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穿越红楼之贾璐-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煊裰馈�
“那她叫什么名字?”
梨子道,“是叫秦可卿的。”
贾璐恍然,倒是她,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贾家的姑娘虽然各有各的缺陷,但在整个京都,论相貌可是一点也不差了。
不过,她竟然没死?
在红楼中,她和林如海是先后死的,这一世,贾敬对蓉蔷两个哥儿管的紧,至今未婚,她没有嫁进来,自然不会死了。
又想到之前去世的韩氏,贾璐略微红了眼,想着自己母亲去世的时间,可不就是她的那个时候,莫非是她母亲挡了她的祸了?
随后,贾璐在心中摇摇头,她母亲早在红楼开篇就不应该存在的人,不可能是挡了她的灾的。
梨子又八卦道,“那个秦姑娘虽然长得漂亮,但是不得众位姑娘们的喜欢呢!我打听到她似乎格外会惹祸呢!”
橙子咳嗽一声,这些事情可不是姑娘能听的,但李嬷嬷和焦茜等一众年长之人不在,橙子和梨子不过是一个等级,况且梨子会说会笑,不比橙子恩宠差,翻了个白眼,接着说。
“听说南安王世子一次偶遇后惊为天人,非卿不娶,就连她平原侯蒋家隔房的庶出兄弟都是神思不属的。”
“咳咳!”原以为又是橙子充大,却听着声音不对,扭头一瞧,李嬷嬷面色不好地站在门口。
梨子赶忙禁了声,规规矩矩站到了一边。
李嬷嬷对她道,“这是你一个姑娘家该说的话吗?还不下去领罚?”
梨子瘪瘪嘴,不敢埋怨只得去了。
贾璐瞧着心疼,但梨子说话不经过大脑,况且李嬷嬷身为领头的教养嬷嬷,她的威势不好随意打破,只能等她出去之后,劝道,
“她年纪小,嬷嬷且宽恕她一二。”
李嬷嬷掖了掖贾璐身上的薄锦,道,“她虽说年纪小,在咱们这儿的时候能让的,万一冲撞了老爷、太太之类的,姑娘也去求情?”
贾璐想着也是,她是女婢,原些就比一般人艰难些。
“那个秦姑娘。”
李嬷嬷忙打断道,“我的好姑娘,你若是为了梨子好,你就莫要提她了。”
贾璐点点头,“我知道了。”
这秦可卿莫说不是自己侄儿媳妇,便是,也比不上自己身边的人,自然没有为了她害了自己人的道理。
只是心中这份好奇实在消停不了,若说在红楼书中,秦可卿造成爬灰的人伦逆案,还可以说是贾珍好色胆大,但就算不嫁进来,在外头也能惹出这诸多的祸事,真是难以置信她的美貌啊!
另一处荣国府停了晚宴,贾母年老,也有些受不住了,早早就退下了,因着陈氏是大媳妇,王熙凤又是要送客,所以由王夫人搀扶这回了荣禧堂。
到了荣禧堂,贾母一把推开王夫人,在鸳鸯的搀扶下端坐于软塌上,鸳鸯跟在贾母身边多年,第一时间察觉到贾母情绪不对,恭敬奉上温茶,带着人悄悄出去了,还轻轻拢上了门。
便是王夫人再不识眼色,也知道跪下静候。
“今天,我瞧着营缮郎家的那位来了,你们是把她也给请来了吗?”
