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在魔教卖甜饼 >

第67章

我在魔教卖甜饼-第67章

小说: 我在魔教卖甜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华微微瞪大了双眼。
  一脸惊异。
  姚旭被师华的神情逗笑:“觉得很有意思?”
  师华摇头:“没,就……”
  她不知道该怎么说。
  “年少也知愁滋味。”姚旭这般说了一句,眼里有着一点怜悯。他和姚长青,还真说不上谁过得好还是不好。
  姚旭问师华:“去过京城么?”
  师华摇头。
  “那不如随我一块儿去一趟?”姚旭朝着师华笑了笑。
  作者有话要说:  师华:我怀疑你就是想让我给你保驾护航


第86章 
  姚旭说完“不如随我一块儿去一趟”后,就那么看着师华。
  一块儿去京城啊。
  师华看着姚旭; 心想她若是按常理; 今后也是有机会去京城的。
  若是师家不灭; 她必然是风风光光跟着父亲进京城,带着点自傲; 带着点紧张。或许会遇到风流公子哥,或许会成一门少有光耀先祖的亲事。
  但那都是“若是”。
  如今听见了姚旭的话; 她对去京城意外没有那种感觉。
  没有自傲,没有紧张。
  现下让她踏上京城,她必然不过是抬头看一眼天上的太阳; 俯视扫一眼周边的百姓。随后对比一下江南与京城,神情淡漠想着不过就是稍有点差异罢了。
  人; 都是普通的人。
  城; 就是那样的城。
  “教主同意,就可以。”师华这样回了姚旭。
  到第二天; 舒浅一起床; 就见到姚旭和师华两人一道来她这儿,考虑着两人一起去京城。
  这些天忙到天昏地暗的舒浅略困顿揉了揉自己的眼:“去京城啊……”
  姚旭应声:“嗯,最近这两批货比较重要; 京城那儿也有不少火器要送回来; 我亲自去也算是个诚意。”
  她这个教主去才叫做诚意。
  舒浅瞥了眼姚旭,转头还是问师华:“你怎么也要去京城?”
  “二当家骑马太慢,唯恐路上耗时太多,便诚邀我一道。”师华面不改色说了这个理由。
  姚旭眉毛一挑看向边上的师华:他什么时候这么说的了?
  师华回看他一眼; 神情自若。
  “你这个理由倒是比他那个像真的一点。”舒浅喝了一杯温水润了润唇。
  “这批生意做好,教中也要稍作休息,等五月再出海。教中到了一批火器,让教徒们确实可以先练起来。早前去京城催一趟也妥。”
  这一批火器到是到了,数量少得可怜,估计一群教徒只能光看个过瘾。
  姚旭惊了:“我的理由不像真的?”
  他骑马慢要找个人一道竟然更像真的理由?
  滑天下之大稽。
  他觉得自己这个理由比师华像样多了,教主自个都说早去京城一趟很妥了。
  可惜在场的师华知道“看弟弟成亲”这一实情。而舒浅更是了解姚旭。没什么特殊理由特意去一趟京城,必然是有自己的私事。
  “像真的像真的。”舒浅很是敷衍附议了姚旭的话。
  姚旭:“……”
  舒浅也不想知道详情,她稍一猜测,便想到这估计关乎姚旭的家事。
  姚旭如今这个性子,该是能妥善解决好自己的事情的。就算解决不好,这不旁边还有个师华。到了这个年纪,谁也不想轻易让他人知道自己想撇开的过往。
  她就是在想自己要不要这回再跑一趟京城。
  唉,要种田啊。
  光是教徒们种田,舒浅根本就放心不下。
  有的还好说,耐寒耐旱怎么种都没事,有的则是要细心照料才可以。即便是习惯了种田的老农,对第一次接触的东西,还是不熟悉的。
  舒浅也不熟悉,但她好歹知道一点,比什么都不知道强多了。
  她叹息一声:“你们一块儿去京城,顺带帮我催一催朝廷,就说这江南的别院,也该盖起来了。我看着周边那应天就挺好的。以前的那些地方维修维修,能用上的都用上,对吧?”
  姚旭一思索,当即应下:“是。”
  应天是前朝都城,可惜太靠近南方,守不住北方的战线,后来轻易就被灭了。
  宫殿毁得七七八八,开国皇帝建国的时候干脆就选在了京城,直接迁了都。
  迁都总体而言是好事,不过也亏是当年一样是兵权下出来的政权。
  舒浅偶尔听了一耳朵才知道,当年才开国第一年考科举的时候,一群体质一般的学生,就在京城二三月天里,一边生火,一边考试,冻得瑟瑟发抖,还很有压力。
  会试完了还要殿试。
  殿试还算好点,总体而言至少宫殿还是搭建起来了的。
  不像贡院,就一大棚一搭,好了。透风透得一群考生回去还没等到下榜,病了一片。让朝廷差点就以为自己收不到新贡生了。
  再后来皇帝虽说还是重武的,但也知道治国是需要文臣的,第二年就让人把贡院给弄得好了些。
  不过由于他心中想着要艰苦点才能知道读书不宜,所以好一点,不代表奢华,还是简简单单的,一个个小隔间,二三月天里照样冷,顶好在还有专人负责生火,不至于让人冷到病倒。
