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之我主沉浮-第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帕盟抠王似乎忘记了疼痛,望着发射出寒光的刀尖,他的瞳孔急剧扩大,“你们……你们……”
那亲信用力一绞,刀锋在帕盟抠王的胸中转了个方向,五脏六腑都是碎了。
“啊……”
帕盟抠王发出最后一声惨叫,脑袋耷拉下来。
“怎么办?”
“割下首级,用盒子装了,送去城外。”
普蒂没有失信,在确认了帕盟抠王的身份后,他果断撤围,三万大城士兵,退出四十里,回到大城与澜沧的边界上。
李腾芳回到大城的时候,普蒂刚刚回来两天,听说李腾芳再次来到大城,普蒂在自己的官邸回见的李腾芳。
“见过国师。”李腾芳通过大明的侦讯,已经知道大致的结果。
“贵使来得好快!”普蒂也是拱手,虽然辛苦,总算为大城省去了五十万两的银子,这可是大城一年多的赋税收入。
“国师辛苦了!”李腾芳再次长揖,双方像是多年不见面的老朋友,再也没有了上次的刀兵相逼。
“幸不辱命!”普蒂的脸上洋溢着一种得意,笑容都能比得上阳光璀璨了。
“啊?国师与老挝谈成了?”李腾芳露出一丝惊讶。
普蒂将自己与澜沧三王谈判的过程,简要叙说了一遍,当然,其中的辛劳,增加了不止一倍。
“下官真要感谢国师了,为我大明省去刀兵之烦!”李腾芳向普蒂长揖,这次他是出自内心的,凭普蒂的几句话,大明就收回了老挝宣慰司,他实在佩服普蒂的谋略。
“贵使不用客气。”普蒂要收获胜利的果实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那抚恤金的事……”
“国师放心,按照我们的约定,抚恤金减为一百五十万两,我大明以仁信著于藩邦,下官代表大明天子出使大城,岂能言而无信?”李腾芳根本没打算赖账。
“可是……可是……”普蒂的脸色,就像是五月的天气,一下子阴暗起来。
“国师……”李腾芳假装什么也不知道。
“贵使谅解,说实话,我大城……就是一百五十万两,也是拿不出。”这是普蒂最为头疼的地方,他再通谋略,也不能讲泥土做成白银,当初为了让大明早日发兵,加上以为明军伤亡巨大,不得已才同意了两百万两的抚恤金,但大城的赋税,每年只有四十万两,一次性根本拿不出一百五十万两。
李腾芳沉思片刻,“签订合约的时候,黄副部长也同意大城分期付款,这样吧,大城先支付一百万两,其余的五十万两,分两年还清,加上利息,每年二十五万两,也算是对国师辛劳的一补偿。”
每年二十五万两,大城节约一,加上没有东吁的军事威胁,可以省下巨额军饷,支付应该不成问题,但普蒂还是有些为难,“不瞒贵使,大城每年赋税收入,不足五十万两,加上去年底今年初样抗击东吁的入侵,连一百万都拿不出。”
普蒂见李腾芳没有说话,估计他再让一步的可能性不大,“今年的银子,贵使能否宽限数月?”
李腾芳没有接茬,他在思考,大城到底能拿出多少银子,见普蒂只是要宽限数月,知道是在等今年的赋税,但东吁的建设需要银子,一不拿也不行,“这样吧,现在先支付五十万两,今年十月秋收之后,再支付另外的五十万两,国师也要拿出诚意,否则,下官也不敢回去面见我皇陛下了。”
普蒂想了想,先筹到五十万两再说,至于十月份,那时各地的赋税交割上来,再向富商和王宫大臣们借,应该可以应付了,“如此,多谢贵使了。”
李腾芳以为普蒂要交割老挝现任国王迫提善王的大印,以及前任国王帕武吧玉拉瓦王的归顺文书,但普蒂却是犹犹豫豫,目光闪烁,“国师还有什么话要说?”
普蒂的目光投向窗外,他沉重地吐出一口浊气,这才缓缓说道:“此后三年,大城每年要向大明支付二十五万两白银,以大城的经济实力,武备必然松弛下来,一旦外敌入侵,或者国内出现反叛,大城恐怕无力应付,不知贵使能否向上皇陛下美言,重新接受大城为大明的藩属国?在大城需要的时候,大明能够出兵,协助我王长治久安?”
第421章先治人
“国师此话,下官怎么听得有些变味?”李腾芳不再顾及双方的礼节,“难道大城无力治军,乃是因为大明的缘故?”
