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嫡女楚晴 >

第68章

嫡女楚晴-第68章

小说: 嫡女楚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秋也觉得可惜,才刚十岁的姑娘,平素又那么乖巧可人,竟是如此短命。
  陪着楚晴哭了片刻,终怕她伤了眼,便温言劝解着,“姑娘莫太伤心,沈姑娘这一去未尝不是好事,本是活泼玩闹的年纪,她却天天躺在病床上,喝不完的药遭不完的罪,倒不如就此解脱了,兴许到那世还能见到沈太太,母女俩得以团聚。”
  她们团聚了,那沈在野呢?岂不只剩他一人孤苦伶仃的,谁能陪着他?
  楚晴眼眶一热,只觉得泪水又往外涌,忙掏帕子拭去了,趁着冬欢端水绞帕子的时候吩咐问秋,“帮我准备素服,我想去吊唁阿琴。”
  问秋吓了一跳,可觑着楚晴脸色又不敢劝,给春喜使个眼色让她把春天刚裁的那件天水碧的小袄寻了出来,又取出条月白色的罗裙来。
  楚晴不忙着换衣裳,先洗了脸重新梳过头发,将发髻上的金饰都除了,薄施一层脂粉带着问秋到了大房院。
  明氏见她眼圈仍带着几分红,已猜出她的来意来,却不点破,笑着招呼道:“庄上刚送的葡萄,正好你来省得打发人去送了。”
  楚晴勉强尝了两粒,低声道:“伯娘,我想去沈家送沈琴一程。”
  明氏道:“你也知道国公爷发了话,这阵子府里的姑娘不得随意外出……再者,咱们与沈家并不沾亲带故,由你大哥代为吊唁表了心意也就罢了。沈家没有女眷招呼,你去实在不妥当。”
  “我,”楚晴才刚说出一个字,泪水又扑簌簌地落,哀声道:“伯娘允我去一趟吧?”
  楚晴自小就懂事会看人眼色,知道大人不喜欢爱哭闹的孩子,她见人就咧嘴笑,极少当人面哭,更遑论长辈已经拒绝的事情再去央求。
  明氏看着她无声地落泪,不由软了下来,叹口气道:“沈家停灵七天,出殡前一日去吧,人或许少一点儿。别耽搁太久,上炷香就回来。”
  “嗯”楚晴乖巧地应了,“我不会惹事给府里丢脸的。”
  过了两天,楚晴仍是带着桂嬷嬷与问秋去。
  一下马车就看到门前随风飘动的白灯笼,楚晴顿觉眼眶发涩,低着头进门绕过影壁,迎面就是竹竿搭建的灵棚,竹竿上挂着白幡,被风吹着呼啦啦地响。
  沈家本来在京都的知交故旧就不多,该来的前两天都已经吊唁过,这日却是没有旁人。
  沈在野盘腿坐在蒲团上,身上仍是一袭灰蓝色的衣衫,人瘦得脱了形似的,眼睛深凹下去半点精神都没有。
  灵棚正中设了香案,楚晴近前恭恭敬敬地上了三炷香,听到沈在野低声道,“多谢六姑娘。”
  那声音沙又哑,像历尽了千年沧桑般。
  楚晴心头酸了酸,眼泪立时喷涌而出,哽咽道:“先生节哀顺变。”
  沈在野起身长揖到地以示谢意。
  桂嬷嬷悄悄推了下楚晴,意即礼已毕,该回去了。
  楚晴却挪不动步子,默了片刻,问道:“先生以后有何打算?”
  “我已告了长假,准备带拙荆和琴儿的灵枢回乡安葬,”沈在野淡淡地回答,可抬眸瞧见楚晴大大的杏仁眼里蕴着的点点珠泪,不由愣了下。
  他十六岁成亲,十七岁当父亲,到如今已是二十又七,经历过情情爱爱的人,岂会看不出楚晴眼眸里的情意?
  她第一次来就紧盯着他教沈琴写字,眼里全是羡慕与眼馋,他心一软让她试写几个,她立时雀跃起来,眸光亮得就像天上的星子。
  沈在野辗转听楚景提过,楚晴自小没了娘,父亲又常年不在家,四房院只靠她一人支撑。
  这么漂亮的小姑娘,她父亲怎能抛下她不管?
  沈在野莫名地就有些怜惜她,对于她在信里流露出来的迷惘与困惑做了劝解。
  第二次她来,看着他的目光就多了些依恋与亲近。
  而这一次,沈在野有些不敢正视她的眼睛……
  抛去年龄相差太大不说,单看家世就不成。楚晴是卫国公嫡亲的孙女儿,不可能下嫁他一个无权无势的穷书生,何况他还是个鳏夫。
  再者,楚晴年纪太小,不曾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男女之情,对他更多的是女儿对父亲的孺慕之情。
  这一点楚晴不懂,可沈在野绝不会不懂。
  所以,他稍顿片刻,便道:“琴儿只六姑娘一个好友,这几天我抽空将琴儿的东西整理了一下,若六姑娘不嫌弃,就请收下,也算相交一场留个念想……”说罢亲自从书房搬出来一只箱子,“再说句不自量力的话,在下斗胆也将六姑娘视作女儿,此次回乡不知何时再回京都,以前的一些画作勉强还能入眼,一并赠予六姑娘聊作添妆之用。”
  楚晴“哇”地就哭出了声……

