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玛这窗有特异功能-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哪里安置?丁春海也没有头绪, 林州城内能够安排人住的地方都已经住满人了,从去年起,成贼就攻势凶猛, 接连攻破了几城,林州城已经接纳了很多出逃的难民, 如今又一个城池被攻破,涌来的难民就更多了。
“大人, 这几日粮价接连上涨, 是不是再请那些粮商过来聚聚,压一压粮价?”另一个属僚向丁春海寻求指示。
聚来了又如何?丁春海心中更烦。
他还能再说什么许诺?上一座城破之时,他已经向他们许诺减免他们粮行的五成税赋了, 如今他还再许诺出什么东西来呢?
全免吗?怎么可能。
丁春海满心烦躁, 可是他不能在属下的面前露出无措之色,只能强装镇定,向他们说:“你们先别把人放进来,让他们在城外歇一歇,我再想想办法。”
如今是能拖一时是一时,不能让难民们疯涌进来, 不然要是没有地方安置,没有粥食供应,只会让局面更加麻烦, 难民变成匪徒不是新鲜事,当人饿急了、穷疯了、看不到生路了,做出什么事来都可能。
可是这样的拖也只能拖半天,此时已经是近午,若是等到夜晚还不让他们进来,只怕难民们就要闹事了。
时间一刻又一刻的过去了,丁春海召来了城中的大小粮商,向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请他们发发善心,救济救济难民,与林州城共度难关,不然若是难民们闹起来,只怕会出大、麻烦。
为了让粮商们更有动力些,丁春海又许诺,等到此关度过,他们会向皇帝陛下上书,为他们求一块“积善人家”的牌子。
有的粮商动心了,可是更多的粮商在观望,他们对大燕朝廷已经没有什么信心了,一场又一场的败仗,叶奉超的草包无能和贪得无厌,令他们不再相信朝廷的能力,与其把米粮捐给官军,捐给抚衙,还不如把米粮握在手中,等到成军兵临城下,他们向成王献上粮草,岂不是能得一个投奔之功。
局面在僵持着,丁春海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心中恼怒,可他面上却不能显现出来,只能想方设法以情说理。
天色越来越暗了,金乌西坠,玉兔东升,眼看就要到城门关闭的时候了。
城门外渐渐起了喧哗声,喧哗声越来越大,开始形成声浪,一波一波的向四方传去,难民中的男人们很快聚集在一起,手中还拿着木棍、石头,似乎就要硬闯城门了。
城门处的守军也迅速集结,拿着刀,持着箭,严阵以待。
本是同一方的同胞,此时却分列两方,一场内部厮杀就要开始。
就在局面一触即发之时,远处突然传来了一阵马蹄踏地声。
除了马蹄踏地声,还传来大军行进的独特的步伐声。
城门外,安静无声,但是一时的安静之后,难民们立时发起攻击,他们以为敌军来袭,拼了命的想进入城中。
城门的守军也以为是成贼来袭,立刻又降下第二道城门,并在城墙上堆集起滚木、石块。
局面越来越失控了,就在守军想要杀一儆百,杀几个头子立立威之时,城头上突然有人高声大喊。
“是官军,是朝廷的官军。”
城门口的攻势一下放缓了,难民们拼命的垫脚抬头,甚至踩在了别人的背上,想要看清远处那支军队的旗帜。
大红的燕旗!
果然是官军,难民们一下子就安静了,如水波般缓缓退去,不再包围城门。
当敌我双方实力差距太大时,没有人会真的头脑发昏的自寻死路。
守军们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军队在城门前二里处,也就是一千米处,停了下来。
然后军队中分出一支骑兵小队,朝城门疾驰而来。
小队越来越近了,城头上负责望风的小兵看清了来人的服饰,大喊:“是传令官,传令官。”
传令官领着小队冲到了城门前,拿出大红色的漆筒,朝城头上一举:“圣旨到。”
圣旨到,不可轻忽,守军头领验明传令官的身份,便开了城门,将传令官迎了下去,同时命人前去巡抚衙门报信,请丁春海丁大人出来接旨。
一听圣旨到,丁春海立即抛下粮商,换上官服,到抚衙门口跪地接旨。
传令官捧着圣旨站在抚衙门口,当众宣读圣旨。
圣旨内容是两项,一是削去叶奉超所有官职,夺去所有职权,立即押解叶奉超进京,二是加封丁春海总督一职,总理大军军务。
丁春海听的又喜又愁,喜的是叶奉超这颗毒瘤总算要被处置了,愁的是他怎么总督军务啊?