  这是扯远了。
  都城是迁走了,原地倒是还留了点,基本可以说是断壁残垣。
  上头不下令,倒是没人敢动。
  若说要推平,又让人有点不舍得。
  要是非皇家的人动用了,又容易让人想岔,觉得是不是有复辟的倾向。
  一来二去,那点断壁残垣遗留至今。
  唯有那应天衙门就建在了旁边。
  舒浅也想让朝廷早点开口,她这儿的银钱,运到应天可比运到京城近多了。应天一样属于江南的范畴,京城,那可是真的远。
  人应下了,舒浅对两人也没什么要求:“记得将你们两个人负责的事交接好,什么时候弄完了,什么时候便去京城。早去早回,带回火器,多催别院。”
  两人应声。
  舒浅对两人京城之行,说到最后也就一个想法:“别随意惹事。惹完事记得早点说一声,好处理。”
  姚旭冷哼一声,抬脚就走。
  师华点点头应下,跟着离开。
  两人到底都是手脚麻利的。
  姚旭一旦决定了要去京城,便亲自去了一趟衙门,见了一回梁又锋。
  梁又锋哪里猜不出自己这充满矛盾的学生在想什么。
  姚旭不屑姚家,不代表着连带着无辜的弟弟也一样看不入眼。面上装得再怎么凶狠,底子里还是那个见血就难受的多情人。
  梁又锋没多说什么。
  姚旭更是没多说什么。他作为学生,不过寻了个理由,问一下自己的师长要不要他顺手帮忙带点东西上京城。
  梁又锋作为长辈,姚长青成亲,他肯定要送点东西过去的。
  早春天才回了一点点暖,姚旭抽出了自己标志鲜明的“二当家”扇子,一副浪荡子的模样:“先生要是想不好送什么,我那儿有点瓶子罐头的,送出去也成,不算先生钱。”
  梁又锋正让人将他的库存账本拿出来。
  他低头看着仔细,听着姚旭的话抬头瞥了他一眼:“送一套?”
  姚旭扇子遮住了半脸,嗤笑一声:“送一个杯子都算给面子。”
  姚长青的婚事,又没有正儿八经请他去,他还送个想要惊艳别人的玩意,岂不是显得自己心思有些多?
  改天京城里的风言风语就是姚家庶长子在嫡子面前送大礼耀武扬威,讥讽嫡子娶妻不过如此。
  梁又锋又低头看起来:“杯子收起来,我替你那份一道送了。”
  姚旭不置可否。
  等梁又锋选好了礼,便让人去库房里取了。
  他选了前两月去暗街时,顺手买下的古树金摆件。这古树金摆件,底盘是翡翠,上头是一个个精子打造的铜板,树下还堆了一堆的金元宝。
  这东西被过了个明面后,就扔在了库房里。如今一看还挺喜庆的,
  梁又锋亲自交到了姚旭手上:“古树长青。”
  很是适合他弟弟。
  姚旭沉默了片刻,过会儿又朝着梁又锋笑了声:“走了。先生可要好好休息,这活是整日都会有的,早一日做完,也不会早一日空闲。”
  梁又锋欣慰点头。
  姚旭坐着马车,晃悠悠回教中,将这份礼放在了自己桌上,喝喝茶,看看这份礼。
  一喝就是一个时辰,最后不得不去如厕。
  接着没两天,姚旭便是和师华带着一批教徒,附上了一大批的钱财,跟着萧子鸿派来的人一起前往京城。
  路上姚旭都没选择骑马,安安分分拽着师华一道坐在马车里,义正言辞教着师华:“女子,有的时候就该有女子的模样。累了就要说,我看教中哪个敢说你?说你的你就打一顿。他肯定就听话。”
  师华完全略过了姚旭的废话,还沉浸在清点货物这事中,下意识问了一声姚旭:“教主给萧公子的信,你可带着了?”
  姚旭原先想说的话被堵了回去,噎了噎,半响才干瞪眼,憋出话来回师华:“带了……”
  师华点点头,然后又问:“你家先生让你带的东西,你放在后面那辆马车上了吧?”
  姚旭亲自放上去的,当然记得,点头:“放了。”
  师华还想问,姚旭“唰”一下将扇子打开,露出了“二当家”三个字。
  他朝着师华笑了笑:“都带齐了。”
  师华这才放心了些,朝着姚旭轻笑了笑。
  她很少笑了,此刻一笑如刚过冬日,初春一到,行走野外意外发现一朵花一样。
  周遭凌冽,唯有一花。
  姚旭也不知道自己在想点什么,转开了视线。
  车轮滚滚,马蹄声不断,不过几日,入了京城。
  师华掀起了帘子看向外头,果不其然。
  她心中没有自傲,没有紧张,心想着原来着就是京城,心想着京城原来也就这样。不过是和江南有点不同罢了。
  就像她若是有朝一日去了塞外,去了海外,也会一样感触。
  不过是和江南有点不同罢了。
  姚旭借着师华掀开的帘子看向外头,摇着扇子,漫不经心:“是不是觉得不过如此。”
  他离开京城,从不曾有过后悔。
  京城,不过如此。
  姚家,不过如此。
  师华回头看向姚旭:“是。不过能和教中人一起上京城还是不一样的。”
  她是真那么觉得的:“若是能和大伙儿一块儿来,在京城热闹热闹,一定很有意思。”
  人,不过如此。
  城,不过如此。
  而有结伴之人去哪里都是有意思的。
  作者有话要说:  冬天过后!就是春天啊!