贾母一问话,气氛凝固起来了。
那位便是秦可卿,原太子,现任义忠亲王的女儿。
当初,废太子未出事情的时候,名正而言顺,皇上又顾念早逝亡妻,对他爱重有加,朝中不知有多少人想要攀附上他这棵大树。
若是贾代善未去的时候,他们或许还能端个架子,等着那些个皇子皇孙们礼贤下士,但没了贾代善,贾家就陷入了青黄不接的时候。
宁府还有两个贾蔷、贾蓉撑得起来,荣府还要惨些,有天分的贾珠、贾瑚早夭,徒徒留下一个宝玉,就算等他们成长到可以独撑一面的时候,那也是几十年后了。
如今他们要想要有从龙之功,只能跟那些底子不深的人家一样,不说舔着人家的鞋子,至少得压下国公府的的自尊与荣耀,厚着脸皮上去讨好一二。
就算自己扔了脸皮,也要看人家看不看得上,好在贾家别的本事不多,三教九流接触得倒多,打探到皇家不大不小的机密。
第一百一十一章 省亲
废太子身为太上皇嫡长子,早些年就成了亲,虽说不是好色之徒,但也不算什么寡淡的人物,多年来上手的姑娘连记名的不记名的,太上皇给的、底下人孝敬的加起来没有一百也有几十了,可愣是没一个下了蛋的,这也是先帝可以将他轻松撸下来的原因之一,一个没有子嗣的太子地位很难稳固。
贾家别的本事没有,三教九流的人认识不少,多方打探之下外加运气,还真被他们发现一个秘密。
原来废太子在宫外头养了个外室,那外室给他生了个女儿,虽然不是儿子,也没上皇家的族谱,但好歹也是太子唯一的子嗣。
不过后来,也不知那外室是招了谁的眼,一次上香时,被人追杀,全部被杀,女孩失踪。
也是非常的巧合,曾经一度失去贾代善而担忧惶恐会被扔出京都一流世家行列的贾家以为这是上天给他们的好处,后来发现那个女孩被送到了京都的养婴堂。
当时的贾母等人商议过后,决定不自己出面,让与之交好的秦家秦业出面领养了去,正巧秦业无子无女,待女孩儿长大后,再嫁与贾家的子弟,既给贾家子弟添一二保障,也好联系到废太子。
可谁想到当了多年安安稳稳的太子,最后几年竟然也等不及,竟想要宫变,最后这根线反而断了。好在还没有她还没来得及嫁入贾家,要不然就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早些年,废太子还没废的时候,秦可卿也已长大,族老们就催促着要结亲了,但够得上身份的贾家嫡系也就只有贾蔷、贾蓉、贾琏、贾宝玉了,但贾琏早早得与王熙凤订了亲,贾宝玉太小。
至于贾蔷、贾蓉,那知未来的贾敬如何能让他们结亲,这不是毁了他们吗?没了这四位,贾家其他族人又各自不服各自,这一拖就拖到了废太子谋逆,新帝登基。
这样,以贾家人尤其是荣国府的人的秉性,有如何会再亲近这么一个废子,还是个会扎手的废子呢?
王夫人只能答,“宝玉和她兄弟交好,原先请的也不过是她的兄弟唤作是秦钟的,原想着这秦业原先也与咱们家交好,便是请了也无妨。”
“什么!”贾母震怒,当下甩了一副茶碗下去。
“你既然还让宝玉掺和进去,你就不怕将来牵连到宝玉吗?”
原先贾母还想着是不是有人瞧着老圣人身子转好,渐渐关心起义忠亲王了才将她给请来的,没成想竟然是宝玉掺和其中。
要说这贾母远见卓识是没多少,小聪明却有很多,当年便是义忠亲王稳居太子之位的时候,她都没有让自己的子孙去娶她,而是想法子让宁国府的人出头,这宁国府人丁单薄,便是富贵了也要拉拔自己的宝玉等人。
王夫人硬着头皮解释起来了。
“这,这只是个巧合,一年多前,宝玉在外头玩得时候,碰巧遇着了那位姑娘的兄弟,两人一见如知己,越发关系好了起来,这些原先我们也是不知晓的,毕竟宝玉年纪越发大了,哪还有天天盯着的道理。
谁知道那兄弟是个没规矩的,竟将宝玉带到他家里,见了他姐姐,你们也知道,我那孽障,什么都是好的,为人聪慧机灵,就是偏好长得好的人,那姑娘的长相也着实漂亮,宝玉单纯不知事,见着了就恨不得带回来当嫡亲的姐妹。
宝玉与他们交好,多次夸赞,我看着清俊又识礼,就没阻止他们来往。这次,也是宝玉那个孽障,愣是将人拉了过来。下人们没拦住,我们也没仔细探查,这才来了的。”
一年多前,那不是义德王爷拉拢他们的时候吗?那个时候不拦着宝玉交好那个秦家的小子,她大王氏心里想着什么当她不知道吗?
