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养娃日常-第3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后,汪妃娘娘亲自请托陈氏到宁安伯府解释明白,口中叹息道:“自己娘家出了这样恩将仇报的白眼狼,本宫也不好意思再见宁安伯夫人了……你就代本宫去安抚宁安伯夫人和永宁乡君吧……宁安伯夫人的慷慨相让,本宫一直都感怀在心……”
汪妃娘娘说这话的时候,一半真情,一半筹谋。
——没有彭瑾的慷慨相让,她也不可能有现在极高的名望,也就不可能这么快就有机会册封为贵妃;而刘识这样国朝的肱骨重臣,未来至少还有三十来年的坦荡仕途,到时候宁安伯府后继有人,定然会再上一步,与这样的人家打好关系,对她和女儿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陈氏郑重应下,回头就带着汪妃娘娘丰厚的赏赐,到了宁安伯府做和事老。
彭瑾听完陈氏转述的汪妃娘娘的话,笑道:“我和暖暖本就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也相信娘娘绝不会受人蒙蔽,不察实情,冤枉好人的,何必还要劳陈妹妹你来做这个和事老!”
陈氏抿唇一笑,道:“既然我应下了这个差事,那彭姐姐的话我也一定会如实禀报给娘娘知道的!”
彭瑾闻言,哈哈大笑,轻拍着陈氏的手,笑道:“你哟~看来,娘娘托你来做这件事,还真是找对人了!”
陈氏也爽然一笑,又和彭瑾说起了汪家对那几户人家的处置。
“有娘娘发话,族老们都深觉这样的家族祸患留不得,便将他们极佳给剔除了族谱,发送到了祖籍南安。”陈氏唏嘘道,“南安在大齐顶南边,听说瘴疠严重、偏僻闭塞,这一去,每个两三代人,他们只怕是翻不了身了。”
第622章 不同
当然了,陈氏觉得就凭借几家人现在家教门风,只怕后代子孙里也难得能出一个孝子贤孙,一改祖辈们的命运。如果没有意外的变数,只怕他们的子孙后代在极长的一段时期内,都要在偏僻穷苦的南安县艰难刨食了。
彭瑾皱眉,轻声道:“罚得这样狠……”
虽然后来那些女孩子的母亲胆敢恶人先告状,将事态进一步闹大,还妄图蒙蔽汪妃娘娘,犯下了错,但是就因为这件事,也不至于直接将人给剔除族谱,远远地撵走吧。
陈氏朝四周看了看,见伺候的人不在跟前,这才倾身小声和彭瑾说道:“哪里是因为这件事,不过是娘娘和族长族老们都想要借机发作、杀鸡儆猴罢了。
汪家世代行商,现在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宠冠后宫的皇妃,又有了第一批入仕的子弟,眼看着就要往豪门世家的路上走了,他们可不希望在此时出一点岔子。
这件事情虽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是由小见大,可知汪家内部隐患深深,不借机拔除干净,警醒他人,谁知道将来还会出什么错。”
说罢,见彭瑾面色不好,陈氏又忙解释了一句:“不过,族长和族老们和这几家人都说得很清楚,他们之所以被驱遣,是因为妄图蒙蔽娘娘、仗势欺人,并没有和大侄女有任何的牵连。”
彭瑾闻言松了一口气,她深知在这个时代有时候名声比生命还要重要,所以平日里也算得上是爱惜羽毛,因此生怕这几家人因此而对暖暖心生不满,在散布出什么难听的谣言来,抹黑暖暖。
“这也是娘娘特意嘱咐的吧。”彭瑾笑道,不是问,而是肯定地陈述。
陈氏见彭瑾面色松快,心里也放松了下来,笑道:“还是姐姐通透,可不就是娘娘特地吩咐给族长和族老们的,说是此事万不可和宁安伯府扯上关系。”
彭瑾微微一笑,想也知道,汪家除了汪其真和陈氏之外,和宁安伯府并没有什么交情,他们犯不着替宁安伯府遮掩;只有汪妃娘娘,因为推广育儿经验一事和宁安伯府休戚相关,才会设想得如此周全。
陈氏见彭瑾一副了然的神情,故作无奈地叹息一声,道:“和你们这些聪明人在一起,倒显得我很蠢笨了!”
彭瑾好笑,睨了陈氏一眼,打趣道:“谁都笨也不能是你笨啊!和事老这活儿,是笨人能够做得来的吗?”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能言善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哪一样不都得纯熟精通!
