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海权-第4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联炮塔;改成三联炮塔;当然;为了更早的完成这艘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列舰;法国人果断决定从美国引进成套的武器系统;放弃了历史上炮和双联炮塔;直接用3座3联装炮塔。而在防护方面。法国人对英国人的防护不感冒;同时又因为和华夏在海军方面没有太多的联系;所以直接采用美国人的防御设计;采用重点防护。主水平和主装甲上缘连接;厚度达到了!炮塔正面更是达到了16寸!炮座也有15寸!妥妥的将美国人的设计直接照搬了!
而在水下防护方面;法国人除了继承了美国人的五层防雷设计之外;还估摸着将英国人的防雷突出部也继承过来。而在航速方面;法国人的要求至少在23节以上;以其在不利的情况下可以转进。本来还计划把速度调的更高;但是在总体2万4千吨的正常排水量的限制下;法国人只得作罢。
而面对法国人的另起炉灶;英国人居然没说什么。因为现在的英国也终于对自己不那么信任了;法国人既然愿意分担压力那英国人何乐而不为呢?并且表示可以以最优惠的价格为法国提供相关的技术和物质支持。于是乎;历史上的布列斯塔尼级战列舰就这样出现了。虽然两者之间只有名字相同吧。
伴随着时间的一点点流逝;各国的战备也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尤其是在1910年的大胆号事件之后;无论是协会国还是同盟国都已经意识到最后的摊牌时间已经临近;一方面是同盟国认识到对方也许并不是不可战胜;而另一方面则是双方都意识到如此强度的军备竞赛已经接近双方承受的极限。在这样长时间的拖下去;能不能打垮对手不好说;自己的经济首先就要受不了。
“我们每年都要向华夏采购至少2亿马克左右的各种原材料作为物资储备;这仅仅是原材料;还不包括各种初级产品。面对战备的需要;德意志帝国多达7000万的人口也显得枯竭了;克虏伯等各大工业巨头在竭尽全力的冷产能。但是根据华俄战争双方的消耗情况来看;我们依然不能保证够用。所以大量的人力被安置在钢铁、化工和军工部门;大量的壮劳力被征调入预备役军团;这种状态是不正常的;我们必须尽早与对手见个分晓。”德国首相在给威廉二世的信中这样写道。
与此同时;英国人也不好过;每年5到7艘的超无畏开工速度让这个强大的日不落帝国也逐渐陷入军备竞赛的泥潭之中;要知道;现在一艘超无畏的吨位可是旧式战舰的2倍左右。造价也是2倍;这等于前无畏时代一年开工10艘到14艘!这让英国都有些受不了。这还仅仅是主力舰;除了主力舰外;为了对付德国人的潜艇;英国人还需要保留大量低速旧式战舰;然后通过改装使其成为反潜护航战舰。而且与以往不同的是;英国人同时还要武装一支强悍的陆军来帮助法国;导致原本军费不是很高的陆军也从国会哪里领到了大量的资金。大英帝国历来是一个海上强国;而现在英国要同时肩负起海战和陆战;让这个强大的国家也感到了很大的压力。
不过有一个国家貌似情况比较特殊;在现在阶段;他刚刚从前几年的打击中缓过劲来;在国外资本的支持下;这个国家在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之后;终于开始考虑决定全方位的履行自己的义务;这个国家就是俄国!在华俄战争结束后;俄国的精华部分虽然没有被攻击;但是因为巨大的消耗和国内风起云涌的各种暴动和起义;让这个国家一直处于虚弱状态。
倒不是说俄国的实力堪比英法德;而是因为;在这几年中;这个处于虚弱状态的国家并没还有发力;而当英法的贷款发挥了作用后;俄国才真正开始重整军备;虽然在这段时间里;英法出钱;华夏帮助训练和提供装备已经让俄国人有了一支规模在10万人的精锐部队;但是这支部队在沙皇眼中依然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存在;俄国人从来就不是靠质量取胜的国家;人家玩的是数量!数量不占优的时候;俄国人会选择回避;要打就要在数量占优的情况下打!
再加上俄国士兵一般都比较“廉价”。这个廉价不仅仅体现在装备上;更体现在规模上;历史上;俄国人在一战中动员了1850万人!而工业比俄国更强的法国也只不过动员了790万人!俄国动员的人员居然是法国的两倍;但是这些人的质量到底如何呢?德国人半只手加上奥匈就把俄国打的节节败退。最后整个乌克兰都没了!由此可见;在当时的情况下;俄国“廉价”的士兵所具有的战斗力也是相当“廉价”的!
