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圆通的人际关系 >

第3章

圆通的人际关系-第3章

小说: 圆通的人际关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巧妙地化解于无形,更是高兴。

 用高声说话来向别人传达自己的想法,是中国人的绝招,在人际关系的运作中,具有转危为安的决定
性力量。甲很清楚,丙提前来就是想喝自己的那瓶好酒,可是乙来了自己没拿出来,等丙来了才拿出,乙
心里肯定不高兴。可是不拿出来,就会引起丙的不满。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但是高声说话就解决了问
题:“刚才找了半天”就是告诉乙“我本来想请你喝,但是没找到”;而丙明白,就算乙是甲的好朋友,
还是没我的面子大,哪怕是“特地藏起来了”,到了紧要关头,也得拿出来。

 知识很重要,但是知识之外,人际技巧也很重要,若想圆满解决问题,在知识之外,还需要一些艺术
气氛。

 2。“随便”表示具有“单凭物质不足以表达全部的敬意,必须拿精神来补助”的用意。以请客吃饭为
例,主人即使准备很多佳肴,仍然说“随便吃点”,意思是这些菜虽然很好,但总觉得应该有更好的,才
足以表达主人对贵宾的敬意。如果客人认为过于丰盛,就会说“太破费了”;如果客人觉得不过尔尔,既
然主人说了“随便吃点”,那客人也不会不满。

 如果东西非常好,中国人也会轻描淡写地说“随便买的”,这不是谦虚,而是中国人认为精神重于物
质,“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同时,也希望对方不会有“受之有愧”的负担。如果东西并不好,一
句“随便”,表示“我已经尽力,希望你能够谅解”。中国人讲究“尽心尽力”,只要尽力而为,对方多
半是会体谅的。

 3。“随便”暗示“我有我的意见,只是不便说出来”。上司征求下属的意见,下属绝不敢说“随便”,
而是请上司做主。因为说“随便”,就意味着下属有自己的意见,只是不方便说而已。
“随便”正是孔子的“无可无不可”的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时时有变化,如果丝毫
不加考虑,冒冒失失地说出自己的意见,很可能使对方为难,不如将心比心,先说“随便”,好让彼此有
个商量的余地。

 既然“无可无不可”,“随便”就不是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地”都通用的。有的时候,随便说
“随便”也会给对方造成困扰。例如,晚辈对长辈最好别说“随便”,否则就显得太随便。朋友之间也有
不宜说“随便”的情况,同是请客吃饭,说“随便”可以让主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准备,但是如果主人境况
不好,要保全主人的“面子”,就不宜说“随便”,最好说:“我最近肠胃不好,很怕油腻,就在附近这
家饭馆吃点素菜就行。”

 有人托你帮忙,要请你吃饭,你就要暗自盘算一下,“吃人家的嘴软”,背负人情太重,哪里敢说“随
便”,赶忙借故推辞,心领为上。

 “随便”并不是“差不多”,而是以“合理就好”为原则,应该说“随便”的时候,才可以说,不应
该说的时候,就不可以说。别人在对你说“随便”的时候,如果他不是随便说的,那就等于说:“你自己
想想,怎样才合理;只要合理,我当然就随你的便!”

 “随便”绝不是“马马虎虎”,我们将心比心,既不希望人家“马马虎虎”待我,当然也就不可以“马
马虎虎”对待别人。该“随便”才能随便,不该“随便”绝对不可以随便。

 以“不随便”的态度来“随便”,才能符合合理的标准。我们一方面不可以随便说“随便”,另一方
面也不能够随便理会或处置别人的“随便”,因为一个有修养、有分寸的中国人,是不随便说“随便”的。

 不反对并非赞成

 中国人的基本立场是不偏不倚,秉持既不反对也不赞成的态度,在征求中国人意见的时候,中国人基
本上说的都是既不赞成也不反对的话。因为事情总是不尽如人意,所以只能赞成一部分而反对另一部分。
任何事情,总是不断地演变:原本可以赞成的事情,演变到最后,令人不得不反对;而原来应该反对的,
也可能愈变愈应该赞成。这些都是中国人不愿意公开说赞成还是反对的原因。