贾母瞧着她虽有愧疚之色,但无害怕之意,知道她心中有底气,她既是娘娘的生母,又是自己心肝宝玉的生母,便是自己训她都得避讳着点,不然伤了娘娘和宝玉的体面。
强忍下怒气,道“这倒便罢了,当今根基稳固,又是娘娘省亲在即,别出什么幺蛾子了,宝玉还是待在家里吧。”
王夫人见好就收,自然应下。
第二日,宝玉知道后,闹腾一场,他和秦钟正是交好的时候,便被老太太、太太两人联手阻了,到底没办法出了门去。
只是接近过年娘娘省亲的日子,阖府皆欢天喜地,唯有他一人长吁短叹,众人知道他的痴性,也不理睬。
接着省亲别墅告竣,贾政因忆及宝玉有几分歪才,加上娘娘一向看重宝玉,便让他试着题对额,宝玉纵然心情不好,面对他的老子,只能强打起精神来,一一论述了,贾政见他无精打采也是生气,骂了几句让他回去了。
大观园既然修缮完毕,各色摆设书画等都要摆了进去,王夫人安排着去江南采买灯笼戏子的人也回来了。
又有周瑞家的来回,有一留发道姑唤作是妙玉,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亲自入了空门,在玄墓蟠香寺出家,方才好了。
王夫人想着这姑娘身份体面,便下帖子请人过来了。
转眼过了年,到了正月,荣国府众人为着迎接娘娘的事情连个年都没好好过,便是宁国府一边也如是。
虽说还在韩氏孝中,但家孝比不上国事,若是上头体贴也就罢了,但上头没说,也只得同样按品大妆,跟着荣国府的众人一起候着。
贾璐也和迎春、探春两个姐姐一般,穿了一样的衣服,还是体贴了贾璐刚刚丧母,衣裳做的素净了些,贾璐打听到时陈氏暗中所为,想到当年黛玉初初进贾府也多亏了她的提点,多了几分感激。
正月十五,元妃省亲,自是热闹非凡,贾璐不喜这奢华热闹,也不过是跟在两位姐姐身后,她们做什么自己也做什么罢了。
她自小就有的记忆,瞧着雍容华贵的贾元春和当年走之前倒差不了多少,只不过更加成熟一些了,想着不管是什么原因,能二十多岁被封,相貌上果然是不差的。
听着她和贾母、王夫人相抱而泣,贾璐不觉得有多么悲伤,仿佛看戏一般。
看着她和贾政牛头不对马嘴的对话,贾政一番恭敬忠君的话深深噎得她的眼泪含在半空坠不下来,只觉得好笑。
贾元春还是命众姐妹写诗,贾璐不善写诗,写个打油诗都吃力,瞧着眼前这灯火通明,繁华奢侈之象,想着今生便是不会白茫茫一片,但大势所趋,这番繁华想来就是荣国府的巅峰了吧。
一时心中有感,命人取了她的颜料来,对着这场景画了起来。
画画最是费工夫,等着众人都交了诗,她才花了轮廓。
贾元春见着如此,心中纵然有些不满,想着她还年幼,又是宁国府的孩子,不好多说,也不过是平平赞了两句。
第一百一十二章 选宅子(一)
元妃省亲回宫,贾璐也回了家,到了家中,心中还想着当时的场景,念念不忘,她的先生们知道这样的情绪难得,也不怪罪,都陪着她把画儿给画好。
这般一幅画生生画了一个多月,唤作是元妃省亲图。这画效果确实是好,就连贾敬瞧了也赞叹不已,贾母听闻过后想将这画进奉宫里,贾璐对这幅画正是满意的时候,死活不同意,只答应再画一幅。
这样又是画了一个月,心境不在,画得自然没有上一幅来得触动人心。不过对于年幼的贾璐来说,也算是不错了,进上之后,被圣人和老圣人瞧见了,都赞叹不已,听说是元春不满十岁的小姑娘画的,纷纷降下来了礼物。
贾璐趁此机会便道,自己年纪略大了,对于诗词歌赋等着实不大能耐,便想着专精于画画,贾敬想来疼惜她的,自然应下了,打发了其他的先生,只留下统教为人处世的客先生,她原先是在郡主那儿教学的,原本还有以为擅长诗词书画的先生,但贾璐嫌弃他言谈举止之中的清高,还是辞了他去,索性客先生也善绘画,也教得过来。
二十一日是宝钗的十五岁的大生日,虽然两年前的事情让宝钗在贾母那儿丢了不少心,但这两年来,宝钗不骄不躁,不过是对姐姐妹妹还是兄弟宝玉都是一副大姐姐的样子,温和细心,关怀有佳,不仅是宝玉,便是连迎春、探春两姐妹也是赞叹不已的,贾母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自然是满意的。
便提出要给她过整生日,让人来叫贾璐,那个时候贾璐正沉迷于绘画之中,哪里愿意出门,随便拿了个由头推辞了出去。
后来听闻史湘云过去了,王熙凤推出一个小戏子说这孩子长得像一个人,别人瞧出来了都未曾说话,倒是她一口说了出来,是林姑娘,还在林黛玉不在,未和她闹矛盾,一番风波倒是过去了。
李嬷嬷却在贾璐耳畔嘀嘀咕咕,这史家大姑娘也不知道是真的大大咧咧还是假的,让贾璐离着远一点,贾璐挥舞着画笔似听非听点点头。
而后元妃降旨让众姐妹搬入大观园居住,宝玉等人自然欢喜非常,因着去年和贾敬商量好了,让贾璐过一年孝期再往贾母这儿来住,贾母便让人请了贾璐过来,让她选一处屋子去。
贾璐对分房子也很是兴奋,兴冲冲得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