陈氏闻言,哈哈大笑。
彭瑾解决了悬心之事,也爽朗地笑了起来。
一时间抱厦里欢声笑语的,使得整个宁安伯府的氛围都透着一股子轻快。
事后彭瑾和暖暖说起这件事,暖暖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半晌摇摇头,嘟囔道:“多大点事啊,也值得他们闹成这样……”
彭瑾怕暖暖心中自责,要知道,暖暖可一直都是扶危济困、仁厚慈恩的女侠心肠,从来都不做让人为难的事情,于是便开口劝解道:“你也不用因此就难过自责,汪妃娘娘和汪家之所以惩处得这么重……”
彭瑾劝慰的话还没有说完,暖暖立刻就摇摇头,反过来宽慰她说:“娘亲,你别担心,我才不会因为为难自己的人受到应有的惩处而难过自责呢!”
见彭瑾面上一时愕然,暖暖一本正经地诵解道:“《论语宪问》有云: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连孔夫子都这样教导后人,更别提是女儿我了!”
她是仁厚纯善不假,可并不是一味善良,任人欺负的老好人!
彭瑾听暖暖这样说,甚怀欣慰,伸手摸摸暖暖的脑袋,笑赞道:“我们暖暖真厉害,都知道引经据典了,可见平日里虽然顽皮了一些,学问却也没有落下。”
暖暖绯红脸颊,似害羞一般地往彭瑾怀里拱了拱,她能说她是因为看多了、听多了行侠仗义、武力报仇的故事,正好对于这则论语记忆得尤为深刻吗……
不过,暖暖虽然想得开,汪妃娘娘和汪家人的打算,彭瑾还是决定告诉暖暖,让她明白许多事情并不是像眼睛看到的那样简单,明白为了家族传承,舍小取大,防患于未然,是时人认为最为正确的抉择。
将来暖暖是要嫁人的,要为自己的丈夫营造一方安稳温馨的后方,为自己的儿女撑起一片清朗的天空,这些取舍抉择,迟早她都要学会自己面对。
彭瑾将陈氏偷偷告诉给她的有关汪妃娘娘和汪家的隐忧和打算都告诉了暖暖,小姑娘听完面露诧异,沉默半晌,讷讷地开口问道:“这是不是就像是当初祖父和祖母他们为了保全诚意伯府,将咱们一家分出来一样?”
彭瑾诧异,没有料到暖暖会这样问。
当年的事情,彭瑾从来没有刻意跟暖暖姐弟几人说起过,但是孩子从丫鬟婆子们的只言片语也能拼凑出一些当年的真相,经暖暖这样一问,似乎两件事情并没有什么区别。
可是,真的没有区别吗?
汪家的那几个女孩子和她们的母亲,都是为了一己私利而逢迎拍马、嚣张跋扈,受到惩处乃是理所应当;而刘识当初乃是仗义执言,做自己一个读书人应当做之事,凭什么就该被家人丢出去当弃子以保全自身呢?!
而且,那几家人不过是汪家的旁支,早些年才来京城投靠本家的,就算是这样,汪妃娘娘和汪家的族长族老们还是给他们留一线生机,将他们发派回了祖籍南安。
南安县虽然偏僻了一些,但却是汪家早期的大本营,最为稳固的后方,那几家人去了南安县,作为第一大户从京城返回的子弟,虽然不能像在京城时一样锦衣玉食,安乐地生活还是没有问题的。若是他们再聪明一些,努力一些,或许会比在京城寄人篱下过得还要逍遥自在。
ps:终于能够赶在晚饭前更新,自己都忍不住激动一把!
第623章 请辞
而反观当初的三房呢,却是被诚意伯府里自己嫡亲的祖母、父亲、母亲,还有哥哥嫂子妹妹们一起联手赶出去的。
不但如此,分家之际,每个人还都想着从三房身上扯下来一块肉来供自己享用,丝毫都没有想过分府出去的三房男主人尚在狱中,女主人又刚刚怀孕,正是最为艰难的时候,处处都少不了银子来打点。
若不是当初她据理力争,又在言语上多有含糊威胁,让诚意伯府那群人起了疑虑,想要赶紧甩掉他们三房以避祸,只怕将三房净身赶出家门这样要钱不要脸的事情,他们也能够做得出来。
如此看来,这两件事情,不论起因还是经过、结果,又哪里有半分相同。
彭瑾看着暖暖纯真又哀伤的小脸,脑子里乱糟糟的,一时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现在刘府诸人,早已不再像当初诚意伯府的众人一样凶狠自私了,对宁安伯府也表现出了足够的善意和悔过之情,而刘识又有心让一大家子人都过得安乐和美,她怎么好对暖暖撕开这些残忍的真相呢!