“贵使不要动怒,下官不是这个意思……”普蒂方才想到言语不妥。
“大城向大明支付抚恤金,乃是因为大明将士用生命换来的,如果没有大明的士兵,现在坐在国师府邸的,恐怕是东吁的将军吧?”
“李大人,你……”普蒂噎得说不出话来,但他内心不得不承认,李腾芳的话,有一定的道理,“贵使不要误会,下官不是要抹杀大明将士对大城的功绩。”
“大明顾及对大城兄弟般的情谊,才不顾将士们的生命安危,解救大城与水火之中,大城不见恩也就罢了,总不能将这场战争的责任,归结到大明身上吧?”李腾芳余怒未息。
“贵使说得不错,大明与大城,有着兄弟般的情谊,所以下官才斗胆。”普蒂见李腾芳的面色缓和些,“譬如两兄弟,现在弟弟暂时遇上困难,做哥哥的,能不能帮上一把?”
李腾芳是要打消大城对大明的怨气,“国师的意思是……”
“下官并没有责怪大明的意思,大明如此帮助大城,难道我王陛下能不知道吗?”普蒂将语气一转,“下官是说,大城想重新成为大明的藩属国,每年自当给大明朝贡。”
李腾芳沉思了良久,“国师此话,千万不要让我皇陛下知道,万一造成误会,大明和大城,连兄弟之邦都做不成了。”见普蒂还在惊讶,一副不解的样子,李腾芳也不再解释,以普蒂的睿智,他应该想得明白。
“多谢贵使的提醒,下官这厢谢过了。”普蒂向李腾芳行了一礼,“下官本来不是这等意思,乃是出言欠思量。”
“至于说到藩属国的事,这应该不是这次讨论的内容。”李腾芳还了一礼,“下官此次出使大城,乃是为落实上次的合约,合约既成,下官乃是完成了我皇陛下的使命。”
“下官明白,下官明白。”普蒂见识了李腾芳的丁是丁卯是卯,“下官乃是向贵使咨询一下,上皇陛下能否接纳大城为藩属国。”
“能否接纳大城,下官委实不知。”李腾芳心道,口头承认大明为宗主国,就想换得大明无条件保护你们,天下没有这么便宜的事,“但大城需要大明的保护,恐怕不是说句话就能答应的,我皇陛下虽然宅心仁厚,但大臣们恐怕也是不依。”
“贵使的意思是……”
“大城要想得到大明的保护,将兄弟的情谊更近一步,口说无凭,必须签订新的合约。”李腾芳见普蒂还是不懂,只好明说了,“大明要承担保护大城的责任,那么大城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我大城是如此弱小,与大明相比,不知道能贡献些什么?”普蒂觉得,现在的大明,无论是朱由检、黄晓福,还是今天的李腾芳,似乎与传说中的大明不一样了。
“譬如两兄弟,大哥承担保护弟弟的责任,那弟弟就不能为大哥做些什么?”
“贵使的意思,我大城能为大明做些什么?”
“这个……下官不知道,但大明与大城,必须订立合约,规定双方的权利和责任,就像上次一样,如果没有合约,口说无凭,到时候大城真要遇上什么困难,大明未必能及时伸出援手。”
“哦。”普蒂想了想,他似乎明白了,老挝曾经是大明的宣慰司,至少是大明名义上的属地,但东吁入侵时,并未得到大明的保护,恐怕就是缺乏合约规定的明确责任,而大城并不是大明的国土,因为有了合约,大明还是依约出兵,想到这,他眼睛一亮,“下官一定秉明我王陛下,早日遣使入京,和大明签订新的合约。”
“国师能这么想,那就对了,只有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责任,大明和大城,才能成为永久的兄弟之邦,至于是不是藩属国,已经不重要了。”
“藩属国还是要的,只要能签订合约,我大城还是大明的永久藩属国。”在普蒂的眼里,如果大城成了大明的藩属国,至少大明不会入侵大城,否则,就会失去其它藩属国的信任。
李腾芳笑笑,既然大城要成为大明的藩属国,也许可以写在合约中。
普蒂这才拿出迫提善王的大印和王帕武吧玉拉瓦王的归顺文书,交给李腾芳,“上次的合约,算是圆满了,下官今天设宴庆贺一下,贵使可要赏脸。”
“多谢国师了。”李腾芳拱了拱手,“喝酒的事不忙,下官还要回东吁一趟,早日安置好老挝的事,免得国师的心血,付诸东流。”
