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奋斗日常-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有话要说: @太上皇V:听说最近有人盼着朕驾崩???少女,你的思想很危险啊(皱眉)
第13章
对于娴妃的话,钟太医一时之间还不能完全接受。但他并没有提出什么反对的意见,而是先答应了下来,打算等回去之后再仔细琢磨琢磨。
就在后宫里为了皇后有孕,娴妃和裕妃共同掌权之事而议论纷纷的时候,裴清殊的税制改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如同他所预料的那样,新政一出,朝中果然有不少老臣倚老卖老,提出反对意见。
对于那些提出“祖宗规矩不可废”的老顽固,裴清殊并没有因为政见不和,就对他们破口大骂。
恰恰相反,裴清殊表现出非常感动的样子来,盛赞他们对大齐的忠心。然后给那几个老臣都封了个好听的虚职,送到河北守陵去了。
这般送走了几个老臣之后,朝中反对改革的声音立马弱了不少。
开玩笑,给皇家做守陵人听起来光荣,可谁都知道,河北那边各方面的条件都远远不如京城,去了不就是受罪的吗?
他们为大齐操劳了一辈子,谁愿意落得一个那样的下场?
但他们又不能抗旨不尊——不然就不仅仅是对当今皇帝不敬,还是对大齐历代皇帝的不敬!
这种罪名,就是位极人臣的首辅大臣都承担不起。
除了这些冥顽不化的顽固派大臣之外,还有许多朝臣提出反对意见,是因为他们和太祖皇帝一样,认为把地方税收全都集中到中央来,再由中央发放财政资金给地方,是一种多此一举的行为,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听到这种说法之后,裴清殊直接给户部尚书龙启章使了一个眼色。
龙启章闻弦歌而知雅意,赶忙站了出来,表示户部完全有能力承担此项职责。
不仅如此,龙启章为了帮助裴清殊推行新政,还当众放话,说是只要新政实行,以后的国库收入一定会比现在更高,绝不会出现什么所谓的浪费。
连户部尚书龙启章都这么说了,那些不相干的大臣还能说什么?
还有些人心里虽然不服气,但是他们故意不说话了,就等着一年之后国库亏空,看龙启章当众被打脸。
不过,还是有一些太上皇的心腹,对裴清殊一继位就这么折腾的行为表示不满。
但他们又怕自己会像之前的那些个老臣一样,被裴清殊发配去守陵,所以就没有在明面上提出反对,而是私底下悄悄地给远在建福宫的太上皇写信,请太上皇出面“管一管”裴清殊这个不懂事的少年天子。
谁知道等来等去,怎么都等不来太上皇的回信。
直到新政都颁行到全国各地去了,太上皇才言简意赅地回了他们几个字:都听殊儿的。
那些原本打算“誓死”效忠太上皇到底的老臣们,差点被太上皇的回信给气死。
除了从明年开始,由国家统一管理税收之外,裴清殊还传旨下去,给地方官员三个月的时间整理黄册。
等到雍定元年一月,裴清殊就会要求各地呈上黄册,由专人核对。
大齐现行的黄册制度,也是由太祖皇帝所制定的。
地方相关负责人员,要将各地的人口、田地、自然资源、赋税缴纳等情况统一登记在册。因为这个册子是黄色的,所以被俗称为“黄册”。
过去,由于历代皇帝都没有严查赋税问题,所以各地黄册造假的现象非常严重。
现在裴清殊既然决心严查赋税这一块了,那检查黄册也是势在必行的。
裴清殊确信,自己如果现在就立马派出钦差去检查各地的黄册的话,一定会抓到一大批贪官,但他并没有这么做。
现在处在皇帝这个位置上之后,裴清殊开始渐渐理解太上皇过去的一些所作所为了。
正所谓“法不责众”,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的。当一个皇帝得知几乎大半个国家的官员都犯了一个同样的错误时,有几个皇帝有决心、有魄力、有勇气,能够将这些犯过错的官员全都一网打尽呢?
