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春莺啭-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莺很无奈; 看着打开的大门,不是她笑的,是她姥姥笑的,结果俩人都暴露了。
黄炜业手里拿着茶杯很想笑; 觉得老三也是很有勇气,你这么给我们家当倒插门你家里人知道吗?你把我当成亲爸你爸爸宋泽知道吗?
“老三,你说的是真的啊,你爸妈知道吗?”郎菊南高兴啊; 喜欢老三喜欢的不行; 现在看老三的眼神黄莺都得往后排。
“没事,待会我回家说; 以后有个儿子跟我姓就行,其余的全姓黄也没事,我不在乎这些。”说着看了黄莺一眼,眼里全是笑意,黄炜业看着俩孩子站一起,心里也舒坦了。
他们家这是添丁进口啊,哪里有这样的好事啊; 这嫁女儿跟取个儿媳妇一样,没什么不满意的,“好孩子,你家里商量一下,要是可以我们就定下来,孩子不用跟我们姓黄,就跟你一个姓就行。”
不能太难为人家了,看出来是真的喜欢自己家里孩子了,不然不能忘了祖宗的姓。
黄莺送老三出去,俩人在门口叽歪,“谢谢你了,没想到你考虑的这么长远。”
老三飞着眉毛看她,感动的不行了吧小丫头,忍不住屈起手指来弹一个脑壳,“不用谢,反正都是一家人,你就好好等着吧,以后日子还长着呢,对我好点就行。”
切,感动不过三秒钟,黄莺转身就进屋子里了,谁稀罕你。
老三就回去了,休息日家里人最多,他准备回去点炮,刺激刺激大家。
张淑珍最近对着马丽一家可热衷了,逢年过节的聚会都来,今天也是早早地就来了,带着王珍一起。
“嫂子,我们珍珍也想考清华,跟老三一个学校的。就是成绩稍微有点不够,能不能让老三指导指导,马上就是寒假了,时间长。”张淑珍在那里,开始给马丽灌迷魂汤。
马丽觉得没什么大不了,都是亲戚,但是还得看孩子的意思,“这个啊,你得问问老三,看看他时间够不够,我都不知道他整天忙什么。”
“忙着给你娶媳妇呢。”老三正好听见了,贱兮兮的接了一句话。
“你这死孩子,哪里来的媳妇,也不跟家里打招呼,快来谁说,哪家的孩子啊?”马丽激动啊,这孩子算是开窍了,头两年还担心呢,现在好了,直接就能娶媳妇了。
手里拍打拍打面粉,又是吃饺子,一下子就凑到老三身边了,一屋子人也都看着呢。
老三笑了笑,指了指房子后面,“小宝。”
“嘿,有你的啊,人家小宝能看上你,长得多漂亮啊,人还那么有文化。”马丽不大相信,主要是郎菊南眼光高,而且品味也高,留洋回来的人呢,小时候就教孩子说外语。
黄莺别看不咋地,语言天赋很好,从小熏陶着,现在会说好几门外语了,恨不得一口气能去外交部的那种人。
“妈,甭担心,我去给人家当养老女婿,黄叔一口答应了,就等着这边开口了。”老三说的一脸冷静,就跟倒插门的不是他一样。
“我打死你,你个死孩子。”宋泽一直支着耳朵呢,没想到儿子都没了,跳起来抽下皮带就打。
老三不能干等着,围着屋子就开始转圈,“爸,爸,别打啊,有话好商量,咱们这不是商量。孩子以后都是姓宋的,我就是陪陪小宝家里人。”
“老宋,你别打了,好好听着。”
“干啥打我孙子,你住手。”
大家一起拦着,不能都在,然后眼巴巴的看着宋泽吊打老三呗。
“你们听听,这孩子主意多大,婚事自己商量了就行,一点也不用我们管。”宋泽气的喘粗气,折着手里的皮带,还想抽他。
张淑珍觉得世界开启了一扇门,她最近是凑着老三,就是因为家里没人跟她亲近,你说她要是成了老三的丈母娘,女儿嫁给了他,那以后就是宋阳也不能怎么着她。
但是,没想到还能有上门女婿这条路,她寻思着黄莺身体也不是很好,马丽未必能同意,难道找个病秧子,跟她妈一样生孩子就没了。
