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虎啸 >

第19章

明末虎啸-第19章

小说: 明末虎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啸默默地看在眼里,却没有要降低训练强度的打算。

因为,时不我待,李啸有太多的敌人要去征战,无论是马耆山的匪贼,还是登州的孔有德叛军,以及将来要面对的满清鞑子,都不会给他太多的自由发展时间,在这样强敌林立的环境中,李啸没有任何松懈安缓的理由。

再者,如果连最普通的站军姿都扛不住,上阵杀敌之事,也就彻底别谈了。

当然,战兵的辛苦训练,可以可用高出旁人一头的良好伙食来弥补。

当王氏带着那些伙食队的妇人给每个战兵都发了一个又大又厚,里面夹了一两半新鲜猪肉的白面肉夹馍时,每个人脸上都浮现出了惊喜到不敢相信的表情。

我们竟然有肉吃了!

没想到,在过上能吃白面馍馍的生活后,还有吃上肉这样想都不敢想的美事!

吃肉,对于这些流民战兵来说,不异于是一个遥远而缥缈的传说。

但现在,馍馍中那鲜香美味淌汁流油的猪肉明确告诉自已,这不是做梦,而是真实的现实。

很多战兵默默地流下了眼泪,表现最失态的人,是刘喜,他哭得涕泪横流,几乎难以自控。

每个战兵都在心下发狠,李总旗大人对我们这般恩重如山,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训练!

受人如此恩惠而不知报,岂非如同猪狗!

李啸微笑着迎接每个战兵望向自已那感激涕零的目光,然后,回送给他们信任与鼓励的眼神。

墩内的其他人,包括那些做事的泥水匠人,都用颇为羡慕的眼神望着吃得狼吞虎咽的战兵们,不过大家都能理解,战兵的好伙食,可是用拼命的辛苦训练换来的,实在没什么好嫉妒的。

付出多,自然奖励也要更多。

下午的训练,李啸发现战兵们无论是专注程度,还是刻苦程度,较上午多了不少。

李啸感叹,恩威并施,有辛苦就有奖励的训练方式,到底还是更能收服人心。

一旁的常正看着战兵们训练,心下发庠,他主动向李啸提出他也来参加训练,李啸准了。

常正以前受过一些明军的基本训练,一个下午下来,他竟比那些流民战兵的军姿站得要好得多。

很快,到了下午训练结束时,各人的军姿已经比上午好了很多。

很多战兵脸上开始浮现自信的神色,他们完全可以感受到自已的真实进步。

李啸心下暗喜:这样再训练两天,这些战兵就绝对可以站出标准的军姿。

训练完的战兵,排着队,由常正带领去河里洗澡。洗澡后,又按训练时的队阵位置,分别坐于空地上,等着吃饭。

李啸刻意营造一种随时随地都要保持集体行动的习惯,希望在潜移默化中将集体主义思想移植到每个战兵内心深处,再无动摇。

每个战兵们同样得到了与中午一样的肉夹馍,只是里面的肉减为半两,毕竟晚上只是休息,没有体力消耗。

又有一些人控制不住流了泪。

李啸兑现了让每个战兵每天吃二两肉,两斤米粮的承诺。

到了戌时,常正敲响了那面从碑廓百户所内买回的铜锣,“当当”响起的锣声告诉流民们睡觉时间到,很快,流民中的草围子内又是一片安寂。

这个晚上,李啸在整修好的墩内居屋里睡得很香。

现在墩内的粉灰都已干透,墩台上的粮食与武器皆已取下,分别放入墩内粮仓与武库内存放。

刘一显,常正等人都与李啸一样,搬回了墩内居屋内。

所有的事情,除了银两的紧张还未得到缓解外,其他的一切到现在为止,似乎都在自已的控制规划内。李啸感觉自已终于放松了些,从穿越过来直至今天,终于难得地睡了一个好觉,也做了一个好梦。

梦中,他带着铺天盖地的熊罴虎贲,雄心壮志,远征万里。。。。。。

次日卯时,随着常正的铜锣当当地敲响,牛蹄墩里所有人,又迎来了新的一天。

战兵们很快发现了李啸今天给他们的一些新的训练内容。

那就是,地上整整齐齐地摆好了一些小石子。

小石子共两排,每个石子前后左右间隔均为各为2步的距离(约1。2米多),李啸要示每个战兵按昨天的站位,找到属于自已的小石子位置。

每个战兵都惊喜地发现,他们站在小石子的位置后,立刻整个队列呈现出两条笔直的直线。而这样整齐的队列直线,让每个战兵都能在内心中感受到,似乎队伍有一种说不出的肃然与精神。

莫非,这就是李总旗大人一直强调的堂堂之阵?

