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评传-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所有家务,统由他自己一人主持,不去麻烦两弟。〃许氏对作人及羽太信子都有微词,说:〃作人轻听妇人之言,不加体察,他虽竭力解释开导,竟无效果,致鲁迅不得已移居外客厅,继又搬往砖塔胡同了。
那年秋间,他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出版。初版包括小说十五篇,都是
一九一八一一九二 二年间作品,由北京新潮社出版(一九二六年十月间,改由北京北新书局刊行第三版,到了 一九三〇年一月间,他抽去其中的《不周山》,
便是后来流行的版子了)。他在自序中,略述他自己幼年时期的遭遇,以及逐渐在他意识中成熟的中国社会的影子。他说:〃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 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非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 ,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①这就是他所要参加《新青年》阵线的主因。他说:〃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巳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
①《鲁迅全集》第1卷,第417、419页
圍、〃〃^ …、〃國國國〃I〃國「人「'人國」1、1,國I、1!、11,〃?―國?國國1—1國國圍國〃^^國一^1^「1,、、國1 ^^〃^〃^^/…^'、圍、—國—〃國
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 ,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①他的小说,可是建立了中国新文艺的纪程碑,但他的目的在剖解中国社会的病态,促进社会的进步,依然是他当初要创办《新生》,以文艺来唤醒群氓的本意。他的小说是
写实的
是年冬,他买了北京阜城门内西三条胡同二十一号的房子,也就是今曰
北京鲁迅纪念馆的所在
二月,他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讲演:《娜拉走后怎样》,他提出了凸出的意见,他说:〃然而娜拉既然醒来,是很不容易回到梦境的,因此只
得走;可是走了以后,有时却也免不掉堕落或回来。否则,就得问:她除了觉醒的心以外,还带了什么去?直白地说,就是要有钱。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自由固不是钱所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要求经济权
、!
然是很平凡的事,然而也许比要求高尚的参政权以及博大的女子解放之
更烦难。〃他的话是深刻的!他还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我想这鞭子总要来,好坏是别一问题,然而总要打到的。〃②这是他的社会观。
一月,孙中山,与苏联代表越飞谈判,发表联合宣言,一面申述中国民族革命计划,一面保证苏联不以共产主义强行于中国。二月间,孙氏往广东复任大元帅。六月,国民党与共产党决定合作方针。苏联派鲍罗庭任囯民党政治顾问。十一月,国民党发表改组宣言。)
十月,曹锟在北京就任大总统新职。是年春,全国各地学生运动、民众运动先后发生;抗日及排日货运动,激烈而普遍。二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五月间,创造社主编的《创造周报》创刊。印度诗人泰戈尔来华。教育部设立国语辞典编纂所。陶行知、晏阳初组织平民教育促进会。
鲁
年
羞
附
〔日本大地震,日本社会革命领袖大杉荣被惨杀。)
曰本《文艺春秋》创刊,有岛武郎殉情自杀,厨川白村也于地震中去世。
一九二四年(;民国十三年,甲子) 四十四岁,他仍在北京。
一月,他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会演讲,题为《未有天才之前》。他在这一回演讲中,指出:〃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
