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努尔哈赤评传 >

第49章

努尔哈赤评传-第49章

小说: 努尔哈赤评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碌娜讼氩扇∪瞬巍⒉鄂酢⑽Я裕脖匦胂雀嫠咂熘鞅蠢詹拍苄卸P芯髡剑荒苌米岳肟酒欤绻シ噶耍σ灾匦蹋踔琳欣瓷鄙碇觯�4]。连旗下各户的女子许婚、出嫁也必须先问本旗的贝勒。
八旗制度下的各旗之间,界限十分严格,在一般情况下,互不相涉,泾渭分明。明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天命五年),蓝旗贝勒阿敏认为自己的弟弟寨桑古不可信,兄弟之间结怨很深。寨桑古衣、食等都受到旗主贝勒阿敏的刁难,生活上十分窘困。当他忍无可忍的时候,便去找红旗大贝勒代善和白旗四贝勒皇太极诉冤,以求得他们的救援和同情。代善、皇太极认为自己与阿敏皆为旗主贝勒,地位相同,恐怕引起诬告他旗旗主的嫌疑,不敢过问蓝旗的事务,竟对寨桑古的申诉不管[5]。
八旗因为各自独树一帜,在各个领域为各自权力、利益所驱使,相互之间明争暗斗的事时时发生。后金军进入辽沈以前,大英明汗努尔哈赤已经预感到在他死后,政局值得担忧了。于是,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夭命六年)正月十二日,他召集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德格类、济尔哈朗、阿济格、岳托等贝勒,对天发誓说:承蒙天父地母的保祐,我与强敌明国进行抗争,已经统一了辉发部、乌拉部、哈达部、叶赫部。又得了明国的抚顺城、清河城、开原城、铁岭城,打败了明朝的四路大军。现在我的子孙中有不善良的人,天可以令他灭亡,但不宜由我来动刑,以开杀戮之端。哪个人残忍,老天自然知道,一定会夺去他的谋算。有想作乱的人,老天要开导他的愚顽。今天莪恳乞神祇,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不咎既往,惟鉴将来[6]。在这里,努尔哈赤的乞天祝辞,大有追悔过去,以求将来的意思。实际上,他虽然是对天的乞求,恰好表明八家之间,不善的人,残忍的人,作乱的人是大有人在的,反映了后金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争权夺利的斗争十分激烈,这一切给人以社会危机四伏和努尔哈赤内心忐忑不安的感觉。
八家共治国政是八旗制度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八大旗主贝勒在经济、政治领域长期较量而又无法独树一帜的结局。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天命十一年)六月,大英明汗努尔哈赤训诫诸贝勒的时候,讲出了八家产生的经济原因。他说:过去我的祖宗六个人,与栋鄂部、王甲(完颜)部、哈达部、叶赫部、乌拉部、辉发部、蒙古等,各部都贪取财货,肆行私曲,不肯崇尚忠直。在兄弟之间相互争夺,彼此戕害,以致于最后都败亡了。这些过去的往事,不用我说你们也都知道。我以这些往事作为前车之鉴,告诫八家。凡是得了一件财物,由八家平均分配,不可由一家私取。要聘娶民间的美女,索用民间的良马,可以破格赏给。战争当中得了财物,不可一家私自隐匿,都必须做到重义轻财。凡是兄弟间哪个人有了过错,都要竭力地进行谏止,不可姑息养奸,彼此要有共事的心胸[7]。努尔哈赤以古论今,表明八家在经济、政治领域的争夺已经发生。
大英明汗努尔哈赤为立嗣就遇到了不少麻烦。本来对这个问题努尔哈赤是早有打算的,但事事不从人愿,弄得他几次自立自废,最后不得不采取八贝勒共理国政的办法,但他们却难于同舟共济。
