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汴京情事 >

第76章

汴京情事-第76章

小说: 汴京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仍看着王珂,却与人说下一句,“他被灌了不少,等回去让人备份醒酒汤。”
  王珂早有此意,如今闻言便也顾不得什么,与两人告了辞,便搀着晏琛的胳膊往前走去…
  谢亭仍站在那处,看着远去两人的方向,轻轻露了个笑来,“真好。”
  王璋的手仍撑在人的腰侧,闻言是低头看她,没什么温度的一句,“好什么?”
  谢亭抬了眼,她也不说话,只这般看着他,眼里的笑便愈发浓了。她踮起脚尖靠近人的耳边笑说一句,“王二爷,您是在吃醋吗?”
  王璋被人戳中了心事,方才冷淡的表情便也出现了几分龟裂。
  他的手紧紧圈着人,看到她满面含笑,轻轻咬住了人的耳垂,才又闷声一句,“你再笑,我就抱你回去了。”
  谢亭知晓他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恐人当真这般行事,忙止了笑…
  唯有一双眼睛,带着止不住的笑意。
  ———
  而另一处,王珂仍搀着晏琛往屋子走去。
  待走进屋子,王珂是唤人去准备热水、醒酒汤。
  她一面是搀着人坐下,一面是接过丫头递来的帕子,细细擦着人的眉眼。而她素来清雅的面上,亦是头回带了几分埋怨,“他们让你喝,你就不管不顾接过来喝,也不知避一避?”
  晏琛低头看着她,他的眼里含着笑。
  他好似从来不曾见过,她这样的模样。她在他的眼里、他的心里、他的记忆力,仿佛一直都是那个清清淡淡,行事说话礼数周全,不哭不闹的雅致姑娘。
  可这样雅致的一个人,如今竟为他担了心,为他皱了眉,为他叹了气。
  他何德何能,能得她如此对待——
  晏琛的心一下子就软了,他看着她,伸手拂过她的脸。而后,他低下头,凑近她几分,“阿珂,你在担心我。”
  王珂的脸依旧带着几许绯红,她垂下眼,避开他的注视,良久才低声一句,“你是我的夫君,我自然担心你。”
  晏琛的喉间漾出一声轻笑,他的手覆在她的发上。他想起方才那桩事,觉得有必要与人说下,便又开了口,“方才我与阿亭是偶遇,你…”
  王珂抬了眼,她看着晏琛,轻轻笑了下,拦了他的话,“我不会多想,亦不会吃心。那是你与谢姐姐的一桩往事,是前尘事,是往日事,是过去了的事——”
  “我知道你们是怎样的人,亦知道你们是怎样的性子,我不会吃心,亦不会多想。”
  她这话说完,是停了下,才又笑道,“可我还是很开心,开心…你会与我说。”
  晏琛看着她,一瞬不瞬看着她。
  他的指腹滑过她的唇,滑过她的脸,而后是轻轻抚着她的眉眼…
  “阿珂,我很高兴。”
  王珂未说话,她依旧看着他,面上仍旧带着笑。
  晏琛的手掌轻轻压在人的面上,而后他低下头,吻在人的额头上,“阿珂,我真高兴…能有幸遇见你。”
  阿珂,我的阿珂。
  幸好。。。幸好这次,我未曾错过你。
  王珂的手撑在人的身上,她原是想挣开,这样的青天白日,又是在王家,若是丫头进来让人撞见…难免有几分难说味。
  可她感受着人胸膛那处传来一声而又一声,急促的心跳声…她终归是未挣开来。
  半开窗棂外透来的几许阳光,打在两人的身上,暖意遍生。
  他们依旧安好。

    
    第96章 番外(二)

