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小和尚的白粥馆 >

第16章

小和尚的白粥馆-第16章

小说: 小和尚的白粥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高效率的打井方式,自然成为了大家的榜样,大家都觉得陈施主定然有什么秘技,或者是他能找准有地下水的位置,又或者打井的方式有什么特殊的技巧,要不怎么大家都打不出来,而陈施主一打一个准呢?

那些打了井但没有出水的施主,争先恐后地向陈施主请教经验,然而陈施主的答案很简单也很令人意外,他说自己没有什么诀窍,只是把每口井都挖得比较深而已。

戒嗔听到陈施主打井诀窍的时候就很感慨,那些打了几米深,不出水就变换地方的施主,因为打的井次数比较多,所以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其实并不比陈施主少,可是这样做的结果是,众多的浅水井,没有一口可以出水。真正打出出水井的人,是那个一直深挖下去的陈施主。

想来生活中也有许多事情道理是类似的,说起来,每个人的精力都非常有限,如果我们资质普通,天赋又不是非凡,却又想对众多的领域多多涉猎多多探究,那么这样做的结果,可能是我们继续平庸,继续浅薄。但如果平凡的我们,专注一些,将所有的力道集中在一起,对准一点一直挖下去,那么说不定我们因此会有丰厚的收获。

第61个 粉色山果

茅山上有很多植物,每逢秋风吹满山谷的时候,山上就会出现很多不知名的野果。比起施主们常吃的那些种植类水果,山里的野果味道差别是很大的,有些酸涩得难以入口,有些美味得无法形容。

在这样的季节,戒嗔常和戒傲一起进山去采果子,把各色水嫩的果子放在山泉水中仔细清洗干净,用僧袍满满地载上一兜回寺里和师父、师兄弟们一起分享。

到了寺里,戒嗔会挑出几个最大的放在三位师父面前,因为此事,几位师父都交口称赞戒嗔懂得尊敬师长,特别是智惠师父,他还会借机教育戒痴和戒尘,要他们向戒嗔学习。

每到此时,戒嗔便会觉得不好意思,因为刚才在路上的时候,更大的几个已经被戒嗔和戒傲吃掉了。

在戒嗔的记忆中,山果中味道最好的是一种粉红色的果子,这种果子香甜多汁,但缺点是特别稀少,完全不像其他的野果那样,满山随便生长,有时候跑遍全山,都找不到几个。

如果找到这种果子,戒嗔和戒傲便不好意思偷吃了,一定会带回来让大家品尝。

记得三四年前,戒嗔有次和戒傲去摘果子的时候,碰巧又摘了几枚粉色山果回来。由于戒尘师弟不顾形象地死盯着果子,于是师父就把几颗粉红色的果子挑出来给了戒尘。戒尘吃了后,晚上先是拉肚子不止,接着发起高烧,病得十分严重。

后来大家分析发现,那天在寺里戒尘吃的唯一特别的东西就是那几颗粉红色的果子,想想之前,大家也没有吃过几次这种果子,也不知道粉色山果到底是什么果实。师父说:说不定这种粉色山果本来就有些毒副作用,只是前几次我们运气好,恰好抵抗住了。而这次年幼的戒尘没有那么强的免疫力,所以便发作了。

师父的话,让大家生了警惕,自那以后,寺里再也无人敢吃这种果子。就是看到了也不再采摘。

去年,有几个游客在山里游玩,中途经过天明寺,便想进来休息一下。几位施主一路上摘了不少果子,他们在水池边清洗水果的时候,恰好被戒嗔看见了。

戒嗔发现施主们的水果中居然混杂着粉红色的毒果,正准备提醒客人们这个果子不能吃的时候,他们已经张口吞了下去。

戒嗔把几年前戒尘的事情告诉了几位客人,他们都很紧张,也不敢立即外出了。戒傲还跑下山请沙大夫来寺里,生怕出意外。

等了整晚,吃了毒果的客人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于是告辞下山而去。

戒嗔看着他们的背影,想:那一年发生的事情是否只是一个巧合,实际上和粉红色的果子无关。我们却因为那个事情,从此不敢吃粉红色的果子。

偏见对事物的影响,比一无所知更无趣。

第62个 月季有刺

天明寺的前院种了棵月季,因为个头比较大,所以即便是种在偏僻的角落里,也还是容易引人注意。花儿盛开的时候,很多来寺里进香的施主都喜欢站在月季花前欣赏一番,也有施主忍不住伸手想摸摸花。

