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法哲学原理或自然法和国家学纲要 >

第7章

法哲学原理或自然法和国家学纲要-第7章

小说: 法哲学原理或自然法和国家学纲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37

    序  言

    我的职务是担任讲授法哲学,需要发给听众讲授提纲,我把这部。。。

    纲要出版,其直接动机就在于此。我以前写过一部《哲学全书》(海得。。。。

    尔堡,1817年)

    ,作为我当时讲授之用;本教科书便是对于在那部书中已包含的关于同一哲学部门的基本概念所作更为详尽、尤其是更有系统的阐述。

    本纲要是准备出版的,它将呈现于广大公众面前;这驱使我在这里对各项附释作进一步的阐述;这些附释当初只是些简短的论述,以。。

    指出与我的论点相近似或分歧的各种观念以及从其中所得出的进一步结论等等,在讲授中我还会予以应有的说明的。这里所以要作进一步阐述,为的是使正文中比较抽象的内容或能更臻明确;同时也为的是能更广泛地考虑到当前流行的一些浅显的观念。因此产生了许多比讲授提纲的目的和体裁通常所要求的更为详尽的附释。然而,一部适当的讲授提纲是以某一门科学的被认为业已圈定的范围为对象的,它的特点,除了好比散见各处的一些小小补充以外,主要在于概括和编列属于某一种历来被承认和熟悉的内容的那些本质的环节,同时在于其所采取的形式具有久已形成的那些规则和格式。但是,我们恐怕不能以这种体例来期待一部哲学纲要,因为,人们总以为哲学所完成的作品乃是一种暂时性的东西,就象沛内罗沛的织品那样是需要每天从头搞起的。

    用不到说,本纲要首先是在起指导作用的方法上与普通的讲授提纲各有不同,本书的前提是:从一个论题进展到另一论题以及进行科学论证的那种哲学方法,即整套思辨的认识方法,跟其他任何认识方法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洞察这种区别的必然性,才能把哲学从其现

…… 38

    2序  言

    在所陷入的那可耻的颓废中挽救出来。人们完全认识到,旧时逻辑的种种形式和规则,以及下定义、作分类和进行推理的种种形式和规则,包含理智认识的各种规则在内,对思辨的科学说来都不中用了;或者应该说,人们不是认识到这一点,而多半只是感觉到这一点,于是他们把这些规则作为单纯的枷锁抛弃了,以便从心情、幻想和偶然直觉出发,恣意谈论。但是,因为反思和思想联系终于必然出现,于是在不知不觉中竟仍采用着遭到蔑视的那种通常推论和演绎方法。关于思辨认识的本性,我在我的《逻辑学》①。。。中已予详尽阐述;所以在本纲要中我仅仅对进展和方法随时略加说明而已。由于对象具体,且其本身具有各色各样的性状,就无法在所有每个细节上证明并指出逻辑推演,所以从略。一方面,在对科学方法已经熟悉的前提下,再谈方法可能是多余的,另一方面,整体以及它各部分的形成都是依存于逻辑精神的,此亦不言自喻。

    我希望对本书主要从这方面予以理解和评价。

    其实本书所关涉的是科学,而在科学中内容和形式在本质上是结合着。。。。

    的。

    诚然,我们可以从那些似乎最彻底了解事物的人那里听到,形式是某种外表的东西,对事物说来殊属无关重要,只有事物才是重要的;其次,我们可以说,著作家特别是哲学家的任务是发现真理,阐述真。。。

    理,传播真理和正确的概念。但是,如果考察一下这种任务在实际上。。。

    通常是怎样进行的,首先我们会发见,老是原来的一盆冷饭,一炒再炒,重新端出,以飨大众。

    这种工作的确对于世道教化和人心警醒,不无裨益,但是毋宁应该把它看成是多此一举——“他们有摩西和先知的话可以听从”

    ②。尤其我们有不少机会,对在这种工作上表达出来的

    ①指《大逻辑》,特别参阅该书导言和绝对理念一章。——译者②见《新约全书》,路加福音,第24章,第19节,意谓不必多此一举。——译者

…… 39

    序  言3

    腔调和骄矜感到惊异,好象世界上还单单缺少这样一批热心传播真理的人,好象炒冷饭带来了新的前所未闻的真理,而在“今日之下”尤其应该拳拳服膺似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会看到,从一方面提出的这类真理却被其他方面提供的同样真理所排挤和冲掉。在这些纷至沓来的真理中,究竟什么是不新不旧、恒久不变的,应该怎样从那些形式靡定、反复无常的考察中提取恒久不变的东西,又应该怎样对它加以识别和证明,——除了通过科学,还有其他什么办法呢?

