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开国谋士群-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雄有时也难免在“儿女”上有所“格调出入”。以此来看,《谋士群》中涉及女性,特别是陈平一节,用词稍显“轻”了。但这不过是一孔之见,再说了,“小德出入,正好放过”,唯其豪迈,不拘小节吧。
说起来,我这门外汉读《谋士群》实在是看热闹,门道还要行家来看,而我不光啰嗦了半天,还挑了毛病,念及此,也就赶紧打住不说了。要让我用最简短的语言来总结观感的话,那么就是:好看,有识见,推荐!
汉代的谋士唱什么歌
沈胜衣
学界有种意见,认为秦汉是中国历史上政治转型的完成期(如吕思勉之说);而我更感到,秦汉还是中国传统人格的定型期。那个时代是真正的承先启后、继往开来,解剖其间的突出人物,大至对看清中国历史与文化,小至对研究某一类型的国人特性,都很有帮助。比如谋士,前有战国时合纵联横的著名策士如苏秦、张仪,后有辅助造就一朝一国的蜀汉诸葛亮等等,可谓奇才叠出;但使谋士定格为一个特殊群体、形成了该群体文化的主要元素、令谋士与体制联系得更紧密、揭示了后起的同行在历史中的命运、确定了他们发展生灭的轨迹规律的,正是汉初一群著名谋士。因此,梁由之写《大汉开国谋士群》,重点记录和研究萧何、张良、陈平、郦食其、随何、陆贾等人的功过事迹,正如他自表的:“是一项很有意义、也颇具兴味的工作”。
不过,梁由之并不志在写成人物传记,而是有独特的体例:以六位谋士为主线,展示汉代开国年间的风云历史,包括各路帝王将相雄豪异士,包括重大历史事件,也包括重要的思想文化成果等。这就使本书具有了一个高度、一番视野。
我尤其欣赏他通过写人,揭示了人类政治生态中一些规律。前面引述的“政治转型完成期”,与我杜撰的“传统人格定型期”之间其实是相通的,传统人格与政治的关系非常密切,梁由之慧眼识此,写出了一众“政治人”和“人政治”,颇有警世之效。
比如,他写刘邦对萧何的恩宠,两人的合作无间,是后世景仰学习的样板。然此乃不多的好事,刘邦对其他谋士和功臣的事后翻脸秋后算账,便有血淋淋的一大堆;后代除了以“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为国策的宋代,更多的也是兔死狗烹的恐怖用人术。梁由之举了朱元璋与李善长等人的例子,说:“抚今追昔,温故知新,自由民主、富有效率、符合人性的现代化制度性建设,是今天的当务之急。”此外,萧何之所以能得富贵平安,也跟他明哲保身、助纣为虐有很大关系。萧何与韩信交深契厚,最后却迫于压力协助刘家皇朝除掉韩信,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梁由之就此指出:“这也充分说明,如果没有合理的制度性保障,好人也会干出相当残忍卑劣的勾当。”确是一针见血。
又如他分析刘邦钦定的开国勋臣功名榜,文官比起攻城略地的武将要较吃亏,连“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决策人物张良都仅排第六十二位。“但是,这些人后来都成为朝廷要员,位至三公,……对汉初政治发挥了重要影响。由此可见,‘马上得天下可,马上治天下不可’,不是随便一说。打天下武夫必不可少,治理天下,还是得仰仗书生。”此外还有从陆贾的“理想国”联想到当代傅斯年的“理想国”,等等,这类为读史解惑、有所洞见又有所发挥的史识,值得赞赏和深思。而即使在细节安排上,梁由之也时古时今举例对比,常常照应着当代社会政治史实。
此书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写人不止事迹,更原其心迹,注重人物的心理活动。老实说,我对历史著作以小说笔法展示古人心思的写法,是存有疑虑的;但得承认,梁由之的许多揣摩很是到位。“揆情度理,刘邦当时应该并无威加海内惟我独尊的雄心,张良似乎也没有一定要扶刘灭项兴汉亡楚的壮志,他们都还只不过是见机而作、走一步看一步而已。然而,形势比人强。”到汉立之后,“张良选择他与刘邦初遇的留县作为封邑,也是不无深意的。初见时的美好记忆,可以化解许多或有的误会和戾气,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指有助以后在清洗中自我保全。)这些地方都让我颔首,觉得写出了历史的深度。