这时一个身着丁春海不曾见过的军服的瘦黑汉子走到了丁春海的面前。
“丁大人,末将乃是太子殿下的将属,领太子殿下谕令,率领两千兵马前来保护丁大人,听从丁大人一切吩咐。”说罢,那瘦黑汉子递上了一管漆筒。
丁春海接过漆筒,拆开封口,展开里面的谕令。
不是谕令,而是手书,是太子殿下写给他的信,为了证明书信为真,上面还加盖了太子印。
两千兵马归他统领,不仅如此,还有一句“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这句话看得丁春海心中热潮翻腾。
太子殿下这是以麾下亲兵前来助他啊。
丁春海心绪翻腾,感激的承下了太子的这一份恩情。
这时候那个瘦黑汉子又说了一句话。
“太子殿下担心这边民心不稳,百姓离家逃难,粮价飞升难抑,又恐大军粮草不济,军心不稳,特命末将押了五十车米粮,暂作安抚。”
五十车米粮!
丁春海这下已经不只是感激了,而是感激涕零了。
这些天来,他整日整夜愁的就是米粮,俗话说,手有米粮,心里不慌,可是如今恰恰就是缺米粮,城内有百姓,城外有大军,人人都要吃粮,可是官仓里的粮食,实在是不多了,他和知情的官员们都不敢把这事透露出去,就怕引起恐慌。
若是消息真的走露出去,百姓还能强压,大军如何强压?
大军哗营,乃至兵变,更甚者投降成贼,那时他就是千古罪人了。
为了米粮之事,他日夜难安,为了成贼又攻破一城之事,他心急如焚,他想朝廷治罪叶奉超,又怕朝廷不仅仅治罪叶奉超,若是一腔热血却换来皇帝的质疑和问罪,他自问不是圣人,无法不伤心。
而如今,皇帝陛下没有问罪他,反而加封他为总督,总理军务,太子殿下爱护他,派出两千亲兵供他驱使,更押来五十车米粮,这样的深恩厚望,他唯有以死报之。
第128章 太子亲兵
圣旨降到军营,叶奉超被剥去将服,摘去令牌,转而戴上锁铐,在众目睽睽之下,颜面尽丧的押进了囚车。
痛恨叶奉超的自然大快人心,依附叶奉超的则胆战心惊,而叶奉超占据帅位已达三年之久,依附他的自然比痛恨他的要多的多,随着叶奉超被押走,军营里人心浮动,尤其是将领,许多人都在想着如何甩脱责任,把接连败仗的锅甩给别人,有几个在兵部有关系的,更是想着要调走了。
人心浮动了没多久,只是短短一日,次日丁春海就带着两千“太子亲兵”来了。
单壮并没有和丁春海说这两千兵员是辅兵,因为太子养这帮辅兵,养的比正兵还尽心,辅兵营缺的仅仅是朝廷的编制,若论战斗力,只怕比大多数的正兵还要强。
所以在不知内情的情况下,丁春海在看到军容如此齐整,精神如此勃发的两千兵员时,立即就下意识的认定这是“太子亲兵”。
两千太子亲兵进入军营,所到之处,一片静肃,丁春海还未正式执掌大军,便让将士们心生畏意了。
亲兵军队进入军营时,后面还跟着三十车米粮,一看到这长长的米粮车,绝大多数的士兵们的心也跟着安定了下来,有米粮就证明朝廷还想着他们,没打算让他们自生自灭,还好还好,只要有粮有饷,换个元帅就换个元帅吧,反正谁当元帅都与他们这些底下的当兵的没有关系。
丁春海新任总督,为了镇定军心,他来之前就决定在军营中住下来,他要住下来了,两千亲兵自然也要跟着住下来。
驻营之后,两千亲兵就按着辅兵营里的军营条例,开始自发的进行整理内务、巡逻军营了。
整理内务是军帐内的事,旁人看不到,但巡逻军营就是整个军营都看得到的事了,看着这一支支的巡逻小队在军营中纵横交错的穿插巡逻,原先觉得自己军中巡逻任务做的挺好挺尽心的将士们,心情都复杂了。
果然是太子亲兵啊,唉,和人没法比啊。
三十车米粮入营后,丁春海让人分了几车,立即送往最前线的队伍,他生怕最前线的队伍没了米粮,寒了人心。
丁春海的确料对了,叶奉超对于粮饷是管制的非常严格的,每支队伍有多少人,要隔多少天,才能送去多少粮饷,这些都是有定数的,因为叶奉超生怕喂饱了底下人,底下人就不听他的话了,他就是用这种卡着粮饷的法子,管住了这几万大军。
总督下了第一道军令,底下的将士们半刻不敢耽误,立即分粮。
分粮的时候,有些人多了一个心眼,偷偷拆了一袋,想要验看袋中到底是不是粮食。
叶奉超为帅时,粮食未必全是粮食,谷糠掺着豆皮都算是粮食,虽然也能吃,但怎么能顶饿?
