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嫁给奸雄的日子 >

第44章

嫁给奸雄的日子-第44章

小说: 嫁给奸雄的日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豆绿长裙, 料子普通,裁剪却很合身, 腰间掐细,身材微丰。那张脸素面朝天,瞧不出描画的痕迹,眉眼却很清秀,神采奕奕。
      所谓相由心生, 女人的眉眼轮廓虽是天生, 那气度却是依着性情由内而生, 看其神情举止便能猜出三分。而眼前这人, 攸桐虽是初见, 却颇有几分亲切之感。
      到了跟前,杜双溪便屈身行礼道:“拜见少夫人。”
      声音不高不低,颇为爽脆。
      攸桐忙起身将她扶起,笑吟吟道:“杜姑娘快请起。春草——奉茶。”
      里面小丫鬟已然捧着茶盘出来,春草双手奉上,客气道:“姑娘请喝茶。”
      杜双溪起身谢了,目光微偏,瞧见小厨房的门敞着,里头夏嫂忙着带人做菜,有萝卜饼的清香味道飘散出来,似有点诧异。便听攸桐道:“我那封书信,姑娘想必瞧过了。先前听秦公子说他曾尝过极美味的百叶肚,便一直想结识姑娘,只是琐事缠身,耽搁了许久,如今总算是如愿以偿。”
      “承蒙少夫人不弃,那封信言辞恳切,双溪十分感激。”杜双溪闻着那缕缕香味,眼底浮起笑意,“瞧这情形,少夫人身边是已有能人了?”
      “她们也就做几样家常的小菜。”攸桐顿了下,瞧她颇有兴趣的模样,便带到厨房去。
      先前那封信里,攸桐虽不能尽数吐露打算,却也简略说了原委,想与杜双溪谋面相谈,若杜双溪满意,便留在傅家,往后开了食店,请她主厨并赠以宅舍安身。若各自所求不同,也会赠以重金,送她回原处。杜双溪肯千里迢迢的过来,显然有几分诚意,攸桐将这宝库似的厨房给她一瞧,那位见她对吃食如此用心,果然稍稍意动。
      而后商议定,先留杜双溪在这里住一阵,往后是去是留,全凭自愿。
      杜双溪在来齐州之前,听秦九派去的人说清原委时,便觉这位傅家少夫人颇为用心,而今看攸桐如此诚意,更觉意外感动,当晚便给攸桐露了一手。
      她自幼便学厨艺,整日耳濡目染,天赋颇高,加之性情灵透聪颖,做菜时常能推陈出新,有独到见解。比起夏嫂按着攸桐吩咐做出来的菜,她在用料、掌握火候时都能琢磨用心,味道自然出于其上。
      攸桐喜出望外,甚为礼遇。
      原先困在府里的憋闷,因杜双溪的到来,也云开雾散。
      相处得久了,关乎杜双溪的身份经历,也渐渐摸得清楚。
      ……
      杜双溪生于梓州,父亲在镇上开了间食店,膝下一双儿女,生意足以养家糊口。她幼时聪慧,颇得其父喜爱,也对吃食极有天赋。旁的小姑娘喜爱扑蝶编花篮,她却爱在食店帮着打下手,学些父亲做饭的技艺,到十多岁,已能踩着小板凳忙上忙下,做出一桌像样的菜色。
      乡野小镇比不得州县繁华,食材也矜贵,那百叶肚便是她怕浪费,熬过许多腥臭难闻的尝试,才琢磨透的。
      可惜她那位哥哥不成器,娶的嫂子是镇上屠户之女,惯会算计要强,最怕吃亏。
      见家里兄妹两个,哥哥天分平庸、厨艺有限,妹妹聪慧灵透、厨艺高超,怕老人家偏爱幼女,将食店交到她手里,早早就撺掇挑唆丈夫,吵闹着将她嫁予别家。杜父起初不舍得,禁不住儿子的糊涂闹腾,为安家宅,只能寻个人家嫁了女儿。
      他倒是慈父心切,寻的女婿虽非富贵人家,为人却踏实肯干,性情忠厚。
      因上头公婆早亡,无人管束,小夫妻过得还算平顺。
      可惜世道不够太平,梓州归定军节度使魏建管,常有外寇来犯,不时便要征兵服役。她婚后不久,丈夫便被抓去服役,派往边塞,在打仗时不幸死在了战场。
      那时杜父也病倒在榻上,家里的食店交给儿子和儿媳打理。
      杜双溪独自撑了大半年,在父亲去世后,见嫂子一脸尖酸,怕她回去抢家业般提防,哥哥又顾着袖手旁观,心灰意冷之下,换了个地方谋生。秦良玉跟她相识,也是在那时,他游历四方、遍识百草,她开了家小食店,独自过活,只求个安稳。因那一带盛产草药,秦良玉逗留了两月,时常去她那里用饭,彼此熟识。
      再后来秦良玉回了齐州,杜双溪也被射猎的县太爷公子瞧上,要强纳为妾。
      杜双溪哪里肯?