    不言而喻,自从法律、公共道德和宗教被公开表述和承认,就有。。。。。。。。。。。。。。。。。

    了关于法,伦理和国家的真理。但是,如果能思维的精神不满足于用。。。。。。。

    这样近便的方法取得真理,那末真理还需要什么呢?

    它还需要被理解,。。

    并使本身已是合理的内容获得合理的形式,从而对自由思维说来显得有根有据。这种自由思维不死抱住现成的东西,不问这种现成的东西。。。

    是得到国家或公意这类外部实证的权威的支持,或是得到内心情感的权威以及精神直接赞同的证言的支持都好。相反地,这种自由思维是从其自身出发,因而就要求知道在内心深处自己与真理是一致的。

    天真心灵所抱的态度是简单的,它十分信赖地坚持大众所接受的真理,并把它的行为方式和一生固定的地位建立在这种巩固的基础之上。这种简单态度马上会遭到想象上的困难,那就是怎样从那些无限分歧的意见中区别和发现公认而有效的东西;这种困惑会很容易被看。。。。。

    做对待事物正确而真正的认真态度。其实以这种困惑自傲的人是见木不见林,他们的这种困惑和困难不过是他们自己制造出来的。的确这种困惑和困难毋宁说是一个证据,证明他们不是希求公认而有效的东西,而是希求某种其他的东西来作为法和伦理的实体。因为,如果他们真是为了公认而有效的东西,而不是为了意见和存在的空虚性和特。。。。

    殊性,他们就会坚持实体性的法,即伦理和国家的命令,并据以调整。。

    他们的生活。

    可是进一步的困难却来自这一方面,即人是能思维的,他。。

    要在思维中寻求他的自由以及伦理的基础。但是这种法无论怎样崇

…… 40

    4序  言

    高、怎样神圣,如果他仅仅把这个(意见)当作思维,而且思维只有背离公认而有效的东西并且能够发明某种特殊物的时候才觉到自己。。。。。。。。

    是自由的,那末这种法反而变成不法了。

    目前有一种观念,以为思维的自由和一般精神的自由只有背离、甚至敌视公众承认的东西,才能得到证明,这种观念可能在对国家的。。。

    关系上最为深固,因此,特别是关于国家的哲学看来本质上具有发现。。

    并提供另一种理论、一种新的特殊的理论的任务。如果我们看到这种。。。

    观念和依据这种观念所做的事,就该认为,似乎世界上从未有过国家和国家制度,现在也还没有,但是现在——这个现在是永远继续下去。。。。

    的——似乎应该从头开始,而伦理世界正等待着这种现在的设计、探。。

    讨和提供理由。关于自然界我们承认:哲学应该照它的本来面貌去认。。。。。。。。。。

    识它;而哲人之石所隐藏着的地方,就在自然界本身某处;自然界本。。。。。。。。。。

    身是合理的;知识所应研究而用概念来把握的,就是现存于自然界中。。。。。

    的现实理性;它不是呈现在表面上的各种形态和偶然性,而是自然界。。

    的永恒和谐,即自然界的内在规律和本质。与此相反,伦理世界、国。。。。。。

    家(这是在自我意识的要素中实现了的理性)

