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555章

江山战图-第555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混战之中,李应的战船终于缓缓靠近了隋军的主船,那是一艘三千石的巨船,李应已经看出了战局的不利,楚军败象已现,如果再不用奇兵击败隋军,那他们必将全军覆没。

而这支奇兵就是击毁隋军的主船,只要主船沉没或者败退,那隋军也将全军溃退,当然,这是水贼一贯的作战理念,抓住运载商人的那艘主船,其他货船就会乖乖地停下,所以李应有这样的想法也就不足为奇。

李应的战船从侧面渐渐靠近了隋军主船,此时隋军主船正和另外三艘楚军五百石的战船激战,李应的战船也是楚军的十艘主力战船之一,原是隋军水师的五牙战船,载重两千石,船上有兵力两百余人。

江面上箭矢如雨,巨石飞击,双方士兵在相隔数十步的江面上激战,以弓弩箭为主,这时双方的火箭似乎都已耗尽,只能依靠传统的水战方式搏击。

李应也看出了对方主船没有了火箭,心中暗喜,命令他的战船以一种偷袭的方式,急速向对方主船的另一面靠拢,只要他的军队杀上敌船,那么两艘战船夹击,必能击败隋军的主船。

“老将军,一艘敌船准备从另一面偷袭!”一名士兵飞奔到来护儿面前禀报道。

来护儿看见了企图偷袭的敌船,相距不到百步了,他冷笑一声道:“准备拍杆!”

拍杆是隋水军独有的水战武器,一般五牙战船都有,当年杨素率领隋军水师在长江上击败了强大的西梁水军,用的秘密武器就是拍杆,只是因为这一次出战船只主要是大业年后建造的战船,并没有装备拍杆,唯独来护儿的主船装有这种秘密武器。

二十几名士兵拉起了放置在船舷边的拍杆,拍杆高达八丈,粗壮而坚韧,当李应战船距离主船还五步时,二十几名士兵一声呐喊,拍杆猛地拍打下去,只听‘嘭!’一声巨响,拍杆如巨鞭一般狠狠抽打在甲板上,船身剧烈摇晃,数名楚军士兵被砸成肉饼,甲板上木屑横飞,砸开了一条长长的裂隙,连桅杆也摇摇欲坠。

在剧烈的摇晃中,李应立足不稳,被摔出去一丈多远,他一把抓住了缆绳,才免于落水,李应望着这根如‘长鞭’一般的木杆,心中惊惧万分,他当然知道这是什么武器,但他还是第一次看到,威力竟如此强大,使他一时忘记了眼前的危机。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惊恐大喊:“李将军,它又要来了!”

李应蓦然醒悟,连声令道:“快调头离开!”

但已经来不及了,拍杆第二次猛烈砸下,这一次的力量更胜上一回,虽然士兵们都躲开了,但甲板却无法躲开,只听一声剧烈重击声,很多士兵都痛苦地捂住耳朵,闭上了眼睛。

这一次甲板上的裂缝变成一尺宽,裂缝迅速蔓延到船体,整个船身传来恐惧的开裂声,连桅杆也支持不住,在晃了两下后,轰然倒下,船体裂成了两半,甲板上士兵哭喊着纷纷跳水逃命。

李应也跳进江中,拼命向南岸游水,只片刻时间,断裂的船只沉入江中,卷起的水涡将几十名逃走不及的士兵吸入了江底。

蓝平望已杀红了眼,纠集最后七十余艘战船和隋军决一死战,就在这时,有士兵指着远处喊道:“快看,是隋军战船!”

蓝平望一回头,只见远处江面上出现了上百艘战船,都插着青龙赤旗,这是隋军的援军到了。

蓝平望心中叹息一声,只得令道:“全军向西撤退!”

……

黄昏来临,惨烈的战斗结束了,血红的夕阳照在大江上,仿佛战船还在熊熊燃烧,将整条大江都点燃了。

这场战斗双方都遭受了重创,楚军战船被击沉两百余艘,只有不到五十艘战船仓皇逃窜,而隋军也被重创或者击沉了近四十艘战船,伤亡三千余人,这也是隋军水师成立以来伤亡最惨重的一次。

这时,一百余艘隋军战船拖着十几艘被重创的战船停泊在了彭泽县码头前,彭泽县是九江郡最西面的一座县城,也是楚国东面防御重镇,彭泽县因为背靠波光浩淼的彭泽湖而得名,三国时代,周瑜曾经在这里训练水军。