      如今的世道,朝廷无力辖制别处,百姓处境如何,端看主政一方的是何人。
      譬如在永宁帐下的齐州等地,傅家祖孙父子威名赫赫,不止保得一方安宁,亦颇有爱民之心。附近数州的官员任用考察,也由傅德明亲自过问,倘若朝廷派来个昏聩狗官,轻易便能赶走,另选良才举荐。严苛法度、清明吏治下,官员不敢徇私枉法、肆意妄为,百姓便能安居乐业,愈发拥戴傅家。
      相较之下,定军节度使魏建贪财嗜权,底下的官吏也上行下效。
      州县官员为讨好上司、谋得官职,变着法搜刮民脂民膏,送到魏建手里充军资。有了钱财铺路,法度便如虚设,一位县太爷便能只手遮天,为所欲为。
      杜双溪孤身一人,扛不过县太爷的威势,又怕对方穷追不舍,听说西平王魏府上招厨子,便进去打下手,谋得一点安稳。然而大户人家的厨子也不好当,魏建的小老婆满地跑,里头弯绕也多,杜双溪孤身进去,厨艺出彩却没有依仗,颇受排挤。
      待秦九的辗转探到她的去处,拿出攸桐的信,她觉得诚心满满,便来试试运气——
      哪怕最后不留在傅家,以齐州的吏治清明,谋生总能容易些。
      如今的世道,不肯委身为妾,又没有被人庇护的好运,只能寻个相对太平之地谋生。梓州到齐州路远,孤身行路困难重重,有秦九的人护送,何乐而不为?
      怀着这般心思,杜双溪欣然答应,来这里碰个运气。
      谁知道这位身份尊贵的傅家少夫人,竟出乎意料地平易近人。
      攸桐器重杜双溪的才能,有意在摸清底细后,引为左膀右臂。杜双溪也敬佩攸桐的胸襟性情,两人一拍即合,甚是投契。整整月余时间,南楼里炊烟不断,菜色愈发丰盛,傅澜音都跑得格外勤快起来。
      有一日饭后闲坐,瞧着厨房里忙活的两员干将,还感叹道:“这回二哥可有口福了。”
      攸桐听见,抿唇一笑。
      离傅煜南下平叛,已是两月有余。
      刚嫁入傅家时,她习惯了傅煜的奔忙,听他出去巡边、对敌,也不甚在意。如今两人渐而熟悉,她那日远远送他出征,回来后便时常想起那情形,想起他铁甲黑骑、背影坚毅,虽言笑如常、不露痕迹,心里却似乎总是悬着,没法彻底踏实。
      军情奏报她无权过问,关乎傅煜的消息,也只能从寿安堂听几嘴。
      ——说傅煜麾下铁骑强悍,南下之初便力挫逆贼气焰、扭转局势,从二月至今,大小战事不断,如今已到了抚州地界。若一切顺遂,不出五月底,便能斩杀贼首,带兵凯旋。
      这消息当然是令人振奋的,攸桐甚至还曾梦见傅煜归来,踏足南楼。
      然而,没等南边喜讯传来,一道噩耗却遽然降临。
      ……
      临近端午,原本各处喜庆,粽叶飘香、雄黄煮酒,城外河畔搭起彩棚,等着龙舟赛。
      谁知这日,北边忽然送来加急快报,老夫人瞧罢,险些晕厥过去。
      原来傅煜南下平叛后,鞑靼辗转探得消息,得知南边内乱、傅家虎将不在,观望一阵后,终是按捺不住,生了窥边南侵的心思。因上回在傅煜手上吃了大亏,这回他们一不做二不休,调了重兵,又派最得力的两位将领南下。
      那两位都是鞑靼王庭里久经沙场的老将,护国柱石般的人物,也是傅家的老对手。
      鞑靼既派如此精锐,自是来势汹汹。
      彼时傅德清正率部下巡边,闻讯当即前往迎敌,以老将徐夔为侧应。
      两强相遇,战事格外激烈。若按从前的做派,傅德清拒敌之后,甚少长途追深杀入敌境,一则穷寇难追,虚耗兵力,再则鞑靼地广人稀,他哪怕追杀得手夺得城池,也难统治百姓,劳心费心,是以几十年僵峙,守着地盘密不透风。
      这回却孑然不同。
      那两人是鞑靼的杀手锏、顶梁柱,轻易不会出动。此次既派重兵猛将,足见鞑靼的野心,若不斩草除根,等傅家谋夺天下时,这便是背后最大的隐患。
      难得他们出洞,岂能放虎归山?
      傅德清亲自出马,不止拒敌于外,在得胜后,破天荒的千里追杀,深入敌腹。凭着一身孤胆,终将那两人斩杀。这一番追击,砍断鞑靼护国栋梁,令其元气大伤,可换十年边关安宁。而傅德清和徐夔也因长途奔袭、数次凶险搏杀而重伤在身,被魏天泽救回,正被军医照料着,往齐州疾行。
      信里说,傅德清此次重伤非同寻常,请老夫人早做安排,请名医相候。
      这等大事,令人震惊,更不可张扬。
      老夫人挺过最初的焦灼后,当即将沈氏和攸桐叫到跟前。