李啸大声说道:“各位,站姿为本,阵列为基,你们每个人都要牢记自已的站位,我要求,过段时间后,就是扔掉小石子,你们也能摆出这个的笔直队列线来!好了,下面各位继续站军姿。”

这个站队列的方法可以说,是李啸参考以前教官的训练方法改进版,与其对这些文盲大费口舌讲队列训练要求与注意事项,不如直接让他们按部就班做好就行,最终在习惯成自然中练出良好整齐的队列。

李啸开始训练不久,送妻回家安葬的刘扬壮与付铁一同回到了牛蹄墩。

刘扬壮与付铁来到李啸面前,李啸发现,刘扬壮身形更加削瘦,眼神中,却跳跃着一团前所未见的愤怒的火焰。

“我们也要当战兵!”未等李啸来问,刘扬壮与一旁的付铁异口同声地大喊道。

“我要亲手为娘子报仇!”刘扬壮咬着牙齿,神情狰狞地恨恨而道。

“我也要当战兵杀土匪!”付铁年轻的脸上有着莫名的坚毅与决然。

李啸没有说话,只是沉重地叹了口气。然后重重地点了点头,同意了他们的要求。

远处,负责带领泥水匠们搭建草棚的刘一显,远远地看见刘扬壮与付铁走进了战兵队伍,他粗黑的脸上,露出莫名的神色,眼神极为复杂。

现在,原来的三个墩卒常正,刘扬壮,付铁都成了李啸手下的战兵了,他们的前程,应该要比以前毫无出路地当个半死不活的墩卒要强得多了。

刘一显不知道自已是该高兴,还是该失落。

也许,两者都有吧。

下午的时候,牛蹄墩内来了一名着着青巾直身长衣,头戴四方平定巾的读书人模样的人。

这个人,还带来了一辆装着约有七八石面粉的骡车。

这个读书人模样的人,站在墩门口,笑吟吟地看着远远地就张开双臂大笑着迎来的李啸。

“长材兄,我本欲亲自去小李庄迎你,却未想到你竟已自已前来,实在有失迎讶,惭愧惭愧。”李啸连连拱手致歉。

这个读书人,就是小地主李长材,他早想到李啸事务繁忙,估计这两日李啸已安顿好流民,就告别封氏,又带来八石面粉,前来牛蹄墩投效李啸。

他还未入墩,就见李啸在墩外训练战兵,看了一会,心下对李啸认真严格的训练更是赞叹不已。

“李啸练兵如此严格,确是一个认真做事之人。我得遇此人,亦是缘份。”李长材心里欣然,为自已找到了一个可以好好投效的上官而庆幸不已。

“李总旗事务繁多,长材未敢烦请。在下估计墩内粮食不多,特随车带来一点积存面粉,以略解墩内所用。“李长材脸带笑容,回答平静而自然。

李啸叹道:“先生未得半分聘金,却又助我李啸如此之多粮食,李某受之有愧啊。”

“李总旗言重了,你自组义军,杀匪安民,此乃薄天之义举,学生无用,能用这些粮食略解军资之匮,实是心慰。”李长材拱手诚恳地说道。

李啸一把揽过李长材肩膀,亲热大笑道:“先生一路辛苦,请速随我进墩,我为先生好好接风洗尘,李啸实盼与先生畅谈大事矣。”

如果各位读者大大觉得本文尚可一读,请大大们在百忙之余,不吝投点推荐票与点击收藏。遥远之矢在此谢过。

第三十三章最难收拾是人心

在李啸拉着李长材入自已的居屋前,他交待常正负责剩下那不到一个时辰的训练任务。

很快,在牛蹄墩内李啸的居屋里,李啸摆了一桌牛蹄墩内能做出来的最好的菜饭。

看到这桌无酒少肉的寒酸菜饭,李啸心中颇感歉疚,只是李长材却是神情自若,完全不以为意。

两人随意吃了几口,李长材问道:“李总旗,现我军初创,总旗大人认为,当以何事为重?”

李啸不假思索地回答:“当以练兵整军为重。此为我军存身立命之根本。”

李长材又说道:“练兵之道,以学生观之,李总旗所为已是出众拔萃。只是,却不知总旗大人能得战兵之心否?”