“那是,那是,国事要紧,那这顿酒,下官先记下。”普蒂也不勉强,他和李腾芳,应该还有见面的机会,不出意外,出使大明的,还是他普蒂。
“那下官就先告辞了,五十万两抚恤金的事……”
“三天之后,我就送到贵使的寓所,请贵使安排专人接受。”
“一言为定。”李腾芳告别普蒂。
根据合约,大城给大明三十万石粮食,先期已经运送了五万石,其余的二十五万石已经运往白古,李腾芳担心的是老挝的局势。
他在寓所留下数名随从,自己去了东吁。
大明在东吁陈兵十万,陈子壮都第十七军分散部署在东吁全境,一时难以聚集,沐启元的第十九军部署在大城的边界上,双方正在划分国界,其中刘臻羽的第五十五师还远在马来半岛,所以李腾芳打算抽调林呈祥的第二十军驻守老挝。
李腾芳随着林呈祥的大军,取道清迈进入老挝,因为有了迫提善王的大印和帕武吧玉拉瓦王的归顺文书,明军在老挝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就是琅勃拉邦的军队,在明军面前,也是自动缴械。
林呈祥在老挝部署完毕,正式掌控了老挝的局势。
李腾芳准备带着迫提善王和帕武吧玉拉瓦王回归京师,这时,留在大城的一名随从赶了过来,他告诉李腾芳,大城的五十万两白银,已经在他们的监督下,运往白古城,将暂时交给沐启元。
隔了一天,普蒂也来了,他作为大城的使节,再次出使大明。
李腾芳一行,轻轻松松北上,进入北京的时候,已经是五月了。
听说李腾芳回归,朱由检立即在乾清宫召见了他。
“参见陛下!”李腾芳只是行礼,却没有下跪,除了每半月一次的正式朝会,朱由检免去了大臣们的参拜大礼,如果不是担心士林反对,朱由检都准备在全国取消跪礼了。
“李爱卿不必多礼,赐座。”朱由检已经从侦讯们的飞鸽传书中,知道了李腾芳对合约的落实情况,知道李腾芳不辱使命,他看着李腾芳的眼神,就有些异样。
“陛下……”李腾芳不等朱由检发问,主动将出使大城的情况,和盘托给朱由检。
“爱卿不负朕望,真是朕的肱股之臣。”大明不费一兵一卒,就收回了失去近百年的老挝宣慰司,令朱由检龙颜大悦,虽然他已经知道了结果,现在听了李腾芳的叙述,还是心潮澎湃。
“这都是陛下的运筹帷幄,臣不过是落实陛下的圣果。”李腾芳口中谦虚几句,心中还是蛮得意的,他这次出使,超额完成了圣意。
“合约是一回事,要落实合约的成果,难度还是很大的,爱卿不用过谦,朕是明白的。”朱由检还在回想老挝的事,当初与大城订立合约时,朱由检根本没打算收回老挝,他现在的精力,还是在北方,如果普蒂不能帮着收回老挝,短时间内,大明根本没有用兵的计划。
“能为陛下分忧,分担陛下劳神之万一,乃是臣子的本份。”在朱由检面前,李腾芳还不敢居功至伟,朱由检个人的功绩好像逆天了,谁敢和他比?
“哈哈哈……”朱由检一阵大笑,“李爱卿出使大城,功绩卓著,但有一件事错了。”
“错了?”李腾芳一惊,他实在不知道错在什么地方,“臣愚钝,恳请陛下指正。”
“爱卿不是替朕分忧,而是为大明服务,大明的利益,才是你我君臣的共同目标。”朱由检心道,征服建奴和南琉球,在关外立省,永久消除北方的边患,朕的功绩已经罄竹难书,哪里在乎收回缅甸?自己是在为大明打开印度洋的出海口,为将来的贸易和军事布局,提供更多的选择,“收回缅甸、老挝,朕也没有任何实际的利益,国土越大,国家的事务就会越多,朕只会更加忙碌而已。”
“臣明白了,大明的利益高于一切。”李腾芳第一次感觉到,这句话不是空洞的口号。
“明白就好。”朱由检轻轻呷口香茗,“爱卿在缅甸停留多日,可有治理缅甸的策略?沐启元他们都是军人,只会军事占领,如果要治理好缅甸,还是要靠你们这些文臣。”
“陛下,要治缅甸,必先治人。”李腾芳学着朱由检的样子,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