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长安-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一个人真的能活这么久吗?即使是强如他的师叔祖玉衡,也终究抵不过时间的侵蚀,一步又一步的走向衰老。
“你活了很久?”苏长安有些好奇。
“很久。”老者回应道,但声线却在那时变得有些低沉,似乎漫长的寿命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
老者的坦率让苏长安一时间无言。
“只是活得再久又怎样,总有杀不完的邪神在等着我们。”老者继续说道,声音倒不复之前的低沉,反而有些抱怨的味道。
苏长安却在那时抬起头看向苍灵,问道:“为什么告诉我这些?”
老者闻言一愣,随即面露苦笑。
“因为你是仙。”
“仙?”苏长安一顿,他不止一次听闻过这个字眼,可他依旧不明白究竟什么是仙?似乎许多事情都与这仙道有关,他不禁问道:“究竟什么是仙?”
“你是我见过的第一个仙,我只知道你是仙,却无法了解究竟什么是仙,这个答案恐怕只有你自己去寻找。”苍灵缓缓说道,他的脸色忽的在那时严肃起来。
“但我知道的是仙拥有超乎寻常的力量,而我们需要这力量。”
说到这儿,他的脸上再次浮出笑意。
“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加入我们东斗,反正你们北斗一脉如今已算是名存实亡,不如拜入我东斗,届时,你也可以拥有和我一般,甚至更为漫长的生命,而我们也会竭尽全力帮助你成就你的仙道。”
苏长安怎么也没有想到这苍灵之前的长篇大论其实是为了向他抛出橄榄枝,邀他入门。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当真是一个极为诱人的条件。
没有人愿意死去,苍灵许诺给了苏长安漫长的生命,这对于每一个生灵来说都是难以拒绝的事情。
苏长安的头在那时低了下来。
他似乎是在认真的考量苍灵的许诺。
苍灵见此情景脸上的笑意更甚,在他看来,苏长安是没有理由拒绝他的,就像当初他无法拒绝西斗一样,漫长的寿命永远是生灵最高的追求。
而如他所愿,苏长安的头在数十息之后抬了起来,他望向苍灵,嘴唇微微张开。
苍灵仿佛已经听见了苏长安说出我愿意这三个字。
但苏长安这个人,却往往喜欢做些与常人不同的事情。
他的头在那时左右晃动,他说道:“我不愿。”
苍灵愣住了,他下意识的以为自己听错了些什么,毕竟他找不出任何苏长安拒绝他的理由。
“我们并不会限制你的自由,你可以去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也可以继续为了北斗一脉而战斗,甚至我们还可以提供许多你想不到的帮助。”苍灵赶忙说道,试图让苏长安明白加入西斗是一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选择。
“我不愿。”但苏长安却再一次摇了摇头。
相比于之前,这一次他的声音更加明亮,也更加的坚决。
“为什么?”苍灵不解。
苏长安在那时直视着这位活了不知道多少年月的星君,一字一顿地说道。
“我不知道仙究竟是什么,也不知道最后我会变成什么样。”
“但我是人。”
“而是人,都会死。”
“我的朋友,我的家人,我喜欢的人,喜欢我的人,他们都会死,在某一年,某一天。”
“若是他们都死了,我一个人却活着……”
“这样的活着,其实比死更难受。”
“所以我不愿。”
苍灵愣住了,彻底的愣住了。
他极为震惊的看着眼前这个连他岁数的零头都不到的少年,久久说不出半个字来。
直到数息之后,他的嘴角忽的微微上扬。
“是啊,是人都会死。”
他这般感叹道,深深的看了苏长安一眼,手却放在了身旁那气息萎靡的黑影身上。
“你很有趣,希望下一次见面时,你能再好好回答我的邀请。”
说着,他的声音变得越来越远,而身影也随即渐渐淡去,不消片刻便带着那黑影彻底消失在了苏长安的眼前。
而也在那时,夜风再次吹动,星光洒下。
静止的时间,又一次开始流淌。
第三十二章 君王不知河山在,误我人间六十载
时值晌午。
西江城外的难民如潮水一般涌向城门处。
每天这个时候,西江城便会有人在此为难民们纷发灾粮。
当然,说是灾粮,实际上就是一碗几乎数都数得清楚数量的大米熬成的米粥。
莫说是充饥就是吊命,这东西也是远远不够。
可是每一日,每到这个时辰,饿疯了的难民们依然是络绎不绝的赶往此处,为的便是这一碗米粥。只是即使是这样清得几乎找不道米粒的清粥,也并非每个人都可以分到。
因此,每日为了这一碗米粥而大打出手的事情时有发生,闹出人命亦是见怪不怪。
命这东西。
盛世之时,或许会有些闲得无事,又空有一生气力之人为你打抱不平。
你得一个死而瞑目的安息,他博一个江湖侠客的美名。
又再不济一些,终归还是得有人见不得暴尸荒野,一卷草席,一赔黄土,裹了尸,葬了身,一方安息之地却是不缺。
但到了乱世,豺狼奔走,人人自危。
命这东西,便作了草芥。
你死了便是死了,不把你尸体烹煮,作了那果腹的肉食便是好的,又有谁会去在意那路边的一具尸首?