大英明汗努尔哈赤在五十五岁的时候,即在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正月,统兵灭掉了乌拉部,基本上统一了女真各部。于是他决定立长子褚英继承汗位,将国中的财产分给诸子。由于褚英、代善为元妃佟佳氏所生,在分财产时,优于庶母所生的诸弟。每个人分得部众五千家,牧群八百,白银一万两,敕书八十道。但是,长子褚英心地褊狭,对于手下的四个弟弟和五大臣进行百般刁难,又预谋等待汗父死后,夺取诸弟的财产。努尔哈赤对褚英进行了多次的教育,并命令他的亲弟代善辅佐他,共同管理国事。然而,褚英在努尔哈赤率兵出征的时候,曾暗中对天焚香,诅咒其父,希望他死在疆场上,不再归还,甚至还想阻止努尔哈赤征伐后回城。褚英的主张是反对四处征讨,应当及早罢兵[8]。与努尔哈赤的积极主战的意见相反,因此与长子的矛盾很难调解。于是,同年三月,努尔哈赤下令,将长子褚英囚禁起来,首次立嗣就这样被废掉了。
大英明汗努尔哈赤赐死长子褚英后,令大贝勒代善代政。同时,又许诺说:待我身殁以后,我的幼子、大福金(系指乌拉贝勒满泰女,名叫阿巴亥)都令大阿哥代善负责照应。因此,代善较长时期协助努尔哈赤处理政务[9]。可是,代善只是一名武将,才气平庸,除了带兵打仗,冲锋陷阵,多立战功以外,在抚民理政,处置争端等方面,怀有私心,不能公平处理,以致使努尔哈赤心中不快。尤其是在重大问题的决策方面,常与汗父发生争执。
大英明汗努尔哈赤从起兵的那一天起,就积极主战,想以征战平定天下,以武力治理国家,而且是独断专行。长子褚英被处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力主停战罢兵。大贝勒代善虽然不象褚英那样坚决主张停战休兵,但有时也颇有主和弃战的倾向,尤其是对朝鲜王国的主和态度比较明显,他多次力劝努尔哈赤不要树敌过多。萨尔浒大战以后,大贝勒代善在东部战场上与朝鲜王国的都元帅姜宏立等对天盟誓,把朝鲜王国的兵、将都带进了赫图阿拉。姜宏立、金景瑞两帅,因为会见努尔哈赤时,只“行揖”而不跪,努尔哈赤大为震怒,要杀朝鲜王国的降卒。大贝勒代善极力争执,要求汗父信守对天盟誓,指出要杀朝鲜王国的士卒,是欺天不义的行为。努尔哈赤无可奈何,只好答应他的要求。后来,发生朝鲜王国士卒强奸了妇女的事件,努尔哈赤又想借故杀害朝鲜王国的士卒。大贝勒代善得知后再次力争。努尔哈赤不听,结果有四、五百朝鲜王国的士卒被杀。代善对此十分气愤地说:悔不如当初盟誓以后,将朝鲜王国的士卒直接送出国界了[10]。
天启元年初,后金备战完毕,是进军辽沈还是先攻打朝鲜王国,后金上层统治集团内部意见分歧,对于朝鲜王国是战是和,争论十分激烈。大贝勒代善、侍卫达尔汉两人极力主和,皇太极、莽古尔泰等坚决主战。努尔哈赤迫于辽沈形势,不得不同意代善的意见,采取暂时与朝鲜王国讲和,先攻辽沈的方针[11]。努尔哈赤与大贝勒代善之间在对朝鲜王国的战和,及对朝鲜王国士卒的杀留等重大问题上,曾经多次发生冲突。
明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天命五年),大英明汗努尔哈赤与大贝勒代善之间,连续发生了几起更加不愉快的事件。有一天,努尔哈赤的小福金泰恩察,向努尔哈赤告发说:大福金(即阿巴亥)曾经两次给大贝勒代善送饭,代善都收下吃了,送给四贝勒皇太极的,虽然接受了,但没有吃。泰恩察又说:还有一天,大福金两、三次派人到大贝勒代善家里议事。有一次大福金还在夜间出去两、三次。努尔哈赤听了,觉得大福金的行为可疑,就指派达尔汉侍卫,额尔德尼巴克什、雅逊,孟阿图四位大臣,询问大贝勒代善和四贝勒皇太极,结果证实确有其事。当众贝勒、大臣聚在努尔哈赤家中吃饭和议事时,大福金常身缀珍珠,盛装打扮出来,与大贝勒代善眉来眼去。对此众贝勒、大臣都有所察觉。因为怕大贝勒代善和大福金,在汗的面前都闭口不谈。这是努尔哈赤父子之间一件家丑。努尔哈赤自然对大贝勒代善心怀不满。
当后金决定从界藩城迁到萨尔浒城的时候,努尔哈赤先到萨尔浒城作了视察,指定了众贝勒建宅的地址。当各家的房屋基本上修筑完工后,发现大贝勒代善及其长子岳托的住宅修建的既宽绰又华丽,比汗的宫室还好。众贝勒建议汗父迁居到大贝勒的新宅去。努尔哈赤听了以后,也兴致勃勃地前去观看,见大贝勒代善的居宅果然不错,于是与众贝勒共同议定:大贝勒迁居汗宫,汗迁住岳托的宅院,以大贝勒的新居作为众贝勒欢宴、集会的大衙门。大贝勒代善以汗宫狭窄,不愿意迁入,但又没有勇气当汗的面说出自己的想法,暗令贝勒阿敏向努尔哈赤请求新宅。努尔哈赤无可奈何,不得不退出岳托的宅院,重新迁回汗宫,满足大贝勒代善的要求[12]。
