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幸福论-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担盍α浚俅畏⑵鹱非蟮墓ナ疲换蛘吒谋溆蟮�
…… 210
491第一章 人与幸福
目标,改变追求的方向。从绝对意义上讲,遏制欲望、停止追求的人,过去、现在或将来,都是不曾有、也不会有的。
永不满足的欲望与追求,这既是人获得幸福、快乐的根,也是遭受痛苦、烦恼的源。
动物只有肉体,而人还有灵魂A动物之所以只是生存而没有有滋有味的生活,是因为动物与人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即动物只有肉体,没有灵魂;而人不仅有肉体,还有灵魂。
说到灵魂,就需要对灵魂这个概念加以界定。因为各种思想体系的人,都在使用这个概念,其含义很杂乱。讲迷信的老百性,常把灵魂与鬼魂混为一谈,认为人活着的时候,魂魄与肉体是结合在一起的;而人死后,肉体与魂魄就离开了:肉体腐烂,但魂魄仍然存在,俗称鬼魂。宗教学说中,也认为灵魂是不死的。
人活着的时候,灵魂寄居于人的肉体之内,主宰着人的躯体;死亡则是灵魂离开躯体而他往的结果。人死之后,灵魂或是上升到天国得到永生;或是下到地狱受到惩罚;或是转托别种生物躯体;或是长期到各处游荡。迷信与宗教中所说的这种灵魂缺乏科学根据,是人的认识的迷误,自然不足为信。
我们所说的灵魂,与迷信、宗教中说的灵魂,有本质上的不同,它指的是人的精神世界。具体一些说,是指人的理性、情感、意志、信念、道德、情操,以及其他一切内心世界的东西。人的精神世界的这一系列的要素,是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高于动物的根本性的特征。人有理性,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所以人才能按照自己的意图、根据
…… 211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591
自己的需要,去创造生活;人有理智、有情感,所以才能有精神生活,有多方面的精神追求。最高级的动物虽然也有一些心理活动,甚至有一些十分简单的“语言”
,但是它们没有抽象思维,没有创造能力,没有建立在创造能力基础上的劳动与物质生产活动,因而也就没有社会生活。高级动物有一些简单的情绪反应,但是没有形成人一样的情感生活。所以建立在理性与情感基础上、追求真善美的精神生活与内心世界,动物是不具有的。动物没有精神生活、没有灵魂,所以动物只能是物,而不能称之为人。
人的灵魂是依附于人的肉体而存在的。没有肉体,就不会有灵魂。
而人的肉体则借助于灵魂而使自己区别于动物,过着人的生活。灵魂与肉体二者相互为体、相互为用,相互影响,不能分离。
但是灵魂与肉体二者又有质的不同,各有各的规律,各有各的需求。因而,二者也常常出现矛盾。
肉体是物质实体,是生物实体;肉体的存在与变化,完全受自然规律支配。
人的那些根植于肉体生理过程的欲望、需求,如生存的欲望、饮食男女之欲望等,可以说都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东西,是一种自然机能。这些由肉体生理机能所派生出来的欲望,需求的满足,一般来说,是要靠物质手段来解决的。衣食住行、治病用药,这都是用物质的手段来解决生物实体中的生命过程的矛盾。
这些东西构成人的自然属性。
人是由动物进化来的。在一定意义上说,人也是一种自然存在物,也是动物。
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说,在人身上还包含着兽性。人
…… 212
691第一章 人与幸福
身上的动物本能虽然也不时地显露出来,但它毕竟是被人化了的东西,被社会化了的东西,是被社会文化、人的精神改造过了的东西,是受到理智控制的东西。只是由于不同的个体的精神境界参差不齐,所以这种动物的本能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的反应。越是文明程度高的人,他身上的动物本能被人化的程度就越高,灵魂与肉体的冲突所带来的痛苦,就越是深刻,而那些文明程度较低的人,其身上动物的本能作用就强烈一些,理智的控制能力比较差,灵魂与肉体的冲突所带来的痛苦的深刻程度也就不大。
人的内心世界、人的灵魂,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东西。一般来说,人的肉体是一种自然物,它的形成、发展过程是一种自然过程。而人的灵魂,是社会生活的产物,是文化的产物,是通过教育、熏陶、环境的影响逐渐形成的。肉体作为自然物,虽然有美丑之分,却不存在善恶问题;灵魂作为文化的产物、作为人之为人的东西,就有善恶之分、崇高与卑劣之分、纯洁与肮脏之分。宗教学说中,把由人的肉体所产生的欲望,看成罪恶的渊薮;认为人的精神世界是上帝赋予的,因而精神生活是纯洁高尚的。这种理论是缺乏事实根据的。
实际上那些根源于人的肉体、根源于生物本能的欲望,其本身,不存在善恶之分,人们不应当对这些欲望本身,进行善恶评价。
应该受到善恶评价的,倒是人怎样对待这些欲望。
而这恰恰是灵魂所要处理的问题。灵魂的美丑、善恶、崇高与卑劣,就是通过处理这些欲望的不同方式、不同态度,表现出来。
人的欲望,并非仅仅来自人的肉体,来自人的肉体的只
…… 213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791
是一小部分,而大部分欲望,来自人的灵魂。人活在世界上,不把它叫做生存,而把它叫做生活,主要是由于人的灵魂的存在,由于人有由灵魂带来的、与肉体所派生的不同的众多欲望。人对这些欲望的追求与这些欲望的实现,使人的生命旅程丰富多彩,有滋有味。当然,人生的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许多烦恼、痛苦的产生与存在,也与灵魂密切相关。人若没有灵魂,也就没有那么多的动物所不具有的幸福与痛苦了。
灵魂的复杂不仅仅在于它的欲求的众多,也不仅仅在于构成它的要素的复杂。灵魂的复杂,还在于一个人的灵魂的善恶、美丑、高尚与卑劣,并非是单一的,而经常是善恶相杂、美丑并存。灵魂的不平静、灵魂中的自我冲突,人生的许多波折也由此而生。而灵魂中的这些波折、以及由此带来的人生苦乐,在动物身上更是不会有的了。总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他有灵魂。
人不仅有物质生活,还有精神生活A同肉体与灵魂这个问题紧密相关的问题,是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问题。与肉体直接相关联的是物质生活,与灵魂直接相关联的是精神生活。当然,这样的区分只是分析的结果,它既不否认肉体与精神生活的关联,也不排除灵魂与物质生活的联系。对于人来说,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是相互渗透的,既没有绝对纯粹的物质生活,也没有绝对纯粹的精神生活。人的物质生活过程,都是在人的意识指导下进行的,人的精神活动,又是要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手段、物质运动来实现的。