这便是世道。
世道好了,活着,看着别人家的娘子、别人家的豪门大院、锦衣玉食,心中艳羡,觉得自己苦。
但世道乱了。
活着,便也就只剩下活着了。
蛮军过了西岭,一路烧杀劫掠,从各处亡命而来的难民们大批大批的聚集在西江城外。
但西江城每日发放的灾粮却越来越少。
一开始虽然找不到什么米粒,但终归有一点,但到了现在,这所谓的清粥便几乎换作了清水,莫说米粒,就是一点粥味都寻不到。
有道是穷则生变。
这人都想着活下去,可一旦活不下去,就免不了想些别的办法。
比若此刻的这位壮年男子他一把摔碎了他手中瓷碗,那一碗装着些可怜米粒的清粥就在那时溅落一地。
“他娘的,这东西是给人吃的吗?”那壮年男子显然也有些身手,指着那负责纷发粮食的官员便大声的斥责道。
而周围一些没有抢到清粥的难民们,丝毫没有去围观男子的意思,他们如同恶狼一般扑倒了地上,也顾不得那满地的尘土,竟然就趴在地上,争先恐后的舔食起地上的清粥起来。
“不想吃可以不吃。”那负责纷发灾粮的官员冷眼看了男子一眼,沉着眉头说道。
“怎么?你还想造反?”他的眼睛在那时眯了起来,看向男子的眸子中顿时有寒光闪现。
壮年男子看模样曾经也是有些地位,被那官员一激,顿时怒火中烧。
他眼角的余光瞥见那放在一角给那些士卒们准备的馒头,心头顿时起了贪念,加之这段时间的食不果腹。他想着就是死也不能做一个饿死鬼,于是这样的念头便如同野火燎原一般在他的心头开始蔓延。
他咽下一口唾液,身子微微弓起,俨然已经做好了抢食的打算。
却不知这样的行为早已被那官员看着眼里,他甚至还来不及动手,那官员看了一眼左右,数位甲士便豁然向前,还不待那男子反应过来,无数利剑便洞穿了他的身子。
壮年男子瞳孔中色彩瞬间变得涣散,身子在一顿之后,便轰然倒地。
但他的死亡丝毫没有极其周围那些难民注意,他们依然如荣魔怔一般争先恐后的舔食这已经渗入地底的米粥。而更有甚者在那男子死去的一瞬间便将目光死死的盯在了男子身上。
那是一具人的尸体,可同时也是一顿让饥肠辘辘之人难以拒绝的大餐。
……
西江城,太守府内。
一位男子正手执笔墨端坐于那书桌之前,他身着一袭鸦青色长衫,干净漂亮,与那西江城外如潮水一般的难民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
他手中的笔走走停停,眉头亦不是皱起,似乎是在斟酌又或是考量着些什么。
而就在这时,书房的大门被人推开,一位士卒打扮的男子走了进来。
他来到男子的身前,恭恭敬敬的朝着男子行了一个大魏军礼,随即便说道:“将军,今日的灾粮已经纷发完毕,又有百名闹事者被斩首示众。”
“唔。”男子头也不抬的回应道,眸子依然紧紧的注视着眼前那一幅画轴。他的笔锋不时落下,似乎再对那一幅画做最后的修饰。
得到男子答复的士卒并没有离去的意思,他在微微犹豫之后,方才又说道:“将军,前方探子来报,拓跋元武的大军已经到了西江城百里外,估摸着三日之后,必然来袭。”
男子的笔在那时生生停了下来。
他依然低着头,但眸子中的光芒却有些浮动。
直到数息的沉默之后,他方才点了点头,回应道:“知道了,你退下吧。”
“……”那士卒一愣,显然并未有料到男子会是这般反应,他下意识的想要劝解些什么,可是话到了嘴边又想到了这男子一贯的作风,终于还是收回了想要说的话,沉默的退出了房门。
待到那士卒退去,男子就像是从未听闻过方才那一番消息一般,他又一次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到了眼前的那一幅画轴之上。
