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好莱坞-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一个好莱坞七大级别的制片厂出售给他们的小弟——一家独立制片厂,多多少少有些违逆传统。索尼在媒体内容领域攻城略地,气势逼人,背后杵着索尼这个大财团的同时,还联合得州太平洋这种体量巨大的私人股本公司。两者之间的战争,怎么看都像是蚂蚁和大象在决战。
蚂蚁能够胜过大象么?不是完全不可能,而是可能性属于小概率事件——近乎不存在。
《华尔街日报》最新报道中透露出的犹疑,却实在撼动了不少人的心绪——也许,dd影业的蓬勃生机让米高梅有所动心。尽管他们将卖掉这间公司,但在价格相当的情况下,当然还是希望米高梅能够在被收购后发展的更好。此外,债权人的意见也至关重要,dd影业的营收足够有说服力。
结果即将揭晓之前,这种猜测就变得越来越密集和耸人听闻。
关于科克遇到各种身份的公关说客的猜测也常常见诸报端,从电影业同仁到政界人士,从新闻主编到知名游说公司,从艳后伊丽莎白。泰勒到前任007邦德皮尔斯。布鲁斯南……所有可能的人选都被猜测报道过一遍,甚至他们各自的立场也都活灵活现。
“真真假假吧。”
布莱德利。库珀也是个八卦爱好者,他们正要出席东方影院的一场映后见会面,近水楼台的布莱德利忍不住问起沸反盈天的新闻报道。
dd影业的片头在大荧幕上出现,两个人一左一右出现,尽管面目不清,但左边人物显著的马龙。白兰度风格的形象,还是很容易让人产生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感受,右边人物则是个机器人形象,代表的是未来。两个小人靠近之后,各自伸出一只手,弯下腰——这是“欢迎观看”的意思,然后我们迅速变化成两个毗邻的字幕“d”,形成dd影业的logo“dd”。
电影开始了。
ps:第一更,求推荐。
昨天晚上那个第一更本来是今天凌晨发的,按错了
第299章布莱德利上云端
斯考特。摩尔和托德。菲尔普斯,这对好搭档对《宿醉》的成功有重要的意义。
托德的喜剧片很大一部分是从《美国派》中汲取营养的,说的更为粗俗的一点,就是屎尿屁电影——惯常描述那种满是爆粗口、下三滥段子、器官笑话等等内容的喜剧片。《美国派》的成功显然给了好莱坞一个暗示——这些来到电影院的、冠冕堂皇的、人模人样的男男女女,其实也就爱好那点东西,和贫民窟住户自己非法移民没什么区别,看他们笑的前仰后合,一边装正经一边竖起耳朵来的样子,好莱坞这些导演和投资者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当然,作为布鲁克林血脉的传承者,托德的爱好有所扭曲也是很容易理解的。至于丹尼尔,他毕竟换了个芯,再者说了,在看到扎克的尊臀、看到菲尔对老虎做出不雅举动的时候,他也笑的很开心。
但是《宿醉》除了托德的特色之外,斯考特设计的“赌城奇遇记”以探秘、倒叙的方式来讲述,是相当有新意的——因为一开始,观众就会有一个极其大的悬念和好奇在:发生了什么?那一晚到底发生了什么?
总统套房为什么惨遭蹂躏?
鸡是哪来的?婴儿是哪儿来的?老虎又是哪来的?
八百块的信用卡?医院?斯图的牙?
所有的疑问又都包含在这一条里:道格去了哪里?他还安全么?
抽丝拨茧,逐步接近,时间就如此悄悄经过。
整场观影的最大欢呼,当然出现在丹尼尔露面时——哪怕这个彩蛋早就在网络上流传,观众在看到这一幕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欢呼鼓掌。
布莱德利上台致意的时候,面色绯红,他从未以主角的角色站在台上面对热情的影院观众。但感觉非常棒,不是么?显然,在此之后,他将拥有自己的影迷,他将获得更多的机会,不论是片酬还是地位,好莱坞正式向他打开了大门。
他比丹尼尔大5岁,但只比丹尼尔早入行一年不到,这个天赋不弱的布鲁克林男演员,游走在大牌之间。欧文。威尔逊、詹妮弗。加纳、马修。麦康纳——相对很多人来说,他已经足够幸运。但即便如此,面对数百位观众热情、真心、专注的赞美和掌声,这种状况在此之前,仍然是他不敢想象的好梦。
然而此刻,梦想成真了不是么?
