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保安-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次张楚不用全天守在那里,只需偶尔出现一次接受大家的祝福就行了。
张楚乐得轻闲,躲在房间内养精蓄锐。
当张楚正在那里想要补一下昨晚缺的觉时大公主兀良哈却带了一个男人进来了。
张楚打量着来人,这个人他并不认识,穿着普通蒙古人的服装,虽然很新却不是十分华贵。
“姑老爷好,我是大福晋娜木钟的代表阿济齐,前来向您和大公主的婚礼表示祝贺。”来人边行礼边自我介绍,他的汉话说的很好,而且行的也是汉人的礼仪。
“你好像来晚了。”张楚记得大福晋的代表并没有出现在先前婚礼来宾的名单之中。
“我前几天已经到了,只不过是借机在归化城周边转了转。”阿济齐脸上没有出现任何波澜,平静的回答着张楚的问题。
“那这几天看的怎么样?”张楚知道这人在看完了之后来见自己肯定会给自己一个惊喜。
“姑老爷的部队军容整齐纪律严明,在城外驻扎仍然保持每天的操练,在大婚的日子里营地仍然戒备森严,看来您的兵练的不错。我决定回去劝大福晋与您结盟共同抵御后金人的入侵。”阿济齐是大福晋的心腹,在来归化之前,大福晋并没有表示出明确的意思。如果林丹汗死亡大福晋的人究竟投向何方还没有个定论,所以他到归化尽量的保持低调,不但化了装,而且在婚礼当天没有出现在现场。不过何济齐在近距离观察之后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决定提前与张楚搞好关系,这个婚礼正是一个好的机会。
“我看不仅仅是因为我的军队吧。”张楚知道保安军虽然威猛但仅凭观看训练就让蒙古人甘心的投靠还是不太可能,他倒想知道蒙古人真实的想法。
“那当然不是,军队可以保证我们不受后金人祸害,我们蒙古人希望的是过上富裕的好生活。我去看了您带来的商队,那里边有许多以前大明朝廷禁止卖给我们的东西。而且我还看到了你带来的建设兵团的士兵,兵团里有汉人也有蒙古人,他们不但能够自保还靠在草原上放牧生活过得很好。我希望我们部落的人也都过上同样的生活。”阿济齐这几天实际看到了很多东西,他只能捡重要的说。
“我与大公主成亲后所有的蒙古人都是我的亲人,在我的地盘将不会分边墙之外和边墙之内,蒙古人如果愿意也可以到边墙内生活。我将在归化城建立市场,不再限制将粮食和铁器卖给蒙古人,在归化建立学校,招收愿意上学的蒙古人子弟,他们学成之后也可以作官。保安军将保卫每一个与我结盟的部落安全。”张楚知道这时他有必要作出一些承诺。
“那好,我会将您的意思告诉大福晋的,这事还得大福晋最后决定。”阿济齐明白张楚所说虽美好,可蒙古人要想得到现实的好处还要有许多细节要谈。既然双方都表示了结盟的意思就可以慢慢讨价还价了。
阿济齐退了出去,屋内只剩下张楚和大公主兀良哈,张楚这才说道:“看来归化城的建设还要加强,蒙古的各部落都在观望,这时候咱们必须有强势的表现。”
“现在我们使用火器组成的部队已有了五千多人,在你派来的教官的指导下已有了很强的战斗力。加上归化城加固后的城墙,一般的力量对我们构不成威胁。”大公主对自己的实力倒很有信心,自从张楚派来的一小队人马为大公主训练的火器部队在逃出归化城时起了重要作用,大公主认识到了火器部队的重要作用,这几年来一直在增加火器部队的数量,张楚对此也给予了大力支持,给人给物,现在归化城的火器部队已有了五千多人,战斗力并不比保安军差,这也是一些小的蒙古部落心甘情愿的投靠的原因。