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中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我想,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他批评当时社会上的论调和趋势,一面固然要求天才,一面却要他灭亡, 连预备的土也想扫尽。他指出:〃整理国故〃、〃崇拜创作〃和恶意的批评,都是有害于天才的发展的。他说:〃天才大半是天赋的;独有这培养天才的泥土, 似乎大家可以做。做土的功效,比要求天才还切近;否则,纵有成千成百的天
才,也因为没有泥土,不能发达,要像一碟子绿豆芽!〃①
二月,他写了《祝福》〈祥林嫂八《在酒楼上》,后来收入《彷徨》中的几篇小说。这小说中,有着他那份〃淡淡的哀愁〃的气氛,在写作技术上,可以说是到达圆熟的峰顶。《祝福》所写的是封建道德和迷信的压迫下的妇女的悲苦,这种悲苦,全国都是一样,但在鲁迅的笔下,到底还是南方水乡的背景。在《酒楼上》,写吕纬甫这样知识分子的心怀。这个人的性格,似乎有点像范爱农,却也存着著者自己的成分(编者以为这篇小说,最富〃鲁迅〃的
飞〉。
五月,他们移入西三条胡同新寓。这一新寓由他自己设计,建成北屋三
间,南屋三间,东西各两间,组成一个小的四合院。院内,他种了三株丁香树。
北屋的中间,后面接出一间房子去,那就是他所说的〃老虎尾巴〃,乃是他的工
作室(此屋的东间是鲁太夫人的房,西间则是朱夫人的房〉。北屋后面小园内,种着一株刺梅,在后园里还可以看到墙外的树木。他在《秋夜》中所写的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便是
这么一种情景(编者最近曾去看了 一回,那两株枣树,原已砍去了,而今又补
种出来了)。我们知道,他的《彷徨》各篇,及许多译著,都在那儿写成的。
六月,《中国小说史略》完稿,历年校正的《嵇康集》,也已完成,并作序文。他在《中国小说史略》序中说:〃中国之小说自来无史;有之,则见之于外国人
所作之中国文学史中,而后中国人所作者亦有之,然其量皆不及全书之什一,
故于小说仍不详。〃①他这部小说史,也是开山的工作,首先,搜辑古逸,考证史料,其断制之严谨,条理之明畅,自是过人一等。全书二十八篇,前六篇条
秩源流,工夫最精富。后七篇,叙介近代小说的流派,评断至为公允。论者谓
足与王国维《宋元戏曲史》比美
七月,他曾应西北大学及陕西教育厅之请,前往西安讲学〈同行者有王桐
龄、李济、夏元璟、孙伏园、胡小石、蒋廷黻等教授)。他们从北京乘火车到河南陕州,由陕州改乘黄河民船至潼关,计水程约八十里,一共走了四天。潼关以西,又走旱道,直到七月十日,才到西安〈他们七月七日出发,途中八日)。他的
讲题是:《中;小说的历史变迁》。共分六讲
从神话到神仙传;(二)六朝
时之志怪与志人;(三)唐之传奇文;(四)宋人之〃说话〃及其影响;(五)明小说
之两大主潮;(六)清小说四派反其末流。后来在讲武堂,对讲武堂学生及一部分下级军官士兵讲的,也是小说史(小说史讲法,本来可浅可深,可严正亦可通
俗)。讲演之暇,他便和孙伏园等到各处游动,他们看大小雁塔;看曲江;看桥;看碑林,看各家古董铺。在昭陵上,他看见刻着带箭的骏马,还有一匹鸵鸟。
使他想起唐人魄力的闳放雄大,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对于外来事物, 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他在西安的这些日子里,总穿了一条黑布裤一件白小褂,
上街的时候,再穿件白小纺大褂,头发不常剪,面带黑黄色。他没有到满约定的曰期,便提前离开西安回去了,大约是七月尾。他们的回程,从西安到潼关那一
段改走渭河水道,由草滩下船,东行二百五十里,费时四天半。抵潼关,再取道
黄河达陕州,才登陇海车东返,从洛阳郑州返北京
附
鲁
迅
他本有写杨贵妃剧本的打算(原计划是三幕,每一幕用一词牌为名,第三幕是〃雨淋铃〃〉。也想到西安去,体味一下实地的风光。但是他到西安游历
访古以后,对孙伏园说:〃我不但甚么印象也没有得到,反而把我原有的一点印象也打破了。〃就因为这样,他始终没有把他的历史剧写出来。
十月,他翻译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X其明年三月出版〕。孙伏园为了北