☆、第79章

  桂嬷嬷对明氏感叹不已,“沈在野真是位君子,言语坦荡行止有度,要是年轻上十岁,还没成亲,说起来也是一段佳话。”
  “那晴丫头呢?”明氏更关心的仍是楚晴。
  桂嬷嬷道:“在沈家哭了会儿,出来时就收了泪,一路都戴着帷帽并未被人瞧见,便是瞧见也说不出什么,来吊唁故人谁不得哭几场?”
  明氏叹口气,“这孩子心思就是重,回头让问秋她们解劝着点儿,这人与人的缘分,不管是父女也罢,夫妻也罢都是命里注定的,强也强不得……说起来晴丫头也十二了……”应该把她跟明怀远的亲事定下来了。
  明怀远金榜题名后听从家里人的意见,留在翰林院继续读庶吉士,还差半年就满三年,他心心念念地想外放,亲事能在他外放之前决定下来最好。
  楚晴倒没有再哭泣,只是觉得浑身恹恹地,稍稍用了点中饭就上床歇着了。身子虽累,脑子却清醒着,一点一点回忆起与沈琴相识相交的情形。
  初见时就孱孱弱弱气血不足的样子,走几步山路就得让沈在野抱着,平常也难得出门,沈在野在家,则父亲陪着她玩,沈在野上衙,就剩她跟母亲两个体弱的人相对。日子恐怕过得也很是寂寞。
  而自己,虽然娘不在爹不爱,终究还有明氏照拂,有几位兄长姐妹,再者还有周琳等好友,到底又比沈琴强许多。
  思量来思量去,眼皮开始渐渐发沉……
  仍是那片空茫的几乎漫无边际的蒲公英,金黄的小花、雪白的绒球还有碧绿的叶子,放眼望去宛如一幅美丽的画。
  田野尽头,依然是那个身穿玄色衣袍的人,迈着大步,不紧不慢地走着。风掠过田野,吹动他的袍摆,猎猎作响。他的衣袖灌了风,像是饱胀的风帆。
  一股慑人的威压扑面而来。
  楚晴本能地想逃,可双脚好似被钉在地面似的,动弹不得。
  眼看着那人渐行渐近,楚晴几乎能听到他脚上的麂皮靴子踩踏在地面上的“咚咚”声。
  终于,他来到她面前,双眼烁烁地盯着她。
  楚晴屏住气息,等着他说出“冉冉”两个字。
  出人意外地,他说,“六姑娘……我喜欢你,近日就请人去你家求亲。”
  “不可能,”楚晴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往后退了两步,不知什么时候,身后竟然变成了万丈悬崖,而她就踏在悬崖边上。
  岩石松落,她不由自主地跟着往下掉……
  “救命……”楚晴蓦地惊醒,又是满头满身地汗,中衣紧贴在身上,黏得难受。
  正要开口唤人,帐帘外面传来男子的声音,“姑娘是思虑过度,加上受了点风,汗发出来就好了,我再开一道纾解的方子,一日两次,连喝三日。”
  “多谢先生,”是问秋的声音,似是撩了门帘。
  纷杂的脚步声渐渐消失。
  楚晴舒口气,伸手去够床头搭着的衣衫,春喜在帐外低声问,“姑娘可是醒了,要不要喝口水?”
  “好,”楚晴应着,又吩咐道,“备洗澡水我擦擦身子,出了一身汗腻得慌。”
  “现在?”春喜似是愣了下,随即道,“姑娘先用点儿粥饭吧,空着肚子洗澡容易头晕。”说着撩起帐帘挂在床边的银钩上。
  楚晴这才注意到屋里明亮的光线,便问:“什么时辰了?”
  “差一刻辰正,”春喜倒了茶来,伺候楚晴喝了两口,又开橱柜找肚兜与中衣。
  竟是睡了这么久,难怪肚子里空落落的,根本昨天夜里都没吃饭。
  楚晴思忖着,看春喜已将衣服捧了过来。
  新找出来的肚兜是湖蓝色的,上面绣一支亭亭玉立的粉荷。
  湖蓝衬着楚晴的肌肤愈发地白嫩细滑,而胸前仍旧是平坦的,只稍稍有了个小鼓包。
  从两年前徐嬷嬷还在的时候,楚晴就断不了喝羊奶炖着木瓜,喝了这许久怎么好似没用处。
  按理这个年纪,虽长不成白馒头,可也应该有荷包蛋那么大了。
  春喜狐疑地打量好几眼,才将换下的衣服收走,手触到中衣上,果然汗津津的。