“这还不够,我们不但要让其他部落看到我们的力量,而且还要让他们明白跟着我们能够过上好日子。为了这样我们的防线还要向前推,扩大在草原上的势力范围。对于同意与我们结盟的要尽力保护,给予一定的好处,对于那些不归服我们的要坚决打击,为此我这次带来的一万保安军将留给你由你统一指挥,有了这些力量不愁草原上的人不臣服。另外我从建设兵团调来的一千建设兵团的人也将在草原上寻找合适的地方建立建设兵团,然后招收逃到府谷的蒙古人和一些流民进行生产建设。这些人可以作为后备军,随时征招过来参加到保安军之中。”张楚顿了一顿见兀良哈在认真的听然后接着说道:“上面都是军事层面的,我们还要在经济层面下功夫,我们将在归化城设立新的市场,允许边墙之内的商人直接到归化城进行交易,粮食铁器等不再加以限制。另外还将建立一个毛纺织厂,在归化城就地收购羊毛进行纺织,前期先招收一些流民过来工作,等以后慢慢招收愿意来工作的蒙古人,蒙古人虽说是游牧民族,其实很多时候是环境所迫,时间一长他们也会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归化城的学校不用建的规模很大,先解决有无的问题,看情况再扩建。”
“好,我记住了。”兀良哈认真的点头说道。突然她想起什么撅起嘴说道:“这些事咱们过两天再说行吗?现在是我们结婚的第二天。”
“好好,过两天再说。”张楚发现跟自己的老婆说话竟然变成了布置工作。看来要适应一下这个婚后的生活,不能总和老婆说工作上的事,也该说点儿情啊爱啊什么的,可这些东西怎么说张楚还真不会。
张楚想完全放下工作是不可能的,接下来的时间里,来贺喜的几个部落代表都想办法找机会和张楚单独谈了话,他们的意思无非是想与张楚结盟然后受到保安军的保护。只是他们想要的结盟程度不同罢了。
张楚对此并不着急,高兴的接受了所有人结盟的建议,至于结盟的程度这就要看以后保安军实力壮大的情况了。
婚礼的喜宴一直进行了三开,各方的客人最后都心满意足的离开了,他们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
张楚又与大公主兀良哈幸福的在归化城过了几天,他又不得不离开了,保安军中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去做。
第四百一十五章 四面树敌
张楚的新婚生活很快就画上了句号,现在保安军的摊子越摊越大,需要张楚去决定的事情太多。张楚在归化城与大公主缠绵了几天之后恋恋不舍的将大公主留在了归化城自己返回了府谷。
大公主兀良哈虽然有些不高兴,但也明白现在这个非常时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只好眼巴巴的看着张楚离去。
张楚回到府谷城汇合了李梅和岳悦,没作停留马上又起程前往中阳。
这一路上走的并不十分快,在路上张楚有好几次停下来到沿途的村镇或是保安军的驻地去考察,事先没有得到通知的民众惊喜异常,这几年他们能够熬过饥荒多亏了张楚和保安军,百姓们纷纷过来围观张楚和他的新娘。
前来见张楚的百姓代表恭恭敬敬的对张楚说了许多赞美之词,张楚也不说什么只是静静的听着。
张楚在以前还不明白许多上位者会办出愚蠢的事,说出十分愚蠢的话。当张楚自己管辖了大片的地盘手下有成百上千的官员之后才明白,上位者不是傻,而是被手底下的人忽悠瘸了,他们察言观色、巧舌如簧、报喜不报忧,上位者喜欢什么他们说什么。将上位者弄得如在云里雾里,飘飘然而不自知。必定要说傻话办傻事。
“老人家今年田地里的每亩收成有多少啊。”张楚知道这次自己突然来访官员们虽然找了几个能说会道的人来糊弄他,可他们肯定没来得及将一切做的那么细,因些张楚专门提问了一些事物的细节。
这些代表被告知尽量对张楚说好话,可张楚不听他们所讲的形势一片大好,而是总追着一些细节问,这个他们也没有准备,只好实话实说了。
张楚听了他们的回答还算满意。必定保安军现在处在生死存亡的紧要时刻,各种官僚作风还不十分严重,官员们还在尽心尽力办事。
这一路走走停停,将沿途的官员们弄得紧张异常,还好张楚只是看看并没有什么批评的话语,偶尔还会对表现不错的官员表扬一番。送走了张楚官员们才松了一口气,张楚虽然没说什么,这不打招呼的到处乱跑也是要人命的,也不知道张楚是新婚之后的心血来潮,还是以后总会这样干。不管怎么说今后最好是小心一点儿,提前将工作做好,别让张楚抓住把柄,否则日子就会不好过了。
张楚一行的最后目标是中阳,他这次要在这里多呆一些日子,将保安军的内部事务好好的整顿一下。
