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西方哲学初步 >

第3章

西方哲学初步-第3章

小说: 西方哲学初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17

    西方哲学初步31

    许多大哲学家都有那种不管风吹浪打、我自高筑玄台的劲头。

    当然也有例外,咱们这位哲学之父泰勒斯就曾做过一笔大买卖呢。有一年冬天,他根据自己的天文知识推知来年橄榄将获大丰收,预先以低价钱租用了所有能租到的榨油机,结果,第二年橄榄真的喜获丰收,。电子书他便把那些榨油机全部以自己的价格租出去,因此赚了个盘满钵满,从而向世人表明:哲学家只要愿意,也是可以发大财的。在往后的历史中类似例子还有不少。

    泰勒斯最重要的哲学观点就是提出了世界生于水的命题。也就是说,世间万物都有一个统一的来源——水,水是构成和派生万物的根源和始基。今天看来,这种看法无论作为一个科学假说,或者作为一种哲学理论,都是相当粗糙和肤浅的,可在那个时代却是十分大胆而难能可贵的。因为这表明,人们不再满足于肉体感官所提供的种种具体印象,而且也超出了一般科学对各种具体因果关系的探究,开始努力去探寻万事万物背后最终的统一基础,把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

    其意义在于,使人类认识跨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以把握普遍性和必然性为使命的哲学思维真正启动了。难怪亚里士多德和后人要把知之不祥的泰勒斯尊奉为“哲学之父”了。

    在泰勒斯14岁时,米利都诞生了第二位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公元前610—546)。

    他是泰勒斯的弟子,同其老师一样,他精通数学、天文和地理,也是个发明家和精于实务的人。

    他发明了希腊日晷,是第一个绘制地图的人,而且还曾做过希腊殖民地阿波罗尼亚的总督,深得当地老百

…… 18

    41西方哲学初步

    姓爱戴,人们后来还为他建立了纪念碑。

    和他老师一样的是,阿那克西曼德写了一本《论自然》(或译《论物理》)的书。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部哲学专著。

    在书中,他从对其老师的宇宙论学说的批评中推出了自己的理论。他觉得,泰勒斯用“水”这个名词来代表宇宙的始基或太初,未免太过具体、形象和直观了。水是单一可见之具体事物,如何能够解释宇宙间纷陈杂多的现象呢?水与火及其他具体事物都是同一层次的东西,它们都不可能作为解释自身和世界的元素,因此必有某种超出这些具体事物的更为基本的东西,只有它才可能解释世界。正如要说明“人”这一名词,我们必须用到“动物”这一更高层次的概念,我们因此才可以说:“人是群居的政治性动物”等等命题;同样,要解释宇宙的整体和万物的始基,自然无法用存在于世界之中的任何一种具体事物(如水)

    ,而必须用一个比所有事物都更为普遍和抽象的东西。阿那克西曼德把这个东西称为“无限”。

    这个“无限”与水、火、土等实物不同,本身无形无质、不可见不可触,它是没有任何规定性的基质,它永远不会消失,世界万物都由它演化产生,万物消失后又复归于它,如此循环往复、无穷无尽。至于说到宇宙如何产生的问题,阿那克西曼德说:“无限”

    这种无定性的物质在永恒的运动中会产生一种分化运动,形成冷与热、干与湿、光与暗等等对立,使万物有的上升有的下降,有的产生,有的消亡,从而构成一个纷纭变幻、生生不息的世界。

    阿那克西曼德比自己先生高明之处在于,放弃用“水”

    这

…… 19

    西方哲学初步51

    种有具体形态的实物来作为万物的本源的企图,而提出一种超形质的(即形而上的)东西来替代它。这实质上就是以一个终极性的概念去把握世界的统一性了,它有力地摆脱了依赖于具体事物的形象思维的痕迹。这种哲学思考方式已具备了早期形而上学的雏形,它的根本方法影响了希腊甚至往后几千年的西方哲学。思想上迈出的这一大步本来是重要的历史进步,可惜,在当时依然笼罩着希腊世界的原始思维方式的氛围下,人们一时还难以接受这种超越的无限的“形而上学”