而且就算是不为刘识设想,不为刘府那群人洗白,只是为了暖暖姐弟几人,她也不想再提当初,她希望自己孩子一辈子哪怕偶有波折,但是都能够一直生活在关爱幸福里。
人的一生可以不平,可以抗争,但是不能一直生活在怨恨里,拿别人的过错来惩处自己,错过人生的许多美景。
彭瑾想了想,缓缓开口道:“事情都过去了,揪着不放的话,不是折磨别人,而是折磨自己。所以,这两件事情同于不同,现在再来讨论,其实都没有意义了。我们只能是以此为鉴,将往后的日子过得更好!”
暖暖默默地思量片刻,点点头,抱着彭瑾的腰身低声道:“娘亲,我知道了。”
低软的声音里,满是贴心女儿对于母亲当初不易的心疼。
彭瑾轻抚着暖暖的脊背,笑道:“都多大的孩子了,还动不动地就往娘亲怀里钻,也不臊得慌!”
话虽是这么多,但是手下的动作却愈发地轻柔了。
最近两年,已经有人试探着上门来给暖暖说亲了,彭瑾和刘识却以暖暖年纪还太小为由,一直都没有松口。尤其是是彭瑾,总觉得暖暖如今才十一岁,这要是放在她前世,暖暖现在连小学都还没有毕业呢!
让一个小学生去谈婚论嫁,想想,都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可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她最多不过能留暖暖到十八岁罢了。等暖暖出嫁了,夫家的人能够像她和刘识一样地关爱纵容暖暖吗?
彭瑾心中早就开始了“吴家有女初长成”的欣慰和担忧,所以恨不能趁着暖暖还做女儿时,将她娇纵娇纵再娇纵,让她的日子过得安乐恣意,免得将来出嫁了,年少闺中时所有的梦想都只能压在心底,成了遗憾。
暖暖却将环着彭瑾的双臂又紧了紧,撒娇道:“在娘亲面前,我一向是没羞没臊的!”
一副理所当然的语气,逗得彭瑾哈哈大笑。
先前屋子里凝肃的气氛也为之一扫而空。
然而对唯一掌上明珠暖暖骄纵爱护,对于儿子彭瑾和刘识可就严厉多了。
西席先生张伦原本说好了教授刘湛和刘澈到十岁的,但是奈何他最近刚刚接到志同道合的好友的邀约,说是要一起去他们早就商定好却因为种种原因而一直都没有成行的外地游赏探险。
这是张伦和朋友早就约定好了的,去的也是两人先前的梦想之地,于是他就只能厚着脸皮提前请辞了。
不过,眼下都深秋了,再过一个冬季,翻过年来刘湛和刘澈就满十岁了,张伦此时请辞,也不算是不守承诺。
尽管如此,张伦还是十分歉疚,主动提出少收一部分束,就当作是他违约的赔礼。
刘识却笑着拒绝了:“张先生才学出众、涉猎广泛,将孩子们教导得都很好,这些都是你应得的,万望先生不要推辞才是。”
张伦看着桌子上比他原本应得的束还要多的银子,还有折叠整齐的两套簇新的冬衣鞋帽,以及吃食等物,愈发地觉得不好意思,惭愧地推辞道:“本就是我爽约,没能教导小姐公子们到明年春上,哪里能当得起伯爷和夫人如此厚爱。”
“先生就收下吧。”彭瑾也在一旁笑劝道,“您才情出众,既教授孩子们读书习字做文章,也教授他们弹琴作画各种杂艺,更教授他们为人的道理、处世的态度方法,一人兼着好几人的工呢!所以,这些全都是你应得的!”
张伦闻言,愈发地不好意思了。
说句实在话,他教授暖暖和刘湛刘澈三姐弟的知识这么驳杂,不过是因为他自己也不喜欢一味地读书习字做文章,想要弹琴弄草、游赏风月来调剂生活罢了,实在是当不得彭瑾这样高的赞誉。
暖暖和刘湛刘澈姐弟三人见张伦不肯收下,便都上前恳切地劝请道:“先生就请收下吧,先生的教导之恩,学生们永生铭记感怀!”
对于张伦这个幽默风趣、萧然洒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