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又娇又美小知青 >

第44章

又娇又美小知青-第44章

小说: 又娇又美小知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丽丽听了这话,自我安慰道:“反正有柳玲在,我去了被选中的可能性也很小,这次没抓住机会,下次我努力抓住。”
  安慰了下自己,刘丽丽又和往常一样开始和苏怡莹斗起了嘴,看得苏怡莹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第61章 
  转眼已经要过年了,这个春节很多知青都回家了,苏怡莹和陈一遇因为前几个月才请了长假回去,所以这次就留在小许村过节。
  和苏怡莹一批来的知青就她一个人春节没回家,知青点都安静了很多,大年夜的时候,剩下的几个知青坐在客厅,聊着天吃着饭,一个不能和家人一起度过的除夕夜很快就过去了。
  好在苏怡莹有陈一遇在,她一点都不觉得孤单,前段时间她收到了春花的信,信里的消息让她最近有点纠结。
  春花信了提到了县里纺织厂的招工,因为她奶奶制衣和刺绣的名声在外,最近纺织厂想要招专业人才来转型,就想到了小许村的徐绣娘,可是一打听,人已经没了,只能联系得到她传承的孙女春花。
  辗转联系到了在外随军的春花,询问她是否有意愿到纺织厂做工,如果以前有这个机会春花当然欣喜若狂了,现在这个时代工人可是顶好的职业,工资高、受人尊重,而且户口也可以转变为城市户口,吃令人羡慕的商品粮。
  可是她已经随军了,也不想回到万县,所以就拒绝了,不过她还是向纺织厂推荐了学过她手艺的苏怡莹和江燕,这次除了写信和她们俩拜年,主要的目的就是告诉她们这个信息。
  苏怡莹和江燕是在过年前几天收到信件的,两人都有点犹豫,虽然都知道在纺织厂做工肯定比农活更轻松,也更适合女生,但毕竟是一个新环境,在小许村呆了一年半了,也熟悉了这里的生活,一下子要到陌生的地方还有点犹疑。
  好在纺织厂招工还要年后,即使有春花推荐,她们一样要去走招工程序,只是会优先考虑,如果前期资格审查和笔试都没有通过,也是白想。
  江燕带着这个消息回家接着考虑,苏怡莹也和陈一遇商量看怎么样。
  两人吃了年夜饭,并肩走出了知青点,在村子里消食散步,虽然冷,但是现在男女之防管得比较严,两人虽然对外是未婚夫妻,但毕竟没有结婚,如果独处一室还是会被人说。
  虽然苏怡莹和陈一遇两人都不在乎这些,但有些不必要的麻烦能避免还是避免一下。
  苏怡莹裹紧脖子上的围巾说:“陈哥哥,我有点想去纺织厂上班,可是,可是我舍不得你。”说着,她害羞地将脸藏进了红色的围巾里,县里和小许村有两个多小时的路程,如果她去纺织厂上班估摸要一个星期才能见一两次面了,这和朝夕相处的现在比起来真是天囊之别。
  她脖子上红色的羊毛围巾是陈伯母当做春节礼物寄过来给她的,苏怡莹十分惊喜,南方的冬天是没有暖气的,屋里比屋外还冷,不过屋里有火炉,关着门也没有寒风,但出了门,风呜呜地刮,一下子就把她的小鼻子和小脸蛋给吹红了。
  她想要一条围巾,可是县里供销社和黑市都没买到毛线,更不要说已经成品的围巾了,苏怡莹只好简单的用布条做了一个简易围巾,抗抗风。
  陈一遇到是有一条浅灰色的围巾,看到苏怡莹冷就时常给她围上,但是苏怡莹也舍不得陈一遇冷到啊,所以常常拒绝要他自己围着。
  于是陈一遇就写信请父母帮忙在市里买一下毛线或围巾,起码市里的供销社品种和数量更多,买到的可能性也更大,没想到他妈直接给织了寄了过来。
  不过这条红色的围巾苏怡莹戴着可真好看,就像樱桃上落下的霜,两者相得益彰,小巧的脸蛋白得像雪,嫣红的唇瓣和正红的围巾各自生辉,如同飘扬的雪花迷了陈一遇的眼。
  特别是现在苏怡莹害羞的将脸躲进围巾里,只露出含水的大眼睛,浓密卷翘的睫毛微颤,注视着他的时候,让他的心不由扑通扑通的直跳。
  陈一遇静了静心,说:“你想去就去,城里的生活更轻松,不用担心我,我也会和你一起去城里。”
  看到苏怡莹疑惑地抬起了头,陈一遇说出了原由,他最近看到苏怡莹在烦恼这件事就已经开始着手解决了,“以前县医院就问过我去不去医院当值,我以前考虑到副院长人品不行就没有答应,最近因为革委会的洗牌,副院长和郑主任有勾结也被打了下去,我也没有顾虑答应他们去县医院了。”
  陈一遇以前顾虑着县医院潜藏的规则而没有答应,最近因为医术名声渐涨,县医院又来邀请自,考虑到如今县医院最大的老鼠屎已经没了,苏怡莹又更适合去县城工作,陈一遇就打算也去医院了。
  听到这个消息,苏怡莹完全没有后顾之忧了,只等着招工公告下来,然后准备考试就可以了,两人脸上是对新生活的期待。
  虽然冬天的风还是凌厉的吹着,但两人之前的氛围却是风吹不散的甜蜜和温暖。
  知青们的假期都是很短暂的,才年初几大家就陆陆续续地回到了小许村,苏怡莹和江燕才几天没见,一见面就手拉着手进了两人的房间。
  看到江燕脸上的笑容,和刚回家的时候放松了很多,苏怡莹猜测地说:“燕子,你决定去参加招工考试了?”
