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宠婚守则 >

第124章

宠婚守则-第124章

小说: 宠婚守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狼居胥的靖宁王齐飞熊的后人?”
  齐老牛点头:“听老一辈上是这么说的,咱们还是靖宁王唯一的后辈,就是年头多了,又几经战乱,如今咱家也没个凭证了,这事也不好说。”
  这倒也是,齐靖想了想:“是不好说,靖宁王英雄一世,如今还有不少人祟敬他呢,只要是姓齐的,没有不以他为荣的,咱们猛不丁的说是他的后辈,还不得叫人唾弃啊。”
  韩昕在一旁听的,这会儿也犹如身坠雾中一样搞不明白,不晓得怎么一忽的功夫,他就有可能成为大齐靖宁王的后辈子孙了。
  “唉!”齐老牛叹了口气:“正因为这样,咱家自你曾祖父起就不爱说这些,到了你祖父那里。就临死的时候跟我唠了两句,我想着都过了这么些年了,说那些也没啥用,不如消停过日子要紧。也就没跟你们说过。”
  “可这不对啊。”
  韩昕突然插了一句:“史书上记载靖宁王貌若好女,肤白如玉,可是难得的美男子,可咱们这……这模样子……”
  他这么一说,银竹也摸了摸自己那张脸。怀疑起了齐老牛的话:“是啊,老弟说的对,我也曾读过史书,上面确实这样记载,咱们家可没一个长的好的,不说别人,就是咱们自家人都不信是他老人家的后代啊。”
  铜锁几个也跟着点头,就连齐靖也开始怀疑起来。
  就在众人纷纷提出意见的时候,齐宝盒突然开口道:“也不是没有可能。”
  一句话,引来许多注视的目光。她笑道:“早先我曾读过一本书,上头记载靖宁王曾娶妻平氏,那平氏长的五大三粗,为一代丑妇,虽然只记载了只字片语,但也给咱们的来处寻了个由头,咱们应该是不像靖宁王,反而像平氏居多。”
  这话倒真能解释得通,毕竟孩子肖父肖母很难说得定,谁家也没有规定孩子非得长的像爹。好多都像母亲呢。
  “就是咱家也没个凭证什么的。”齐靖又开始为难:“本来容貌就很难说得通,又缺物证……”
  齐宝盒低头,过了片刻笑道:“书上曾有这么几句话,大约就是靖宁王去世之时平氏已怀有身孕。这平氏跟靖宁王夫妻感情极深,等到孩子生下来养育成人之后,平氏留下几本靖宁王所写兵书,另外留了一个很奇巧的信物就追随靖宁王而去。”
  “什么奇巧物件?”云瑶一听有奇巧的东西就很好奇的打问。
  齐宝盒笑了笑:“据说是一件风铃球,是天下难得的精巧物件,至于说长的什么样子。书上也没写,我也不知道,不过,靖宁王妃平氏精通机关之道,早先靖宁王征战漠北的时候,还靠平氏造了许多机关给他,他才能平定匈奴,所以,想来这个风铃球一定是一件工艺巧妙精到,如今的工匠都做不出来的玩艺。”
  听她这么一说,云瑶倒是笑了:“我当是什么好物件,不过是个风铃球,这没什么难的,交给我了。”
  齐家人都知道云瑶长于这些,也信她能做得出来,都笑道:“倒是忘了你了,说实在话,这个真难不住你的。”
  “只这兵书……”银竹低头思量:“装裱书画我倒是会,作旧也成,不过兵书难写。”
  齐宝盒一听立时拍拍胸口:“这个也不难,包在我身上了。”
  “你?”齐老牛和齐顾氏都瞧向宝盒:“能不能成?”
  “怎么不行。”齐宝盒反问一句:“我读的兵书不知道有多少,我取其精华整理一下,再加上些自己的东西编造一下不就成了么,反正都是千年前的东西了,谁还能考究那么仔细。”