也不知道是不是品种特殊的缘故,这株月季花上的刺特别多,总有赏花的施主被刺中。最惨的是一位施主想去闻闻花香,结果脚下没有站稳,栽进了花丛里。当然发生这事的时候,戒嗔不在现场,所以也没有看到,但据当时在旁边看过了全过程的戒傲师弟描述,这位赏花的施主从花丛中出来时候的样子“就像和刺猬打过架一样”。

有了这件事情,智缘师父便让戒嗔去做了个牌子放在月季旁边,提醒一下施主们。

于是戒嗔便从杂物间找出几块木板,然后钉在一起做成了一个牌子,之后又在上面贴上白纸,只是纸上的字戒嗔不愿意写,因为戒嗔的字写得实在是不好看。记得前些年,戒嗔也曾经按照师父的吩咐在墙上写了一个“厕所此处向右”的标识,因为字写得太过潦草,结果导致这标识一点儿都没有起到指向性的作用。最终,内急的施主往往对标识视而不见,依然向寺里人打探厕所的方向,反而是一些游览寺庙的游客,喜欢聚集在标识下研究标识上到底写了什么内容。

有了前车之鉴,戒嗔便找了智惠师父帮忙,由他用正楷在木牌上写上几个大字——月季有刺,小心勿摸。

戒嗔把木牌放在月季花旁边,左看右看,很满意,这么大的字,任谁都能看清楚了吧。

但戒嗔忽然觉得,这个举动是否有些多余。按道理说,月季有刺是一个常识,大部分人都应该知道,即使不知道,月季上长着这么大的刺,也能看得清楚,被刺中的人,几乎没有几个是因为不知道有刺而去摸的。

戒嗔有些疑惑,因为很多事情,不想做的人,始终不会做,就像寺里的戒言,它是个文盲,而它每天在院子里窜来窜去,也不见被刺中。而那些想摸月季的人,靠一个标识去阻止有用吗?

当然虽然心有疑惑,戒嗔还是按照师父的吩咐把木牌放在了月季旁边。非常意外的是,木牌真的起到了作用,那以后,被月季刺伤的人变少了。

也许正如智缘师父所说的,最显而易见的道理,反而更容易被忽略,每个人都需要时时刻刻地督促和提醒自己,这样才可能不犯错,少犯错。

第63个 施主的文章

除了念佛以外,戒嗔也有一些机会去学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教这些内容的便是戒嗔的几位师父。因为师父们觉得,既然生活在社会中,就不能偏离现实太远,若是除了佛法以外,其他东西什么都不知道也不好。

戒嗔的几位师父中,智惠师父出家前曾经是一个语文老师,智缘师父出家前也是学习中文的大学生。两位师父空闲的时候会轮流讲些课程,只是内容仅限于语文和少数一些历史课程。

师父们也议论过,这样教授弟子们,会不会太偏了,是否要搭配一些其他理科的课程,但是他们二人互相推着让对方教理科,最终还是都在教语文。

戒嗔和戒傲曾经私下议论过,师父们为什么不教其他科目,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肯定不是他们不想教,而是他们自己就不擅长理科。

当然戒嗔和戒傲从来没有把这个想法告诉过师父,因为我们都觉得,揭师父的短,不是一个温顺善良的徒弟该做的事情。

智惠师父常说,教写文章比较容易。以前他教学生,是教怎么用最优美的词汇把事情说出来,而教寺里的弟子,则只需要告诉我们怎么把一件事情说得清楚就可以了,毕竟我们不需要用那些词去当考试成绩。