第87章 
  京城和江南的风光是不同的。
  早春时节,江南已有了暖意; 京城还冷得很。
  天佑年间; 先皇哪怕在世; 也已经很久都不曾看到像如今京城这般风貌了。
  现在新皇登基,已经到了明启年间。
  这千年后被无数纸笔书写的一段历史初期风貌; 一点点展开在世人的目光中。
  姚旭和师华到了京城,第一件事便是随着萧子鸿的人; 将所有的东西分了批次。一批运送到国库中,另一批给人运送到萧子鸿私库。
  私库里那部分还要分,部分是走明面上账的; 部分是走暗地里账目的。
  暗地里走的,便是做火器生意的。
  萧子鸿和舒浅两人都明白; 不怕一万; 只怕万一,从京城送到沿海江南那儿的火器; 绝不能是最厉害的。哪怕是遗落到他人手中; 也要让人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做。
  正事要紧,姚旭和师华直到这些东西全部交托出去没有失误后,才在心底松了口气。
  由于他们两个都要上京; 舒浅愣是对他们信得过; 这回运的钱,是以往的三倍多,这还是时隔上回运送银钱,并没有太久的情况下。
  也是出海这回赚得多了点。
  等全部送完了; 萧子鸿人也是要见的。
  信,在姚旭手里。
  不管舒浅有没有说,以姚旭的性子,必然是要亲自交到萧子鸿手中才放心。
  谁知道这京城刚兴盛起来,那些个传信的人谁信得过,谁信不过呢?
  姚旭对萧子鸿,到底没有舒浅对萧子鸿了解。
  东西交接要好几天时间,萧子鸿约莫着有别的事要忙,几天都没来人。送信,萧子鸿倒是让人送了话来,约了姚旭在一家酒肆的午时见一面。
  这家酒肆在京城地位不一般。
  因为没什么人还能开的下去的酒肆,肯定不一般。
  要不是特别难吃,那就一定是掌柜很有钱。
  姚旭和师华让教徒们在楼下随意,两人则是上了二楼的雅间。
  上二楼的雅间有两个道,一个道是从大堂走,谁都能见着有人上去了,一个道是从后头走,专门有个停马车的位置,能避开大堂直上二楼雅间。
  两人进了雅间,里头还没人。
  小二恭敬给两人沏茶,顺带着给他们摆上了点心。
  京城的点心和江南不同。
  江南很喜甜,尤其是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