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虎啸 >

第112章

明末虎啸-第112章

小说: 明末虎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来为他雄唐所修路。实实可恶之极!”李忠文走后,邱行本儿子邱任咬牙恶狠狠地说道,他摇晃着胖乎乎的大脑袋,脸上那颗硕大恶心的赘疣立刻上下抖动。

“哼!前几日,他一个招呼不打,便出兵从我莒南经过,本县令便是颇为不满。若不是惧他兵马壮盛,本官当时便要与他翻脸!这个出生卑贱的墩卒,现在这般在本官面前人五人六,实在可恨!”邱行本咬着牙齿恨恨说道。

此时,旁边一直静坐的一人,手里端着一杯清茶,低声地笑了起来。

邱行本冷冷的目光扫过去。“龙拂先生何故发笑?”

这个龙拂先生,便是明末清初十分有名的孙之獬。

孙之獬,字龙拂,山东淄川人,是恶名滚滚的剃发易服发起者,那句著名的“陛下平定中国。万里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每个对明清史稍有了解的读者都会知道。

可叹的是,这个一心投靠清廷的汉奸,最终死于反清起义军之手。1647年6月,义军杀尽孙之獬一家。用绳子缝住此人嘴唇,把他剃了发的脑袋上,用针扎出无数的孔洞,一根根地插入猪鬃,美其名为“复汉发”,将这个汉奸游街示众后,把他肢解成碎肉而死。这个有名的汉奸,终于落了个可耻的下场。

孙之獬。在崇祯二年被以“结交近侍,图谋不轨”之罪罢官。勒令归乡。按原本的历史,孙之獬一直到清军入关后,侍郎王鳌永招抚山东,让其入京复职,才结束了赋闲的状态。

而在这李啸改变的历史中,此时的他。被一心想要报复李啸的山东巡抚朱大典招为幕僚,为其效力。

孙之獬为幕僚后,并无正职,近日,却被朱大典秘密安排前往雄唐所附近县镇。暗中联系李啸的反对者。由此机缘,他与莒南县令邱行本一拍即合,成为其座上宾。

方才邱行本会见李忠文时,孙之獬一直在旁边静坐,未发一言。直到现在,看到邱行本父子两人如此恼怒,方发出笑声。

一旁的邱任恶狠狠地盯着孙之獬那张歪斜的瘦脸,心下暗骂道,你这个被革职削籍的无业游民,还敢笑我等,呸,真他妈不是东西!

孙之獬迎着父子两人不善的目光缓缓站起,脸上已换了平静之色。

“孙某非笑邱县令与贵公子,乃是笑那李啸太过猖狂四面树敌耳。”

“哦,先生之意是。。。。。。”邱行本眨着眼睛,三角眼中满是莫名之色。

不料孙之獬并未直接回答他的话,而是反问道:“大人打算如何对付李啸?”

“哼,本官要直接向青州府知府钱良翰大人上奏,劾告那李啸肆意狂悖,欺压临县,夺我莒南之地为其谋私利,请知府大人为本官决断。”邱行本恨恨地说道。

“若大人果要如此,孙某可以断定,此奏章,对李啸没有丝毫作用。”孙之獬冷冷而道。

“哦,却是为何?”邱行本闻言一惊。

“在下敢问邱大人,为何前几日蒙阴县令董加谟,要从李啸的雄唐所求兵灭匪?”孙之獬平静说道。

邱行本沉吟不语。

他心下其实知道,孙之獬已经把话说得很通透了,已被孔有德叛军弄得焦头烂额的青州知府钱良翰,若手中还有兵力可用,那蒙阴县令董加谟,如何会无奈地求雄唐所的李啸去剿匪。

所以说,邱行本这封弹劾奏章表上去后,定会如石沉大海一般了无消息,更有可能,被钱良翰以无事而滋扰地方为由,训斥一顿。

邱行本突然满心悲凉,难道,只能这样任由李啸欺压不成?