 当把一切弄清楚,而且保证不再改变的时候,中国人自会当机立断,给你一个准确的答复。但是,就
算如此,警觉性特别高的中国人,也尽量避免公开表态。一旦你明确表示赞成,那些不希望你赞成的人就


会给你施加压力,相反,你反对的话,那些不希望你反对的人也会频频阻挠,徒增许多麻烦。所以,最后
养成中国人凡事都含含糊糊的,“这件事嘛,呵呵呵……”。

 中国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没有安全感,赞成或反对就像下赌注一样,万一押错宝,后果惨重。只要
保证他的安全,要中国人表明赞成或反对的立场,其实并不难。古时候,大臣要说一些可能冒犯皇帝的话
时,总会先请皇帝饶他不死。这就是在寻求一种安的状态。

如果有人直接问你这种问题:“你赞成领导关于这件事的处理吗?”那他可能是不怀好意,挖了陷阱
让你跳。你说“赞成”或“反对”,都会对自己不利,不是被利用,便是被嘲笑。

碰到这种情况,中国人不可能直截了当地表明态度,而是会反问:“你认为如何?”然后兼顾赞成及
反对双方面的看法,适当地表述自己的意见。而被反问的人也是同一态度,或者采用“我也不反对”或“我
也不赞成”来应付,因为中国人明白,“赞成”、“反对”不是“二分法”,“不赞成”并不代表“反对”,
“不反对”也并不代表“赞成”。

 也许有人认为中国人不实在,见风使舵,虚情假意,而且缺乏胆识,不敢担当。其实,我们说既不赞
成也不反对,事实上是赞成之中有反对,而反对之中也有赞成,并不是不分是非,糊里糊涂或者怕惹事端。
先赞成后反对,先反对后赞成,对方比较容易接受,这种“攻心”术是中国人的独特手法。例如:“我毕
业后马上出国留学,你赞成吗?”如果你不赞成,最好回答:“我不赞成你马上出国,但是如果你准备得
十分周全,知道自己所要学的是什么,将来学成之后要做什么,我当然不会反对。”

 既不说赞成的话也不说反对的话,一方面保证自己的安全,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对方的责任,凸显听者
的自主性,使其更加重视自律和自动。一旦表示赞成,听者受到很大的鼓励和支持,可能大意失荆州,造
成阴沟里翻船的惨剧。而一旦表示反对,听者受到挫折,可能因而放弃,或者缺乏信心。不赞成也不反对,
听者才会面对现实,用心地研究判断,自己做最后的决定。

 中国人相信,公开表示赞成或反对,事实上都不一定可靠,不如采取观察、试探、测试、迂回打听等
方式来加以判断。若是因为怕得罪人,吞吞吐吐,既不敢赞成也不敢反对,那就是心术不正,终将被别人
厌恶,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好前程。合理的赞成加上合理的反对,才是正当的行为。

 当然了,在人际交往中,圆通的人也不应该直接问别人是否赞成或反对,以免给人别有用心之嫌,一
般只问“你有什么看法”之类的语气较弱的问题。 〖Zei8。Com电子书下载:。 〗

 看清楚之后,合理地表达反对或赞成的意见;尚未看清之前,千万不要冒冒失失地说出“我赞成”或
“我反对”,以免被利用,或被人看不起,令自己骑虎难下。
行——谨慎小心,反求诸己

 “合理就好”的理念使得中国人的一言一行都要把握好分寸。谨慎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就像林黛玉进
贾府一样,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


 先弄清对方是谁

 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首先要弄清楚对方到底是谁。中国人认为“有人才有事”,而且“事在人为”,
很难“对事不对人”,所以常常把人和事联系在一起。在中国社会,每听到一句话,如果不清楚是谁说的,
就很难判断它究竟是对的还是错的、是真的还是假的。可见弄清楚对方是谁,乃是开展人际交往的第一步。

 中国人比较倾向于“差别性待遇”,以不同的标准来对待不同身份的人。如果你的职位比我高,那你
说什么都应该是比较正确的。如果你和我职位平等,那就以“来而不往非礼也”的态度对待你。如果你的
职位比我低,我不会以大欺小,却绝不容许你以“下”犯“上”。