底下的将士们拼死拼活,结果却只能得这一口猪食,心里如何不恨?
袋子打开,是米,全是米,是没有掺着沙石、豆皮、谷糠的全米。
那些人的嘴巴张圆的合不上了。
他们不信,又拆了几袋,每一袋都是全米。
“天哪,这些上等粮,真是给我们当兵的吃的?”那些人实在不敢相信,这样的上等粮,只会是顶顶上的那些当官的才能吃的,哪儿轮得到他们?
那些人一片茫然的把米袋重新扎好,这时他们才发现袋口处盖了一个红印。
他们把所有米袋都看了一遍,原来每个米袋口都盖了一个红印,只是红印中的字是不相同的,但他们大字不识,不知道这些字是什么意思。
那些人最后壮着胆子请了一位校尉过来验看一眼,称是怕这些红印上有什么讲究,万一把上等粮分给了当兵的吃,会惹怒上官,这位校尉才肯过来验看。
“泰州陈、泰州林、陆州柳。。。。。。”校尉越念越惊讶,眼睛都瞪圆了,“这些全是南边的大粮商啊,难道这些粮是他们捐的?”
校尉把米袋全部打开验看了一番,见米袋中果然全是米,不掺杂任何它物,校尉觉得这事必须得和丁总督说一说,万一这批粮一开始就送错了,不是送到军营里的,那岂不是闹了乌龙?
丁春海听后也怕其中有误,便召来单壮相问。
“没错,这批粮就是我们从东宫营中押来的。”单壮一脸坦然,“太子殿下从不弄虚作假,说是米粮就是米粮,绝不会是掺了杂粮的米粮,其实我们营中也有其它杂粮,但太子殿下说了,前线的将士们为了大燕为了百姓,舍家忘业,舍生忘死,如此大义,绝不能委屈了将士们,所以我们押来的粮食,全是米粮,实实在在的米粮。”
丁春海和校尉听得热了眼眶,尤其校尉,更是觉得喉咙有些堵。
单壮继续说道:“太子殿下一直担心万一战事紧急,粮草会调动不及,所以太子殿下从几年前就一直在买粮囤粮,每年从南边买的粮,都不知花去了多少钱,也多亏太子殿下有先见之明,不然指望户部的那帮大臣吵出个子丑寅卯来,还不知要拖到什么时候。”
丁春海惊道:“这些米粮,是太子殿下自买的粮?”
“是啊。”单壮说的理所当然,“不然哪有运的这么快的。”
太子殿下不仅给了兵,还给了粮,丁春海的喉咙堵的紧,不知该如何言说。
“行了,米粮没问题,你们就赶紧送过去吧,别磨磨蹭蹭,你这样的,要是在太子殿下麾下,你可得挨军棍。”单壮瞪了校尉一眼。
校尉赶紧退了下去。
次日一早,天色刚刚由黑转蓝,军营中便响起了响亮的口号声。
“一二一,一二一。”这是在晨跑。
“刺,收,刺,收。”这是在练刺刀。
“第一排,放,第二排,放,第三排,放。”这是在练连环箭阵。
整个军营都在偷偷围观太子亲兵的操练,晨跑他们不稀奇,但是刺刀他们就从未见过,而连环箭阵,虽然他们自己也有练,但是从未有过这样的练法,如此整齐,如此有序,配合的如此默契,要是有敌军在他们面前,只怕放箭三轮过去,能杀敌一半。
无形之中,不立威,不惩治,丁春海已经稳住了军心,只是短短半日加一夜,将士们已经不再彷徨未来了。
第129章 夺军心
期末到来,邱向阳忙着背书, 准备考试,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