  这话倒也是,齐宝盒做了保证,别人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倒是韩昕起身谢过齐宝盒和云瑶,笑了笑道:“父皇平素最为敬佩的人便是靖宁王,素日里曾说过天下好男儿靖宁王可排第一,说他不但容貌殊丽,且文武双全,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自大齐之后,惜再过一人能胜靖宁王一二,还曾可惜我们兄弟没一个像靖宁王的,若是……若是舅父能证明是靖宁王的后辈,说不得父皇能记起我这个儿子来呢。”
  说到这里,韩昕就剩下苦笑了。
  别人也跟着心酸一阵。
  天下间哪有一个父亲像承平帝这样的,好好的儿子丢下不管,凭人作贱,儿子为了吸引他一些注意力还要费心心力的编造出身,韩昕这话说的可笑又可悲,叫人忍不住怜惜他。
  几人又商量了一时,确定了要如何在身世上做文章,之后齐老牛就问了一句:“那祥瑞的事情该当如何?”
  云瑶抿嘴一笑:“这个倒是好办,咱们早点把证明靖宁王后代的物件做好,之后我再弄个祥瑞,等着陛下寿辰的时候把一切办好,怎么着也得帮表弟出个彩不是。”
  齐老牛点点头,之后一摆手:“成,就这么着吧,你们都抓紧些,早日把事情办妥。”
  云瑶起身:“我这便去做那风铃球。”
  齐宝盒也站了起来:“我去写兵书。”
  银竹起身:“作旧的事情我管了。”
  齐铜锁打量韩昕:“表弟啊,你这身子也太单薄了点吧,我看着风一吹就得倒,不成,你得多吃点,我得闲多打些猎物给你送去,你多吃肉啊。”
  齐宝珠和齐宝瓶也打量韩昕,觉得铜锁的话很在理,这个表弟身子骨真的太差劲了,不过饿了几顿就晕过去,完全不像齐家人嘛,因此都笑道:“以后我们做了好吃的也给你送点,保管把你养的壮壮的。”
  齐宝铃掩口轻笑:“得闲我去表哥家玩,表哥别撵我出来啊。”
  齐靖跟在云瑶身后,临出门的时候回头瞅了韩昕一眼:“表弟若想驻守边关还是先练些武艺的好,省的敌没杀几个反带累了自己的命。”
  韩昕轻笑着一一应了,随后起身就要告辞离开。
  齐老牛原想留韩昕住上几天,不过韩昕却说出来的时候并没有跟府中下人说明白,要是晚上不回去恐怕管家该着急了,齐老牛想想也是,也就没再留他,一直把他送出大门才回。
  韩昕从齐家出来,走了几步路就看到牛车,摸了摸怀中,摸出一些齐老牛硬塞给他的碎银子来,就叫了牛车赶着回去。
  才到家门口,就看着刘顺眼圈红红的满脸着急的正从家里出来,韩昕跳下马车叫了刘顺一声。
  刘顺一瞅见韩昕就欢喜的叫了一声:“爷,你可回来了,您去哪了?怎么也不说一声,可叫奴才好找。”
  韩昕给了车钱,跟刘顺一边往回走一边道:“找我做什么,我这么大的人了还能丢了不成?”
  刘顺抹了一把泪:“不是,爷丢不了,可是,奴才就是不放心,奴才怕爷出去受气,要是碰着别的皇子,说不得又要挨打受气了……”
  说到这里,刘顺忍不住又哭了起来:“奴才身份卑贱怎么着都成,可是爷到底是皇子王孙,如何就能……”
  “说这些做什么。”韩昕看刘顺哭的上气不接下气,心里又热乎又有些好笑:“罢,我这不是回来了么,你别哭了。”
  “奴才不哭了。”刘顺擦干净眼泪:“爷吃饭了没?奴才给您留着热饭呢。”
  韩昕笑了一声:“吃过了,爷今儿吃的好东西。”
  刘顺根本不信,等进了屋,他回身就给韩昕端了一大碗白粥还有一碟咸菜:“爷,奴才知道你要俭省,也没敢给你弄肉菜,就是粥和咸菜,你好歹吃点吧。”
  看着面前这碗粥,韩昕心里也不是个滋味,他摆摆手:“我真吃过了,这粥你吃了吧。”
  刘顺还是不信,韩昕只好板起脸来训了他一顿,搞的刘顺不敢多言,委委屈屈的把那粥吃了。
  韩昕看着他吃了粥,就把他打发出去,等刘顺一走,韩昕实在忍不住笑出声来,拿手撑在桌上笑的欢喜又狂放,笑的眼泪都出来了。