京《晨报》某主编,从附刊抽去了鲁迅那首《我的失恋》(讽刺诗〉,引起了小小的争执,便辞职了。孙氏提议自办刊物,鲁迅支持他,这便产了《语丝》周刊。
十一月,《语丝》周刊出版,这是一种同仁刊物,他们本没有一定的目标, 意见态度也各不相同。外界人士,都认为周氏兄弟乃是这一刊物的领导人。不过,鲁迅写稿很多,很努力;《野草》那一串散文诗,都在这上面刊过,他也写了许多批评现实的杂感文。
―月,国民党在广东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联苏容共政策。五月,中苏建立新邦交。六月,黄埔军官学校开学,由蒋介石任校长。九月,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十一月,曹锟退位。十二月,孙中山北上入京。〉
十月,林纾逝世。〉
〔十二月,陈源、徐志摩等创办《现代评论》。〉
一九二五年(:民国十四年,乙丑)
四十五岁,他仍在北京。
二月,译厨川白村《出了象牙之塔》,迄十二月译完,作跋。翌年出版。他
在跋中说:〃造化所赋与于人类的不调和实在还太多。这不独在肉体上而已, 人能有高远美妙的理想,而人间世不能有副其万一的现实,和经历相伴,那冲突便日见其了然,所以在勇于思索的人们,五十年的中寿就恨过久,于是有急转,有苦闷,有彷徨;然而也许不过是走向十字街头,以自送他的余年归尽。……假使著者(厨川白村)不为地震所害,则在塔外的几多道路中,总当选定其一,直前勇往的罢,可惜现在是无从揣测了 。但从这本书,尤其是最紧要的前三篇看来,却确已现了战士身而出世,于本国的微温,中道,妥协,虚
假,小气,自大,保守等世态,一一加以辛辣的攻击和无所假借的批评。就是从我们外国人的眼睛看,也往往觉得有'快刀斩乱麻,似的爽利,至于禁不住
称快。〃①这也正是说明了他自己的社会观。
同月,他应《京报副刊》对于《青年必读书的征求》,作如次的答案:〃从来没有留心过,所以现在说不出。〃他还加了如次的附注:〃我看中国书时,总觉
得就沉静下去,与实人生离开;读外国书一但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中国书虽有劝人人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我以为要少一一或者竟不一一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少看中国书,其结果不过不能作文而已。但
现在的靑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只要是活人,不能作文,箅什么大不
了的事。〃①这番话,引起了一番剧烈的辩论。有人以为他〃读得中国书非常
的多,如今偏不让人家读,这是什么意思呢?〃他说:〃我确是读过一点中国书, 伹没有'非常的多7,也并不'偏不让人家读'。有谁要读,当然随便。只是倘
问我的意思就是: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②
三月,他辞去了世界语专门学校教职。
四月,许广平开始和他通信。在鲁迅生命史上,她闯入了他的感情世界, 也可说是极重要的一页。她和鲁迅相识,始于一九二三年,那时;鲁迅在女师大兼任教课;她是他的学生。不过她到鲁迅寓中去访问,成为〃老虎尾巴〃的常客,逐渐发生了爱情,则从这一年开始的(鲁迅自言:朱夫人乃是他母亲送给他的一件礼物,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的。他们夫妇之间,没有什么情感可言、
许广平,广东番禺人,母亲姓宋,她因为景仰母亲又自说曰景宋。她在幼年时,即受革命思想的陶冶,她自幼是一个刚率的人。由于五四潮流的激荡,
一九二三年;投考了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后来,扩充为女子师范大学)。女师大的风潮,学生想在黑暗中寻求指引,于是她遂向鲁迅通信请教了。她给鲁迅写信,开始于本年三月十一日的第一信。这信中,她提到了女师大事件。鲁迅当日写了回信,说明:〃学风如何,是和政治状态及社会情形相关
的。〃并教以壕堑战的战法。自那以后,他俩间书札往来,内容不只限于女师大风潮,在一般人生态度、社会问题上,她不断向鲁迅有所申诉或求教。鲁迅
这时正想纠集一般思想进步,热心做事的青年们来对根深蒂固的所谓旧文明,施行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