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莺莺传 >

第75章

莺莺传-第75章

小说: 莺莺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也没什么,吃的东西这么多,有一两样不吃的东西一点儿也不奇怪。譬如说刚才的饭桌上方婆子根本不朝那盘猪肝伸筷子,因为她不吃猪肝。
  她不吃,就在一旁看赵蒙他们吃——其实刚刚吃完晚饭,肚子饱饱地,也吃不了多少。更多的是一种欢快雀跃的气氛,才让赵莺莺一直站在屋檐下看着。
  “莺姐儿吃不吃?你吃的话给你放白糖。”赵蒙咯吱咯吱吃的津津有味,见赵莺莺站着看,便问她。
  油梭子的吃法有很多,就这样放着,之后的吃法可以和肉一样,炒菜什么的。不过刚刚起锅的油梭子正是最香脆的时候,还是和肉有区别的。一般来说要么什么都不放或者放点椒盐直接吃,要么拌上白糖来吃。
  赵蒙是直接吃的,赵芹芹拌了白糖。大概在赵蒙眼里,拌上白糖是小姑娘家家的吃法吧。
  王氏这时候也从厨房出来了,手上端着一盘油梭子道:“剩下一些明日炒韭菜也就是了——莺姐儿你吃不吃?”
  赵莺莺笑着道:“不吃,娘,我不爱吃油梭子。”
  正说话间外面有人敲门,王氏和赵蒙他们手头都忙,赵莺莺干脆就去开门了。一看竟是麦瑞娘她娘,便问了一声好。
  麦瑞娘她娘一进门就看到赵蒙和赵芹芹正在吃油梭子,外头闻到的香味更加明显了,不由得咽了一口口水。这些日子她家算是好的了,一直能吃个半饱,这都是她之前有远见,看到赵家存粮也跟着存粮。
  单吃吃荤油这种事就不敢想了,实际上这些日子家里饭桌上什么菜都吃不起,是拿以前做的酱菜、咸菜之类的应付。也幸亏她之前勤快,家里的腌菜坛子总是慢慢的,这时候才不至于陷入无菜可吃的境地。
  这些日子啊,涨价比粮食还夸张的也只有各种青菜了。
  王氏见是麦瑞娘她娘,便笑着道:“原来是麦家嫂子,你稍坐,刚刚熬了猪油,还要存起来。”
  赵莺莺知道,熬出来的猪油和豆油、菜籽油一样,但是冷却之后就会成为洁白的油脂。而这种膏状的油脂能存放不少时间,但还是比不过豆油这些,想要在大夏天长久存放是要经过处理的。
  这也是主妇们都会的小诀窍,赵莺莺这些日子在厨房里跟进跟出,在年前的时候倒也见过一次。也就是往还没有凝固的猪油里放一些特定的香料,譬如小茴香这些,然后猪油就能长久储存了,办法还是比较简单的。
  麦瑞娘她娘显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没有催促王氏,立刻道:“赵三嫂子你接着忙,我先和婶子说会儿话。”
  这时候方婆子正和往院子里泼水,直起身来笑道:“和我这个老婆子有什么好说的?”
  正说着,对赵莺莺道:“莺姐儿,帮你娘去收拾。”
  赵家人正吃着油梭子,却没有人提出来要拿这个待客。这不是赵家人不懂礼节,而是现在外面生活艰难,除了关系很亲的亲朋能够互相请吃东西,一般的人家是没有这个举动了。
  赵家虽然请的起,但是和光同尘的道理都懂。既然大家都不这样做了,他们当然也不会出这个头。
  赵莺莺一边帮着王氏收拾厨房,一边竖起耳朵听麦瑞娘她娘闲聊。虽说现在无事可做,但上人家门来聊天怎么可能是一点事儿也没有,必然是有事相求,或者发生了什么大新闻,过来分享一番。
  果然,听到麦瑞娘她娘刻意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道:“婶子,你知不知道今日甘泉街姚家米铺出了什么事儿?”