☆、第一百六十七章 计划实施

  
  长安城里什么事情都传的飞快,这不,灵隐寺菩萨显灵的事情没几天就传遍了整个长安,上至高官显贵,下至街边的花子都知道了。
  就是承平帝在宫中也听说了这件事情,跟总管太监刘瑞问了一回,刘瑞也亲自出去打探,回来就跟承平帝禀报:“灵隐寺确有菩萨显灵之事,这些天好多百姓都却叩拜,说也奇怪,百姓越是叩拜,菩萨就越是……越是出来的快。”
  原来,灵隐寺中某一天夜间听到一阵巨响,把熟睡的僧人们都惊醒了,紧接着僧人们出去察看,却见后院中某一处借着月光莹白一片,走近了瞧,一块玉石正从土里往外钻,可是把僧人们给吓坏了,立时禀报方丈,方丈看了一回没说话,叫僧人们把这块地方圈起来,谁也不去在此惊扰。
  过了一天,那玉石又长出来许多,众人看过去,原来竟是一个玉石雕的菩萨正一点点的从土里往外拱,方丈见了登时念佛,只说菩萨显灵了。
  他这话说完,僧人们也就很殷诚的跪拜。
  随后,因为菩萨一天天的往外长,附近的百姓也知道了,如此一传二二传三,三传百的,没多少时候,整个长安城都疯传起来。
  承平帝听刘瑞说完,笑着摆了摆手:“先叫人注意些,再有什么情况立时回报朕。”
  刘瑞答应了一声,出去不一会儿就安排好了人选。
  这一日,刘瑞突然间从外头匆匆进来,双手捧着一个盒子给承平帝送上来,口中道:“陛下,灵隐寺那菩萨今日长出一多半,这菩萨奇怪的很,没鱼篮没玉净瓶,双手捧着一个盒子。”
  “哦?”承平帝也好奇起来,拿过盒子看了看没打开。
  刘瑞上前接过盒子小心的打开,又拿手碰了碰里头的东西。确认没什么事之后才又献给承平帝。
  承平帝就见里边放了一棵三蕙的麦子,还有一棵四蕙的稻子,他拿起来看着:“这是什么?麦子稻子?什么意思?”
  刘瑞看了一眼,双眼含笑道:“这必然是菩萨在告诉陛下。今年必然风调雨顺,必定是个丰收年。”
  这话倒也能解释得通,玉石菩萨手中捧着麦子和稻子不就是说百姓丰衣足食么。
  承平帝怎么想也是这么个意思,登时高兴起来:“好,好。只要百姓日子富足就好,这是好事,是好事啊。”
  正说话间,紫宸宫的小太监小魏子匆匆跑过来,在门口低声禀报:“陛下,陛下,灵隐寺后院地上忽然间爬来许多蚂蚁,蚂蚁在地上组成几个字,说什么菩萨献瑞,能臣临世之类的。”
  “什么?”承平帝也顾不上别的。叫小魏子进来就问:“到底怎么回事?”
  小魏子仔细回话,原来,菩萨手中的盒子才取走,不多时也不知道从哪爬来许多大个的蚂蚁,这些蚂蚁爬的很规律,爬到地上不一会儿就组成了好些字,大致的意思就是说有治世的能臣临世,这位能臣还是名将之后之类的话。
  承平帝听后一阵沉思,看向刘瑞问:“最近长安城还有什么奇怪的事?”
  刘瑞想了好久才摇头:“没有,一丁点都没有。”
  “这就怪了。哪里来的能臣?”承平帝一时也想不透。
  小魏子小心的抬头看看刘瑞,又看看承平帝:“奴才,奴才有些个小心思不知道当不当讲。”
  “讲。”承平帝抬了抬手,示意小魏子赶紧说。
  小魏子一阵紧张。嗑嗑巴巴道:“治世能臣倒不能找,陛下忘了今年是大比之年么,先前会试的成绩可是已经出来了,想来,这位能臣定然已经考中了,陛下叫小方学士问问不就知道了么。”
  刘瑞一听也是一喜。拍了拍大腿笑道:“着啊,陛下只管在今年新考中的进士之中寻找就成,看看哪一个是名将名臣之后。”
  说到这里,他努力的思索:“自古至今能够青史留名的名将并不多,算起来应该并不难寻。”
  承平帝听后点头,转身坐到御案后边,正好瞧见桌上摆着的一本史书,拿过来翻了两页:“若说名将,自古至今哪一位名将能比得过大齐靖宁王,只可惜,靖宁王并没有后代子孙……”
  刘瑞见此赶紧挤了个笑脸,小心道:“也不见得,依奴才的愚见,靖宁王那等样的英雄人物不可能没有子孙后辈的,不过别人不知道罢了,说不定今科进士之中就有靖宁王之后,陛下到时候不定多欢喜呢。”
  “要真有靖宁王的后辈就好了,朕必善待之。”承平帝长叹一声:“那等样的英雄人物,其子孙必然不差,朕惜未曾见识过靖宁王之风姿,若是能得见其子孙,说不得也能窥之一二。”
  他这一句话叫刘瑞和小魏子都不敢再说什么。
  承平帝又长吁短叹一会儿,挥了挥手叫刘瑞和小魏子出去,他安安生生批了会儿折子,批过之后又想到那菩萨和蚂蚁献瑞的事情,心里也复杂的,就叫人传了小方学士进宫说话。
  小方学士素有文采,又画的一手好画,在承平帝跟前很受宠,他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