  永安九年。
  西北的天依旧如往日一般蓝。
  高湛策马扬过长街; 待至城门那处,他才收紧了缰绳停下马来。。。他仍旧坐在马上,身姿挺拔; 抬眼往那茫茫空无处看去。
  这是近些年来。。。他常会做的事。
  那茫茫空无处; 有时候也会过来一辆马车,走来几个行人。。。可他记忆中的那个姑娘; 却再未回来。
  高湛的手紧紧握着缰绳。
  他合了眼,想起那年; 她坐在马车里看着他; 她的面上带着笑; 轻轻唤他一声“阿湛。”
  她面上的笑如西北的太阳一样耀眼,而她的声却柔软的像那夜色下的一弯月牙湖,温柔而又让人觉着缠绵。。。她说; “阿湛,我不会回来了。”
  她便当真没再回来。
  这样的果断。。。
  那位知府也早就走了,走在她离开的后一年。
  不管他如何不喜,可也不能否认他这一年多来的几番改革; 终归是幸了百姓,益了百姓,西北城里的百姓终究是会记着他的。不管他承不承认; 他的确是要比以前那些来这的人要好。。。他依旧不喜于他,却也曾夸过他一声。
  如今,这西北与阿妧有关的人与事,仿佛都走了个干净。
  而他; 终于在她离开后的这几年里,知晓了他的阿妧是什么人,知晓了他的阿妧竟然有这样贵重的身份。。。
  ———
  有回,高湛在营中听他父亲的几个部下,说起那个离去的徐知府。他对那人的消息并不感兴趣,只听了这一个名字便提步要走。。。可他尚未走掉,便又听见里头传来“汴京”“侍郎”几字。
  汴京,侍郎?
  阿妧曾与他说过,她与那人的一桩婚姻。。。
  那么,他知道了那人的事,是不是就能知道她,知道她是谁,知道她在哪里。
  是不是。。。他能找到她?
  高湛站在营外,里头灯火通亮并着几人的喝酒声。而他却手心发汗,胸腔下的那颗心不停的跳动着。。。
  而后,他听见营帐里有人继续说来,“那个徐大人,你们别瞧他平日沉默寡言。他往日的身份,可大着呢——别说与我们喝酒,便是想见他一面,也是难上加难。”
  几人一听这话,便大笑一声,“不过是个贬来的知府,哪有你说的这么玄乎。。。难不成,他还是什么皇亲贵胄,天皇老儿?”
  那最先说话的人是喝下一口酒,砸了咂舌,才又继续说道,“你们说对了半分,他还真与那皇亲贵胄有脱不了的干系。”
  旁人一听这话,忙搁下酒碗,有人还开了口道下一句,“这么玄乎?”
  那人笑着摇了摇头,他亦搁下酒碗,“那个徐大人,是盛宁十七年春试的会元老爷,亦是昭元帝亲封的状元爷。。。除去这些,他还曾在京中户部任三品侍郎。”
  旁人一听这话,已瞪目乍舌,惊叹几声。
  那人见他们面上表情,便又笑说一句,“你们以为只有这几层身份,那便错了——那位徐大人,还曾是我大宋的国婿,唯一一个国婿。便连现下龙椅上坐着的那位,往日也曾唤过他一声“妹夫”。。。”
  “国。。。国婿?”
  “那岂不是,是那一位的。。。”
  营帐中一时静寂无声,唯有那烛火“噼里啪啦”的燃烧声。
  营帐外,高湛手中的热汗化为冷汗,那颗狂跳不止的心也骤然停了下来——
  国婿?
  唯一的国婿。。。
  大宋唯一一个公主,晋阳长公主赵妧。。。的夫君?
  阿妧。。。赵妧。
  这两个名字合在一道。
  一个是传言中那个陌生的天家贵胄,一个是曾在西北与他谈笑风生的阿妧。
  高湛往后大退几步,月色衬的他面色惨白。
  他策马离开军营,在这夜色下,一路驰骋。。。直到到了阿妧往日住过的民宅。
  月色下的民宅,静寂无声。
  唯有月光打在上头露出几许温柔意味。
  他是知道赵妧的。
  那个昭元帝唯一的女儿、恒帝唯一的胞妹,那个自出生便注定一生富贵荣华——
  世人皆知,他又岂会不知?
  他亦听说过晋阳长公主与新科状元的几许事,那从远方传来的消息,终归是变了几个样的。。。
  不知世事的小公主有了她的心上人,她嫁给了他,原当是天造地设的一桩佳话。。。却不曾想心上人心中有他人,往先的一件一桩全是她想罢了。
  这样的故事,是儿女情长,却不是他喜爱的。
  那时,他少年将军意气风发,一心只想杀尽侵掠我大宋者的宵小之辈。。。闻言,亦不过喝完手中一盏酒,临走嗤笑一声罢了。
  直到他遇见阿妧。
  那个让他心生爱慕,亦让他忍不住心疼的姑娘。
  她与他说起往日事,这个故事像极了他往日听过的一个传言。
  可他却不似往日一般无谓,他看着眼前人,听着她一字一句缓缓说来,心中是说不出的疼惜。