…… 214
891第一章 人与幸福
如上所述,人的肉体是一种物质实体,是一种生命过程。
肉体所派生的欲求的满足,要靠物质手段来实现。要维持生命的存在,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等问题。人们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与衣、食、住、用、行的具体解决,就构成人的整个物质生活的内容。
一般说来,物质生活资料富裕,人们的物质欲求基本上都能得到满足,人肉体上的痛苦就会大大减少;而如果物质生活资料匮乏,人的基本生存难以得到保证,人在肉体上就会遭受痛苦,人的灵魂也会不安。因此,人类生存的头等大事,就是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物质生活,是任何人都离不开的。
解决物质需要问题对于人类来说,尽管是头等重要的事,但是作为人类的个体、作为一个人来说,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使自己的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并非是人生的最高价值所在。灵魂是人所特有的,是人高于动物之所在。使灵魂的需求得到实现,才是人的特有的使命,人生真正的价值还在这里。
应该说,人的灵魂的需求,是多方面的,精神生活的内容丰富多彩。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有以下诸方面:发挥创造才能。人具有创造能力,这是人的本质力量所在。人进行创造性劳动,当然首先是为了解决物质生活资料的问题。但是,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人的创造能力也得到了证实,自己的创造性也得到实现。当一个人因此而得到社会的承认与赞扬时,他的心中会感到欢愉和兴奋,因为他这时更体会到了人的力量、人的伟大和光荣。在这个时候,他才
…… 215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991
感到自己更像一个人。相反,如果一个人得不到表现他自己才能的机会,他将会感到痛苦,内心会有一种委屈感、失落感。从刚刚懂事的孩子,到退休的老人,没有一个人不想显露他的创造才能。发挥创造才能,是人的一种精神需求。这种精神需求,有时表现为一种不含个人功利目的的事业心。
就是说,他做这一事情,不是为了获得某种物质的或精神的报酬,而仅仅是出于对这一事业的热爱,仅仅是为了把自己内在的价值、内在的才能发挥出来。这种事业,是使他的才能得以发挥、使他的生命价值得以实现的机会。他的有限的生命,可以通过这些事业得到永生。正因为这个缘故,才有事业便是生命的说法,才有那些为了事业而献身的人,才有那些为追求真善美而献身的人。发挥才能的欲望,在动物身上是绝对没有的;在人身上,这种欲望来自灵魂。表现自己的创造能力,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上述内容相关的一个问题,是人有追求知识、学习技艺的需求,有探讨理论、探求世界奥秘的需要。这也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人的灵魂的渴求。人的本质力量在于创造,但是这种创造力在人刚刚出世的时候,还只是一种潜在的能力;这种潜在的创造能力,只有在后天加以自觉地开发,才能变成现实的创造能力。这个开发过程,就是对人进行教育,接受他人的知识与技艺。自古以来,学习文化知识、研究科学技术、历史、哲学,丰富、充实自己的头脑,这种需求也是构成人的精神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
人与动物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区别,即人有人的尊严,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把一只猴子、猩猩关在笼子里让游人观
…… 216
02第一章 人与幸福
看,猴子、猩猩虽然觉得不舒服、不自在,但是并不会感到有什么难为情,它们没有自尊心、羞耻感。如果把某个人关在笼子里,让人们参观,这个人脸上就挂不住,感到自己的人格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作为人,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夸奖,希望得到荣誉;而害怕受到别人的羞辱,惧怕被人小看,被人贬低。因为人有尊严,这也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
既然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那么每个人也应当要求自己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尊重别人。
人的这种自我要求,是动物不可能具有的,这是人的道德生活中的一部分内容。
道德既是社会对个人行为的一种要求和约束,也是行为主体对自己的一种自我要求和自我约束,是行为主体自觉地按照社会的要求去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这种自觉性,是人的自我要求,是人的道德生活中的核心问题。只有一个人把社会对他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内心的自我要求、并变成自己的行为时,这个人才算具有了道德。这时,如果他不按照社会的要求去做、不履行自己的职责,就会受到自己良心的谴责,感到自己有愧,不仅是对不起他人与社会,而且也是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而忠实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自己的心中就会感到充实、感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如果为此而得到他人的赞扬,那么心中就会有一种幸福感。维护人的尊严与履行自己的职责、义务,追求人格的自我完善,都是人的精神生活需要。
在人的精神生活中,对理想的追求,也十分重要。理想作为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设想,虽然饥不能食、寒不能衣,可
…… 217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102
是人们总是在追求它,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人们总是不满足于现实,而寄希望于未来。也正是因为人们相信未来比现实要好,所以人们才追求未来。理想常常被人称之为精神支柱,意思是说,当一个人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