、饶州。
最为惨烈的筠州被屠至几无一人。
被激荡起血性的士兵,叛军统领只是意思性的惩罚了几个,却更加纵容,所过之途,抢钱抢粮,杀人放火,掳掠******江南西路,叛军所过之地,几无生机。
无数百姓惨死街头,无数女人被**至死……而更为凶残的,反倒不是叛军士兵,而是那些最早遭受厄运后被强征入伍的壮丁。
遭受巨大打击后,心中的恶魔被释放出来,无以宣泄,便只有杀人*******据后来不可详查的资料记载,江南西路被杀的无辜百姓,竟有十余万之众,仅是被**至死的女子,便有一万余人,还有无数侥幸活下来的女子。
可以说,叛军一路东进,兵锋所过之处,全是人间惨剧。
活生生的地狱。
这便是黑暗的乾道六年。
第四百八十八章家死,则人死!
为了激励士兵和壮丁,叛军将领更是扬言,若是攻下临安,允许士兵自行活动三日,除朝臣、王公和皇室,其余人皆可由他们处置——
这当然是激励的手段。
临安当然不能被屠城,李道心中明白,叛军首领也明白。
甚至大部分士兵也明白。
毕竟咱们的名义是清君侧,而且咱们之中有个恭安郡王,功成之后他是要接掌临安的,总不能接手一座空城——尤其是人口上百万的临安。
屠城怎么看都不现实。
但是可以在临安抢钱抢女人啊!
在叛军士兵的眼中,临安就是个人人皆富贾,满街尽美女的天堂,可以抢钱抢女人,还能有军功,谁不为之热血沸腾?
而徽州,便是拦在他们面前的最强拦路虎。
欲下临安,徽州是必取之地。
若是绕过去,就会把后背留给地方,这是兵家大忌,何况徽州兵马并不少,还是当朝太子亲征,就是李道也不敢掉以轻心。
……
……
赵恺来到徽州时,徽州兵马早已齐聚。
负责将领是西府三衙中,侍卫亲军马军司简称侍马卫的都指挥使王捷,亦是天武骑军统制;以及侍卫亲军步军司简称侍步卫副都统制,捧日军统制柳兴祖,以及神卫军统制赵希。
赵恺抵达徽州第二日,叛军两路兵马,也一左一右来到徽州。
同时发出了劝降信。
王捷、柳兴祖、赵希三人读过劝降信后,皆看向赵恺。
大家心知肚明,既然太子了,当然不可能投降。
太子当然不会将江山拱手让人。
只是赵恺的神色让三人心里打了个咯噔,缓缓伸手,将那劝降信撕成碎片,脸色沉重的道:“诸位将军或还不知晓有些事,我也不瞒你们了。”
三人心里一沉,发生了什么?
赵恺沉默了一阵,才轻声道:“叛军准备充分,在起事之前,就有细作和死士潜伏在临安,我出发之前,临安就发生了暴乱。”
临安暴乱?
三人面面相觑……究竟是什么暴乱,按说应该镇压下去了,但是太子的神色着实让人心里难安。
赵昚神色悲痛,“三位将军的府邸,也是暴乱中心之一,不幸的是,王将军你那位德高望重的老父亲,被死士刺杀在书房里,柳将军你那个聪明伶俐必将高中一甲的爱子,也不幸遇难,赵将军……”
赵恺实在说不下去了,声音带着哽咽。
王捷和柳兴祖瞬间呆滞。
赵希脸色惨白,“太子殿下,我家怎么了,是不是我妻女……”
赵恺没有说话,等于默认。
这种事情,太子不可能说谎!
赵希骤然浑身失去力气,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片刻后,王捷倏然怒吼,“我不信!”
赵恺没有说话,只是眼里泪光晶莹,沉默了许久,才道:“三位节哀。”
柳兴祖忽然笑了起来,惨笑。
哀莫大于心不死。
自己那个儿子,自小聪明伶俐,及冠之前自己厚颜无耻的请求下,素有文坛盟主之称的周必大才将其收为学生教导,不说必中一家的文才,就是依靠自己给他铺下的路,未来也将极尽辉耀柳家。
然而,一切都没了,一切都成了镜花水月。
坐在地上的赵希慢慢的爬起来。
坚定的爬起来。
目光之中没有光彩,只有绝望和坚毅。
毁我家者,必死!
握住腰间佩剑,安静的说道:“但请太子下令,我等将以无畏之心,势杀叛军,以慰家人在天之灵!”
这样的人,才是最可怕的人。
因为他已经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不会再惧怕失去任何所有。
被这样的将军率领的军队才是最可怕的军队。
柳兴祖笑着笑着,已是满脸泪水,呛的一声佩剑出鞘,苦笑着道:“可怜的孩儿,为父必然让叛军的头颅,在你坟前堆京观!”
王捷最为沉默却也最为惊恐,因为他的脸色已经扭曲,握剑的手青筋暴突,只是说了一个字。
杀!
杀尽叛军!
赵恺心里叹了口气,暗暗自问,凤瞻啊,你这一计虽然有用,激起了这三位将军必杀死战之心,但这件事将来若是被发现,你将如何自处?
且不说青史留恶名,就是这三位将军也不会放过你啊。
王捷之父,柳兴祖之子,赵希之妻女尽死于德云堂死士之手啊!
不仅这三人最在乎的人死了,衢州那边,神卫军、龙卫军的统制副都统制们甚至几位都虞候,他们最在乎的人,皆已在那场暴乱中横死。
而这,都是李凤梧的手笔。
赵恺又想起出发前那一夜李凤梧的话。
“我们经不起失败,你们必须在徽州、衢州守二十日,只要二十日一过,叛军必败,所以你和虞允文都必须死战,你俩我不担心,我担心的是三衙和禁军中的那些将军统制……他们有没有死战的决心?”
“叛军一路东进势如破竹,气势正盛值巅峰,如果禁军将领都没有死战之心,你和虞允文也徒呼奈何,那么肯定守不过二十日,可是我们输不起,所以,我们必须让这些将领生出死战之心。”
“有道是哀兵必胜,所以,必须不走寻常路。”
“这个恶名,你是要当天子的人,背不起,也不能背,那么我李凤梧来!”
“这千古骂名,我来背!”
“但愿得一日,若是事发,殿下能保我妻儿老小,我李凤梧无足惧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