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晚明之我主沉浮 >

第279章

晚明之我主沉浮-第279章

小说: 晚明之我主沉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这是什么?”李春烨老眼昏花,只觉得有一个人影,从自己的身前一晃而过,凭着直觉,这人的速度接近奔驰的战马。

“陛下,这是人吗?”孔贞运也觉得这人的速度太过恐怖,简直像传说中的鬼魅,他已经学乖了,凡是不懂的事情,就问皇上,谁让他是深不可测的皇帝呢!

朱由检笑而不答,众人只好将目光投向渐渐远去的侍卫身上,但现在只看到一丝模糊的背影。

大臣们正在摇头叹息、争论不已的时候,又听到一声清越的铃声。

那名侍卫骑着车,从前方返回了,在即将撞上众人的一刹那,人和车嘎然而止,让大臣们看个究竟,然后才又在众人的惊疑中扬长而去。

大臣们像是第一次坐上趟过山车,正自惊魂未定,却有三名侍卫,肩并肩骑在车上,自西向东从证人面前飞驰而过。

矛盾和纠结,是大臣们此时最深的感受,他们既想站到队伍的前面,亲眼看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又怕被那些不开眼的侍卫们撞伤,他们可是皇宫里的侍卫,他们直属于皇帝,在他们眼中,朝廷的大臣们,与普通的百姓,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

朱由检站在队伍的边角,也不说话,昂首向天看了很久,好像是在判断,下午到底会不会下雪,明天会不会刮起东南风。

当众人的目光都追寻着大内侍卫东去的时候,又有一群侍卫从西面过来。

这次一共是五名侍卫,灰黑色的车身,鲜红色的上袄,背后还拖着长长的白色披肩,直把大臣们看得眼花缭乱。

侍卫们没有停留,他们像是在进行场地自行车比赛,一个个你追我赶,从众人面前驶过,留给大臣们的,只是一片白花花的背影。

大臣们这次学乖了,还没等这五名侍卫消失在他们的视线之外,他们就开始扭头,再次看着西面,也许西面还会过来一群侍卫,先睹为快。

大臣们失望了,西面并没有什么动静,除了吹得让他们直流鼻涕的寒风。

“叮铃!”

响声是从东面传过来的,大臣们这才赶到上当了。

一两灰黑色的两轮车,已经行到他们的眼前,这辆上,共载着四个人,除了骑车的侍卫,车后支架上坐着一名侍卫,还有两名孩子,各用一只脚站在后面的支架上,像是在杂耍。

前面的九辆自行车,表现的事风驰电掣的速度,最后一辆车,展示的是载重。

朱由检倒背着双手,缓缓踱到大臣们前面,“诸位爱卿,你们觉得,这种交通工具,与马车比较起来,究竟孰优孰劣?”

大臣们这才明白朱由检带他们来到承天门的目的,原来是展示这种交通工具。

“陛下,这种车具的速度,应该不输于战马。”

“还能负重,不亚于毛驴。”

“每个人都能骑吗?”

……

朱由检看了看大臣们,一脸的灿烂,就像明天后天都不会刮风下雪似的,“这种交通工具叫自行车,只要道路平坦,每个时辰能行四十里,接近马速,但比战马持久得多。”

“陛下,臣明白了,这种自行车,不像战马那样需要草料喂养。”李长庚似乎明白了朱由检的用意。

朱由检夸赞了一句:“对,它不需要草料,也不需要休息,比战马便捷多了。”

“陛下,那我能骑它吗?”黄晓福挤到前排,他已经迫不及待了,如果能骑着自行车上朝上班,路上不知道能节约多少时间,早晨还能睡个好觉。

“理论上人人都能骑,你们看看。”朱由检从侍卫手中接过自行车,亲自跨上去,在大臣们目瞪口呆中绕承天门前面的广场一圈,然后才稳稳地停下来,“朕都能骑,你们为什么不能骑?不过,如果年龄太大,最好不要骑,万一摔倒了,老骨头可是要散架的,主要是让年轻人骑的。”

“陛下,臣卡伊买一辆吗?”李春烨觉得,自己可能骑不了,但儿子孙子还是可以骑的。

“现在不行,这几辆自行车都不卖,不过,李爱卿要是想买也可以,过了新元,自行车可能就要大规模生产了。”朱由检不是在吊大臣们的胃口,这几辆自行车,只要是向百姓宣传用的,没有实物,谁会知道自行车的功能?