只是沧海桑田,彭泽湖已经渐渐消失,变成了一处长江上的水荡,占地数千亩,虽然面积不到原来的一成,但它却是一个天然军港,之前林士弘的战船便是停泊在水荡之中。

彭泽县不大,只是一座中县,人口只有两万余人,但因为是防御重镇的缘故,林士弘又将城池重新修建,城池变得高大坚固,隋军要的就是这座城池,有了这座城池,隋军步兵就有了和林士弘大战的后勤重地。

虽然鄱阳县也不错,但水军去鄱阳县不便,很难水陆配合,还是彭泽县紧靠长江,更方便于和水军配合,来护儿立刻派两名骑兵赶去鄱阳县通知主帅。

从次日开始,数百艘隋军运输船只抵达了彭泽县,它们带来了大量的帐篷和粮食物资,来护儿率领军队在彭泽县城外开始修筑一座板式军营。

……

林士弘的三万步兵离开鄱阳县后,走陆路前往九江郡的湓城县,由于林士弘不在军中,三万军队没有最高主帅,基本上是由林氏兄弟做主。

这天晚上,大军在官道边驻营休息,他们没有帐篷,每个士兵各有一张毯子,铺在草地上,士兵便和甲而睡,在但在一片树林内却有几座大帐,这是林氏兄弟和赵方的营帐,一座大帐内灯光明亮,林氏兄弟和赵方正聚在一起喝酒。

林正彪注视着手中酒杯道:“三哥,姊夫,我想和你们商量一件事。”

“难得看到老四这么认真,什么事说来听听?”林正雄笑道。

“就是关于父亲继承人之事,父亲已经放弃了大哥,但似乎又不想二哥继承,那么就是我们兄弟二人了,三哥有想法吗?”

林正雄愣了一下,半晌道:“这个应该是父亲指定吗?莫非四弟有想法?”

林正彪点点头,“这个继承人之位非我莫属,我希望三哥姊夫能全力支持我。”

林正雄和赵方对望一眼,脸色都有点变了,看不出四弟居然有这么大的野心,赵方试探着问道:“四弟需要我们怎么支持呢?”

“很简单,从现在开始,我就是这三万军的统帅,你们二人必须无条件服从我的命令。”

“这怎么行!”

林正雄立刻跳了起来,他满脸愤然道:“这是父亲的军队,父亲才是统帅,没有父亲的同意,谁也无权自封统帅!”

“那姊夫呢?”

林正彪冷冷问道:“姊夫也是要听父亲的决定吗?”

赵方感觉有点不对劲,他为人奸猾,不敢明确表态,踌躇着说道:“这件事来得太突然,我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这时,林正雄怒道:“希望明天不要再提这件事,否则连兄弟都做不成了。”

他转身便怒气冲冲而去,可刚走到帐门口,只见从夹帐冲出一人,捂住林正雄的嘴,一刀便割断了林正雄的脖子,赵方大吃一惊,转身要逃,一支冷箭射来,正中他的背心,赵方惨叫一声,扑倒在地上。

林正彪随即拔出刀,狠狠一刀刺死了赵方。

吕氏兄弟走进了大帐内,他们二人各干掉一人,吕飞杀掉了林正雄,而吕平一箭射中了赵方。

林正彪已经下了狠心,他反手一刀刺伤自己,便对吕氏兄弟道:“立刻搜查全军,抓捕刺客!”

全军开始骚动起来,一个消息迅速在军队中传播,三名隋军刺客刺杀了三公子和赵大将军,刺伤了四公子,要求全军搜查,不得放过隋军刺客。

军队上下开始了大搜查,但折腾到天亮也没有抓到隋军刺客,这时,林正彪令所有大将在大帐内集中。

林正彪额头上和左肩上都有包扎,似乎伤势很重,他对众人道:“我兄长和姊夫不幸被隋军刺杀,我已派人去禀报父亲,但军队不能乱,从现在开始,兄长和姊夫的军队由我暂时统领,等待父亲的最后决定,希望大家严守我的军令,不得违抗!”

众将虽然感到有些蹊跷,但林正彪毕竟是主公之子,他一起跪下高声道:“愿听大将军之令!”

