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女帝 >

第67章

女帝-第67章

小说: 女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鍪背剑喜换岢雒拧!�
  秦桢微微一笑,柔声道:“就怕她用心太过,伤了身子,你们也要看着些,隔段时间就让她休息一会儿,莫要因着灵感来了便不管不顾。”反正她也不是真需要高盈画的画,只是要支开自己心地善良的女儿罢了。
  玉屏听了,连连称是,不敢多言。
  秦桢懒懒地抬了抬眸,见着烈日当空,十分随意地问:“怎么,她还跪着?”
  玉屏心中一紧,斟酌着言辞,谨慎回答:“世子夫人犯了错事,心中惶恐,怎敢随意起来?”
  “她求我也没用,被人瞧见了,还以为本宫不心疼儿媳妇呢!”秦桢轻轻地,慢慢地,一字一句咬得很轻,字里行间带着散漫的意味,轻声细语,眸中笑意淡淡,“祠堂的墙塌了一半,这是祖宗发怒,兆头甚是凶猛。这等节骨眼上,高家的人若是再去参加永宁节,岂非告诉别人,申国公府没半点忌讳?”
  申国公府的祠堂上一次大规模修葺还在十年前,由当时还活着的申国公太夫人寻人操办,由于是“可信的自家人”,收工时也就没检查得太过仔细。陈留郡主倒是知道这些人中饱私囊,偷工减料,可她为什么要说呢?
  玉屏知晓主子的手段,听见陈留郡主这样轻描淡写就绝了高家父子出风头的机会,头皮一紧,连忙附和道:“可不是么,若非圣人恩德,金口玉言说了让您出席,您都打算往庄子上去了。”
  