朱由检倒不是担心自行车卖不出去,现在是买方市场,只有生产问题,没有销售问题,他是要展示科技产品的便捷,顺便给王徵的技术卖个好价钱。

科学有价。

“新元之后就能生产?”毕自严也是心血来潮,他年龄大了,也许骑不了,但看着别人骑,也是一种享受。

“应该很快,朕已经出了一万两银子,向王徵购买了自行车的生产技术,新元之后,就会在西安生产。”朱由检对陕西情有独钟,他要让陕西成为大明工业化的样板,而且陕西的水泥路纵横交错,也适合自行车通行。

“一万两?那王徵不是发财了?”毕自严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项技术就能卖一万两银子,比他们这些高官的俸禄,不知道要高上多少倍。

“当然,王徵的技术,也不能无限制地卖下去,否则将来生产的自行车太多了,就会卖不掉,朕与王徵约定好了,他还可以向三个卖家出售,将来分别在天津、南京、广州建厂生产自行车,除此之外,不得再向他人出售自行车生产技术。”

“还能有三个买主?那就是四万两。”税务部长黄士俊的嘴巴张得老大,半响才合上,“陛下,王徵卖了这么多银子,那他要不要纳税?”

“当然要纳税。”工商部长刘宗周没好气地说,“陛下,王徵这是无本的买卖,税率应该要增加。”

交通部长李长庚则看到,有了自行车,将来大明的交通会便捷很多,因此他不同意增加税率,“王徵得到大量的银子不假,但他也付出一生的心血,他写出《远西奇器图说录》的时候,可是穷得连裤子都没得穿。”

朱由检咳嗽一声,压住大臣们的议论,“诸位爱卿,税率是否增加,得看大明的税法,不能看到别人得了银子就眼红,相反,我们应该看到,王徵在得到大量银子的同时,朝廷的赋税也增加了。”

“陛下……”刘宗周支支吾吾,他实在无法从大明的律法中,找出增加税率的条文,只是感觉王徵的收入太高。

“刘爱卿,既然没有相应的条文,就不能随意增加税率,否则,执法者本身就是违法行为。”朱由检比较痛恨红眼病,大明的工商人士就是常常被这些红眼病吞没。

“陛下,王徵的收入,太过骇人,一项技术,就可以卖出四万两银子……”刘宗周还有些不服,但他自己也觉得,实在找不到课以重税的理由。

“刘爱卿,王徵一夜暴富不假,但他过了大半辈子的穷苦日子,谁能看得到?还有许多向王徵这样的人,他们一辈子都没能研究出一项惊世骇俗的技术,一辈子活在贫困里,谁,又能看得到?”

“陛下,王徵一夜暴富,现在实在无法课以重税,因为大明的税法中,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条款。”法务部长曹思诚并不是声援刘宗周,“陛下,既然出现了王徵暴富的事,朝廷应该抓紧时间,制定相关的法律。”

“曹爱卿说得不错,既然大明的律法在这些方面是空白,那就应该制定新的律法,执行起来才会有法可依。”朱由检想的却是另外一出,“王徵不是一夜暴富,他上研究了半辈子,《远西奇器图说录》出版发行与天启七年,到现在已经有四年多了,而且,在这之前,谁又知道他研制了多长时间?”

“陛下的意思是……”曹思诚一时没明白朱由检的意思。

“还是李爱卿刚才说的不错,无论是税收还是其它,执法者必须依靠大明的律法,如果律法没有规定地方,可以制定相应的律法而不是侵吞百姓的利益。”

“陛下……”黄士俊微红着脸,不知道是羞愧,还是被西风吹红的。

朱由检看也不看黄士俊,而是转向曹思诚,“曹爱卿刚才的话,让朕想起来,大明还缺少一部律法,《专利法》,就是专门调整和处理科学技术方面的律法,既然保护科学技术与科学成果,更要保护科学工作者的权利。”

“专利法?”曹思诚不安地挠着自己前额所剩无几的白发,“陛下,臣实在没听说过,什么是专利法。”

曹思诚当然不知道什么是专利,朱由检少不得一一解说专利的来源与保护,为了审查所有的专利,在工商部的下面,设立了专利局。

第390章皇宫中唯一的男人

整个崇祯四年,朱由检劳心劳神,大明发生了太多的大事,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和军事,都向着现代国家的方向发展,这让朱由检得到一丝慰藉。