    ,甚至连许多神话家和思想家都无法领会它。

    于是新进的后来者只好勉为其难地对之加以修正了。

    这位后进者名叫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公元前585—525)。

    他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天文地理知识都很渊博。他设想,星体是被钉在天上的,太阳则是一块同样被钉在天上的扁平的板,它们都以地球为中心而运转。作为天文学家,他最了不起的看法是认为:月亮本身不发光,其光是由太阳反射而来的。

    不过,他又奇异地认定地球是平面的,否则空气就无法把它握起了。

    阿那克西美尼发觉,老师阿那克西曼德的“无限”概念太抽象、太空洞,没有用一种容易了解的实体作为世界的基质。他仿效泰勒斯又超越泰勒斯,找到了“气”这种既有具体内涵又比“水”虚泛不实的东西,用以代替“无限”概念。

    当然,他也没有完全抛弃“无限”

    这个概念所包涵的意义,他实际上把“气”和“无限”联系了起来:作为宇宙万物根源的“气”本身就是无限的、是无边无际的。这个结合使他比阿那克西曼德和泰勒斯都更为合理可信地解释了世界的生成

…… 20

    61西方哲学初步

    和演化过程。

    按照阿那克西美尼的看法,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由“气”的凝聚和分散的活动而形成的。例如,“气”分散得较稀薄时就变成“火”

    ,稍凝聚时就成为“风”

    ,再集聚又变成了“云”

    ,当它更浓缩时就生成了“水”

    ,而比“水”更凝重细密时则形成“土”

    ,更高一级的聚合形式便是“石头”。凝聚代表形成,分散代表消失,一聚一散交替消长,形成了自然界多姿多采的丰富性和新陈代谢的发展性。天地万物都由“火”

    、“风”

    、“云”

    、“水”

    、“土”和“石头”这6种原素构成,而这些元素本身则是更为基本的基质——“气”的派生物。

    因此,阿那克西美尼的宇宙生成论的逻辑结构就表现为:无限永恒的太初之“气”演化出6种元素,这些元素接着分化为性质各异、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所有这些事物就合成我们立足其上的无限界的世界,而我们的人本身(包括整个肉体与灵魂)也是“气”的聚合物。

    从泰勒斯到阿那克西美尼,短短几十年间,米利都这个城邦就孕育了希腊哲学最初的三位巨子,他们不仅把最原始的哲学问题带上了西方文化的历史舞台,而且也分别用各自不同的方式方法对这些问题作出了答案。他们的思想不乏幼稚之处,但其对后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因为他们仿佛是在一张白纸上画下了一个个框框,使后来的哲学家除非绕过它们,不然就只好在这些框框之内发挥自己的画艺了。

    哲学史上把这三位哲人合称为米利都学派,他们不仅出自同一个城邦,而且在思想和学理有师承的关系。他们所要解决的是宇宙的起源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与他们都是造诣

…… 21

    西方哲学初步71

    精湛的天文学家这种身份有关。这种宇宙论的问题属于自然哲学的范畴,它在往后几千年的哲学发展史上曾以不同形式重复出现,耗费了哲学家们不少的光阴。米利都三巨子在解决这个问题时,除了沿用传统科学的观察法外,独创了一定程度的哲学思辨方法。也就是把具体的东西抽象化,把杂多的现象单一化,一句话,就是用单纯的概念来代表复杂的存在,使感官知觉上升为理性思维。

    他们分别用“水”

    、“火”等单一的概念去代表宇宙的“太初”

    ,然后用对立分化或气的聚散等理论去说明世界生成和演化的过程,并以“无限”来包容这生生不息的无穷宇宙,从而勾画出一幅幅宇宙存在的哲学图式。

    三位哲人的思想发展历程似乎经历了一个有趣的循环。

    泰勒斯的“水”是仍然带有普通物理特性的实体,阿那克西曼德把这些物理特性荡涤尽净,“无限”