  第九十五章 郡主教女
  
  申国公世子夫人吕氏跪在青石板上,娇嫩的肌肤被强烈的光鲜晒得泛红,汗珠沁出没多久,又被炙烤干了,轻薄细软的衣料浸着汗,散发出一股难闻的味道。
  芳景园的使女妈妈们训练有素,人来人往,进进出出,谁也没往这边多投一个眼神,可混进后宅的,哪个不是人精子?吕氏做姑娘的时候娇生惯养,嫁了人之后,国公府的大权揽了大半,何曾有这样狼狈的时候?一想到自己的情景全落入奴才的眼,会成为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吕氏又羞又气,却没忘记丈夫叮嘱的话语,生生将委屈吞了回去。
  这几年的政局变幻莫测,邓疆这般揣摩圣意,青云直上的人虽有,却到底少,更多得则如申国公高衡一般,仍享着高官厚禄,却不知哪里惹得圣人不满,圣眷大不如前。为了重获圣眷,高衡绞尽脑汁,不知想了多少法子,却收效甚微。偏偏在这时候,申国公府的祠堂又塌了一半,莫说犯了皇室的忌讳,就连高家人自己也心里打鼓,觉得莫非是儿孙不孝,祖宗发怒了?
  申国公高衡为稳定人心,自要将此事清查到底,查来查去,查到竟是过世的太夫人失察,任人唯亲,导致祠堂偷工减料,登时没了脾气。
  他心中清楚得很,当时,陈留郡主知晓了他“误娶”之事,大发雷霆,命工匠大兴土木,修建芳景园,一副与他划清界限,不再来往的模样。申国公太夫人苦苦挽留儿媳妇,见素日贤惠的儿媳软硬不吃,也来了火气。
  太夫人奈何不得陈留郡主,却一门心思要和儿媳妇打擂台,思来想去,不知为何将脑筋动到了祠堂身上,说要出私房钱修葺祠堂,博个美名。这等花钱买吆喝,又能得到好名声,不触犯旁人利益的事情,族人自然是大加赞美,也不会在工匠的人选上与太夫人别苗头。谁能料到十多年过去,一时的婆媳置气,却让申国公府落入这般尴尬的境地。
  高衡不能说过世的生母不好,若说工匠不行,少不得落个“识人不清”的名头,有这么个名声在,做不成官也是可能的。可若一直担着“让祖先发怒”的不孝名儿,还指不定旁人怎么猜,一个不好,官位也没了。他思来想去,只觉千般计策,无一不可为,却都绕不开圣人的表态。故申国公世子高炆千叮咛,万嘱咐,务必让妻子弯下腰,怎么小心谦恭怎么来。哪怕是死,也得死在芳景园里,不能被赶到外头去。
  吕氏与陈留郡主接触得不多,平日既庆幸婆婆不管事,不用她晨昏定省,又觉得公公的小妾实在烦人,若婆婆能将她们收拾得妥妥帖帖就好。如今遇到事儿,猛地发现婆婆的喜好,自己一丝都不了解,才有些诚惶诚恐,战战兢兢。
  陈留郡主兴致勃勃地研究脂粉,压根没拿儿媳妇当回事,高盈却搁了笔,问贴身侍女洗砚:“外头是什么情况?”
  她本就是冰雪聪明的人,母亲平素不爱她劳神,如今却要她作画,她便明白了大概。本想装聋作哑,偏偏静不下心来,纠结许久,还是忍不住问了洗砚。
  洗砚不敢直说申国公世子夫人已经在烈日下跪了小半个时辰,含含糊糊,避重就轻地说:“世子妇有事求见郡主,郡主头疼,让世子妇回去,世子妇不肯,便在门口等着。”至于是站着等,还是跪着等……正常人都不会觉得事态重要到需要“跪求”吧?陈留郡主的贤惠之名,长安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可不是什么搓揉儿媳妇的人。
  “大嫂?”高盈难以置信地看着洗砚,追问了一句,“不是大兄,是大嫂?”
  “正是。”
  高盈瘫坐在椅子上,苦笑一声,自嘲道:“这就是我的父亲,我的兄长——”事情是他们做的,责任却要一个无辜的弱女子来扛,他们能不能有点担当,能不能有点担当?
  “郡君……”
  “我去见阿娘。”
  洗砚心中焦急,却没办法阻止,便向吹墨使了个眼色,让她去向陈留郡主报信。自己则弯下腰,恭恭敬敬地说:“外面日头热,郡君稍待片刻,奴婢这就去准备。”
  吕氏跪在人进人出的地方,不就是仗着高盈心软,若她见了,必会说情么?哪怕她视若无睹,小姑见到长嫂这样狼狈,都不说一句话,传出去可不是什么好名声。
  他们的用心,陈留郡主早看得分明,一得了吹墨禀报,她便起了身子,瞧也不瞧吕氏一眼,乘着肩舆,搭着使女的手,款款来到高盈的房间。
  高盈知使女们得了母亲的吩咐,也没急着去,一见母亲来,先行了一礼,服侍陈留郡主坐下,这才欲言又止地看着母亲。
  陈留郡主挥挥手,使女妈妈鱼贯而出,将门合上。
  “阿娘——”
  “盈儿,你想说什么?”
  “我……”高盈咬了咬下唇,半晌才讷讷道,“父亲和两位兄长,实在太……”太过分,太没有担当了。
  陈留郡主微微一笑,让女儿坐下,凝视着女儿的面颊,温言道:“隋桎想娶你,你知道么?”
  高盈听了,脸色通红,不自然地低下头来,小声说:“阿娘觉得好,他必定是好的。”
  “是么?我倒觉得,隋辕更合适。”
  “啊?”高盈心中惊讶,猛地抬起头,意识到自己的举动有些孟浪,耳根都红透了,“阿娘……”
  陈留郡主握着女儿的手,敦敦教导,字里行间却满是冷意:“隋桎与高衡、高衡的两个儿子一样,皆是功名利禄高于一切的人。对这种人来说,妻子只是服侍父母、打理家事、生儿育女、教养儿女的工具,妾室则是闲暇无聊时的点缀。女人为了过得好,可以将自己装成这个样子,却不能真削平了自己的棱角,把自己往这个框里放,将男人的话当成金科玉律。他若不尊重你,这辈子都不会尊重你,到了关键时就会将你舍弃,就好比你的嫂子,哪怕她生下了申国公府的嫡长孙,那又如何?我若退让一步,教养孙子为代价,逼着高炆休了她。莫说高炆,就是高衡,也是一百个同意。当然了,为了名声,休倒是不会休吕氏,让她无声无息地死了却很简单。”
  说到这里,秦桢顿了一顿,方道:“这样的男人太过可怕,我不能庇护你一辈子,只能让你一辈子不与这种人同床共枕。倒是隋辕,傻是傻了点,却有颗赤子之心。只可惜,他的声名太过狼藉,当利也不好想与。这等人,勉强做个朋友也就罢了,关键时说不定能帮上忙,过一辈子还是算了,隋家,不是你的好去处。”
  秦桢知女儿一贯听自己的,却不知对隋桎这等人人爱慕的对象时,心底究竟是什么感觉。她已经放弃了两个儿子,不愿与女儿离心,便借着这个机会,细细为女儿剖析一番。
  高盈谈不上对隋桎有好感,但对方终究是诸多贵女心中的如意郎君,权贵命妇眼中的大好女婿人选,心中怎会没有一丝绮念?如今听陈留郡主这么一说,本就不多的心思登时烟消云散,只见她秀眉微蹙,似要流露一丝厌恶,碍着修养,生生忍住,只是小声说:“还是裹儿厉害,第一眼就不喜欢他。”
  “裹儿确实很聪明,你将来有事,只管去问她。”陈留郡主想都不想,毅然道,“断不会有错。”
  “那……永宁节的时候……”
  陈留郡主摇了摇头,叹道:“那种时候,事情便轮不到你出头了,这事,二叔和恪弟会做。”
  二叔?
  高盈乍了乍舌,点头应下。
  申国公府的波澜起伏,秦琬自有所耳闻,她挑了挑眉,默默将陈留郡主的名字往“不可招惹”的名单往前挪了几位,便施施然地坐在书房,与代王讨论起永宁节的贺礼来。
  代王虽回京不过月余,诸如乔迁之喜,晋封之喜等等,长安权贵无不送了贺礼过来,加上圣人的恩赐,库房颇为充盈。
  知晓代王困窘,想借机讨好他的人不在少数,这些送来的贺礼中,很大一部分都极为名贵,很适合送给圣人。秦恪对着这些珍宝,却有些不敢挪动的意思,唯恐谁借此机会栽赃陷害,又害他万劫不复。
  秦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秦琬却不。她翻阅着礼单和物品册子,勾勾画画,圈了好些名单出来,拟了好久,这才递到父亲面前,温言道:“阿耶,您看,这样如何?”
  此言一出,坐在书房里的一个中年人下意识皱了皱眉,威严的脸上略有些不悦,却碍着秦琬的身份,不好发作。身为代王府的司马,对县主什么外事都要插上一手,甚至越俎代庖的做法,宇文杉是极为不满的。别说是个小娘子,哪怕是个小郎君,也没有手这么长的道理,偏偏……唉,主君不说了,他一个做臣子的,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第九十六章 充仪蓝氏
  
