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庚子猎国 >

第535章

庚子猎国-第535章

小说: 庚子猎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限制土地兼并的同时,曹跃亲自与美国的杜邦公司谈判,寻求合作建立化肥厂和农药厂,杜邦公司原本也希望在中国开拓业务,可是他们经过调查认为中国农民收入太低,无力购买化肥,如果贸然建立化肥厂一定会赔钱。
  现在有了曹跃这个中华帝国皇帝做后盾,他们倒是不担心了,曹跃提出合作建厂,中美合资建立中国杜邦石化工业集团,主要生产化肥农药,并且在推广化肥使用方面,提出免费给农民试用的计划。这些美国人犹太人可不想免费给中国老百姓们用,双方就此产生分歧,曹跃认为美国佬是在其实中国老百姓,认为免费给中国老百姓试用化肥是浪费,于是一怒之下买下了中国杜邦石化集团的所有股份,并改名为中国农心石化集团。
  随后,中国农心石化集团生产化肥与农药,并在曹跃的一力坚持下给农民免费试用,农心集团因此赔了不少钱,甚至连皇后陶悦都出面制止曹跃别再胡闹。曹跃哪里会听别人的建议,这个固执的性格让他指着陶悦说:“老娘们家家的,回家带孩子去,别搀和我这儿的重要事情。”
  皇后陶悦气得一个月不理会曹跃,而曹跃不再紫禁城里待着,跑到北京周遭各地老百姓家里教大家怎么使用农药化肥。
  老百姓亲眼见到皇帝了,当然喜极而泣,可对于皇帝推广这什么玩意化肥——不甚感冒。
  10月份,河北山东河南各地突然发生旱灾,继而带来了蝗灾,首相张荫恒大惊失色连忙向曹跃汇报旱灾和蝗灾情况,曹跃一方面心中大急旱灾,一方面暗中窃喜蝗灾的到来及时,终于可以推广农药了……