    成为没有任何规定和实质内容的物质基质,到了阿那克西美尼则拉出了个虽无形不可见但却可感触的“气”。比之“水”

    ,“气”更为抽象,而与“无限”相较,“气”又更为具体。阿那克西美尼以“气”

    作本源的气一元论,似乎是对阿那克西曼德的形而上学的一种倒退,但实际上它又何尝不可看作为一种进步呢?因为“气”兼顾了“水”所具有的那种抽象普遍性,成为一种既具体又抽象、有限之中又含有无限的结合体。因此,阿那克西美尼对阿那克西曼德的修正不是简单地回归泰勒斯,而是力图摆脱这两者之不足又吸取其优长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 22

    81西方哲学初步

    二、崇拜数字的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

    米利都学派的哲学家不同于今天那些以哲学为专业人士,他们都从事城邦中的各种实际事务。不过,他们的理论却不涉及人事,对人生问题也漠不关心,也许是因为对天文地理的深入钻研,使他们倾心向外而无暇自顾了。他们开创了西方文化中自然哲学这一派传统,却与伦理学无染。关注人生和价值问题的伦理学,可以说起源于毕达哥拉斯学派。

    与米利都所在的小亚细亚只有一箭之遥的是萨莫斯岛。

    虽然自然环境与大陆相近,但该岛的文化传统较为保守,宗教气息浓厚,毕达哥拉斯学派正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脱颖而出的。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公元前580—50)的生平事迹,人们知之甚少。

    上过中学的人一定知道他的鼎鼎大名,因为大家所熟悉的平面几何中的勾股定理就是他所发明并贯以他的名字的—“毕达哥拉斯定理”。

    他是一位出色的数学家,对数学的发展起过很大的作用,而他的哲学学说与其对“数”

    的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是从研究数学而升华到哲学思辨的。

    毕达哥拉斯发现了音乐中音程的简单的数学关系:一根调和弦如平分其长度,它就会发八度音;减到四分之三则发四度音;减到三分之二即发一个五度音。四度音和五度音共同合成一个八度音,即34×23=12。

    因此,这些音程符合A2:34:1的和谐的相继行进中的比例。

    毕达哥拉斯及其门徒A

…… 23

    西方哲学初步91

    提出了许多纯粹属于数学方面的东西,但他们不满足单纯的数学游戏,而试图用数学来解释世界和人生。

    毕达哥拉斯把从音乐中发现的有关数的观念类推到整个宇宙,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抽象的“数”

    ,世界是依照一定的数字结构组成的。他将自己的数的理论与米利都学派的宇宙理论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宇宙理论:数目产生点,点产生线,线演生平面,平面构成立体,立体化生水、火、土、气四种元素和一切可以感觉的物体,四种元素以不同方式相互转化,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

    在我们常人看来,这个由“数”构成的世界与我们的常识和感觉确是格格不入的。怎能想象,一个茶杯、一盏电灯竟不过是一两个数字构成的呢?可是,只要我们不把数字神化为世界的本质和世界本身,而从方法论的角度去看问题,那么我们就会承认,毕达哥拉斯的数学方法的确指出了科学发展的一个方向,因为现代数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将所有事物都抽象为数,通过构造数学的函数和公式来把握世界。毕达哥拉斯的错误在于,把人类认识世界的数学方式幻化为实在世界本身,从而暴露了神秘主义的某些荒诞性。因此,他这方面的内容后来就被人们所遗忘了,而他的数学方法却于文艺复兴时在一些近代数学家手中重新复活了。

    就哲学方法而论,“数”比阿那克西曼德的“无限”似乎更为形式化,更少直观成分。因为人们在想象“无限”时总无法摆脱对物质世界的依赖,也就是说,“无限”总被设想为无数个物体在空间上的堆积(即无限空间)和无穷尽的物体在时间上的运动和延续(即无限时间)

    ;而“数”的概念则不

…… 24

    02西方哲学初步

    依赖任何物体,它表现为某种纯粹的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