大贝勒代善的种种行为,招致努尔哈赤极大的不满。因此,在汗位的继承问题上,努尔哈赤从根本方面发生了动摇。一段时期,努尔哈赤有意重用八子皇太极。皇太极是努尔哈赤前几个儿子中唯一用心读书、识字的人,有智谋,作战勇敢,善于运用权术。同时,又是努尔哈赤的爱妃叶赫纳拉氏所生,得到努尔哈赤的偏爱。在对朝鲜王国的和、战及其士卒的杀留等问题上,争论虽然常常发生在皇太极与代善之间,但皇太极的思想与大贝勒代善相比,更接近于努尔哈赤。因此,厌恶次子喜欢八子,由谁继承汗位,在努尔哈赤的心目中,逐渐明确了。
如何以弟代兄,令皇太极继承汗位,对于努尔哈赤来说,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当时在后金的社会上,虽然人们都称道皇太极是文武双全、有勇有谋的贝勒,但是,由于努尔哈赤长期进行征战,广大的女真族人民希望有个和平的日子过。人们普遍认为,比较起来代善对于国内人民不嗜杀戮,凡是被判罪的人,在行刑时,他总是多方面地设法营救。民众都因代善宽宥,深得民心。同时,自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以后的八、九年中,努尔哈赤有令代善执政的言行,所以一般的女真族人都认为努尔哈赤死后,“贵盈哥(即代善)必代其父”执政[13]。
由于皇太极在诸子中才智较强,又受到努尔哈赤的偏爱,所以他的兵权越来越重,与大贝勒代善之间,兄弟争权,“位次相逼”,猜忌渐深[14]。后金军进入辽沈以前,他们之间不和已经明显了。皇大极在努尔哈赤的面前,处处都想胜大阿哥一筹,方肯罢休。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天命四年),萨尔浒大战中,西部战争刚一结束,大贝勒代善请命于努尔哈赤,不辞辛苦地转向东部战场。皇太极生怕长兄抢了头功,不顾努尔哈赤的多方劝阻,疾驰东去,终于抢战于大贝勒之前,冲上阿布达哩岗,打败了刘綎军,得到了东部战场决战的功劳。
努尔哈赤谋划如何收回代善继嗣的成命,能扭转民心所向,又不失信于民,只有在暗中对代善地位进行巧妙的否定。于是,天启元年正月十二日,努尔哈赤有意率领诸贝勒对天盟誓。同年二月,努尔哈赤又下令四大贝勒(即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按月分别执政,即“按月分值”,将国内的一切政务,总归值月贝勒全面掌管,四个人轮番坐庄[15]。这些事表面上处理得比较周全,实际上,他否定了大贝勒代善原有的执政地位,以四分其权。在此以前,努尔哈赤的大福金阿巴亥为什么专给大贝勒代善、皇太极送饭?又为什么对代善稍微看重一点,同时也顾及一下皇太极,就是她摸到了努尔哈赤在继嗣问题上犹疑于二子之间的意向。从问题的实质上来说,四大贝勒按月分值,只是努尔哈赤为改换继嗣人所采取的第一步行动。
天启元年九月,大英明汗努尔哈赤在继嗣问题上,弃代善立皇太极心意已溢于言表了。有一天,努尔哈赤与他的从弟、近身侍卫阿敦阿哥坐在堂上,他悄悄地探问阿敦说,以你所见,我的诸子中哪一个可以代我执政?小心谨慎的阿敦微笑着说:知子者莫如其父,他人谁敢多嘴。努尔哈赤示意,说说没有笨系。阿敦又隐讳地说:当然是智勇双全,人皆称道者。努尔哈赤听后面带笑容,会意地说,我已经知道你的心意了,“八子皇太极是也”。
然而,就在努尔哈赤与阿敦密谈的前后,皇太极已经施展手段,将阿敏、莽古尔泰两大贝勒笼络在自己的周围了。他对大贝勒代善早已怀恨在心,曾密谋,欲乘机“潜弑”大阿哥,取而代之。这件事恰巧又被机敏的阿敦知道了。有一天,阿敦见势不妙,便秘密地告诉了大贝勒代善。他说:皇太极、莽古尔泰等将要杀你,事情已经很紧迫了,你要早早地防备才是。谁知道大贝勒代善一向庸懦无能,听了叔父阿敦的警告,不去设法对付,而是大惊失色,畏惧万端,竟哭泣着跑到努尔哈赤的面前去求救,把阿敦的话全部禀告了汗父,同时也将叔父阿敦给出卖了[16]。努尔哈赤早已忌恨阿敦才能出众,足智多谋,恐怕成为身后之患,便乘机以离间诸子关系为名,把阿敦给囚禁起来,掩盖了诸子内部的权力之争,暂时平息了这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