  江燕将行李放下,把厚厚的棉大衣倘开说:“对啊,我回去和我家人说了这个消息,他们都说我傻,犹豫什么,这可是好机会啊。”
  她坐了下来,搓了搓泛红的手接着说:“我家那边招工机会都很少,现在有机会当上工人,起码比做农活轻松很多,赚的工资我也可以寄回去给家人减轻负担。”
  苏怡莹给她倒了一杯热水,递了过去说:“那我们俩有伴了,我也准备去参加招工考试。”
  江燕小小地欢呼了下,不过她还有一个疑惑:“你不是舍不得陈一遇吗?怎么就想通了?”
  苏怡莹问过陈一遇,他准备去县医院的消息不必要瞒着,于是也就直接和江燕说:“陈一遇也和我们一起去县里,他准备去县医院。”
  江燕吹了吹冒着热气的开水问道:“那村里的卫生所呢?村里都知道许医生准备将卫生所交给陈一遇,虽然还没有正式交接,可是卫生所很多事情现在都是陈一遇做了。”
  这个问题苏怡莹也问了陈一遇,他这几天已经安排好了,“卫生所的事陈一遇和村里商量好了,许医生走后交给施爷爷夫妻俩,施爷爷现在是县里领导批准的半个医生,而且医术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交给他大家都没意见。”
  如果将卫生所交给施爷爷和施奶奶打理,虽然施爷爷名义上是半医半农,但实际操作就可以全职当医生了,而且施奶奶也可以避免做重活,以在卫生所帮忙来做工了。
  毕竟施奶奶耳濡目染下,对一些医学常识和药材也懂得比常人多,作施爷爷的助手十分适合。
  江燕听到这个好消息忙不迭吞下刚喝的热水说:“这可太棒了,不过不知道什么时候公告会出来,好想看看招工要求啊。”
  苏怡莹也托着腮说:“对啊,不过春花说年后就出了,应该很快的。”
  南方的冬天虽然无处不在,但这并不影响勤劳的村民做活,不能去室外农忙,他们就富有生活智慧的找到了适合室内做的活计。
  所以苏怡莹他们完全没有时间去多想其他事,在忙碌的工作中县纺织厂的招工公告就出来了。
  一出来,招工的信息在小许村就人人皆知了,这次招工和往常不一样,招工的人数多了好几个指标,一时间村里的知青和村民都活跃了起来。
  虽然公告上有学历要求一下子就刷下了很多人,但谁都有满足学历要求的朋友亲戚,所以年后村里最火热的谈资就是纺织厂招工了。
  知青点也因为这个消息而热闹了起来,以前没有和苏怡莹、江燕一起学制衣绣花的肖芳几人都后悔极了,对于女知青来说这次的招工可是很好的机会。
  肖芳带着悔意说:“前几年也有招工,但是名额都很少,一般都优先给了职工儿女,今年好不容易扩招了,公告上还重点写了会制衣和刺绣经验的优先考虑,这次我又没戏了。”
  钱珍珍已经在村小学当老师了,对这个机会倒是没有那么迫切,看到肖芳垂头丧气的样子安慰道:“没事的,有经验的还是少的,今年招的人这么多,你基础好,笔试分高点,优势还是很大的。”
  肖芳听到这样的话,心里好受了很多,毕竟她有高中学历,现如今有高中学历算是高学历了,有的人也少,她还是有优势的,不过她还是带着请求说:“怡莹、燕子,最近教教我制衣和绣花吧,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我突击一下。”
  苏怡莹对于教人到无所谓,主要是这门手艺春花也是不藏着掖着,有人愿意学她反而乐意,所以虽然对自己教人当老师这件事很陌生,她也很开心地答应了。
  江燕更是直接应下,她手艺没苏怡莹学的好,和苏怡莹一起当老师教其他人,她还可以再学一遍,巩固一下。