朱济世将张楚接入了中阳城,张楚这几年来成了大忙人东奔西走始终没有个安定日子,连朱济世轻易都见不到他。这次张楚借着结婚回到中阳,二人才有时间坐下来好好聊聊。
“怎么样,有老婆的日子舒服吧,还是你厉害,一下子就娶了三个。”朱济世和张楚开着玩笑。
“当然舒服了,羡慕了吧,要不你也再娶几个。”张楚的脸皮不是一般的厚。
“算了吧,我可没你那么大精力。”朱济世现在想的只有怎么将保安军地盘内的事物管好。
“这个你还真要作好思想准备。过些日子没准真的需要你出来娶媳妇。”张楚说的倒不是玩笑话。
“还有逼着人娶媳妇这种事。”朱济世想不透自己娶个媳妇被说成需要。
“这是真的,我想林丹汗坚持不了多久了,他死后他那八个福晋必将带着人各奔东西,蒙古人的习俗和咱们不一样,没有不再嫁的传统,往往是权力的继承者连前任的老婆一起继承,所以到时没准需要你将林丹汗的福晋们娶来几个。”张楚对于这段历史还是有点儿印象的,林丹汗死后他的八个福晋都嫁到了后金。皇太极一个人就娶了三个,其他的都被皇太极手下的重臣娶走了。由于张楚娶了大公主兀良哈,娶林丹汗福晋的事他肯定干不来了,所以也想像皇太极一样让这些福晋们与朱济世等人结婚,这样可以使保安军与蒙古人的联盟更加牢固。
“娶蒙古寡妇,而且还是林丹汗的女人,又要娶几个,你还是饶了我吧,这种事我可不行。”朱济世的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他可真怕了张楚,竟然可以想出这么一个主意来。
“我只是提前让你有个心理准备,现在你想娶人家还未必跟着你呢。只有等我们保安军足够强大,人家认为你是一个可靠的靠山才行。我们现在还是很想将保安军自己的事情弄好,要不被别人灭了连脑袋都保不住,别说娶媳妇了。”张楚转换了话题。
“现在保安军内部发展的势头很好,但外部压力很大,可以说是四面树敌。我们还真得好好谋划谋划。"朱济世收敛了笑容严肃的说道。
对于现在保安军面临的形势张楚很清楚。保安军地盘内看似平静却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
张楚的老对手洪承畴一刻也没有消停过。洪承畴被张楚修理后认识到了火器的重要性,在组建火器工厂时又被张楚拐走了工匠,他仍没有死心,东拼西凑又找来许多工匠,洪承畴的火器工厂还真办了起来。几经周折生产出了合格的火枪火炮。当然这些都是官军以前就有的老式火绳枪和以红衣大炮为样本的火炮。
洪承畴将这些火枪火炮装备到火器营后不敢用来对付保安军,将他们派到了对农民起义军的战场。没想到效果还出奇的好。洪承畴的火器部队不断的壮大,而且拿义军练手,实力越来越强了。要不是张楚名义上也算官军,洪承畴早就找他来报仇了。不过洪承畴早就认为张楚这投降肯定是假的,只不定那天就反叛了,只是还没被他抓到把柄,他也只能忍着。
在山西的大部分义军日子过的挺惨的。在洪承畴的反复绞杀下各路义军损失惨重。要不是天灾仍然没有减弱,总有大量的新流民加入义军,没准洪承畴真的将义军杀干净了。
在众多义军中混得最好的是李自成,李自成由于认识了张楚这个朋友,得到了他的帮助混得风生水起,甚至比历史上的他还要好。李自成坚定的用银子跟张楚买武器然后拿着武器去抢银子,得到银子再来买武器,对于花出去的银子一点儿也不心痛,他知道手里有刀枪就能抢到更多的银子。特别是张楚同意卖给李自成火炮之后,原先让李自成一筹莫展的小县城被他用火炮纷纷攻下,李自成用城内的粮草招收了更多的流民,现在李自成手下的灾民已有了三十多万,势力已遍布河南,开始向河北地界延伸。
张楚知道以李自成的性格不可能臣服于自己,早晚两人会成为对手。怎么对待李自成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
第四百一十六章 改革
对于怎么处理与李自成的关系问题张楚也是很矛盾,英雄就是英雄,只要抓住一点儿机会就能成就一番事业,李自成抓住了从张楚这里获得精良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