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海权-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一炮手半跪在迫击炮前注视着瞄准镜上的水平水准管;调平炮架上的调平机构;使水准管中的气泡距于正中。使两脚架精确水平;然后一炮手将炮架的高低机直接打到底;炮长将象限仪放到炮身检查座上;观察水准管气泡看炮管与地面是否呈45度角;并进行微调。炮长麻利的把迫击炮的高低手轮打到最大射程上;同时注视着高低水准管中的气泡。到了这一步;所有准备工作宣告完成。开始瞄准射击。
炮长用望远镜目测了一下远处那个靶子的距离和角度;获取数据后查弹道表。
“射角950;二号装药;试射两发。”炮长命令道。
随后一炮手调整火炮仰角;同时用瞄准镜观察目标;调整高低机;使瞄准镜中的十字正对目标。而3炮手则在为这第一发炮弹准备了2个发射药包。
“发射。”伴随着炮长一声令下;2炮手将炮弹放入炮膛中;伴随着一声闷响;一发60mm迫击炮炮弹从炮膛中呼啸而出;飞向远方。
“偏左了点。”徐杰用望远镜盯着远方的目标说道。
“还算不错;这只是一发试射而已。”旁边的意大利军官说道。
随后经过修正的第二发炮弹准确命中了目标。试射结束后;迅速转成速射;在5人炮组的配合下。这门1890年式迫击炮打出了每分钟15发的高射速!!而远方目标区域内;连续腾起数道烟柱。射速最快的时候;前两发炮弹还没有落地;第三发炮弹就已经出膛;迫击炮的高射速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精致!
“虽说射程近点。精度和直瞄火炮也稍显不足;但是较高的射速;完全可以弥补这些缺点。”德国教官海因里斯赞叹道。“如果可以;我希望德国陆军也能装备这种轻便;高射速的步兵武器。”
“多谢夸奖。”徐杰笑着说道。
“迫击炮的出现为炮兵作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战法;以往无论是何种火炮;都是以直瞄为主;而新式瞄准镜的引入则为火炮间接射击提供了新的途径;而如果将这种火炮扩大化;在突破对方要塞的时候无疑是十分有利的;相对于现有的野炮和山炮来说;迫击炮的射角偏大;而使炮弹一般能能命中工事的顶部;这无疑将对那些正面兼顾而顶部脆弱的工事造成致命打击。徐先生;咋看到您的作品之前;我很难想象只要5个人就可以携带一门堪比57mm过山快炮的武器。如果可以;我希望您能访问一下德国;不光德国陆军;德国海军也将欢迎您的到来;提尔皮茨先生将会在基尔港为您接风。”海因里斯诚恳的说道。
“两位请看这边;新式轻型机枪的验收即将开始。”维托里奥打断道。
相对于迫击炮的试射;机枪的试射就简单的多了;测试最长连续射击时间;完成机枪的拆解和组装;打靶评定精度。仅此而已。随后一行人就围在1890年式轻型机枪前评头论足;有的人甚至拿起枪来;试射几发。
“这把枪虽说比马克辛轻上不少;但是依然有15kg重;看来携带它的将是一个壮酗子啊。”维托里奥费力拿起一个装满了子弹的1890年式轻机枪说道。
“要想发挥这支枪的作用;只有一个人是绝对不行的。这把枪空枪重达12。8公斤;而47法弹鼓则重达2。25kg。再加上所需要携带的弹药和工具;我个人建议;一个轻机枪组5人是最低限度;指挥官携带配件和工具;主射手负责携带机枪和4个弹鼓;副射手负责递补和警戒;而剩下的2个人是弹药手;一个人理论上要携带8个弹鼓左右。”徐杰说道;在1战中;英国标准的刘易斯机枪组是8人;其中有3个是弹药手;考虑到甲午战争中对机枪火力要求不会像1战那么高;再加上以防御作战为主;不用像1战中那样有时需要机枪组前突。所以徐杰适当的减少了武器组的人数;将掩护人员去掉了;毕竟这挺机枪将配属给排级单位使用;与其配合的步兵班完全可以为机枪组提供掩护。
“轻武器设计局的机枪和迫击炮配合上德意志帝国克虏伯火炮;将是这个世界上最强的陆军武器组合。当这些武器进入清国陆军后;必将对清国陆军战斗力的提升给予极大的助力。”海因里斯说道。