不过裴清殊没有立马收拾他们,倒不是说他打算像太上皇一样采取姑息政策,装傻到底。而是因为延和二十四年科举舞弊案的事情,朝廷这几年没有招揽到足够多的人才,可以顶上那么多空缺的位置。
朝廷现在,的确是缺能够做事的人。或者说,是裴清殊信得过的人。
如果顶替现有官员之人,裴清殊也无法信任的话,那换与不换,意义也不大了。
当然,对于那些贪赃枉法的大贪官,裴清殊是绝对不会姑息的。
至于那些犯过一些错的小官,裴清殊没有赶尽杀绝,而是打算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只要是能利用这三个月,把最近一年之内的账整明白了的,裴清殊都打算暂时放他们一马。
接到这道旨意之后,各地官员全都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怠慢。
哪怕到了下值的时间,衙门的人都不敢回家,而是争分夺秒地整理黄册。
甚至有些官员,因为之前贪了的钱,现在都已经用于投资或是花光了,现在就开始卖房卖地,甚至还向亲朋好友借钱以填补亏空。
他们了解太上皇,但不了解裴清殊,生怕这位新帝“新官上任三把火”,把他们全给端了。
到了这个关头他们才越发明白,钱财乃是身外之物是什么意思。
虽说地方官员已经在很努力地填补亏空了,但裴清殊对他们还是不放心。
圣旨颁布于天下之后,裴清殊又叫来几个心腹大臣,商议从京城派出钦差,到地方督查一事。
“朕以为,若要全面彻底地进行税制改革,收回地方的扣税权、让他们整理黄册,这些都只是一个开始而已。大齐在税收方面,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所以朕想派出一位钦差,到地方进行监察,然后再将他所发现的问题禀报给朕。”
自打知道太上皇南巡一次花了多少钱之后,裴清殊就意识到,皇帝出巡不管再怎么从简,所花费的数额还是惊人的。所以身为皇帝,哪怕是出于省钱的目的,裴清殊也不能想出京就出京去。
在这种情况下,派出钦差,让钦差做他的耳目是最合适的。
听裴清殊这么说,魏青松立即表示赞同:“皇上所言极是。只是不知关于钦差的人选,皇上可有想法了?”
裴清殊略显为难地摇了摇头:“还没有。”
朝廷现有的都察院官员,都是些经常在全国各地巡视的熟面孔。就算到了地方,恐怕也调查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
要说起来,原本裴清殊四皇兄的性格是很适合做钦差的。他刚正不阿,又很有正义感,不怕得罪人。
只可惜因为和左氏的事情,他现在的名声不太好。他说的话,恐怕不足以让朝中人信服。
裴清殊想要重新启用老四的话,恐怕还要再过好长一段时间才行。
魏青松想了想之后,向裴清殊提议道:“皇上以为襄郡王殿下如何?”
魏青松知道,襄郡王和裴清殊的关系一直都很好,所以才会这样建议。
“七哥?”裴清殊笑着摇了摇头,“七哥性子太懒散,又吃不得什么苦,朕怕他办事不认真。”
这也是兄弟俩关系极好,裴清殊才能毫不顾忌地说出这样的话。
因为这话就算是传到了老七的耳朵里,他都不会觉得有什么不高兴的,反而还会觉得裴清殊了解他呢。
就在裴清殊等人冥思苦想,犹豫着到底派谁做钦差最合适的时候,之前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公孙明开口说道:“皇上以为,简郡王如何?”
裴清殊听了,不由一怔。
简郡王?那不就是他的九皇兄么?
要说起来,裴清殊小的时候刚从冷宫里出来的时候,还因为没见过什么世面的缘故,被老九嘲笑过,兄弟俩有一阵子的关系非常僵。
不过后来裴清殊就意识到,老九其实是个惜才爱才之人。只要是有才华的人,他就会发自内心地感到尊敬。
在认识到裴清殊的能力和才华之后,老九对他的态度就越来越好。而且最关键的是,这几年来裴清殊还发现,他和老九的政见十分相似。
说到改革的话,老九的确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只是他的性格实在太过冲动,裴清殊现在还记得他和老十在学堂里当众吵架的情景……
裴清殊有点担心,老九如果到了地方去的话,会不会沉不住气,反而对改革不利。
因为裴清殊的打算是,让钦差像他当初去山西查案时那样,先隐瞒一段时间的身份,然后再在必要的时候亮明身份,处理一些事情。
不过,谁说钦差只能派一个的呢?