他又轻轻的在那画轴上勾勒了一笔,脸上顿时在那时浮现出一抹笑意。
他放下了手中的笔,开始端详着那幅画。
那是一幅水墨山水画。
山势巍峨,以劲道的笔锋勾勒,施以泼墨重笔。
水势婀娜,以破笔焦墨之法渲染,关键之处又留白数许,不重不轻,恰到好处。
这山水交融,整幅画顿时呈现出一股磅礴大气之势。
男子在那时想了想,又一次提起手中的笔,在画轴的右下侧奋笔疾书起来。
一道苍劲的字迹便在那时跃然纸上。
“君王不知河山在,误我人间六十载。”
这般写罢,他又在那画轴正上方再次写出四个大字。
“大魏河山。”
这一次,他终于落笔,将他画轴高高举起,仔细端详一番。
“又是一副传世佳作!!!”
“好!”
“哈哈哈!”
……
他在那一刻放肆的笑了起来。
声音从小到大,从狂妄到莫名的悲戚。
萦绕在这太守府中,久久不散。
第三十三章 逐蛮佑安
西江城破了。
大魏第一神将观沧海,领着十万大军尽数殉国。
这个消息,被人快马加鞭的送到了长安城。
高坐在太和殿上的那位身着金色长袍的男子拿着这封奏折,身子瑟瑟发抖。
“父王节哀,保重龙体。”那太和殿下方一位少年看出了那男子此刻心底的悲戚与恐惧,他沉着声音这般说道,声线是不同于他这年纪应有的沉稳与厚重。
只是,这样的劝解并未取到他想象中的作用。
男子的身子依然还在颤抖。
直到台下的少年数次呼唤之后,他方才如梦初醒一般愣愣的放下手中的奏折,看向台下的少年。
“明儿……西江……真的……真的破了吗?”
男子这般问道,显然还没有办法接受这个对他来说如同晴天霹雳一般的消息。
台下的少年闻言,脸色也变的极为难看,他苦涩地说道:“蛮军星殒数位,裹挟这百万雄师,观将军不过问道,手下士卒不过十万……”
“西江……如何守得住?”
少年的话将男子心中仅存的那一丝幻想彻底扑灭。
那男子犹如被掏去了灵魂一般瘫坐在那曾经让他梦寐以求的龙椅之上。
“大魏……亡了……”
“大魏……亡了……”
他喃喃自语道。
他身旁的少年见此情景,也不顾得什么君臣之礼,他顺着玉砌的台阶,快步走上了大殿,对着男子说道。
“父王、父王,你要振作,天下百姓还等着父王就他们于水火,祖宗基业还等着父王去光复。”
但男子显然再也听不进去任何的话,他摇了摇头,继续梦呓一般地说道。
“大魏亡了……亡了……”
“父王!”或许是因为太过着急,少年的声音也在那时大了起来。
“我们在西蜀还囤积得有五十万兵马,加之太尉穆梁山与经纶院院长殷黎生两位星殒,只要派出使徒,与陆如月讲和,割去西蜀,然后调转兵马,加上长安城高墙厚,内需充足,未尝没有一战之力。”
少年这话说得是一气呵成,显然在来面见这男子之前便已做足了功课,想好了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况且西蜀的想要的是复国,自然不会愿意偏安一隅,或者那到一个与蛮族并存的江山,如果可以,我们甚至还有可能说动西蜀,与我们一起合攻拓跋元武,届时蛮军退去,再想抗蜀之策,胜负之数犹若未知啊!”
这少年的话说得颇有几分道理,毕竟蛮族是外族,西蜀若是在这时还与朝廷为敌,让蛮军祸乱中原,且不说这之后,他们是否又足够的能力驱除这些异族,光是这放任蛮子祸害中原的骂名,也决计不是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