李啸一怔,不知李长材这话是何意,他皱眉想了想说:“我以诚心待兵,又能好生安置其家属,战兵伙食待遇亦好,并且我与他们生死与共,荣辱相随,这样的话,可谓得兵之心否?”

李长材笑了,却是那种带着莫名苦涩的笑容:“如此所为,确实可得到一定之忠诚。只是,在下心中一直深怀忧虑,若有人出示之利益大于总旗之所供,战兵之忠诚孰能定乎。”

李啸脸上的笑容彻底消失了,替代的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冰寒,他直视着依然脸上带着苦笑的李长材,缓缓而道:“那先生的意思是?”

李长材微然唅首,却并未直接回答李啸的疑问,他淡淡地说道:“孔有德此人,总旗大人知否?”

李啸怔了下,说道:“先生可是说那个在登州叛乱的孔有德?”

李长材点点头叹气道:“正是这厮,此人自来登州成为登莱巡抚孙元化部下后,孙元化待之极厚,给孔有德的兵械炮火粮草衣仗等物,无不精足,甚至在孔有德这厮于吴桥之地拥兵作乱之际,犹对其拼命招抚,不忍出兵围剿。但孔有德却恩将仇报,反攻登州,擒孙元化,更以登州为基,四处攻掠山东各处,以至局势糜烂至今矣,岂不痛哉!”

李啸沉默了,他心下明白,那孔有德之所以叛乱,虽然有因一时缺少粮饷而导致士兵哗变的起因,但在朝廷主动招抚,并补足粮饷而且绝不围剿的大好环境下,孔有德、耿仲明等人依然叛乱不止四处作恶,可见,归根结底是此人的个人狼子野心。

这种养不熟,喂不饱,甚至反咬旧主的恶狗,确实可恶得很。想来,朝廷搜刮百姓,用掉了巨额钱粮,并花大钱买了最先近的红夷火炮,高额工资请葡萄牙人来登州当火炮教习官,一心想把登莱部队打造成反攻辽东的精锐尖兵。结果却万万没想到,这些花费巨资培养出来的精兵利器却成为大明王朝的噩梦,装备精良的乱兵们在山东大地上叛乱不休,四处肆虐,涂炭生灵。

李长材只了解到现在为止的历史,而穿越客李啸心里却清楚:那就是,到了明年,孔有德叛军会从登州出逃,投靠鞑酋皇太极,成为皇太极视若珍宝的乌珍超哈火器营。从此,原先只能顿步于坚城之下的东虏,开始有了攻城作战的能力,导致明军就是想据城而守,亦是极难。

李啸在心里问自已为什么。

为什么啊为什么。

为什么这样花了这么多钱,花了这么多心血,用最好的武器、用精良的器械装备出来的精锐部队,会一不如意就哗变叛乱,甚至叛逃敌国?

李长材目光炯炯地望着李啸,李啸牙关紧咬,默然沉思。

还是李长材打破这让人压抑的沉寂,他长叹一口气道:“昔时宋朝赵太祖曾感言,一武将作乱,远甚百名文官,真是诚哉斯言也。孔有德这厮,竟能轻易挟裹其部下作乱不休,着实可恨。学生反复苦思,却恨智谋浅短,未得良策,真真愧对总旗之望。”

最终,李长材将这个皮球踢回给了李啸。

李啸没有半点责怪李长材的意思。这次席间闲谈,李长材能把自已心中的最大忧虑,告诉并提醒李啸,本身就是一件很值得嘉许的事情。

李长材眼光深刻,能敏锐地发现问题,但是,他却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想解决,不是这个时代能办到的。

这个问题就是,士兵们究竟为何而战?

如果只是单纯的认为,提供给他们更多更好的粮草军械就能让他们忠心效力的话,那为什么孔有德部还会叛变?

答案很简单,你能允诺士兵们这些好条件,那么,有野心的将领就会用更有诱惑力的筹码来拉拢士兵。孔有德就对部下提出,自已要割据称王,并要大封属下来刻意拉拢士兵卖命。

最是易变是人心。

最难收拾是人心。

那么,到底该怎么办呢?

也许可以采用现代军队中所用方法。

这同时也是一个极为有效,却丝毫不用花钱的好办法。

那就是,从让士兵自已诉说以前的悲惨生活开始,以此切入点,将士兵的勇气、荣誉和忠诚植入每个士兵的心中。

据记载,这个办法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各地部队实施后,顿时士气大振,逃兵与叛兵现象大大减少,极大提高了部队凝聚力与士兵忠诚度。

这个方法,有个最通俗的说法。

那就是,诉苦大会。

李啸同样打算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