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新儒学批判 >

第61章

新儒学批判-第61章

小说: 新儒学批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诚然,新儒家是极富民族责任感的。他们既关心人生问题,又关心中国问题,深为中国的前途与命运而忧心。就这一点,他们同那些借弘扬传统为幌子而实际上别有祸心的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不可相提并论。但问题的另一面是,他们执着于传统,又实有助纣为虐的可能,尽管这一点是他们所不愿看到的,更不是他们的本意。徐复观就曾批评当年的十教授宣言借弘扬传统“来加强政治中的专制独裁”。可是,新儒家又如何可能保障他们自己对传统的弘扬不被专制独裁者所利用呢?

    20年前,中国大陆曾流行这样一句话:“成绩不讲跑不了,缺点不讲不得了”。

    这句话如果用之于我们看待本世纪的文化问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一种文化,尤其是本土文化精神层面的那一部分,既然融入国人的血脉之中,只要它自身具有生命力,就不会死亡,不会被国人所忘弃。相反,如

…… 435

    新儒学批判314

    果对传统缺乏应有的检讨,那问题可就大了,可就“不得了”。

    20世纪的中国人所应该做的,就是如何在检讨传统的基础上,跳出被传统所圈定的围子,为民族文化建设开一条新路,而不应该死守着孔孟程朱陆王的那一套,作茧自缚。

    这样一种文化态度,并非对传统的不敬,更不是要打倒传统,相反倒是对传统真正的负责任。既然传统不能够解决中国的燃眉之急,为什么不可以放高姿态,为能够直接解决问题的德、赛两先生挪开自己的主导位置呢?

    暂时挪开并非等于丢弃不要,其目的只是为了更有可能保存下来,传诸后世。如果传统本身既不能解决当下的中国问题,又不能暂时挪开位置,到头来只能是:一方面使中国的社会更糟,另一方面势必使国人同传统的感情越来越疏远,对其价值越来越不信任。今日的年轻辈其所以对传统大多抱着反感的情绪,其原因恐怕就在这里。而这一点,往往是身处港台的新儒家诸先生所看不到的。

    牟宗三提出“良知自我坎陷”说,希望通过“曲折”的办法,从内圣开出新外王。实际上,这“坎陷”二字最好用之于对本世纪中国文化问题的另一思路的思考。这就是:把中国故常的那一套暂时挪一挪,无顾忌地迎受异质文化的优秀成果,待中国问题得到了真正的解决,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如真有其价值,自然会放射出它的光彩。这样一种“曲折”的办法,虽然使传统文化暂时受到冷落,但却十分必要。

    因为,我们既然要保住无助于当下中国问题之解决的传统文化,又迫切需要新文化新思想作为强国之本,那么就只有采取这种“曲折”的办法才是上策。我想,此种办法,新儒家

…… 436

    414新儒学批判

    诸先生是可以答应的。如果这样,那么他们为传统儒学颇费心力的复兴运动,即可暂时休息。

    文化的历时性与共时性

    历时性与共时性是人类文化的两个基本性格,同时又是人们思考文化问题的两种理论视野。

    历时性理论所强调的是文化的纵向发展,认为人类文化从其产生之日起,就是一种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发展过程,并由之而体现出阶段性。尽管各个民族的文化发展速度不一,有先进落后的区别,但均须经过同样的阶段。亦就是说,先进民族所走过的文化之路,也是落后民族所必须走的,即便现在没有走过,将来也一定要走。此种文化理论,基于对文化共性的肯定,认为人性同一,各民族所经历的文化路途也应该是同一的。

    共时性理论则恰恰相反。它不承认文化的共性,更不承认有整体意义上的人类文化。在此种理论看来,文化只有民族的个性,而无人类的共性;文化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虽有阶段性,但此种阶段性只是民族文化自己的阶段性,与其他民族的文化无关。也就是说,一种文化一旦形成传统,就是自圆自足、自生自灭的。它既无需同外界发生联系,同时亦难为外界所了解。而且,它同别的民族的文化,在时间上是相同的,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在价值上是等值的,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

    上述两种理论均得自于西方人对历史文化问题的思考。

…… 437

    新儒学批判514

    历时性理论是一种古老的理论形态,由近代的黑格尔、孔德推向极致;共时性理论则产生于本世纪上半叶,以施宾格勒的文化形态史观为经典表述。

    在基督教的教义里,人类及世界万物都是上帝创造的。

    无论是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还是欧洲人、亚洲人、非洲人,都是上帝的造物亚当的子孙。亚当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因之,上帝的普世意义也就决定了人类共性的普世意义。人类从其始祖偷吃禁果的时候开始,就带上了原罪,唯独只有信仰上帝,方可洗去原罪,再回到上帝的身边,作天国的公民。人类的历史也就是他们从负有原罪到洗去原罪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人类虽有自己去恶从善的主体意志,但历史如何发展,则是上帝的事情。

    上帝只有一个,且全智全能,对人类一视同仁,由此又决定了整个人类的历史图景都是同一的,无差别的。

    基督教的这种历史观直接为近代欧洲的思想家所接受过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黑格尔的理性史观和孔德的实证主义历史哲学。

    在黑格尔看来,历史哲学“只不过是历史的思想的考察”。

    ①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有思想。但历史哲学定义中的“思想”却不是这一层意义上的思想,而是“理性”。

    “理性是世界的主宰”