“光有好的武器是不够的;还要有好的教官;在这方面;我相信德意志帝国的陆军教官们会认真负责的做好自己的工作;不是吗?同时也要感谢意大利的技术工人和军方的支持;正是因为你们的努力工作;才使这一切成为现实。让我们为3国的合作与友谊干杯”徐杰友好的说道。
“干杯。”随后在场的参试人员举起手中的酒杯说道。
大家支持一下吧;推荐;收藏;点击;越多越好~~
第一百三十六章 早产的风暴突击队
有了合适的武器;并不代表就能发挥这些武器的作用;与之相应的战法配置训练结合在一起才能使新式武器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防守问题自然不大;配合纵横的堑壕和支援点。一旦有足够的新式武器装备新军后;防守旅顺口还是十分乐观的。但是如果轮到北洋新军去进攻;突破对方阵地的话;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其实从古到今的陆战攻防双方一直围绕这一个问题展开;那就是突破与反突破。找准对方战线上的一个关键点;然后集中兵力;以多于突破口对方几倍的兵力发动突然袭击;然后打入楔子;进而扩大战果;对地方阵线实手割。进而瓦解掉对方的抵抗;冷兵器时代;骑兵冲锋防御的布阵强调速度;后来蒙古人又在冲锋之前强调驰射;用精准的箭术来使对方的防线出现漏洞以及给予对方士气上的打击。随后集中精锐切入对方阵地;而防御的一方则以拒马;枪阵作为抵御手段;并辅以大量的弓箭手和床弩等远程武器。而到了热兵器时代;步兵配合炮兵组成战阵;随后在双方步枪和火炮对射后;骑兵找到机会从其薄弱环节打进去;依然是过去那套战法。只是武器更新了。当然;这一切在1战中成为了历史。骑兵面对对方的机枪阵地相当的无力;而炮兵则要面临这层层叠叠个堑壕和掩体;于是乎;1战成了真正的堑壕战。面对延绵几百英里;从北海一直延伸到瑞士的战壕体系;集团冲锋基本上就是送死行为。无论是步兵还是骑兵;面对密集的机枪火力;速射直瞄火炮还有间接射击的重炮组成火力网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
虽然甲午时期的战彻没有发展到1战那种战壕对峙的程度;但是大量修建野战工事也是十分常见的。君不见中法战争中冯子材部就进行了相当专业的土工作业;日军没有理由做的更差!!而如果日本军队也装备机枪的话;对于进攻的新军来说将更加棘手。所以;面对这些自动武器;徐杰还是需要专门的编制和战术予以克制。而在当时的条件下;最适合突破堑壕体系的战术恐怕就是1战时德国人采用的风暴突击队了吧?
这个战术如果追溯的话;应该从1915年在卡尔索组建的突击营算起;这支突击营由德国第五集团军上校威利罗尔任指挥官;他们与其它部队相比;被分成了若干相互配合的小组;装备了更多的自动武器;例如mg15轻机枪;mp18冲锋枪以及更多的手榴弹;为了增强火力的持续性;他们使用的步枪和手枪也是经过特殊改进的;例如毛瑟98g就有配发20发弹夹的。还有配发32发弹鼓的鲁格9mm手枪。然后在轻型火炮;迫击炮;甚至是喷火器的支援下;。虽然没有mp18这个子弹喷淋器;但是面对甲午时期的日军;20发的盒子炮绝对够用了。而火炮方面;60迫击炮和82迫击炮也基本够用。对于个别防御不是很好的掩体;甚至掷弹筒就可以了;于是乎;这支简化版辩突击队的装备就让徐杰敲定了!剩下的就是编制问题。
在徐杰的设想中;这个辩突击连将拥有一个营部及营部直属连;三个突击群;和一个炮兵群组成。营部24人;营部直属连将有通信排;医务排和警卫排侦察排外加一个炊事班组成。而突击群则是大连编制;下辖突击排;掩护排和炮兵排。突击排拥有5个战斗班。每个战斗班班长一名;轻机枪组4人;其中除正副射手外;还有2名弹药手;弹药手装备1889年式战斗手枪。剩下9人为普通步兵;携带1889年式步枪和战斗手枪各一把。加上其他人员的6人;总共87人。掩护排一共分3个班;每班拥有机枪一挺;掷弹筒2具。机枪根据情况选择1890年式轻机枪或者是轻量化的马克辛机枪;如果是后者;还需要增加人手。加上其它人员;一共41人。而炮兵排也是分成3个班;每个班拥有2门60迫击炮;每班共有13人;加上其他人员6人;全排共47人;总共一个突击群是183人。