  甘泉街是离太平巷子最近的街道,也是扬州城一条中等偏上繁华的街道。一般来说太平巷子的人家要买什么都是在甘泉街上买,所以对整个甘泉街都十分熟悉。
  听麦瑞娘这样说,方婆子一下就记起来姚家米铺是什么情况了。姚家米铺是甘泉街数一数二的大米铺,后面的主家是浙江的大粮商,所以财大气粗。只不过赵家并不常常光顾姚家米铺,因为他们家有一贯买东西的米铺。只要不是熟悉的米铺东西次,或者卖价比别人铺子高,他们肯定会一直光顾下去的。
  “要说外地人开的米铺就是靠不住,你们家常去的是祝掌柜当掌柜的那一家吧?”麦瑞娘撇撇嘴道:“这就很好了,到底是咱们本地人做的东家,一般来说还记得照顾乡里——真要是做的过火了,大家是知道他们家住在哪里的,戳脊梁骨也有地方不是。”
  “但是姚家米铺是什么人的本钱?人家老板住在湖州呢!就是上门找麻烦也不能够。。。这几年但凡有粮价波动的时候就看到他们家先上蹿下跳,别人没涨价他们就涨了,别人涨三分,他就敢涨五分。。。。。。”
  赵莺莺给这家自己并不熟悉的米铺做了一个总结,简而言之,这是一家奸商米铺。大概就是灾荒年间最不会顾忌老百姓死活,只管赚钱的那一种。
  麦瑞娘她娘絮絮叨叨抱怨了姚家米铺一通,颇有一些穷苦人大骂地主的气魄。不过其实她心里没有多恨,反正她平常又不到姚家米铺买粮食,也没受过姚家米铺的厉害。
  等到好不容易絮叨完了,赵莺莺的耐心快用完,懒得往下听的时候,她总算说到了正题。
  “您不知道!姚家米铺做事情实在太绝了,别的米铺限制了每日卖出去粮食的数量,他们家就不限。但是不同的是,他们家的粮价说生生比人家高出去两成。而且这就是个开始,以后粮价只会越来越高。”
  说到这里麦瑞娘她娘也是心有戚戚。
  “有的人家有些家底的还能支撑,可是咱们城南穷人多,有些人家就不能支撑了。活人不能被尿憋死吧。都到了要饿死的地步,其他的也管不了了。有几个更南边巷子的人家就联合起来,晚上摸到了姚家米铺粮仓那边。”
  这时候一般的粮铺也没有多少粮食了,都是每日从大仓那边运过来。如果粮食充足,扬州城也不会是这样的情势了。但是姚家米铺不同,他们家背后是浙江的大粮商,湖州米运过来填满了粮仓,这也是他们没有限制买卖的底气所在。
  “他们看的准,姚家米铺那边准有粮食。只不过他们也不想想,这个年月敢开米铺怎么可能没有一些依仗。人家墙高院深的,粮仓更是有大锁。外头还有看家护院的汉子和恶狗,不是江洋大盗谁敢打这个主意。”
  赵莺莺这才知道了事情到底怎么回事——简单一点说,这就是话本里的故事一样。‘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粮铺不给这些穷人家留活路,这些穷人家就只能自己给自己找活路了。
  都是正当壮年的汉子,总不会挺着饿等死。
  不过姚家米铺显然早有准备,这些普通人出身,从来没干过盗窃事情的平头百姓一下就被抓住了——如果按照话本故事的走向,接下来就该有一个绿林好汉冒出来劫富济贫惩治坏人一番。
  不过很可惜,过日子并不是话本一样,这件事的走向完全不同。


第71章 
  姚家米铺的事情影响很大; 到了第二天,差不多整个太平巷子都知道了; 毕竟这里离着甘泉街足够近。
  当时南边巷子的穷苦人家晚上摸到了姚家铺子的米铺; 打的当然是铺子里粮食的主意。只不过粮食没摸到,人先辈米铺的护院给抓住了。米铺倒是没有用私刑,而是直接把人送到了衙门。
  如今扬州的各大衙门都为了大旱的事情焦头烂额; 哪有功夫亲自审理这种日日都有的偷盗粮铺事件,所以这件事就直接落到了衙门的文书吏目那里。
  一般来说; 这些本乡本土出身的文书吏目还是会做事留一线的。特别是如今进来的都是城南最穷苦的人,这些人身上什么油水都没有; 催逼的过分了也没有用; 最多把人给逼死而已。
  而且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这些人要真是出了人命; 谁知道会不会记恨在他们身上。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他们家有人不要命了大街上拿菜刀和他们拼命; 那可怎么办?
  损人可以,但是一定要利己; 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这些精明的老油子可不会做。
  不过如果有利益,损人也就无所谓了——姚家米铺的交代; 一定要让这些‘刁民’好看!
  姚家米铺的掌柜是东家从湖州派过来的,自然也不在乎本乡本土,送上白花花的银子直接与管这件事的要害人物道:“非得让这帮刁民受到教训,不然到时候全须全尾地放回来,人以为咱们的米铺是想进就能进的呢!要告诉后头的人; 这些人就是榜样!”