“是啊,虽然是婚姻自主,但是还是要看家里人的意思,大家一起商量着来。”张淑珍可精神了,觉得不能成。
宋阳觉得怎么哪哪儿都有你呢,“当初我爸跟你结婚的时候,不是也没跟家里人商量,奶奶不同意不还是结婚了。”
一句话,堵得死死的,宋润跟张淑珍是没有发言权的,俩人都是不大正当的。
这话可解气了,看着老三给宋阳比大拇指,宋泽拼着往前抽了老三一皮带,“你是想气死你老子,我不答应,你去入赘想都不要想。”
其实这就是死板了,人家孩子照样跟着你姓,完了就是在人家老丈人家里住,就当养了个儿子,男方给女方养老很正常。
但是,这年头,住别人家里名声不好,说是吃软饭的,宋泽觉得儿子的面子可以挽救一下。
老三觉得很无奈,“爸,其实还是娶媳妇的,就是你看看,我黄叔家里不是人少,也没个儿子,我这不是权当照顾一下,你不是拿我黄叔当兄弟。”
宋泽眼睛瞪着,看着老三恨不得再抽一皮带,马丽给抱着胳膊不让动。
“三儿,你别说了,你说养你这么大,怎么就去比尔呢家里了,你爸也是想不开。”马丽累死了,人家是女大不中留,他们家是儿大不中留。
小四站在边上,觉得他三哥终于走了,挤兑的他在家里都没有地位了,想当年他绝对是国宝级的。
这个时候必须帮一把,站出来仗义执言,“我觉得三哥说的很对,这又不是多难得事情,我三哥心疼媳妇一起照顾家里人怎么了,这也是孝顺,也不能光孝顺婆家是不是,我小宝姐孝顺黄叔没问题啊。”
难为他这时候才思敏捷,老三给了个赞赏的眼光,有些话旁观者说比较合适。
然而卵用,宋泽还是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看到老三就想抽。
老三中午看到是白菜肉馅的饺子,大家一起坐在那里吃,一大家子呢,蒸馒头的大锅下的饺子。两锅就够了,马丽等着吃最后一锅。
慢吞吞走进厨房,“妈,你去吃饺子,第二锅我来下,我不饿。”
你说把马丽感动的,家里这么么多人吃饭,这么多年了,她都是最后一个吃的,忙一上午然后还吃不上第一锅,没办法,总得有个人继续下饺子。
想着老三说以后跟黄炜业住了,她也舍不得,老三她是打算养老的,这么么机灵一个儿子留在身边多好。
“不用,你快去吃,妈不饿。”马丽看着儿子垂头丧气的也心疼,觉得是不是心里难过吃不进饭去了。
填了一把火,第一个锅开了放点水进去,盖上锅盖等第二个开锅,马丽看着老三还杵在那里,“儿子,你真的想跟着你黄叔过啊,说实话,妈也不乐意,但是你要是喜欢,到时候结婚了去就行,家里还有老四呢。”
老三心里也觉得难过,没想到反映这么大,他其实觉得还是一样的,不过就是一起赡养女方家长而已,就是现在的人想不开。
“妈,您也甭伤心,到时候我赚钱了,咱们买两套大院子,住在一起不是一样的,那我爸要是不愿意了,就让我爸自己在家里待着,我还等着您给我抱孩子呢。”
一番话,好家伙,连哄孩子的都找好了,就是安排给马丽了,把马丽说的眉开眼笑的。
“你这个孩子,还赚钱买房子,我们现在就隔着不远啊是一样的。不过,还是邻居方便,到时候你们没时间我给你们带孩子,可不是正好呢。”
马丽前面那俩儿子都是分出去的,讲真孙子孙女的不在身边,她就小时候带过几天,毕竟隔得远,大了就跟着父母一起去部队了。
她就想有个孙子啥的养在身边多好,看人家小宝不就是从小养在郎菊南身边的,俩人多亲近啊,郎菊南天天开口闭口就是小宝。
“得嘞,妈,就听您的,您可得好好保重了,到时候那房子就写你名下,送给您了。”老三看着饺子开了三个锅了,手脚麻利从旁边抄起一个盘子,捞起一盘子就走了。
“您先吃,甭给我留,我去给小宝送一盘去,就爱吃这个呢。”说完,头也不回的就走了,在这等了不少时间了,就等着饺子熟呢。
马丽手里还拿着锅盖,觉得特别想扔在地上,弄半天你在这里不是陪着她,就等着饺子好了给人家送啊。