而营部直属炮兵连则是由连部;3个82迫击炮排;和一个侦察班组成。每个迫击炮排下辖3个炮兵班每班加上掩护人员一共12人;配备一门82迫击炮。炮兵连一共147人;这样算来;徐杰这个辩突击营的总人数将达到885人。
“差不多了;这样一支部队足够应对日军可能存在的战壕体系了。”徐杰自语道。即使徐杰有足够的金钱和资源去武装一直超越当今水平的陆军部队;甲午海战开始的时候依然将以防御为主;毕竟算上所有能战的部队;历史上日本进攻部队也将是北洋;台湾和两广部队的2倍以上;刘铭传和李翰章能凑出3万人就相当不容易了。而应老李的要求保留的淮系旧军;战斗力提高是一定的;但是能否达到日军的水平还是很难说的;新军可不仅仅是装备上的新;而是从步兵个人意志;部队编制;作战理念到将领的指挥进行一次彻底的变革。后面三者还好说;关键是第一点;让士兵明白为何而战;才是最难的。毕竟;现在的淮军还是一个当兵混饭吃的局面。
大家支持一下吧;作者码字不容易啊。如果对情节有异议;可以去讨论区谈。多谢了~~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为民族而战
“徐先生;我们又见面了。”站在门口的彭毅微笑着说道。
“原来是彭大公子;不知来找徐某所谓何事?”徐杰打趣道。
“我去德国路过这里来看看徐先生。”彭毅说道。
“去德国?令尊的生意已经做到德国了?徐某在这里祝愿彭家生意蒸蒸日上。”徐杰拱拱手说道。
“不是做生意;而是去学习。我报考了德国陆军军官学校。再过一个月就要开学了。”彭毅笑着说。
“什么意思?”徐杰皱了皱眉头问道。
“徐先生这么健忘?当时您和张先生家父会谈的时候不是提到了要在南洋华人中选取精干之人组成一支军队以备不时之需吗?”彭毅故作惊讶的问道。
“彭老先生同意了?徐某代北洋谢过南洋同胞了。”徐杰喜出望外。
“嗯;不要谢我们。帮助你们也是帮助自己。”彭毅摇了摇头说道:“除了北洋;我南洋华人自从迁移到南洋后;我们的生死就与故国没有一点关系了;套用一句大清的话叫做化外之民。直到今天。我们才获得了来自北洋的支持;所以我们很珍惜这一切。”彭毅的话有些飘忽。语气中带有一些淡淡的悲哀。
“纵使大清打赢了日本;你又当何去何从呢?南洋华侨用自己的金钱和鲜血帮助北洋度过一劫后;然后呢?”彭毅话锋一转。
“没想过。”徐杰答道。
“这话估计任何一个了解你的人都不会相信;能为北洋借钱借到南洋华侨的人;怕是不会如此不济吧?”彭毅冷笑道。“这计划既然不可泄露;那就只有一种可能;这个计划是要翻天的。”
“翻不翻天我不知道;不过我知道清国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如果要改变的话;就从北洋这一大清第一大强藩开始吧!!”徐杰不置可否。
“不过我可以向彭先生保证;我徐某人今后所做的一切绝对不是为了自己;更不是为了一家一姓或者是某个利益集团。我是为了整个民族;整个中国;这其中不光是在大清疆域范围内的我华夏各族;也包括那些心怀故国;但因为生计所迫而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同胞们。”徐杰郑重的说道。
“好吧;我彭毅相信你。”彭毅点点头;今天的谈话让他很满意;虽说这种保证只是口头上的;但是彭毅相信;从徐杰目前的所作所为来看;他的行动完全可以证明他的诚意;当然了;至于以后的事;诚如徐杰所说的那样;他彭毅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不过南洋华人无论是在大清还是在荷兰人的殖民地都无法整备出一直完整的军队;在大清;即使刘铭传刘大人可以让华人单独成军;但是也绝对不会同意让华人单独拥有指挥权;所以;我计划效仿当年洋枪队的旧事;以外籍雇佣军的名义参与其中。”彭毅说出来自己的计划。
“因为迫于形势;华人之中能打的还是有一些;但是缺乏基层军官;这进入军校接受系统的学习是必须的;在这一点;李中堂给我们行了个方便;以北洋派遣的官学生身份去德国念军校;但是这基层军官有了;手下没兵可是不行;虽说有不少兄弟拿过枪;沾过血。但是当兵打仗和帮派火拼是两回事。“彭毅不无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