其他的,像写到秦朝有位御史,赏识和提拔过萧何,萧何升官后表现出色,让那位御史大为高兴:“他既佩服萧何的能力,也佩服自己的眼力。”鸿门宴前,刘氏阵营紧急向项伯“公关”,结果,“刘邦的美酒、好话让项伯沉迷,张良深沉而热烈的目光则让他感到一种无可闪避的责任感。他不能不硬着头皮答应下来。”蒯彻之所以挑动韩信在齐国已准备投降的情况下仍出兵攻打,可能出于“同行之间的嫉妒心在当中作怪”,因为郦食其说服有七十多个城池的齐国降服,打破了蒯彻曾说降燕赵三十多座城池的记录,所以他要搅了郦的好事。英布曾听相面者言,他“会在遭受刑罚之后获得封王的荣耀,”后来因犯事被黥,他遂欣然受刑。再后来果然封王,衣锦还乡之际,他“摸着脸上的刑痕,内心充满狂喜和得意。”……诸如此类的心迹,虽于史无征,却是“揆情度理”的,而且活灵活现,让文章有趣好看,更点出了一些普遍的人类隐秘心理。我想,不仅全书的内容,即使这样的细节,都见出梁由之确是大手笔。
秦末汉初那段纷杂而辉煌的历史,有太多让人思考的话题。刚好,前阵子读到一个关于楚汉相争的官场调查报告,很有意思。
历来在“成王败寇”之外,还有一种人文色彩的评价标准:帝王刘邦虽成功而人格卑劣,霸王项羽虽失败而精神高贵。一般来说,只有一腔热血的青年会亲近年轻鲁莽、英雄气概的项羽,有所成就的中年人会欣赏年长成熟、老谋深算的刘邦。但是,我所看到的调查,让一些官员在刘邦志满意得的《大风歌》和项羽悲凉怨天的《垓下歌》中选择,居然官职高、年纪大的那批多选喜欢后者,官职低、年纪轻的那批多选喜欢前者。这结果大出我意料。细想之下,也许是这样:“后起之秀”们还有向刘邦学习的动力,而越是阅历丰富、越是身在高处者,才能体会到项羽那种再强也拗不过时势的心境,才能明白命运本质的悲哀。
个人在历史洪流中是卑微的。反观本书所写的杰出谋士们,拥有超一流的智慧,但他们的付出、得失和结局,也都证明着这一点。真是让人不由得为人生叹息。
刘邦有“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的《大风歌》,项羽有“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的《垓下歌》,我想到一个有趣的问题:大汉谋士会唱什么歌?刚好,书中张良吟写过的新诗,乃是现成的答案——顺便说一句,此书文字庄谐并举,古今文白缤纷穿插,这种大胆的写法,有人是持不同意见的;但梁由之把那些现代诗派给张良,不但切合所写情节中的人物心绪,而且其中本出自王蒙手的一节,更可放大视之,恰好回应着我忽发奇思的问题。也就是说,我认为洞察一切如张良者,是会这样唱出谋士身世之感怀的:
“似一曲不尽悲歌萦绕在我的心头,/你就是那歌中最凄凉的音符。/时间令我识破了那么多虚伪丑陋,/心中便只剩下了冷漠与虚无。”
二○○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大风新唱
——读梁由之《大汉开国谋士群》
左民山人
梁由之文字气象雄浑,苍莽开阔,写秦汉风云是非常合适的。当他开敲这个篇章后,自然也就有了一种期待,虽然他写的只是几个谋士。说到谋士这个职业,不免就联想到它的子孙们,他们也明白自己岗位重要,也会有幕后高手的感觉,却不可能有大汉开国谋士们的风采。“风采”,需要风起云涌的背景来烘托。
楚汉战争为谋士们提供了传奇色彩,或者更正确的是倒过来说。谋士的魅力不完全是远见卓识,韬略也讲究包装,而真正一流人物,确实有一种气场。描摹古人形象,细节越真实就越靠不住。在描写上花费笔墨是小说家言,梁由之不做这类体力劳动,他能把握人物的性格,传递其精气神,人物复活,就会演绎一种可能的历史。