人家就缺你这个饺子啊,你说你吃个饺子还眼巴巴的给人家送过去,什么儿子啊。
“三哥呢,怎么不来吃,还生气呢。”宋珍看着马丽一个人端着饺子进来,后面也没看见老三。
马丽塞了一个饺子,等着咽下去了才说:“甭管他,去黄家了,大家全吃了,使劲吃,不用给他留。”
大家吃得差不多了,但是饺子这种东西,太好吃了不嫌多塞一塞也能吃个十个八个的,小四就在那里吭哧吭哧的吃,他正好是长身体的时候,吃多少都感觉不饱。
张淑珍在那里慢悠悠,一口一个,觉得大嫂做的东西就是好吃,“嫂子啊,不是我说,老三这样真的是一心一意对人家了,别人说都没用。就是你看小宝那身体,真的不好,还不如找个身体好的。”
宋奶奶这个年纪了,眼不花耳不聋,在家里万事不管,但是属于国宝一样的了。她过得老舒心了,看着宋阳宋茜出息了,上了大学不用花钱国家还分配好职位,心满意足。
但是人不能有十足,十足的话就完美的去见马克思了,所以她有九足了,剩下那个就是宋润,也能看得开了。
宋奶奶有时候竟然觉得张淑珍傻的可爱,把一屋子人当傻子,其实大家看她跟看个大傻子一样,还有她那个傻儿子宋润,她很包容了自从阳子回来。
“是啊,我们老三就是喜欢人家,看看俩人感情多好,回回吃饺子都想着给人送去。甭管能不能生,一些人没孩子还能活的很滋润,上蹿下跳的,小宝就是不生孩子,人家俩人感情好就行了。”
宋奶奶都不骂张淑珍了,说话直接就是讽刺,谁没孩子啊,不就是宋润跟张淑珍俩人,连个爱情的结晶都没有。
宋奶奶脸上慈眉善目的,一点都不尖酸刻薄,富态翩翩的,跟张淑珍说话的时候还带着笑:“怎么脸色不好看,是不是吃多了,别不是怀上了,你可得注意点。这么大年纪了,生不出来没孩子大家也不怪你,你看我们宋润对你多好,别挣了命的去生孩子了,到时候出问题难保不是小宝妈。”
看着张淑珍快哭出来了的样子,宋茜忍不住点赞,奶奶威武。完蛋玩意,什么东西啊,人家都还没结婚,就说人家一尸两命难产死,什么心态啊。
按理说王珍这时候应该很难堪,毕竟说的是她母亲,可是宋茜打量着她脸色一点也没变,跟没听见一样,心里觉得很怪异。
这边吃饺子,那边李东阳妈妈也给包饺子,恨不得全给吃肉的,你看红呼呼的黏在一起的馅料,一看就是亲妈。
“在那边吃不着饺子吧,可算是回来了,你爱吃妈给你天天做着吃。”李东阳妈妈眉眼之间都是笑,看着老了不少,但是依然很体面。
李东阳什么都学会了,跟他妈一起包饺子,他擀皮子很快,刷刷的他妈都跟不上包的节奏。
“妈,你看我都会擀皮子了,在那边经常吃呢,小宝喜欢吃饺子,她姥姥经常给她做,做了就喊我们一起吃。我一顿吃两碗,吃的最多的。”
“哎哎,好,今天中午多吃,我儿子都会包饺子了。”李东阳妈妈最后有点哽咽,她儿子走的时候半大少年,什么也不会干,你看看现在饺子皮都会擀了,吃了多少苦。
听着话音不对,李东阳抬头一看,“妈,可千万别哭,这些年哭了多少回了,回来了不是,人总得长大的,现在不是很好。”
李东阳妈妈忌讳这个,她儿子回来了高兴啊,不能找晦气,开开心心的多好。
“这些年,你不在家,他们三个孩子经常来看我跟你爸,你们都是好兄弟,好好相处着,很难得了。改天你把他们都叫来,把小宝姥姥还有爸爸喊上,咱们请人家吃顿饭,以后经常来往,你爸现在好了,咱们算是熬出头了。”
李东阳爸爸还在旁边看报纸,也不去客厅看着,就在厨房里看,也是想跟儿子多相处相处,也附和这句话。
“交个知心朋友不容易,我也看了都是好孩子,你跟人家好好相处,有什么困难能帮的就帮。”
这句话很重要了,他现在位置上来了,能帮的困难一定不是小困难,越是身居高位的人,越是冷漠,不愿意承诺着帮忙,爱惜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