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珠玉在前 >

第54章

珠玉在前-第54章

小说: 珠玉在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约:“不了,我就是来看看,还得陪外公外婆去选新年礼物呢。桑班主,过两天我再来看常抱云的戏,至于名字……《太祖秘史》就《太祖秘史》吧,你们觉得好就行,我没意见。”
  孟约倒是撤得痛快,留下桑班主顶着宣庆帝饶有兴致的双眼,不知道该卖孟约呢还是该卖孟约:“那小姑娘便是打鼓人?”
  这不属于桑班主卖的,是孟约自己卖的,桑班主痛痛快快地点头:“孟小姐便是打鼓人。”
  宣庆帝含笑,这时常抱云匆匆而入,先是揖礼,然后才问打鼓人与《太祖秘史》。宣庆帝是真没夸张,常抱云确实很喜欢打鼓人的戏,完全不必宣庆帝的情面,一得到肯定答复,常抱云使向桑班主自荐演《太祖秘史》里的太祖一角儿。
  还没过年呢,天上就砸俩大馅饼下来,桑班主略有点头晕,不过嘴上答应得明白:“自然自然,常先生肯来,德麟班上下无不欣然。”
  “那行,今天先不扮,我上去先唱两句试试。”常抱云最近几年,基本没排戏,不是在著书就是在教导弟子,偶尔进宫给宣庆帝唱个一段半段。因而,早想找个好故事,唱他个痛快,正好打鼓人送到他嘴边上来,岂有不开腔的道理。
  街面上,根本不知道自己刚才和宣庆帝通了姓名的孟约,正满大街给外公外婆和舅舅舅妈一家选新年礼物。照旧例的年礼不会少,这另挑的算是孟约的心意,今年她也没少挣钱呢。
  梁老爷子总摆手,这个不要那个不要,孟约:“外公,是不是我送什么你都不喜欢呀,你是不喜欢我吗?”
  梁老爷子哪担得起这“罪名”,孟约再问他便只剩下“好好好”了。
  梁老太太一边掩嘴直乐:“年年同你妈一样,都能降得住这老头子。”
  “那是外婆生得好教得好,都是外婆的功劳,必需感谢外婆。”说完,给外婆套上一枚珍珠戒子。
  “别只顾给我们买,你自己也看看,小姑娘家家,正是要好好打扮的时候。”梁老太太喜欢极了孟约,只觉得孟约从脾气性格到模样,都像极了早早离世的掌珠。
  “诶,好。”从吕撷英那里得的海水金珠,孟约当天就送到银楼,叫打成一套首饰。正好这几天能取了,孟约一问果然有,便同外公外婆一起随掌柜去楼上雅间里看新打好的首饰。
  经营了几百年的银楼,不论设计还是工艺都很出彩,捧出来,满室生华,孟约头一回感受到,什么叫“女人最好的情人是珠宝”。只簪一枝单珠群镶红宝的簪,孟约便被俘虏,试载整套的时候,脑子里的画面都是音乐响起,处处鲜花,王醴一步一步走向她……
  原来有些珠宝和婚纱一样,会让人想嫁人。
  孟约缩缩鼻子,冲着远方凝望片刻,十分爽快地结清尾款。
  ——嗯,从没有像此刻这样肯定,我要与你共渡一生。
  啧,真浪费感情,人在万里之外呢。
  #王御史:这时候才来,我在万里之外呢,几个意思!#
  #当我被拒绝的时候,这些情节在哪里,作者,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作者表示,不会呀~