不过现在;俄国人“廉价”战斗力还未体现出来;而当国内形势好了之后;因为战败而被压抑的扩张心思终于又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慢慢滋长出来;继续和华夏打是尼古拉二世喝醉后没事想想而已。如何和英法一起从德奥土三国那里获得好处才是最重要的。于是乎沙皇开始重整他的军队;不仅仅陆军开始大量扩编;而且就连海军也批准了新的造舰计划。而埃森将军终于不再是守着3艘过时无畏的穷酸司令了。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
第七百九十八章 邓尼金的军团
邓尼金对自己现在的自己很满足;他甚至十分庆幸自己能够在战俘营期间被华夏选中作为这支军队的指挥官;作为一名纯粹的军人;他最大的成就感来源于自己能够组建并且统帅一支强悍的军队。而现在;这个目的似乎已经达到了;这个被命名为沙皇近卫第一军的强化军已经正式的被自己攥在了手中;没有任何其它势力可是插手。只要自己保证效忠沙皇;只要英国人和法国人还相信自己;那么这支军队的前提就不可限量。
有法俄的资金支持;他的军队的薪水和福利要远高于其它俄队;一名士兵的薪水足够养活一个四口之家的日常消耗;可以说;在这里当兵的俄国人将其看做了一项工作而不是仅仅是徭役。从待遇角度来看;这支军队更倾向于英国的支援兵制而不是义务兵。在这里服役的人员除非是无法胜任手头的工作;否则的话他们不存在退役的情况。一般而言;志愿兵的战斗力要高于义务兵;因为他们的经验和技术更加老道。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培养一名合格军官和技术人员的周期和所花费的心血也会越长;所以经验丰富的军官和老兵才是一支部队真正的脊梁和战斗力的源泉!
而在政治和法律上这支部队也远超其它部队;因为邓尼金的军团是沙皇的近卫军队;是英法盟友大力支持的军队;所以他们自然享有各种特权;比如说一些不对普通士兵开放的各种场所;在军团中英法军官的带领下。一个步兵师中下属6个3英寸轻炮兵连。一个军中有2个野战师构成;此外军还有单独的2个4。8寸臼炮连。也就是说平均一个师只有7个连的轻炮兵;而中口径长身管火炮一门没有!
而邓尼金所属的野战师则拥有一倍以上的炮兵规模;一个师中有9个3英寸炮兵连。其中6个连是轻榴弹炮;3个连是用于远程压制的三英寸加农炮。此外;还有3个轻型榴弹炮连和2个榴弹炮连。这样的配置不仅仅比俄国普通师的数量多出了一倍;火力和远距离压制能力更是强出了一倍有余!而邓尼金的部队是一个军下属三个师!而且除了师属火炮之外;在军中还配有额外的4个连的加农炮和2个连的加农炮!如此强大的火力在俄军中恐怕只有要塞炮部队才可以拥有。
从火炮编制上来看;邓尼金的师级以上火炮主要是重榴弹炮和加农炮。在压制火炮数量激增的时候;大口径臼炮和迫击炮的数量却下降了很多。起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这支部队虽然没有5寸级别的臼炮和迫击炮;但是在团营级装备有大量的82mm和迫击炮;这些原本属于师一级的支援火力被下放到团级。这些下放的迫击炮足以完成近距离压制任务;此外;在邓尼金看来;师级以上的火炮主要作用之一就是压制对方的重炮;尤其是在火炮总量劣势的情况下;必须拥有射程更远的加农炮才可以获取不对称优势。所以根据这个知道思想;邓尼金的部队中下放的迫击炮用于前线火力支援;而数量庞大的重榴弹炮和加农炮则负责远距离反炮兵。
而在机枪方面;邓尼金一个师将配属至少120挺左右的轻重机枪。数量数倍于普通俄军师。(大家不要被这个数量震惊;美国在1916年开战时计划为每个师配属50挺;结果到了战争结束后就直接到了200多挺;其中168挺可以直接用在一线;而本文中邓尼金的师算是超标师而且机枪和机枪还是不一样的。当其它俄国师配属的还是老实的马克辛机枪的时候;邓尼金的师已经换装了适合俄国人使用的新式m1908型机枪;适当的降低了射速;同时提高了稳定性。而且在1910年。邓尼金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50大口径机枪!这些使用超大号子弹的武器足够压制战场上出现的各种轻迫击炮和掷弹筒。