    不应该享有如下的福分:事实上正是理性在那种要素中达到力量和权力,并在其中主张自己而成为它的内在东西(参阅本序言的补充——译者)。

    据说精神世界毋宁受偶然和任性的摆布,它是被上帝遗弃的;所以按照精神世界的这种。。。。

    无神论说来,真的东西是处于精神世界之外的,但同时因为那里也应。。。。。

    该有理性存在,结果真的东西仅仅成为一个待决的问题。但是这里就包含着每个思维向前进取的权利,不,应该说义务,虽然这不是为了寻求哲人之石,因为,由于我们同时代人的推究哲理,这种寻求已可。。

    省去,而且每个人确信,已把这块石头掌握在手里了,正象站起来走一样,毫不费力。当然,生活在国家的这种现实中并且在其中感到其知识和意志已得到满足的人——这种人很多,甚至比我们所想象和知道的还要多,因为所有的人根本上都是这样的,——或者至少那些有。。。。。。。。

…… 41

    序  言5

    意识地在国家中找到满足的人,现在就会讥笑这种进取和确信,而且。。。

    把它们看做有时是好笑的、有时倒是正经的、或者是愉快的、或者是危险的,总之是无谓的游戏。那种空虚反思的忙迫活动及其所受到的嘉许和欢迎,本来就是这么一回事,可以听其在自身中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发展;可是事实上,正是哲学本身由于那种忙迫活动,却遭到了种。。

    种侮蔑和轻视。最恶劣的一种侮蔑就是上面所说的每一个人都确信,他能毫不费力地对一般哲学加以判断并进行论争。人们从来没有对任何其他艺术和科学表示过这样极端的侮蔑,以为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可把它掌握。

    事实上,我们所见到的在国家问题上最自负的那新时代哲学①所发表的言论,的确使高兴发表意见的每一个人有权确信他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自己制造出这种哲学来,从而证明自己掌握了哲学。不仅如此,这种自许自封的哲学明白表示,真的东西本身是不可能被认识的;。。。。。。。。。。。

    关于伦理的对象,主要关于国家、政府和国家制度,据说各人从他的。。

    心情、情绪和灵感发出的东西就是真理。为了适合特别是青年的胃口。。。。。。。。。

    还有什么应谈而没有谈到的呢?

    当然青年是乐意听这套话的。

    “上帝对。

    所亲爱者在其安然睡觉中将这给与之“

    ②。。。。。。。。。。。。。。。。——这话无疑地曾经被他们应用到科学方面来了,因此,每个“安然睡觉”的人都把自己算在“所亲爱者”之内,其实在他睡觉中所得到的那些概念,当然就是一些。。。。

    睡觉的货色。

    自封为哲学家的那批肤浅人物的头目弗里斯③。。。,在一次已成为恶名昭彰的公开庆祝会上④,在一篇以国家和国家制度为论题的

    ①指浪漫派的弗里德里希。封。施雷格尔等。——译者②《旧约全书》,诗篇,第127篇,第2节和第3节。——译者③关于他的肤浅思想,我在别处已予证明。参阅《逻辑学》(纽伦堡,1812年)

    ,导言,第XVII页。

    ④指1817年10月18日德国大学生协会为纪念宗教改革三百周年和来比锡胜利而在伐尔特堡所召开的庆祝会。——译者

…… 42

    6序  言

    演说中,恬不知耻地说出了下列观念:“在真正的共同精神占统治地位的民族中,一切公共事务的执行,其生命力来自下面的人民;借友谊。。。。。。。。。。。。。

    的神圣链条牢不可破地结合着的生气勃勃的社会,将致力于国民教育。。。。。。。。。。

    和为人民服务的每一件工作“

    ,云云。

    这就是肤浅思想的要义,它不把科学建立在思想和概念的发展上,而把它建立在直接知觉和偶然想象上,同时,它把伦理自身的丰富组织即国家,以及国家的合乎理性的建筑结构——这种结构通过公共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它们的权能的明确划分,并依赖全部支柱、拱顶和扶壁所借以保持的严密尺寸,才从各部分的和谐中产生出整体的力量——,却把这种已完成的建筑融解于“心情、友谊和灵感”的面糊之中。依照这种见解,伦理世界应该属于私见和任性的主观偶然性。如果更按照伊壁鸠鲁的说法,那末全般世界都应该这样的了,——当然,事实并不如此。如果用简单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