 这样看来,中国人似乎没有是非观念,但事实绝非如此。在中国社会,职位低的人是不宜反驳职位高
的人的。举例说明,如果你的上司冤枉了你,你该怎么办?据理力争的话,他会明白是他错而非你错,但
这又如何呢?他身为上司,竟然失察而冤枉了你,自然觉得相当没面子。

 中国人没有面子的时候,最要紧的,便是设法找回面子。如何挽回他的颜面?很简单,一心一意地找
你的毛病,只要被他抓着了,他的面子便全回来了。他一心一意找你的差错,你真的插翅难逃,因为“人
非圣贤,孰能无过”,你迟早会被他逮个正着。

 但是,如果上司冤枉你后,你保持沉默,一句话都不讲,表面上看你是忍辱负重,其实不然。你的上
司看到你居然一言不发,就会觉得奇怪:“这个人怎么搞的?难道我屈说了他?”于是,他自然想着解开
谜团,结果发现自己确实冤枉了你,并由于自己内心愧疚而善待你。

 一般来说,上司冤枉你,纯属偶然,很少有上司故意颠倒是非,存心而为之。但是你若不幸碰上这种
上司,足以证明上司早已容不下你,在这种情况下,你据理力争又有何用?不如另谋高就,“此处不留人,
自有留人处”。如果你没有别的门路,最好忍气吞声,说不定上司见你一直逆来顺受,网开一面,不再针
对你。

 如果你不幸遇到的是个迷糊的上司,这种情形倒是常见,因为无能者却身居高位并不是稀罕事。遇到
这种上司,你说得再对,他都可能斥之为狡辩,于事无补,不如安静下来,好好做事,以免被他抓住把柄。

 迷糊的上司不好,但过于是非分明的上司也很难相处。因为太过分明,以致刚愎自用的人,总是认为
自己的看法都是对的。说你错,你就错,你再说多少话他都不会更改原有的判断。你据理力争的话,只会
弄得面红耳赤。

 如果你的上司不是以上三种人,那他就是无心犯错。这种无心的过失,是应该谅解的。没有必要得理
不饶人,让无心错怪你的上司难堪,所以应当用沉默来暗示他有错误,使上司自己察觉,自行校正。

 如果有人和你职位相当,却指出你的错误,而且到处宣扬,那你就会积极找他的过失。这不是面子问
题,也不是心胸狭窄的表现。如果他发现你有差错,当面规劝的话,虽然你一时可能无法接受,但是他既
然说的是事实,出发点又是为你好,你终究会心生感激,又怎么会记恨他呢?但他却没有和你说,反而到


处宣扬,分明是让你难堪。中国人一向是交互主义,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相反,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
所以,你也只有全力找他的差错,照样宣扬一番,让他尝尝同样的滋味。

 如果有人职位比你低,却敢在背后指摘你的过失,你通常不会有任何顾虑地去整一下;而且“当年别
人教诲我,如今我也应该教诲别人”的想法,很容易变成理直气壮的借口,整他,是让他明白做人的道理:
有话最好当面说,不要背后胡扯。 →文·冇·人·冇·书·冇·屋←

 所以,对方不同,你采取的措施也应该不同。先问清楚是谁说的,再做定夺,这就是一种“经”,如
何应变,则是个别的“权”。

 中国人既然以人为主,那一切事都离不开人,也就是离不开人际关系。何况我们一直重视伦理,对于
人的身份地位十分关心。看见或听说一个人,总要进一步追问是什么样的人,并且依据身份地位做出不一
样的反应,才算合理。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便进一步达成预期的企图。这不是势利眼,只要保持
合理的程度,不要前倨后恭,没有什么不好。

 相传,清代大书法家郑板桥去一个寺院游玩,并去拜见方丈。方丈见他衣着俭朴,以为他是一般俗客,
就冷淡地说了句“坐”,又对小和尚喊“茶”。一经交谈,方丈顿感此人谈吐非凡,就将郑板桥引进厢房,
一面说“请坐”,一面吩咐小和尚“敬茶”。又经细谈,得知来人是赫赫有名的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时,
方丈急忙将其请到雅洁清静的方丈室,连声说“请上坐”,并吩咐小和尚“敬香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