  他疼惜,疼惜她所遭受与经历的。
  他亦遗憾,遗憾未能早些遇见她。
  可他却也庆幸,庆幸他终是遇见了她。。。
  高湛想起往日在这处与那人的点点滴滴。
  他竟不知,他的阿妧,他心中深深惦记的姑娘,竟有着这样的身份。
  她竟是他大宋的明珠,唯一的明珠。
  高湛的手撑在胸腔那处,里头酸闷的无处发泄。
  他依旧抬眼看着那夜色下的民宅,想着往日在这处与阿妧的点点滴滴。。。最后化为她合欢树下的一个笑。
  “阿湛。”
  “阿妧。。。”
  ———
  高湛睁开了眼睛。
  不知何时,阿木已经到了他的身边,他顺着他的眼一道看着那茫茫空无处。
  良久,阿木先开了口,“高伯父让我来找你,纪家已派人送来庚帖。。。”
  高湛未语,他依旧看着前方。
  阿木侧头看向他,看着这个往日意气风发的老友,终归是化为一声叹,“阿湛,你与她终归再无可能了。”
  高湛的眉眼在这艳阳下,显得有几分疲惫。。。
  他的手仍握着缰绳,声很轻亦很淡,在这西北的晴空下,透着无尽的叹息,“我知道,我如今便连想她的资格,都没有了。”
  高湛最后看了眼那虚无之处,而后他拉紧了缰绳,往西北城内的方向驾去。。。
  他想起那年天色正好,他骑着马莽撞的撞上了她的马车。
  而后,他看见马车里的姑娘,轻轻打了半边帘子。。。她微微抬着一双眼,一下子就撞进了他的心头。
  高湛一路驰骋到高府,小厮迎上前来,接过了马鞭。
  而他往后看去,街道两边皆有人行走,却无一人似他惦念的姑娘。
  高湛收回眼往前走去,步子沉稳而又有力。
  这个往日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如今却面容沉稳,行事周全不再莽撞,他像是一下子长大了——他的手中仍握着那枚金钗,在临近屋门前,他看了眼那蔚蓝的天空。
  阿妧,我要娶别人了。
  我终于还是要娶别人了。。。
  阿妧,往后我不会再去等你,亦不会去找你。
  我知道,你不会回来了,这里没有你要等的人。。。你终究不会再回来了。
  阿妧,我不知会不会爱上她,那是一个傻姑娘,她没有你好看,也没有你聪明。
  可我既然要娶她,就要待她好。。。
  阿妧,我不知会不会忘掉你。
  如果有一天,我忘掉了你,那么请你不要怪我。。。
  阿妧。。。
  汴京太远了,我与你太远了。
  这世间所有人都配不上你,我亦是。。。可我还是盼着你能找个人,只要你喜欢,即使是他也好,那么至少你是快乐的。
  阿妧。。。
  高湛想起那年合欢树下,她合上了书,看着他,笑说一句,“你这是跟谁学来的?”
  而他握着手中一束山间野花,挠了挠头,笑着像个傻子一样。。。他最后看了眼那无尽的蓝天,面上露出一个笑来。
  阿妧,再见了。
  ———
  永安十二年。
  将军府。
  高湛坐于书房中,正与几个属下说着余下的安排。
  便听见外头便闹起了声响来。
  书房里坐着的都是上战场杀宵小的,哪个耳朵不灵敏?如此听了几句,便晓得是将军那位夫人那,又出了事来。。。几人都是一直跟随高湛的,自比外人要清楚几分将军与那将军夫人的三儿事。
  将军夫人给将军补衣裳,把将军最爱的一件衣裳补坏了。
  将军夫人给将军做莲子汤,把将军最爱的几株荷花给糟蹋了。
  这回。。。
  几人听了半嘴。
  是说将军夫人要给将军炖补汤,把整个厨房都快烧了个小半。
  众人各自对了眼,便见将军的面容愈发黑沉,忙各自别开脸去,喝的喝茶,论事的论事的。。。唯恐落了人的脸面去。
  高湛忍了许久还是没忍住,他沉着一张脸与几人说道,“你们先回去。”
  几人早已如坐针毡,闻言自是忙应是,与人又拱手一礼往外退去。
  便见外头一个侍从伸手拦着人,面前站着一个满脸炭火的丫头,还叉着腰与人说着话。。。几人未说话,只加快了步子往外走去。
  心下却是各自有了一个答案,听说将军夫人是个厉害角色,果然——
  就连身边的丫头,也是这般。。。了不起。
  后头便又有了一话,是说往后尽量还是让将军去军营谈话,这将军府往后万万是不好随意来了。
  ———
  高湛那处等人走后没多久,便走出了书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