第824章 曹跃在河南

  当然,中华帝国皇帝曹跃可不是想着赚钱,而是希望通过这一场教训让老百姓意识到现代科技,所以他一方面下令各省积极抗旱,一方面下令农心集团全力生产农药并免费支援给老百姓,让老百姓使用农药消灭蝗灾。
  老百姓们将信将疑,曹跃亲自来到河南指导抗旱抗蝗,河南老百姓哪里见过皇帝,得知中华帝国皇帝曹跃到来,并亲自指示他们使用农药消灭蝗灾,积极踊跃。相比北京城周围的老百姓看热闹,河南老百姓一直以来都是最忠诚于中央的,从古至今,河南这块地界从未发生百姓起义对抗中央的事件,而且历朝历代中,最忠诚于皇帝的就是河南省。
  皇帝曹跃亲自下田间地头教大家使用农药消灭蝗虫,得到了河南百姓的积极支持,于是在河南,因为农药的积极使用而使得顺利消灭蝗灾,尽管因为旱灾的原因使得粮食亩产量降低,可是比起河北一些地方因为对农药将信将疑导致蝗灾泛滥颗粒无收,河南省的农业算是非常幸运了。
  河南省抗击蝗灾也使得河北和山东两省百姓亡羊补牢积极效仿,华北地区的蝗灾也因此得以遏制,同时北京周遭使用化肥的老百姓在秋收的时候发现,使用化肥的粮食作物亩产量比没有使用化肥的农作物亩产量增加了五成——这可是整整的五成,亩产量200公斤的麦子变成了300公斤,而且这还是因为种植在华北的原因,如果种植在南方雨水充沛的地区,产量会更加丰富。
  曹跃的农业推广计划不知不觉之间得到了北方百姓们的踊跃支持,不说别的,曹跃这个皇帝不**好色穷兵黩武,也不横征暴敛贪得无厌,反倒是自己花钱给老百姓,还格外重视科技生产和农业,亲自跑到老百姓炕头上和老百姓聊种田的事儿,就单单凭着这一点,岂能不让老百姓支持?
  曹跃也知道,做一个皇帝,最重要的不是他治国能力如何如何,因为皇帝再怎么能治国,中华帝国数亿人口,总会把他给累死,他将所有的重任交给了张荫恒和四位副丞相,自己做好表率,控制好军队和国家忠诚度,这就足够了。
  即便是诸葛亮,也会累死,更何况曹跃这个武夫。
  曹跃也发现了,在河南,老百姓更加热爱皇帝,一次他路过河南信阳,想要看一下当地的民风,于是乔装打扮了一番之后去集市上闲逛。他在和老百姓交谈的时候,故意说皇帝不好,想听一听老百姓的客观凭借。可没想到的是,信阳县的老百姓听到有人说皇帝不好,顿时火冒三丈,将他们团团围住就要殴打这些说皇帝坏话的人,还有人报官,当地警察局带着警察跑来了,说要抓这些反贼——曹跃一不小心,成了自己的反贼……要不是信阳县县长是第一届科举改革举人,恐怕帝国皇帝会被愤怒的老百姓打死了。
  哭笑不得的曹跃一行人只好改头换面来到信阳县,当地百姓蜂拥而至,周遭百姓也纷纷跑到信阳县拜见皇帝,随行的王宇提醒曹跃说差不多行了,老百姓还忙着抗旱秋收呢,陛下宁可别耽误人家了,曹跃这才依依不舍的离开河南,回到京城。
  不过回到京城的路上,曹跃心中就开始琢磨起来,他在琢磨迁都的事情,将首都从北京城迁到河南省省会洛阳,而将河南省省会从洛阳迁到交通要道郑县。
  只是曹跃的这个主意刚刚提出来,就遭到张荫恒和王宇的一致反对,他们的理由就是,迁都要花钱的,咱们没钱……没钱!
  曹跃这才询问其国库还有多少钱来,财政部长辅国公孙汝祺立即说道:“多乎哉?不多矣!”听得曹跃哭笑不得,合着好像是我要贪污国库一样,孙汝祺随后报告说,由于去年中国接连打了两场大战,使得中国经济受到拖累,税收下降,1905年年终国库收入比1904年还要少,尽管中华帝国政府还没有发生赤字,但如果皇帝陛下提出什么迁都洛阳,恐怕咱们花的钱可不少了。
  曹跃听罢,这才做了,不再提起迁都一事。
  不过皇帝不提迁都了,老百姓却不知道怎么听到了,甚至有报纸花钱买消息得知中华帝国皇帝有意迁都,不再北京城了,打算中华帝国迁都到其他地方。
  好嘛,老百姓可有的聊了,再加上报纸行业这几年突飞猛进以及小学教育让中华帝国的文盲路由百分之九十一下降到百分之七十二,这个话题一下子从南火到了北。
  有人于是在报纸上列出来几个迁都的地点,西安、南京、洛阳、广州、济南、武汉……最靠谱的就是南京了,金陵城可是六朝古都,王者之气。
  但是也有人反驳说,定都在南京的王朝不是短命就是夭折,非常不详,于是被老百姓们给集体否决了。
  还有人说迁都到西安,并将西安改名为长安,因为西安城也是六朝古都,可是西安城毕竟地理位置太过遥远了,不利于对南方的统治,于是被政客们给否决了。
  最后还是有大内的公公爆料,说曹跃有意与河南洛阳,于是河南省老百姓集体兴奋了,纷纷烧香拜佛祈求中华帝国迁都洛阳,而北京城的老百姓们不高兴了,于是一个个跑到紫禁城门前下跪,请求不要迁都。甚至于在北京的河南会馆遭到了北京老百姓们的攻击,赶走河南人声音络绎不绝。
  曹跃连忙下旨,说因为财政原因,中华帝国首都不会搬迁,请大家放心,这才平息了北京城的这股赶走河南人的声音。
  不过这一次迁都不成,倒是没有让曹跃死心,在二十年后,在曹跃的一力坚持下,中华帝国首都还是从北京迁都到了洛阳,中华帝国二十一年,西元1936年,洛阳再一次成为中华帝国的政治中心,中华帝国首都。