“那你的意思,就是让我们这样白白吃个哑巴亏么?”一旁的邱任低声喝道,一脸横肉晃动,那颗硕大的赘疣更加醒目。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孙之獬平静答道。

“哦。。。。。”

“邱大人熟读春秋,可知三家分晋的故事?”孙之獬脸上浮出了一丝冷笑。

邱行本沉默不语,邱任急了,喝道:“什么狗屁典故,你倒是快说啊。”

孙之獬瞥了一脸急色的邱任一眼,侃侃而道:“邱公子,春秋之时,晋国为智家、赵家、韩家、魏家四大家族掌权。智家的大夫智伯瑶想侵占其他三家的土地,派人强行索要其他三家每家一百里的土地和民户,结果,最终其他三家联合起来,反过来,把智家给灭了,智伯瑶被杀,脑袋被制成了酒具。”

“孙之獬,这狗屁故事与李啸有什么关系?”邱任不满地说道。

“不许对龙拂先生无礼!”一直没说话的邱行本喝了一声,邱任嘟着嘴,闭口不言。

“先生之意,本官明白了。小不忍则乱大谋,眼下,确实只能忍耐。”邱行本叹了口气,缓缓对孙之獬说道。

“大人能明孙某之意,在下十分欣然。我可以告诉大人,李啸多行不义,已是树敌众多,巡抚朱大典大人与总兵刘泽清大人,皆欲将此獠除之而后快。大人且忍耐些时日,待登州剿匪完毕,朱大人与刘大人腾出手来,再与大人一起,对那李啸合力相攻。这样一来,那李啸这厮,纵能侥幸击杀安东卫指挥使王铭世,却绝难逃各位大人的合力一击。此人必死无疑!”孙之獬说完,眼中闪过浓重的阴狠之色。

“龙拂先生看得长远,行事果决,甚好,本官就按龙拂先生之意行事。”邱行本长叹一声,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

一旁的邱任,将邱行本与孙之獬两人,左看看右看看,心下仍不解两人所说为何意。但想到父亲必然已有将李啸制于死地的办法,也不由得嘿嘿傻笑起来。

“隐忍潜形,侍机而动,打蛇打七寸,一招便制敌,方为上策矣。”孙之獬轻叹一声,双眼遥望窗外,缓缓地作了总结性发言。

几天后,狮子峰议事大厅内,李忠文向李啸禀报,拜见莒南县令邱行本与沂南县令刘乃印的见面结果。

“大人,那沂南县令刘乃印,听闻我军欲从其境修路而过,十分高兴,大赞同知大人这便民义举,又闻修路费用全由我军支付,并会管伙食,给月钱,还从沂南当地招收流民与百姓来修时,更是称赞有加,连连答应呢。”李忠文说到这里,满脸皆是喜悦之色。

李啸大笑,心下暗赞这沂南县令刘乃印倒不错,且不论其清廉与否,倒是个知道爱护百姓的好官。

“大人,只是那莒南县令邱行本,一直含糊其词,至今未给个准信,却不知其态度如何?”李忠文随即叹气说道。

李啸内心瞬间浮现了以前在莒南县地大街上,为保护走投无路的上官云杰,而教训邱行本公子邱任之事。

看来,与这邱县令的梁子,一时是排解不了了。

“不管他,待物料备好,工伕招齐,即行开工。整个明光大道工程,由忠文你来负责。绝不可因此人态度,而误了我军大事。”李啸断然说道。

“学生谨遵大人谕令。”

第一百六十二章大明第一路

一周后,从各地招民夫修路的刘一显与常正回来了,在把入选的修路的人数报给李啸后,李啸大吃了一惊。“好家伙,竟然招了6000人?”

刘一显脸上笑开了花:“大人你的条件这么优厚,周围的五莲、莒南、沂南、蒙阴等县,愿意来的流民与百姓实在不少,甚至还有兖州府的人听闻修路消息也赶了过来,我与常正还淘汰了好些身材瘦弱者,不然人数还会更多。”

常正也在一旁赶紧补充:“大人,现在人员已齐,应该可以开始修路了。”

李啸笑道:“甚好。昨天忠文已将堪察好的路径报给了我,那么,从明天开始,就开始安排修路吧。由你们协助明光大道总负责人李忠文,手头上的工作先交给下属处理,务必早日将这条道路建好。”

现在有了充足的人力,李啸可以把这条明光大道修得近量完美了。

再把李忠文也叫来后,李啸对他们三人讲述了自已的要求与规划。

按李啸的规划,这条道路,首先开挖地基,至少要达半米深,要去除上面的浮土与软土,将路基修建在底下坚硬的岩石层上,才能保证明光大道修好后,不会轻易下陷,能够长期使用。

挖好地基后,李啸要在上面先铺上从蒙山与马耆山上开凿下来的碎青石块,先在地基上铺一层,从而减少渗水,增强道路承载力,并减少砖头使用量。而道路的两侧,则有青石条固定,从而防止边缘的砖头易破损。