教课之余,师父们也会布置些作业,多半是一些文章的鉴赏,有时候是几首诗词,有时候是几段名篇精选。

有次智惠师父拿出一篇文章,说是一位施主写的文字,让大家评判。

那天晚上和戒傲在小屋里看文章,戒嗔原以为是一篇美文,结果看到后来肚子快笑疼了。因为这位施主文字章法杂乱,有很多地方不通顺,错字病句更是随处可见。

戒傲师弟后来对戒嗔说:一直觉得你的文章错字和病句多,但是相对于这篇文章的作者而言,你简直就是大师了。

想了又想,总觉得戒傲师弟的话也不是好话,不过想着师父布置的任务,戒嗔还是大度地和戒傲合作,把文章中的毛病挨个找了出来,再由戒傲师弟抄录在纸上。

第二天一早,我们一起把昨天的答卷拿给了智惠师父。智惠师父粗略地看完我们的答卷,并没有给出评价,只是把文章又交到我们手中,让我们再看一看后告诉他结果。

晚上回到小屋,我们再次看施主的文章,边看边冒汗。原来文章中的错处远比我们昨晚找到的多很多。昨天看文章的时候,我们笑得太开心,以至于寻找得不是太仔细,疏漏了很多。

戒嗔想,师父之所以不满意,估计就是这个原因吧,我再次整理了施主文章中错误的条目,竟然比第一次多了一倍有余。戒嗔翻来覆去地看,觉得这次定然没有疏漏了。第二天一早,戒嗔和戒傲早早地跑到智惠师父屋子里,得意地递过纸去,结果师父只看了开头,又把文章退给了我们。

师父说:这篇文章的作者没有读过什么书,文笔固然不美,叙述的时候也很不连贯,但是他所说的故事是极好的。我给你们这篇文章的目的,其实是希望你们看到故事中的真情实感,而不完全是它的错字和病句。

戒嗔和戒傲两人有点儿惭愧地对望着,仔细去回想那篇文章的内容,忽然发现师父讲得没有错,除去文法上的缺陷,那实在是一篇相当不错的好文章。

戒嗔忽然觉得,其实好多事情都是如此,有时候,我们因为苹果上有疤痕,便去抗拒和贬低整个苹果,我们甚至忽略了,这可能是一个美味无比的苹果。

任何事物本身都不会完美,如果我们一味地寻找它的缺点,结果可能是荒废我们的时间,如果我们细心发掘它的优点,或许会因此让我们进步。

第64个 希望中的郑施主

前些日子,天明寺里来了位躲债的施主,这位郑施主是淼镇的居民,前些年在城市里做生意发了些财。郑施主其实很年轻,他为人豪爽,平日喜欢结交朋友,经常拉着朋友一起玩乐。因为喜欢佛学,所以郑施主时常会跑到天明寺里来找戒嗔和戒傲聊天,有时候看到寺庙的房屋有些破损,他便会找人上来帮助修缮。

郑施主特别喜欢淼镇附近的山水,他在这里有好几处房产。后来他觉得淼镇附近山清水秀,是个休闲的好去处,就投资了一大笔钱在附近开发旅游业。

谁知道不久后他的公司陷入了一场经济纠纷,虽然郑施主在法律上是占理的,但是这次事件导致他的很多资金被冻结了,投资了一半的旅游业面临很多项追加投资。郑施主资金无法周转,一狠心便把自己的房子给卖了,这才没有让项目中断。

坏消息通常传得很快,郑施主公司纠纷的事情,很快便传到了他的债权人耳中。大家怕郑施主官司打不赢,便纷纷上门逼债,甚至没有到约定归还期的公司也找上了门。郑施主的朋友中没有特别富裕的,他们即便是倾囊相助也只是杯水车薪。

郑施主每天被人堵在公司门口逼债,终于忍受不了,跑到天明寺来,要求躲一阵。

郑施主对戒嗔说,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寺庙里最安全。因为里面的师父个个都视钱财为身外物,所以哪怕小镇的债主们再高价悬赏找郑施主的下落,效果也不会太好。

师父知道郑施主为人不错,只是遇上暂时的困难,便同意他在寺里住一阵儿。可能谁也没有想到郑施主会住到庙里来,那些债主也没有跟过来。

天明寺平日人来人往,师父也怕郑施主被人找到,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便破例没让他住在寺外的房间,而是让他在戒嗔和戒傲的房间里加了张床。

郑施主性格豁达,即使是遇到了这么大的事情,心情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他常常靠在小床上哼着歌,唱到开心的时候,还用手拍着床板和着节拍。

郑施主虽然唱得很难听,但是调子是很欢快的,有这样的心态也不错。

郑施主隔几天便往山下跑一次,回来时会很兴奋地说他的进展。戒嗔和戒傲都不明白他所说的那些事情,但从他的表情中可以看出来,事情应该是比较顺利的。

过了两个月,郑施主赢了官司,临走的时候,还特意邀请大家下山的时候一定要去他的公司坐坐。

又过了几个月,戒嗔下山买东西的时候,看见了开着车的郑施主。郑施主远远地和戒嗔打招呼,一定要送戒嗔一程,戒嗔推辞不过,便坐上了车。郑施主一路和戒嗔聊天,挨个问着寺里的人,边说边笑。

道别的时候,郑施主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