“好!传我的命令,大军转道建昌县。”

众将领令纷纷下去了,这时,林正彪对吕氏兄弟冷冷道:“看来我的最后一步还得必须走出去,这件事我就交给你们去办了。”

第848章 紧急撤退

秭归城,六百隋军已经坚守到第十九天,自从上一次攻城后,唐军便再没有攻城,而是耐心等待援兵,既然唐军不进攻,隋军自然也求之不得,他们也开始了正常的作息,在城头上三班轮换站岗。

东城一角,刘兰成正望着唐军考虑着什么,副将张厉慢慢走到了他的身边,如果说之前张厉多少对他的能力还有点怀疑的话,那这一次行动,他就不得不佩服刘兰成的胆识了,不仅突袭夷陵县得手,还竟然占据了秭归县,拦截唐军主力达十九天之久,很可能唐军这次东征就毁在他们手上。

“将军在想什么呢?”张厉笑问道。

刘兰成若有所思道:“我在想,他们的粮食居然也坚持了十九天,究竟是怎么办到的?”

张厉也觉得有点奇怪起来,对方明明是轻兵行军,没有带辎重粮食,应该只带一些干粮,那他们军队消耗的粮食哪里来?

他想了片刻,想不透其中的缘故,刘兰成笑道:“如果我没有猜错,他们应该是在巴东县得到一点粮食补充,有趣的是,如果他们杀到夷陵县,发现粮食和船只都被烧毁了,他们又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那就退兵回去呗!”

刘兰成摇摇头,“退兵是不可能,他只能从襄阳那边得到粮食,但襄阳的粮食也不多,如果萧铣能把南郡粮食全部运走,不给唐军在沿途任何补充,这次东征我估计唐军就进行不下去了。”

张厉觉得他说得有理,连忙道:“那我们立刻去通知萧铣。”

“再等一等,明天我们就撤离!”

刘兰成话音刚落,一名士兵疾奔而来,禀报道:“李将军来了!”

刘兰成一惊,如果这时候李客师放弃夷陵县赶来,那就说明襄阳的唐军杀到了,他连忙下了城,正好遇到李客师,李客师急道:“我们必须立刻撤离,屈突通亲自率领一万军队杀到夷陵县了。”

“他们已经来了吗?”

李客师点点头,“我们是骑马赶来,他们是步行,秭归距离夷陵不远,最多相差两三个时辰。”

刘兰成暗暗叹息一声,看来他守不到二十天了,他随即又问道:“那船只呢?”

“船只已经到了,但只有两艘千石货船,恐怕载不了我们那么多人马。”

刘兰成当即立断道:“我们撤去对岸便可!”

……

秭归县的码头在县城东面,是一座很简陋的小码头,由于秭归县位于三峡道上,很多日用品都是通过长江运来,在这座小码头上卸货,此时码头上停泊了两艘千石货船,几乎跟随李客师的骑兵同步到达。

秭归县一段的长江宽约百丈,水流平缓,对岸是一片丘陵缓坡,绕过缓坡后也是一条艰险难走的三峡崖道,刘兰成之前就有过备选方案,如果能乘船离去最好,如果船坐不了,他们就走对岸蜀道,尽快离开三峡道。

刘兰成知道时间不等他们,他立刻命令军队开始上船渡江。

此时,唐军并不知道城内已发生了变故,他们还在等待援军杀到,足足用了一个半时辰,刘兰成带着最后一百名士兵乘船渡过了长江,他们牵马越过山丘,向远处的南岸蜀道走去。

一个时辰后,屈突通率领一万军队杀到了秭归县,他简直觉得不可思议,五万唐军竟然被一座小小县城拦截了近二十天之久,但屈突通毕竟也是名将,当他站到县城上,看到城下填满壕沟的尸体时,他立刻明白了攻城的艰难。

崖道狭窄,虽然有五万大军,却最多只能一两千人攻城,对方只要数百人就能坚守住城池,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难怪李孝恭一直杀不过来,自己有点错怪他们了。

援军的到来并没有使李孝恭的军队有多少欢欣鼓舞,事实上,包括李孝恭在内的大部分军队都已撤退到百里外的巴东县,在秭归县外只留下了三千人和隋军对峙,被阻拦在三峡道近二十天,几乎磨光了唐军的锐气,连李孝恭对这次东征也快失去信心了。

巴东县衙内,屈突通见到了李孝恭,李孝恭的情绪有点低沉,半晌叹了口气道:“几百名隋军就将我五万大军阻拦了二十天之久,还伤亡了六千余人,消息传出去,我李孝恭非被天下人耻笑不可。”

“这件事不能说是殿下的责任,从古至今,三峡道上的几座县城,夷陵、秭归、奉节、巴东都必须要有重军驻防,但因为我们和萧铣签立了中立协议,夷陵郡不驻兵,所以才出现了防守漏洞,被隋军钻了空子,我也看过秭归县的防御,就算是我也很难攻下县城,实在太雄险了。”

“但协议是圣上拍板决定,难道我们还能把责任推给圣上不成?”

两人一时都沉默了,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