  这时问秋与冬欢提了食盒进来,见楚晴已经醒了,便问:“要不把炕桌搬过来,姑娘歪着身子用点儿?”
  楚晴道:“不用,躺得乏了,起来走动几步也好。”
  谁知刚站起来,就觉得脑门一阵眩晕,身子摇摇晃晃的像是站不住似的,春喜连忙扶住她,仍让她在床上倚着。
  问秋再不敢让她起身,半跪着伺候楚晴喝了半碗粥,吃了一只核桃卷酥。
  热腾腾的饭食下肚,楚晴觉得舒服了许多,却不敢逞强洗浴,遂让春喜绞了温热的帕子擦了几把。
  等身子舒爽了些,又沉沉睡去。
  明氏得知楚晴生病亲自过来瞧了瞧,又看了眼府医开的方子,吩咐问秋,“照着府医所说煎了给姑娘吃。姑娘心里不痛快,你们常开解着些儿,等姑娘病好了,少不了你们的赏钱。”
  问秋连忙答应着,“伺候姑娘是奴婢分内之事,不敢要夫人赏。”
  明氏点点头,又细细地问了些别的,才回了大房院。
  见到楚溥,不免有些怨气,“四叔也是,晴丫头病着,不说亲自去看一眼,就是打发个小厮问一声也好……也不知都忙些什么?”
  难怪楚晴觉得沈在野好,沈在野能衣不解带地照顾女儿好几个月,换成楚澍,怕是一两天都不成。
  楚溥极少见明氏抱怨,便问道:“晴丫头病得厉害?要不拿了名帖请个太医回来?护国寺后院那棵千年桂花树开了花,听说四弟一早往护国寺去了,兴许约了人作诗。”
  明氏闻言几乎无语,咬了唇道:“病得不重,府医说晴丫头是悲伤过度,加上心思重,纾解开就好了。”默了默,终是忍不住,又道:“虽说女儿家多数由母亲教养,可四弟妹老早不在了,四叔身为父亲总得问候一两句……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养个猫儿狗儿也得时不时哄着逗着才好玩儿。晴丫头都十二了,能待在府里的时间也就这两三年的工夫,以后嫁到京都还好,若是嫁到京外,这一辈子还不定能见到几回……亏得晴丫头三天两头又是做衣服又是做袜子,孝心都……”喂了狗了。
  楚溥岂会猜不出明氏未出口的半句话,叹道:“四弟这是甩手掌柜当惯了,等他回来我跟他谈谈。要是他实在不愿管这些琐事,就请母亲给他张罗一房继室,四房总得有人掌管着。”
  明氏听得目瞪口呆,这男人跟女人的想法怎么能差这么大。她明明是说楚澍不关心楚晴,没有尽到做父亲的义务,怎么楚溥竟联想到四房没人支撑,要给楚澍续弦上。
  想想也是,等楚晴出阁后,四房院还没有个管事的人儿。
  楚澍年纪又不大,不能老是孤单着一个人,再者,也该有个儿子承继香火传宗接代。
  最好先访听着,等楚晴出阁前半年纳进门来,这样不妨碍楚晴的亲事嫁妆,又能相处些时日培养点情分起来。
  想到此,明氏索性让石榴沏了壶茶来,跟楚溥相对坐着,“有些事我不好当面跟四叔讲,你倒是劝劝他,该打算的早点打算起来……”
  经过楚溥的开导,第二天楚澍就到了倚水阁。
  楚晴歇了一整天,病是已经好了,可神情仍是恹恹的,正坐在炕桌上吃饭,见到楚澍进来,就要下炕行礼。
  楚澍拦着她道:“你先吃饭,不用多礼,我来陪陪你。”背着手站在地当间,四下打量会儿,觉得屋子收拾得虽整洁,但意趣上终究差了点。
  比如那只青花瓷的花斛,用来插大朵的花枝最好,即便没有应季的大花,斜着插两枝松柏也是好的。而长颈花斛插短枝就不好看,也忌讳花枝繁杂,像楚晴这样把一束菊花捆起来插是最庸俗的,合该一高一低的双枝或者屈曲斜袅才有雅趣。
  而且,瓶花最忌讳放在雕花妆彩的花架上,也忌讳成双成对地放。
  看了会儿,楚澍实在忍不住,将那一把各色菊花抽出来,只取了两枝,一高一低地插了,其余的均扔在地上,“着人打扫了,以后记着,这种小瓶花枝宜瘦巧不宜繁杂,宜一种,多则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