铺好青石板与青条后,接下来。便让民夫在碎青石块上用水泥与河砂制成的混凝土铺设砖头,让砖头最后与两旁的青石条成同一水平面。

最后的工序,便是在砖头与青石条上再铺上一层厚实的混凝土,整条明光大道便宣告胜利完成。

完美主义者李啸,还打算利用后世的经验,每隔个十来米便用木板隔断混凝土层。从而保证路面不会因为热胀冷缩而轻易变形开裂。

其实李啸的这个设计规划,相当于现在连接城乡的二级公路的标准。

“大人此法真是极好。学生在想,此路若修好,当可长期造福我军与沿途百姓。”李忠文听完李啸的计划,由衷夸赞。

刘一显在一旁问道:“大人,这路要修多宽才合适呢?”

“这宽度嘛,定为可并排过六辆板车。”李啸毫不犹豫地说道。

李忠文、刘一显、常正三人皆吃了一惊。李啸设定的宽度未免太宽了吧。要知道在大明朝,基本上比较好的官道也就是并排三辆板车的宽度,只有李啸规划宽度的一半。

“大人。这样设计,可会有浪费之嫌。”常正犹豫道。

“不会,因为,接下来,本官打算让工匠改进下我军现在用的人力板车,准备将其改为用双马拉的四**车,这四**车,车身宽度可定为现在板车的2倍半大。从而更好更多地装载货物。这样,旁边再加上半个板车宽度的余量。正好是半条道路的宽度。如此一来,行走就会更宽松方便,也能更好与迎面行来的四**车互相避让。”李啸侃侃而谈。

李啸所设想的这种马车,原型是正在英国城乡四处奔驰的欧式四**车,在通行良好的道路上,一辆四**车可载八千斤货没有任何问题。

“学生明白了。大人所谋,实在是高瞻远瞩,谋划长远。忠文受教良多。”李忠文又是一番感慨。

“大人,却不知道,这明光大道多久可修好通行?”刘一显亦在旁边感慨。

李啸心下亦是沉吟。他在前世看过一些修路的资料,里面记载了有一条长30公里,但与他筹建的明光大道宽度相同的城乡二级公路,300人的施工队,修好的时间是6个月。

当然,李啸与现代的施工队来讲,有劣势也有优势。

李啸的一个优势在于,他是最高决断者,可以让下面迅速执行自已的决定。而不象后世一样,从立项,到审批,到实地考核,到起动资金到位,到发标承建,到各种施工资格审查,到沿线原有建筑拆迁,居民赔偿与安置,到各类物料备齐等等,有一系列的名目要通过,这样一来,李啸开工的时间,比现代至少要提前近两个月。

另一个优势则是,现在的李啸有丰富的人力,6000人的修路队伍堪称明朝第一,达到了美国当年修建横贯美国东西部的大铁路使用华工人数的一半。

当然,李啸的劣势便是,他没有现代化的施工设备,只能全凭人力与畜力。所以在个人施工效率上,远不如现代社会。

李啸在心里计算了下,刨去那些繁琐的准备,实际上那条30公里的城乡二级公路的修路时间只有4个月。平均每人每月修路里程为0。025公里,也就是25米的样子。

那么,在缺乏施工设备明朝,按3个人抵一个现代修路工人的效率来计算,6000人一个月可修100里。按全程500里的路程最长值来计算,要5个月方可修好。当然,再加上误工与修建一处拱形桥梁的时间可能要多花二个月。而且,就算再加上采集碎青石块与石条需要的2个月时间,最多9个月就可全部完工了。

李啸还打算再快些,因为在明朝,可没有什么劳动保护法,他完全可以让修路的民夫从天刚亮就开始工作,直到天黑再结束。这样一来,工人每天干活时间可达十二小时以上,可以大大缩短完工时间。

李啸缓缓言道:“本官初步估计,按现有人力计算,每天从早干到晚,大概7个多月可完工,还望各位抓紧时间,务必早日完成,界时,本官另有奖励。”

李忠文、刘一显、常正纷纷欣然应诺。

李啸粗算了一下,这6000民夫,因为做的是下苦力的事,饭量大,而自已没有多余的鱼肉来补充,那么每人每天三餐估计要吃二斤米粮,大概一个半月就能吃一石,半年就要吃4石,按7个月算6000人就是28000石,以及8400两银子的工钱!。

李啸心下暗叹,现在自已总共剩余了3万多石米粮,半年后,这些民夫与全雄唐所的李啸军的军兵与厂矿员工,还有正在修军营的400多民工,加上干苦役的1000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