布莱德利深深品尝到了好莱坞让人堕落的美妙滋味,放入置身飘忽的云端。
但很快,如潮的欢呼、尖叫和掌声,将他从那种美妙的境地里拉了出来。他甚至在不知不觉间站了起来,露出笑容,然后鼓掌——为丹尼尔。
是的,丹尼尔。桑德勒上台了!
这算不上是他的演出作品。甚至也没有挂制片人的名字,但当他走到台上,掌声就是这么毫无疑问地向他倾泻而去。
在布莱德利的眼里,台上的丹尼尔是那么淡然无谓。似乎这么汹涌的赞美在他眼里都再正常不过了,联想到刚才自己的失态,布莱德利的脸上都开始烧红起来。
但很快。布莱德利为自己找到了理由:丹尼尔不一样,他已经品尝到所有成功的滋味,他如此高不可攀,他和自己并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
东方影院的设备是最新的,放映厅专门请了装修、布置、心理等各方面的专家进行方案论证,购票厅和等待区域,功能完备:游戏、零食、网络、音乐、电影主题冲浪……哪怕在这里等一天,也丝毫不会有枯燥无味之感。
这是自dd影业收购东方影院以来,第一次在这里举办见面活动。
显然,改善一新的东方影院让记者们也眼前一亮。
两个字:新潮!
一个字:酷!
记者们都是跑惯这种见面会的,regal、amc、森尼马克等等大院线最好的影院,也并没有东方影院这么独特、吸引人。
报道上略微提及,很快就为东方影院的数家电影院打出了口碑,尽管改造好的影院在票价上略有提高——但幅度是很小的,因为观众在零食、电影周边、游戏币等渠道上有所消费,影院如果不是改造花费上的资金压力太大,甚至完全不必提高票价。
有这样的结果,当然丹尼尔这一次安排也就功行圆满了。
……
“丹尼尔,能说说剧本的事情么?你真的是为娜塔丽。波特曼特别准备的?”
刚在电影院内,丹尼尔以“和电影无关”的理由拒绝回应这个问题,显然记者们不是好打发的。他们可以在电影院门口等着丹尼尔——现在可以问和《宿醉》无关的问题了!不得不说,为阿罗诺夫斯基炮制这篇新闻的记者是个老手,如果单纯只是说丹尼尔“恃强凌弱”,那真是太没有爆点了。恃强凌弱?好莱坞天天都在上演这种戏码,哪怕是丹尼尔的新闻,顶多也就是一天过。但他们扯上了娜塔丽——话题顺利地转化为桃色绯闻,报一百年媒体都不会嫌长,只要丹尼尔保持今天的知名度和热度。
丹尼尔团队没有第一时间回复,纯粹是觉得没有必要。
这不是什么需要紧急公关的问题,dd影业在获取《黑天鹅》剧本的整个过程中的所有行为,都是正当的竞争性动作,没有违反法律,也没有违反道德,纯粹的污蔑没什么杀伤力。
“我不太清楚达伦导演的意思,他购买了一个剧本大纲,然后长达五六年对它置之不理,现在我们认为这个闲置剧本有价值,打算买下来,所以和原作者达成了协议——至于原作者根据他们之间的协议拿回版权的行为,虽然与dd影业没有直接关系,但我们认为那是正当的、合法的、合理的。你不能将别人辛苦写就的作品压在箱底,不是么?”
“那么,娜塔莉呢?这个剧本确实是为娜塔莉。波特曼准备的么?她是否已经接受了邀约?你也会出演么?”
ps:第2章,求推荐。
第300章尘埃落定
“关于这个剧本的具体计划,如果我们有确切消息,dd影业会及时公布给大家——在此之前,我们其实还有其它为数不少的新项目需要跟进,所以很难现在就说我们决定了什么。”
丹尼尔最终还是没有给出肯定的答复,但这无法阻碍媒体做出自己的“臆测”:如果你不说,那么就说明我们猜的是对的。
媒体有自己遵循的逻辑。
那么,没有完全确定的信源?也不是问题!
“丹尼尔投资新片据传将请娜塔莉。波特曼主演”
“dd影业为娜塔莉量身定做新片?”