  秦恪虽信任女儿,这么大的事情却不敢让她一人决定,才巴巴地将长史、司马和裴熙一道请了过来。偏生秦琬兴冲冲地拟了礼单,直接给他看,压根连让其他人过目的意思都没有。
  知晓女儿孝顺,秦恪也不好驳她的兴头,便接过礼单,认真看了起来。
  秦琬见状,笑意盈盈地看了一眼裴熙,裴熙神情轻松至极,眼中带了一抹赞许。
  代王对女儿无所不应,这没错,可情分这东西,挥霍着挥霍着就没了,你怎么就能确定自己经营的情分足够兑换几十年来一次又一次的要求呢?若是反过来,代王有什么难处,秦琬先帮着解决了,天长日久,代王习惯了事事靠女儿,无论什么棘手问题都有女儿处理。哪怕属下汇报了难事,代王也不会自己去想,第一时间就扔给秦琬。到那时候,秦琬即便不伸手,外事的处理权也全在她手上了。
  宦官弄权,数见不鲜,何也?不就是他们急皇帝之所急,想皇帝之所想,专给皇帝看他乐意看到的么?比起指点这个,抨击那个,让你这又不准做,那又不准做的忠臣,自然是事事趋奉的佞臣来得可心。
  “这单子……”出乎秦恪的衣料,女儿拟的贺礼,实在没什么可挑的,就是……“好些是旁人送来的贺礼,咱们呈上去……”会不会寒酸了点?
  不是说贺礼的贵重程度,仅仅是说别人送过来的贺礼,自己转手上贡,实在凄凉。
  秦琬望着父亲,十分认真地说:“咱们有些什么,圣人都知道,谈不上寒酸,阿耶的孝心到了就好。再说了,您难道不觉得,登记造册,哪怕出事也有据可查的东西,总比咱们在才开不久的铺子里买来,不知是谁送过来,也不知是不是给咱们设的套儿好吧?”
  “你这孩子……”秦恪听了“出事”二字,本能地心中一紧,见秦琬说得这么郑重,又忍不住笑了起来,宠溺道,“好吧,你这样说,咱们便这样送。”
  话音刚落,他便意识到自己又不小心将长史和司马给忽视了,不由尴尬起来。
  秦琬知父亲的心思,小声道:“阿耶,我听赵九郎说,魏王府在城外的庄子,最近多了好些鬼祟的人。”
  代王再怎么不理会朝政,也知魏王是新太子的大热门,若他换个略好一些的生母,哪怕只是个籍籍无名的宫人,也不至于处境这样尴尬。
  他对赵肃十分信任,也知秦琬与赵肃的关系好,丝毫不怀疑这个消息的真实性,连连点头:“你说得不错,谨慎些好,谨慎些最好。”
  说到这里,秦恪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