第825章 中华帝国二年

  中华帝国帝国历第二年年底,即西元1906年12月,中华帝国第一届科举考试于南京城举行。
  之所以选在南京城举行科举考试,最大的原因就是1906年是一个非常冷的年份,北京的气温已经下降到了零下二十度,南京城气温也下降到了零下五度左右。但好在南京城还算是不至于把人给冻死,科举考生们还是能够忍受住考场的寒冷的。
  而中华帝国第一届科举考试,就考试的目的来说,已经由原来的官员选拔,变成了公务员选拔,录取人数和考题范围也前所未有的增加,甚至于还出现了女科科举考试。
  女科科举考试目的就是打破传统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腐朽思想,当然也是为了让全天下的女人们支持新皇朝,女科考试的女举人们被录取之后,一般有四个可去之处,一是进入卫生部担任女科医官的管理工作,所谓的卫生部女科即后世的妇科;第二个去处便是去教育部,被分配到各地担任小学老师以及中学老师,或者是管理工作;第三个去处是去中华帝国法官大学,在法官大学学习两年律法之后,下放到全国各地法院担任法官或者其他职务。
  女法官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女子掌权便乱国的腐朽思想,同样也是为了让中国女子的权利得到保障,曹跃没有后世伟人那种喊出来“女子能撑半边天”的魄力,毕竟支持他成为皇帝的就是那些被打倒的腐朽阶级,可曹跃也逐渐富裕女子一些前无古人的权力。
  当然,最后一项去处便是入宫,不是入宫做妃子,而是入宫担任女官。
  曹跃禁止了增加太监,使得紫禁城敬事房的太监们没了生活营生,但是紫禁城也不能没有人干活啊,于是逐渐代替太监的成为了宫女女工。宫女不再是皇帝的蓄奴,宫女成为了一种职业,一种正规的得到生命和尊严保障的职业,曹跃规定后宫妃子们不得歧视、侮辱、殴打、****宫女和太监,而且宫女和太监们的待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使得紫禁城不再那么没有人情味。
  但是这些庞大的宫女太监们被谁管理成了一个问题,慈禧当政的时候是太监们管理,同时满清贵族的女子们也入宫担任女官,曹跃不愿意让自己手下将军们的妻子入宫担任女官,所以提出由女举人自愿入宫担任女官的决定。
  中华帝国首届科举考试结束,共录取举人人数为2000人,其中女举人100人,所有举人都要经过两年的学习,然后派遣到全国各地担任各个职务。这两年的学习之中,第一年是理论知识学习,第二年是实践经验学习,而自始至终的贯穿于期间的则是对皇帝的忠诚教育。
  在中华帝国二年的一年中,帝国四大部门全部取得了重大进步,这其中以行政院的教育部为甚,当然这也和财政投入有关,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占了整个帝国二年财政投入的百分之十五,而军队方面的财政投入仅仅占了百分之三十。
  在教育方面,中华帝国建立了小学六年制度、初中三年制度和高中三年制度的基础教育,并且小学教育普及到了中华帝国每一个乡镇,务必做到每一个乡至少一所中心小学,每一个镇至少两所小学,每一个县至少四所小学的强制性教育模式,并几乎将大量读书人聘请到小学担任教师,普及基础教育,减少文盲数量。
  老人文盲也就罢了,中国的孩子们不能文盲,尤其是中华帝国的孩子们,绝不能成为文盲。所以这一次全国性的基础教育,也是一次全国性的扫盲教育,这一次扫盲教育必须让所有孩子们识字,而在孩子们识字之后,全国将开展成人扫盲教育。
  教育是一项长期性收效慢但意义深远的教育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教出人才,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曹跃着令教育部务必在摸索之中,完成中华帝国国民素质的提升,最终让中华帝国的文盲率降低到百分之五左右。
  另外在财政收入方面,让曹跃最为惊喜的则是贸易部的海关收入,帝国二年的海关结余,竟然达到了120亿龙币,占财政总收入的百分之三十,其中海关总长赫德功劳甚大。在赫德的努力下,中国海关是中华帝国各部门之中,最廉洁高效的部门,赫德将中国海关建设成为集税收、检疫、安全、浚港、统计于一身的现代化政府机构。
  曹跃于是在年底接见了赫德,由于中华帝国取消了跪拜礼节,官员们见皇帝之后只需要弯腰拜见,这让英国和中国双国籍的赫德非常高兴,曹跃与赫德交谈起来中国的一些政治方面的弊端,赫德说中国的贪污是自下而上的,而如果想要治理贪污,自上而下的治理基本上是摁下葫芦起了瓢,可是自下而上的治理贪污则可能带来诬陷和动乱,中国海关之所以廉洁,一方面得益于海关********,另一方面得益于严苛的惩罚制度,最后,赫德说建立高素质人才则是两方面的保障。
  曹跃非常欣赏松江伯赫德的坦率和直接,并非常喜欢他做事的认真,他提出希望赫德担任内务部次长,帮助自己建立一套廉洁的官员制度。
  赫德深知这其中水深至极,如果一个不小心,赫德小命难保,可是赫德已经75岁了,可以说这辈子最大的成就就是担任中国海关长,如果能够担任中国的部长,那也将是他最大的荣耀。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赫德经过一天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