“丹尼尔下一个动作,讨好‘女’朋友”
“好莱坞金童女玉,可能将在今年牵手”
……
诸如此类的报导,带着“据传”、问号、引号和可能性词汇的,你说它们毫无根据,但他们确实只是在猜测——这种报道在传播性上有所减弱,但对于媒体的自我保护,绝对是非常有用的。
丹尼尔对此也毫无办法。
《宿醉》次周周一开始跌落1000万,以760万、650万、660万以及600万收获首个工作日一共2700万,将票房累计至7200万,然后高歌凯旋地迎来它的第二个周末。
银幕数增加至3355块,显然,哥伦比亚的《黑白配》在院线这里正式被放到了二线,《宿醉》则凭借上佳表现获得更多的银幕资源。
它也没有辜负业界的期待和影迷的喜爱,次周五重回1000万线,次周六更是达到1200万以上,到第二个周末结束,北美上映9天,累计票房正式突破一个亿。
剧组在洛杉矶举行庆功宴会,正式宣布《宿醉》将制作续集。班底将延续第一部。
丹尼尔知道,《宿醉2》的票房会超越第一部,但是口碑烂的要死,尽管泰国曼谷的影片背景对于美国人来说非常神秘,但故事却有些平庸,所以它远没有《宿醉1》这么受欢迎。而到了第三部,口碑就更烂了,票房虽然不低,但相对于越来越高的主演片酬和制作成本,已经没什么赚头——所以丹尼尔在谈好几位演员的合同之后。对剧本非常上心,他脑子里有不少喜剧片的段子和笑点,尽管他没有办法比专业编剧更适合改造剧本,但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以改造让系列威名尽丧的第二部作品。他其实并不担心这么做会影响到《宿醉2》的票房,因为第一点,故事的大部分并不会改变。另外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宿醉2》的成功大部分得益于《宿醉1》积累的票房期待——《宿醉3》之所票房不佳。大部分原因也在于《宿醉2》收获了一片烂番茄消极评价,将这种票房期待损耗殆尽。
布莱德利的片酬从60万剧增到500万——他的经纪人还想要帮他谈分成,但丹尼尔直接要求负责谈判的人员拒绝了对方。
看上去《宿醉》在票房上确实将大获全胜——但这其中有多少是布莱德利。库珀的原因?这当然是个说不清的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速激》离不开保罗。沃克,《加勒比海盗》离不开丹尼尔,《宿醉》却不是非布莱德利不可,甚至换个三人组也不是不可以。究其原因,《宿醉》的成功在于故事,而不是表演或者人物塑造。而在电影中,人物和故事之间也远没有到密不可分的程度。
所以想要分成,那很抱歉,第二部就没你的份了。
尽管条件没有被满足,但显然,不论是布莱德利本人,还是他的经纪人,都不会因为这一点和dd影业产生不愉快,这就是逐利规则——更多、更高。每一个经纪人的使命所在,就是把自己的客户卖个好价钱。
谁也不会因为这个感到不安或者别的额外情绪。
在丹尼尔看来,这确实是个不错的规则,至少大家谈判桌上可以唇枪舌剑,但下了桌子,就勠力同心把电影制作好。
……
2005年4月8日,这原本是个很普通的日子,工作日,美军在伊拉克已经有三个多月没有士兵死亡了。
但娱乐版、财经版、社会版——几乎所有版面的报纸,都拘谨到米高梅的大楼下。
早上10点,米高梅将在这里宣布最后的结果。
直到最后一刻,外界也没有足够的信源来了解并且确认董事会的决定——他们得到的消息五花八门。
但dd影业最终胜出的论调有所高涨。
因为dd影业的母公司普路托思投资公司和富国银行已经达成合作,普路托思将从富国银行得到数目巨大的贷款——这一数字并不明确,但据悉将达20亿级别。如果不是为了收购米高梅融资,外界无法相信,一项稳健的普路托思投资公司为什么会有这么大步调的金融操作。
但索尼为首的财团,早就表明自己准备好了适当的资金组合,以应对米高梅方面的合理需求。
米高梅的声明非常简单:
“我们原则上接受以电影制作发行公司dd影业公司为首的竞标收购者,以每股12美元现金,并承担债务的方式进行收购。”
声明中公开了丹尼尔竞标团队的构成,也详细列出米高梅在外流通股为2。35亿股,外债经过会计师估算,大约是20亿,两项相加,交易总额大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