裴清殊看了一旁的傅煦一眼,开口说道:“阿煦,朕派你与简郡王同去地方巡查如何?”
在没有完美的钦差人选的情况下,老九激进,傅煦稳重,这两个人如果凑在一起,正好可以综合一下,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而且他们两个一个是天子的兄长,一个是天子近臣,又是太后娘家的子侄,如果后期需要亮明身份、处置地方官员的话,从身份上讲也足以服众。
作者有话要说: @魏青松V:作者君给剧本的时候告诉老夫,其实她本来打算让内阁的其他几个人出场露露脸的。但是吧,怕人物太多你们记不住,所以就叫老夫多一点台词了……是不是该给老夫多加一个鸡腿呢???
第14章
因为裴清殊有过微服私访的经验,知道钦差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他让赵虎从璇玑堂里挑选了几个功夫上佳的影卫,暗中跟着老九和傅煦等人,以保护他们的安全。
两人临出发之前,裴清殊特意单独召见了他们:“这次朕派你们出去的主要目的,就是调查各地官府在税务上的造假行为。有些贪官为了掩饰自己的罪行,很有可能会狗急跳墙,你们务必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必要时可亮明身份,出示朕的密旨。”
有了裴清殊的密旨,老九就可以在不过问裴清殊的情况下,直接捉拿正七品以下的官员,这个权力可以说是非常大了。
不过裴清殊怕老九冲动,滥用这项权力,便一再嘱咐道:“但你们要记得,捉拿贪官,不是你们的主要任务。朕要你们搞清楚的,是他们欺上瞒下的方法,以从根本上解决收税难的问题。若是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最好不要轻易动作,以免打草惊蛇,得不偿失。”
简郡王和傅煦都赶紧答应下来。
两人走后,裴清殊看着他们的背影,稍稍地松了一口气。
他对老九和傅煦两个,可以说都是给予了厚望的。
希望这次出京的经历,能将老九的棱角稍微磨平一些,还能让傅煦多积累一些实践经验吧。
傅煦从七岁开始就跟在裴清殊身边做伴读,长这么大除了南巡伴驾之外,几乎没有出过京城。他若要真正成为一个能臣的话,还需要对民生民情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但要将傅煦外放,让他去地方做官,裴清殊又有些舍不得。所以叫傅煦出京办差,是眼下最为合适的选择了。
解决了钦差的事情之后,裴清殊把手头的事情简单处理了一下,便让人摆驾去坤仪宫探望皇后。
虽说皇后已经暂时把宫务交了出去,但冬儿还小,难免要皇后分出不少心神去照顾他。
裴清殊担心皇后太过操劳,所以这段时间就会更加频繁地去坤仪宫陪伴皇后母子。
不过让裴清殊没想到的是,他今日竟然在坤仪宫里,见到了两个不速之客——
淮阳大长公主,还有她的小儿媳妇邹氏。
裴清殊刚开始还愣了一下,不知道这两个人怎么会突然出现在皇后的寝宫里。
过去做皇子的时候,裴清殊可从来没见淮阳这个姑姑来十二皇子府走动过。
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淮阳大长公主八成是打着宋家的名义来见宋皇后的。
只是不知道,裴清殊都把皇后的父亲宋尧封为忠勤伯,让他们单独建府了,淮阳大长公主怎么还能厚着脸皮贴过来。
许是因为在之前的太子之争当中,淮阳大长公主支持的是二皇子,而不是裴清殊的缘故,一听说皇帝来了,淮阳大长公主便有些心虚地站了起来,说要告辞了。
裴清殊对淮阳这个性格十分倨傲的姑姑向来是没有什么好感的,见她这般慌张的模样,裴清殊甚至还有点想笑:“怎么朕一来,你们就要急着走呢?朕是吃人的老虎不成?”
淮阳长公主看了一旁的邹氏一眼,有些尴尬地说道:“后宅妇人,哪好意思叨扰皇上。”说着便领着儿媳妇,匆匆地退了出去。
等她们走后,裴清殊收起笑容,问向皇后:“她们来做什么?”
宋皇后也不瞒着他,颇为头疼地说道:“自然是来让我这个宋家的女儿,为宋家做些事情的。”
听宋皇后说了裴清殊才知道,原来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