  财能通神,这些官府里的小吏见了银子眼睛就放光,自然是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
  “那是当然了,那些刁民盛世乾坤就敢行盗匪之事。如果不严厉一些,以后的百姓有样学样,那衙门还做不做事了,朝廷的威严又何在呢?”
  这些小吏没有长久关着这些人,因为如今衙门的牢房也供不起粮食了。这些人又没有家人来打点,到时候难道白供他们吃饭——又不能让他们饿死在牢房,不然又是一笔糊涂账。
  所以干脆就动刑!据说每人打了二十大板。
  二十大板听起来不多,打板子还有五十大板、一百大板的呢。但是就是这种挑不出毛病的用刑最要命——这一切要看动板子的人怎么下手。
  要是真的往实在地方打,手上力气下的足。不要说二十大板了,就是十下板子那也能废掉一个人。
  这也是衙门里这些小吏做手脚的好地方,有些出钱了的就轻轻打,哪怕是一百大板,人抬回去养几天也就好了。像这一次一样要求对方不好过的,就算只有二十下板子,那也要命!
  而事后也说不出什么来——一切都是按照律令来的呀!该重罚的就重重的来,该宽容一些的就宽容一些。都做到这个地步了,你们还想做什么!不满官府吗?
  反正那些想要偷粮食的人抬回家后就陆陆续续出事,有的人挺了两天,挺不下去就死了。有的人脊椎骨断了,人却活了下来,只不过以后后半生在床上度过,对于一个贫苦的家庭来说,这还不如死了干净。
  是的,在扬州这个繁华富贵的城市,有整个帝国最挥金如土的人群。但与此同时,爱城南最贫困的地方,也有这种因为钱,活着不如死了的人家。
  所有挨了板子的人,只有极少数的幸运儿养了几日慢慢好了起来。
  这样的话,只要人不是傻子,都该知道衙门里的人是故意下了重手。可是他们为什么要故意下重手?一想就知道了,姚家米铺必定是出力了的。而想到这一点,所有人都愤怒了。
  南边的几条巷子赵莺莺并不熟悉,应该说她就连太平巷子后面的堂子巷都没有去过,更不要更南边的巷子了。
  “南边乱的很,坏人多,你们都不要去。”王氏是这么和家里的孩子这么说的,包括已经是大男孩的赵蒙,可见她对南边巷子的看法。赵莺莺不是一个没事找事的,当然不会跨进南边几条巷子。
  但是这些南边的巷子,除了一些捞偏门的坏人外,其实更多的是因为贫穷无法在扬州其他地方立足的普通老百姓。
  大概也是因为穷困吧,这些人在面对外面的人的时候往往更加团结,好像只有抱团才能保护自身一样。而且也是因为团结,他们大都具有一种扬州别的地方人家没有的狠劲儿。
  现在出了这样的事儿,南边几条巷子立刻就炸锅了!他们难道是想偷东西的吗?老天爷不让人活,这些抬价的粮商不给人活啊!而且人已经被捉住了,送到衙门里去他们也认了,这背地里使阴招算什么么?
  欺负他们穷吗!
  这也就是姚家米铺了,他们外地来的,哪里晓得南边几条巷子的狠人不好惹。只当时一群穷鬼,既没有钱有没有关系,有的只是一条烂命——可是在这世上,穷人的命值钱吗?
  至少在他们眼里是不值钱的。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就是因为只有一条命了,这些人最豁得出去!反正老天不让他们活了,那他们也绝不让那些把他们逼上绝路的人活!。
  所以姚家米铺在‘惩治’了那几个‘刁民’之后的几日,一开始还洋洋得意来着。没想到第四天的早晨,小伙计一打开门就看到乌压压的一片人头。一开始还以为是来排队买粮食的呢!
  后来一想才觉得不对!姚家米铺的粮食比别的粮铺要贵,优势在于他们不限量而已。所以这清晨时候人都是挤到别的米铺去买粮食,要等到别的粮铺今日的量卖完了,他们这边才渐渐有生意。
  这些人确实不是来买粮食的,这些人是扬州城最南边的穷苦人。
  “叫你们掌柜的管事的出来!”
  “赔命赔命!我大哥死在这些奸商手里,他们非得赔命不可!”
  “老天爷不让人活也就算了,但是你们这些披着人皮的也不让人活,你们还是人吗?”
  。。。。。。
  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