第106章 形单影只,颇为可怜
  想嫁人的孟约和厨娘定好年下的菜单,又将年礼都定下,第二天大早去看了看自来水铺设进度。卢昆阆和吕撷英同她一道巡视回来,正好离德麟班不远,孟约邀一起看排演,卢昆阆坚持等开箱再来看,留着惊喜。
  吕撷英没怎么帮忙,只给画了几个背景,也想留着新鲜劲,不想这时候就把好戏给先看明了眉目。孟约便自己领着仆妇使女去德麟班,这时才刚过食时的样子,按二十四小时来论,差不多九点多钟。
  德麟班的角儿起得都很早,得吊嗓子开架子,正经排戏还得上妆扮好。叫德麟班一干人没料想到的是,常抱云来得比他们不晚,还是吊好嗓子开过架子才来的。人和气极了,逢谁都没架子,看班的小学徒人家都顺嘴问句“吃了没”。
  孟约到的时候,常抱云刚扮上,正在同玉堂芳谈戏,两人各抒己见,把自己对角色的理解跟对方过一遍。常抱云也不拿着宗师架子,张嘴就给人指点,而是三句夸奖夹一句建议,把玉堂芳哄得一脸开怀。
  孟约:这位宗师,不干宗师,干什么也都能成功吧?
  “孟姑娘。”
  “蔓生兄。”孟约心想,这位也来得早,“要开始排戏了吧?”
  “还得再过会儿,常抱云开唱前,好把对戏的角儿都摸熟性情功底。”宣庆帝今不仅自己来,还邀了萧皇后来,“这是内人萧敏。”
  萧皇后一张和和气气的脸,见孟约和宣庆帝一副哥俩好的样,也不吃味,只十分兴味盎然地盯着孟约看:“可想不到,还以为打鼓人是个好几十岁的老夫子,再不济也是个三十上的中年人,不想是个还没出闺门的小姑娘。”
  “嫂子说笑了,绘本幼稚得很,倒是越剧本和评剧本相当精彩,我差那两位老先生的,何止是年龄。我就活到他们两倍的岁数,也写不出这么精妙的段子。”孟约是真觉得那两位把她的故事给无限美化了,她不足的地方,人家补足,她构思得不够精彩的地方,人家加以修饰,她的BUG,到人家那就能丝毫不改动剧情的给她圆回来。即忠于原著,又远远比原著完美,这样的良心剧作家,打着灯笼都难找。
  萧皇后含笑与宣庆帝对视一眼,盈盈美目中满是对宣庆帝评价和眼光的赞同:“喊我一声嫂子,那我就认下你这个小姑子了。”
  听说过认干妈认干女认姐妹的,真没听过认小姑子的。
  孟约:我呆……
  她管街边卖早点的大嫂也叫“嫂子”好么,不过是会在前边加上姓氏而已,但是叫“朱嫂子”谐音不大对,她完全是出于礼貌,才把姓氏省下去,怎么莫明其妙就成小姑子了。啊,不对,哥哥都没认呢,怎么就跳过去直接成了小姑子。
  恰此时,台上锣鼓声响起,《太祖秘史》第一场戏正式开锣排演。
  常抱云不愧了桑班主那一句“唱腔一亮,满堂华彩”,饶是不懂欣赏,孟约也被震撼到了。空中好似瞬间飘满丝绸,柔滑地拂过人浑身上下的毛孔,叫人一身鸡皮疙瘩之余,又哪哪都舒服。高音是雨后划破浓云的金光,低音是山谷里的细流,映着山花照着野树,悄然无声流入心田。
  不管高音低音,都圆融如珠,而后吐字之清晰,即使孟约到现在还不能完全听懂苏音浙音,竟然也能大致听明白常抱云在唱什么。唱腔铺开来,如同一床上好古琴,腔调高古,却又格外柔和,听得人熨帖极了。
  这是一副,能让全世界的人都听懂越剧之美的好嗓子。
  不知道为什么,孟约感动得眼眶里盈满眼泪,或许是为这份能穿透古今的戏剧之美,又或是为这能让人深刻领会传统戏剧之美的常派宗师:“不愧是宗师。”
  “陛下爱的,岂能不好。”萧皇后明锣明鼓地夸宣庆帝一记。
  宣庆帝默默接下夸奖,片刻后与萧皇后道:“中午不回去用膳成吗,孩子们不会闹吧?”
  “最多回头埋怨两句,你也是,他们盼出门盼得脖子都长了,你倒好,答应得好好的,背过身去就自己出来。要不是今早我逮着你,你是连我也要撇下,容我提醒你一句,吃独食最可恨。”萧皇后嗔嗔地锤宣庆帝一记。
  宣庆帝理由充足,是以很气壮:“提前看了排戏,戏还有什么意思,我是戏上来不得工夫,难道你也不得工夫。敏敏若是欲与我同甘共苦,也不来看,那倒好,夫妻合该如此。”
  萧皇后:“也就今儿一场,能看出什么来,再说正因你忙来不了,我才该来看,回去好说给你听呀。”
  宣庆帝居然递白眼,孟约虽不知朱绶玄就是当今天子,不过看这位儒雅温文的中年美男子崩人设还是很好玩的:“哎呀,不要当着我这未出阁的姑娘面儿眉来眼去啦,我怕我会忍不住的。”
  “你忍不住什么?”
  念及朱绶玄是宗室,孟约没出口说烧,而是说:“我会哭的,心上人远去万里之外的奥托曼,还把我爹也拐走,我好想他们的好么。你们这样,更衬得我形单影只,颇为可怜。”
  进入角色很快的萧皇后:“不妨事,嫂子疼你。”
  孟小姑子:……
  这话题不能再下去了,再下去真要认个嫂子回去,孟老爷可没给她生个哥,孟家连堂兄弟都没有的:“对了,嫂子家住哪,我们最近在接通自来水,嫂子家要不要接?”
  朱绶玄:“是太祖手稿中记录的自来水?”
  “嗯,我们这里正铺水泥管道呢,好不容易托人才订下来的钢筋水泥涵管,钢筋这紧俏货,可真是不好订。”感慨一声,孟约又继续说自来水的方便之处,再谈及集**暖。孟约虽然是南方人,但在北方上的大学,做为一个南方人对北方集**暖,孟约表现出极大的妒忌与好奇,于是曾深大致解过,谈起来自然如数家珍。
  不过,关键的技术,还得靠土著们自己解决,国为穿越者太祖虽然提出过集**暖,使用蒸汽做为热源的概念。但穿越者太祖大概并不是特别了解,只提出概念,画个暖气片跟锅炉了事。别的……大约和孟约一样,不曾深入了解,只能说个大致。
  刚刚经历过小冰河时期的大明,靠着种种发明趟过来了,对于集**暖,还是有一点妄念的,一直有人在钻研,不过没怎么寻着门径。
  因为……太祖他忘了写蒸汽呀!
  小剧场:
  话说那年公主遇渣男差点被骗婚,太祖要把人捉来凌迟:
  公主:爹,他什么东西,也配弄脏你的手。
  太祖:你怎么还这么心软。
  公主:不是,爹,人我已经阉干净了,您要实在气不过,我把他弄进宫来任你折磨。
  太祖:朕的……连小兔兔受伤,都要抱爸爸大腿哭红眼的-小-公-举-呢-
  算了,亲生的,自己宠坏的,咬着牙也得认,再说,都是渣男的错,我闺女有什么错!