      第55章 归来

      自那封书信传来, 傅老夫人脸上的笑意便消失殆尽。
      沈月仪起初还试图逗她高兴,后察觉气氛似与往常不同, 便乖觉地退到了后面的跨院里,帮老夫人抄起佛经来。等攸桐过去时,里屋的旁人都已屏退,沈氏刚从里面走出来,见了她,似有点诧异,却没说什么。
      攸桐进去, 就只见老夫人坐在榻上,神情凝重。
      她虽不知消息, 却觉得气氛有点凝重,便端然行礼。
      老夫人指个绣凳叫她坐下, 道:“今日召你过来,是有件要紧的事。魏氏,先前你行事任性, 躲在南楼求自在, 我念你年少,不曾过问。但你既进了傅家住在南楼, 便该有少夫人的担当, 襄助夫君、安稳后宅。此事关系重大,不可轻慢待之, 你须按我的吩咐行事, 不得有半点疏漏!”
      她的神情严厉肃然, 上来便扣个大帽子,攸桐心中微紧,当即站起身。
      “孙媳知道轻重,请老夫人放心。”
      傅老夫人盯着她,那双浑浊的眼底是甚少流露的精光,审视片刻后才颔首。
      “你公公对战鞑靼,受了些伤,不日将回府养伤,请医之外,亦须以药膳滋补。这些东西——”她自袖中取出张折好的纸递给她,“会有人送到南楼。等他回来后,你每日按郎中开的方子做好了送过去,不许张扬,更不许走漏半点风声。”
      这话着实出乎攸桐所料,诧然之下,忍不住抬头看向她。
      老夫人亦盯着她,双目精光锋锐。
      攸桐见过老夫人的冷淡、盛怒、敷衍的姿态,却还是头一回看到她眼底厉色。
      她隐约觉察出此事的分量,当即起身道:“老夫人既许以重任,孙媳必不辜负!”
      “你可知,此事重在何处?”
      攸桐端然而立,手指微微捏紧。
      傅家雄踞一方,藏着图谋天下的胆子,靠的便是麾下战无不胜的雄兵铁骑,这十数万兵马的主心骨,则是傅德清和傅煜。老夫人既如此郑重,可见傅德清伤得不轻,而她就算不得欢心,到关键时候,却因傅煜妻子的身份,比沈月仪那等外人可靠。老夫人既找她,自然是因她的身份而存几分托付之意。
      若她胆敢辜负,处境便该凶险了。
      这事非同寻常,攸桐不自觉露出严肃神色,将那张纸收好。
      “父亲既回府养伤,可见伤得不轻。他是永宁兵马的主心骨,如今夫君不在府里,这消息若张扬出去,恐怕会令军心不稳,更甚者,可能让别处虎视眈眈的人生出不轨之心,趁虚而入。”攸桐顿了下,微微屈膝,“老夫人既以此重任相托,孙媳绝不敢怠慢!”
      话音落下,屋里安静得针落可闻。
      老夫人紧绷的肃然神情微微松了些许,片刻后才道:“还算有点见识。”
      “过两日昭儿会摔伤腿,你跟澜音感情好,多去看看吧。”她说。
      这便是掩人耳目的招数了,攸桐会意,再度郑重许诺,请她放心。
      ……
      寿安堂里的氛围,在那半天紧绷后,便恢复了往常的和气融洽。
      除了攸桐和主持中馈的沈氏之外,长房的几位儿媳和沈月仪显然都不知情,老夫人也不露半点异样,谈笑如常。甚至端午那日,还许沈氏带着女眷们去观看龙舟赛,跟世家高门的女眷们谈笑风生。
      谁知当日傍晚,傅昭带随从射猎时,便不慎摔伤了腿。
      事情出来后,傅家当即请了秦良玉过去,因傅煜和傅德清不在,傅德明又忙于政务,便谢绝旁人探视,闭门谢客。旁的人家知道负伤之初不宜打搅添乱,派人问候表露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