    ,这是黑格尔哲学的基本命题。

    从这一命题出发,黑格尔认为,人类历史也只能是“理性”的展开与实现。他说:“哲学用以观察历史的唯一的‘思想’便是理性这个简单

    ①黑格尔:《历史哲学》,第46页,三联书店1956年版。

…… 438

    614新儒学批判

    的概念;‘理性’是世界的主宰,世界历史因此是一种合理的过程“。

    ①

    根据这一基本认识,黑格尔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

    1。东方世界——人类历史的幼年时代;2。希腊世界——人类历史的青年时代;3。罗马世界——人类历史的壮年时代;4。

    日耳曼世界——人类历史的老年时代(即完全成熟的时代)。

    在他看来,世界历史是从东方开始的,经希腊世界、罗马世界发展到他所生活的日耳曼世界。这一过程,既体现为“世界精神”的时间性发展,又体现为它的空间性移动。其运行规律,如同天上的太阳,早升晚落,从东方漫游到西方。

    但是在黑格尔的历史哲学里,空间是服从于时间的。

    “世界精神”从东方漫游到西方,从亚细亚漫游到欧罗巴,虽有空间上的移动,但其实质则是时间的发展,是“世界精神”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四个阶段虽不是每个民族都要经过的,但却体现了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逻辑步骤。

    孔德与黑格尔所生活的时代大致相当。他的历史哲学不是以“精神”或“理性”的自我运动为根据,而是紧附着近代以来的科学理性。

    他同黑格尔一样,深信历史是进步的,认为人类文明虽无平坦笔直的道路可走,其中充满着曲折和多变。但总的方向却是向前的。他说:“文明的进程就其本身而言,并不是直线前进的,而是像动物的爬行那样,歪歪扭扭,

    ①《历史哲学》,第47页。

…… 439

    新儒学批判714

    以平均运动为中心蜿蜒前进的。“

    ①

    孔德是一位科学理性的崇拜者,他将自己的社会学理论称为“社会物理学”

    ,即力图用自然规律来解释人类历史文化现象。

    “社会物理学”主要包括两大体系,一为“社会静力学”

    ,二为“社会动力学”。

    “社会静力学”

    与解剖学相类似,因为人类社会在孔德看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与动物界没有什么质的不同。因之,“社会静力学”

    的研究对象——人类社会结构与人类文明的横面图景——必须是同一性的,就像解剖某一类动物一样,这一类动物的每一个体在生理构成方面都必须是绝对同一的。

    这样,各民族各地区历史的多样性在社会静力学的要求下消失了,整个人类历史被看作是一种结构,一种历史,孔德称之为“统一民族”的历史。在他看来,欧洲社会的历史就是这种“统一民族”历史的典型,它所体现出来的历史画面也就是全人类的历史画面。

    “社会动力学”以“社会静力学”为前提,即从“统一民族”历史的角度对人类历史作纵向考察,解释历史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在孔德看来,人类历史经过了神学状态、形而上学状态和实证状态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合规律地向前发展,都是人类历史上必不可少的环节,后一阶段为前一阶段的必然结果,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逻辑前提。

    黑格尔哲学和孔德哲学兴盛于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

    ①见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第102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 440

    814新儒学批判

    纪,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时期。工业革命的成功,大规模的殖民活动,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无不使欧洲人对历史抱持着乐观主义的认识。

    一方面,他们认为历史是进步的,并有着内在的规律;另一方面,他们认为欧洲的历史代表了人类历史的大方向,欧洲文明是世界上最优势最优秀的文明,欧洲人对世界的征服同时是先进文明向落后地区的传播。

    然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历史,一系列严酷的事实给了欧洲人无情的精神打击。这就是:(1)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发生;(2)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以及风起云涌的共产主义运动;(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4)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产生;(5)各式各样的非理性主义思潮的流行。正是由于这一系列的打击,一些欧洲人开始感到他们原来所抱持的历史乐观主义看法原不过是一种梦想,他们所拥有的“欧洲中心主义”

    的文化优越感也不过是自欺欺人。

    由此,他们开始作文化反省,既检讨西方文化的弊端,同时又开始以平等的态度看待其他民族的文化。这种反省,意味着西方文化大转折的开始。施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就是在此种反省的文化氛围中问世的。

    施宾格勒原是德国一名中学教师,1918年7月,出版《西方的没落》一书,系统地提出了他的“文化形态史观”。

    在他看来,“人类”只不过是一个空洞的名词,一个动物学上的名词,人类也不存在什么普遍的历史,因为“不同的文明,有

…… 441

    新儒学批判914

    不同的现象;不同的人类,有不同的真理“。

    ①他写道:“我‘看到’每一个文化,从其终身依附的母土之中,以原始的坚韧之性,跳跃而出;每一种文化,在其自己的影像之中,各具有其物质,其‘人类’;每一种文化,各有其自己的观念、自己的热情、自己的生命、意志和感受,也各有其自己的死亡。……每一文化既有其各自的自我发展形式,所以世上并不只有一种雕塑、一种绘画、一种数学、一种动物学,而是有许多种,每一种的真纯之处,皆迥异于其他;每一种皆局限于其文化的持续期中,而且自给自足,就如每一种植物,各有其独特的花蕊和果实,各有其独特生长与凋落的方式一样。”

    ②

    这段话,可以视为施宾格勒“文化形态史观”最集中的表述。他认为,人类只有各个互不相同的文化,而没有普遍性的历史,人类历史本是多元发展的,而不可能只有一种发展模式。

    他把以往的世界历史分为八个文化,即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古典文化(希腊罗马文化)

    、伊斯兰文化、墨西哥文化、西方文化,认为这八种文化在价值上是相等的,无所谓优劣之分,在时间上是同时代的,无所谓先后之分。

    可以看出,上述两种历史观是根本对立的。理性史观和实证主义历史哲学所强调的是历史的共性,看重文化的优劣先后的问题;文化形态史观所强调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