虽然忙碌,但除夕之夜,朱由检还是给自己放了假,他要在坤宁宫,陪自己的皇后和妃子门过个团圆年。

到了除夕这一天的晚上,周玉凤早早就将婉儿、胡心雪、王美玉请到坤宁宫,朱由检直到天色见黑光的时候,才最后一个来到坤宁宫。

四女鸟雀一样叽叽喳喳,围坐在朱由检的身边,她们习惯了与朱由检共餐,也享受这难得欢聚的一刻。

但朱由检却是孤独的,妻妾成群不假,但是,在这举国团圆的日子,他却见不到自己的母亲,也许永远都见不到了。

别说数百年的后世,就是在这诺大的皇宫里,他也没什么亲人,生父生母早已天人永隔,连养母在早已不在人世,自从他来到大明,这些他最亲近的人,他一个也没见到过。

“朱由检”本来有兄弟七人,但其中的五人还没成年就夭折了,只有他和大哥朱由校得以成年,但朱由校也是英年早逝,现在只剩下孤独的朱由检。

朱由检早已习惯了孤独,他已经学会了一个人躺在床上,默默咀嚼自己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今天是除夕,外面的万家灯火,和连绵不绝的鞭炮声,还是让朱由检有些失落。

“陛下,还有什么大事没有结束吗?今天可是除夕呀!”周玉凤从朱由检微微皱起的眉头中,发现了朱由检的郁郁寡欢,她难得地向朱由检抛过一个谄媚的眼神,既不像狐狸,又失去了平日的端庄,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奥,现在是除夕,朕就是来与你们团圆的。”朱由检有些自嘲地笑笑,是呀,今天是除夕,大家应该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想这些已经不能改变的烦恼做什么?还不如与妻妾门喝些小酒,话些家常。

“陛下,臣妾敬陛下一杯,祝陛下身体健康,寿与天齐。”本来这第一杯酒,该是周玉凤敬的,但周玉凤怀有身孕,不能饮酒,婉儿只好代劳了。

“寿与天齐?哈哈,婉儿,那你们姐妹,可要陪着朕才好。”朱由检被婉儿逗乐了,他一扬脖子,与婉儿干了满杯。

周玉凤向胡心雪使个眼色,胡心雪端起面前白里透红的玉杯,向朱由检福了一福,“臣妾祝陛下早生贵子,儿孙满堂。”

“哈哈哈……”

众女一起大笑,特别是婉儿,早笑得东倒西歪了。

到底是你们生娃还是朕生娃?朱由检终于忍住笑,“儿孙满堂得看你们的,难道要朕生娃不成?”说完还在周玉凤的小腹瞟了一眼,方才与胡心雪干了。

轮到王美玉,她先站起身,离开座位稍稍后退,给朱由检来段蒙古扭屁股舞,然后才汗津津地给朱由检敬酒:“臣妾祝陛下新年新气象,百官共贺,万国来朝。”

“哈哈,还是玉儿会说话,百官共贺,万国来朝,大明迟早要成为亚洲共主,来,玉儿,喝。”朱由检又是一口干了。

接连喝了三杯,朱由检刚刚准备休息片刻,周玉凤却是举起她的小玉杯:“陛下,臣妾……不宜饮酒,就用这茶水,恭祝陛下早日成为亚洲共主,祝大明风调雨顺百业兴旺,祝天下的百姓都能丰衣足食。”

“凤儿不愧是国母,还会想着天下的百姓,难得,难得,这杯酒,朕怎么也得喝下。”朱由检刚刚举杯,忽然想起什么,“最近一段时间,朕在《明报》上没看到‘玉婉心’的文章?大明这段时间,可是大事不断呀!”

“陛下,臣妾们也想写些文章,可是这西班牙,还有苏禄王国,臣妾等实在不甚了了,所以才不敢下笔。”婉儿将话头抢了过来。

“奥,朕还以为,凤儿身子不便,你们几个就耍懒了。”朱由检轻睨着婉儿,顺手与周玉凤干了杯中的酒。

“陛下,臣妾哪敢耍懒呀,还不是大明现在的地域越来越广阔,臣妾等遇到越来越多不懂的国度和政务,查阅典籍,也是找不到,不知道陛下是在哪些典籍中找到的这些知识?”婉儿真是没闲着,可是她实在不好评定最近的政务。

“奥,这些呀,可能是典籍中的,也可能是老师们教的,都在朕的脑子里,一时还真找不到出处。”朱由检打个哈哈,“这些以后再说吧,还是雪儿说得好,你们要多多给朕生几个皇子和公主,不能总是我们几个共度除夕。”

婉儿、胡心雪、王美玉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