俄国人似乎对大口径的东西都比较偏爱;比如说各国装备50机枪的时候;俄国人搞出了机枪。比如说斯图卡用37炮打坦克的时候;俄国人琢磨着将45炮放到飞机上。比如说德国人在88mm加农炮的道路上一直走到黑的时候;俄国人开始把、和火炮搬上了战车。可能其中确实有俄国人技艺不精的原因;但是对各种大口径、强威力武器的偏爱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因素。
首批供给俄国的50大口径机枪一共配有2种机枪弹;一种是通常弹;另外一种是碳化钨穿甲弹;前者用于对付步兵简易的土木工事等各种软目标;而后者则可以给予机枪组一定的反装甲能力;根据测试;后者可以对轻型装甲车构成有效杀伤。本来华夏还打算配一些燃烧弹;但是考虑到工时问题和俄国的购买力问题;所以暂时没有列入清单。如果英法继续增大投入的话;倒是可以考虑。
“50口径机枪使得我军在连级对抗中获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其平直的弹道和强大的威力足够在远距离上压制对方的轻迫击炮和掷弹筒。在机枪面前;无论是房屋还是简易的土木工事都可以被轻易切开。即使没有火炮支援;配备50机枪的部队依然具备有限的攻坚能力。而且这件武器重量不是很大;可以通过人力进行方便的运输。(当然;这对于人高马大的俄国人来说问题不大。”邓尼金这样评价道。
伴随着50机枪一起到来的还有新式的半自动步枪;相对于俄中对50机枪的欢迎。这种半自动步枪却反响一般;因为俄国人已经习惯了给大量步兵装备廉价结实耐用的武器;而俄国步兵也已经习惯了要火力找上级的思路;俄国人一直在尽量压缩基层的火力来保证师级以上火力可以占优。所以这种能够极大强化基层火力的武器在进入部队后并没有受到太多的瞩目。
以至于在按照最初的订购合同送过来300把后;本来计划换装的部队在试用了部分后纷纷以保养不易为借口拒收!这闹得华夏方面的联络官有些颇为尴尬。不过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虽然俄队中绝大部分人都粗糙惯了。但总有些精细的不是?有些老兵在体验了后;感觉这东西虽然娇贵一些;但是火力和精度确实没的说;连发时的后坐力是大一些;但是只要控制好射速;火力投射确实比一般步枪要强上不少;于是乎。本来打算成建制换装的半自动步枪被分散到各个连排之中;反正子弹是通用的。至于养护就看个人水平了。
本来呢;按照英法的计划;这支部队还将配有一个独立的装甲旅;但是后来发现一个完整的装甲旅需要各种坦克和突击车辆近百;这个看起来也许不多;但是为了保持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你还需要配上近千辆各种大车和汽车为其提供保障!这个耗费可就大了去了;这还不算完;在华俄战争中。损失比例最大的就是俄国的战车部队;他们一次次被当成救火队送上了战车;然后被华夏的铁骑一次次击碎!结果装备全毁了;人也死的差不多了……。
即使过去了三年多;俄队中的装甲人才还是少的可怜。一方面是人员训练比较慢;而另一方面则是俄方认为拿一样的钱招募更多的步兵也许更划算。所以俄方对于这支新生的力量并不看重。在他们看来;用人海和战防炮就可以挡住对方的坦克。于是乎;一方面是英法对这支部队的价钱颇为踌躇。而另一方面则是俄国确实缺乏专业的人才。
在和邓尼金协商后;双方决定;这支独立的装甲旅先放一放;着重把精力和资金放在后勤的完善上。在1战中。任何一个大的军团脱离了铁路干线后其机动性都可以用拙劣来形容。历史上德国开始时执行的施里芬计划因为运力不足而功亏一篑;而在东线;和德国交手的俄国陆军可以用屡战屡败来形容。但是德国推进的速度也不快;其根本原因也在于运输;俄国是公路没法要;铁路同样也稀少!德国人可以轻易打败俄军;但是随后赶路却是个麻烦事!
同样;在接受了超编的人员和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