有了足够优秀的人物,就自然有戏。这本篇幅不大的书,从大汉开国的谋士群中选了六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萧何、张良、陈平、郦食其、随何、陆贾,以人物的谋略实践为纲,挥写出那个时代的风流。不过,我总觉得叙述史实并不是作者的出发点,要了解那些事件,有海量的书籍读物。这本书,正如他自己所说:“把他们当中若干具有代表性、富于传奇色彩的出色人物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相信是一项很有意义、也颇具兴味的工作。”可以说有相当部分是研究笔记,研究那些谋士及谋略及谋略的实践与结果,谋士个人的命运与时代走向。为了清晰地表达那些谋略,作者甚至采取了疑似表格的方式,写得特别老实。例如,“韩信继续分析项羽犯有四大错误:其一:……其二:……其三:……其四:……结论是:……韩信提出的对策是:……他具体指出:……”,又如:“陈平的主要贡献,便是所谓‘六出奇计’。这6个‘金点子’依次是:1。巧施反间计,……2。妙用女兵,……3。及时提醒刘邦,劝立韩信为齐王,……4。献策伪游云梦,智擒韩信。……5。使用秘计通融匈奴阏氏……6。陈豨反叛后,审势度势,建议高祖策反叛军将领,……”再如“张良接过筷子,一边比划,一边连珠炮似地说出了一番令刘邦醍醐灌顶的道理”,然后规规矩矩在从“此其一”一直写到“此其八”,这种处理方式倒有点教材的意味,很有意思的。
老实只是梁由之非常次要的方面。在“有意义”的同时,他还希望能写得“有趣”。为了让故事更好看,流行的写法是戏说,或者不标明戏说的戏说,写得幽默或者油滑。要从历史故事中读出历史,是一件很不靠谱的事。与“戏说”相反,这本书或可称作“说戏”,说那一场大风飞扬、兵荒马乱、运筹帷幄的戏。戏的主要演员是那个时代的谋士们,演员只是演戏,演完即下场,从不作解释。但听他说,听他点评,便感到历史上的大人物,虽然风采照人,却也不时荒腔走板,或许这才是真实的。历史没有脚本。从说戏这个角度来看,说得好的标志并不是把戏的内容再复述一遍,而在于点出精彩,点出普通人看到而没有体会的到东西,点出演员的心声,说戏也是概括,是总结,是提炼。戏要说得张驰有度,有观点,有分寸,也是不容易的。“说戏”这个词有点生,换个熟习的,那就是“球赛解说”,读这本书,有点看现场直播的意味,尽管那类现场永远不会直播。
在没有重大考古发现之前,谈历史最重要的就是史识了,口才好不如讲得精到,不如见识,而见识也可以从人情的体味中来。看“鸿门宴”里的一段点评“项羽也没有说话。作为叱咤风云的一代霸主,他的智商并不低。其实,各色人等心中的那点小九九,他基本上洞察若火一清二楚,只是不动声色罢了。他何尝不知道亚父是全心全意为自己打算,何尝不晓得此时干掉刘邦事半功倍易如反掌。但是,他不愿,不肯,更不屑。”再看“郦食其”一节,“……诸田放下心来。他们很喜欢也很感激郦生,……好事之徒无处不在,策士蒯彻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他挑动韩信……他之所以极力说动韩信出兵搅了郦生的好事,很难说没有一种同行之间的嫉妒心在当中作怪。”虽然不无以今例古之嫌,却也很让人觉得对头。
历史上真正好看的,并不是一介武夫的征杀,也不是文人的颂歌,而是形势的突变,形势转捩的几个关键点,关键时刻的关键步骤和关键人物。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帷幄中的人物是怎样运筹的?这始终是一个很引人遐想的话题。这本书,说的就是这个。
这是一本好看的书,经常让人会心的一笑。至于对这本书的结构,有别于常见的长篇。天色向晚,站在阳台,看着城市夜空的万家灯火,有一个现成的词油然出现:建筑群。
生命与历史的交响诗
——读梁由之著《大汉开国谋士群》
石地
历史只有一个,说法千差万别。柯林武德说“历史是人类在过去的所作所为”,是着眼于前者的客观性;胡适说“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则是痛感于后者的标准难求。还是司马迁说得最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此岸彼岸,一心贯通,而又留有余地,磊落雍容。《史记》之能成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先生语),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