第107章 而今机械兴,技术最要紧
  关于蒸汽供暖,孟约也只能说个引子,不过也算是点明了方向。
  谁让太祖也不是很了解这方面,实话说,太祖在民用方面,真的不是很有建设性,但凡民用设施,他都很麻爪。连水渠都挖得跟防空洞似的,可见穿越者太祖没穿越前,主攻的方向不是民用设施。
  因自来水这个引子,孟约又很顺理成章的说起机械化来,她不懂政治,自然不会去管,她只讲了讲机械化。大明的宗室,多是不管事的,毕竟……天子都不很管事嘛。孟约也没往深里讲,只是话说到这里,顺嘴说几句。
  台上常抱云他们还在对唱词,你一句我一句,还看不出什么新鲜来。
  宣庆帝便干脆,饶有兴致地赶着孟约的话问道:“你画《太祖秘史》,是因想以这故事缓解机械化带来的矛盾?”
  “其实更多的是不想像我爹,像袁院士这样的人遭受苦难。”孟约自然很实诚,因为她不知道朱绶玄是宣庆帝呀,更不会想到,一上来就认小姑子的,是当今皇后。
  宣庆帝:“你仿佛很了解太祖。”
  这个好解释,大明疆域内,专门研究太祖生平的不知凡几,活似现代专爱钻研《红楼梦》的“红学家”似的,一个个胡扯得有理有据:“我崇拜太祖呀。”
  不管是从穿越者的角度,还是从一个帝王的角度,又或是一个科学家的角度,穿越者太祖都很值得崇拜。一个科学青年,一边引领科技发展,一边还把国家治理得不错,完全可以算是无数穿越者中最值得称道的人生赢家,何况,他还很有道德。不种马、没后|宫,同皇后恩爱一世,堪称不世良人。
  一个穿越后有资本有条件,却仍有节操有底限有道德的人,绝对可以傲视大多数穿越者。
  所以,孟约这崇拜,是一点也不假的。
  “那在你看来,太祖时期为何不推行机械化?凭太祖的能力,想推行机械化必不难。”
  关于这个,早在造马桶修下水道的时候,孟约就进行过深入的思考,这会儿不假思索张嘴就来:“一则百废待新,再则那时太祖只一人,且不说理解,能搭把手的人恐怕都有。另外,从史书上看,那时太祖做了他认为更紧要的,使船出海,寻找外洋各国农作物,严选良种,改良耕作之法,使国朝再不必受饥荒之忧,忍灾害之苦。”
  萧皇后听罢,思量片刻,便赞同道:“民以食为天,正是如此。太祖曾有一言道:吾国之民,乃世间最良善之民,但求温饱便肯偏安。若家有余粮,复能读书明礼,子孙有晋身之望,便人人幸生太平盛世。”
  这个论调,很耳熟嘛,简直粗暴地翻译过来,就是说——但凡过得下去,有口饭吃,谁会去造反。
  此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