  本来在旁边不做声的刘丽丽嗫嚅道:“我也学可以吗?”她问的时候,眼睛微微低着,不好意思看苏怡莹那边,所以没看到苏怡莹因为看到她害羞的模样而露出的笑。
  主要是刘丽丽现在的样子感觉有点小变扭,和以前盛气凌人的模样完全是反差萌,可逗人了。
  不过苏怡莹可不敢当着刘丽丽的面笑出来,被她看到了,脸薄的刘丽丽铁定要暴走,于是感觉忍住笑说:“当然可以啊。”
  刘丽丽得到了肯定回答才微微害羞的抬起了头,这个时候苏怡莹早已是一本正经的模样了。

    
第62章 
  1976年的春天,苏怡莹和江燕来到了县里的同心纺织厂工作,成为了一名生产工人。
  纺织厂的生活和苏怡莹想象中的不一样,她原以为工厂中是机器为主、人工为辅,却忘了这是国家还在起步发展的时候,机器设备还不够先进,主要靠的是人工,所以工厂的工作虽然比农活更轻松,但还是有点繁琐而机械。
  由于没有专业的石化机器,工厂生产不了开始时兴的化纤面料,还是主要以生产棉料为主。
  苏怡莹和江燕被分到了同一个生产组,缝制组,是将已经裁剪好的布料进行缝制,生产出布制品。
  给两人带路的是厂里人事股的干事彭姐,她胖胖的脸上一直挂着热情的笑,特别是对苏怡莹,火热的目光看着她都有点害羞了。
  彭姐在厂里工作也二十几年了,看到漂亮姑娘不知道多少,可是长得这么精致的却第一次见到,这样白嫩的皮肤,娇憨的性格可不是小小的县城可以养出来的。
  等她看到新员工的资料,果然如她所料,苏怡莹是大城市来的知青,一身洋气与其他人明显区分开来。
  不是说其他人不好,江燕也是大城市来的,长得清秀可人,性格也活泼开朗,惹人喜爱,可是和苏怡莹比起来,就明显看出差别,让她一个女人看了都不自觉总想看。
  这么个小姑娘来厂子里,厂里要热闹起来了,不过人家是有主的,想到刚才送苏怡莹来办公室的男生,高高瘦瘦,气质不凡,听说还是县医院的医生,估摸厂里的小子们要伤心了。
  想到领导特意嘱咐要把学过徐绣娘手艺的两人放到缝纫组,虽然不知道领导的用意,但想到缝纫都是有相同的地方,也就觉得这样的安排是合理的。
  彭家边走边给苏怡莹和江燕说:“我先带你们去宿舍,你们现在是安排到单身宿舍,一件宿舍住6个人,知道你们是一起来的,我就把你们安排到了一个宿舍。”
  苏怡莹和江燕听到这样的安排都是一喜,虽然不是像小许村一样两人一个房间这么方便,但可以和熟悉的人一起住,还是很让人开心的。
  去宿舍的路上,三人走过了一排排长条形的平房,彭姐介绍道:“这是生产车间,以后你们就在里面工作。”走到生产车间外面,苏怡莹都可以听到里面热火朝天的机器和人声。
  走过了很长一段路的车间,彭姐指着一栋两层的小楼说:“这是厂里的食堂,食堂伙食可比一般人家里好很多,而且花费也更小,你们自己一个人吃,是完全够的。”
  走过了车间食堂等区域,终于到达了厂子深处的宿舍,宿舍多是两三层的房子,彭姐带着她们上了二楼靠里的一间房说:“这件宿舍已经入住了4个人,刚好你们去就满了。”
  打开门,房间因为摆放了三张两层的架子床而显得狭窄,房里只剩下靠门的一张床了,苏怡莹和江燕两人简单的将行李放下就跟着彭姐去以后工作的小组。
  走到路上彭姐给她们介绍着工作情况:“同心纺织厂都是按上级部门要求生产布料和布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